第二十六章 收奴

趙老倌心中可沒有其子趙無忌的傲氣,跑進城來都覺得是一種冒犯,更沒有奢望韓謙會抽出時間見他們,能見到趙闊就已經是幸運了。

他在韓謙等人面前還是拘謹得很,看到韓謙吩咐晴雲將飯菜從食盒裡一一取出擺開來,更是受寵若驚的訥然說道:

“前些天進山挖到一支山參,卻也長有好幾十個年頭,我家妮子說這樣的東西應該獻給少主,以謝少主的大恩,只希望不會打擾到少主。”

韓謙看了一眼低頭縮在一旁不吭聲的趙庭兒,見她穿了一身打了好幾個補丁的舊襖裳,臉蛋白淨得就像是入冬後的初雪,看似驚羞膽怯在燈光下襬弄衣襟,卻沒想到竟是她主動唆使父弟進城來。

韓謙歉意的對趙老倌笑道:

“今日三皇子府裡混進了刺客,我等在三皇子身邊陪讀,從午後就被滯留在三皇子府裡接受盤問,直到現在沒能脫開身,剛剛回到宅子才聽趙闊說你們過來了。你們也不要怪宅子裡的這些混帳傢伙有客人過來也不熱情招待,今天發生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心慌意亂——有怠慢的地方,還請趙伯見諒啊!”

“少主如此忙碌,我們還要給少主您添麻煩。”趙老倌不明白韓謙爲何解釋得這麼詳細,受寵若驚的說道。

“不麻煩,不麻煩,我趕回來正飢腸轆轆,正好拉你們陪我一起喝酒。”韓謙哈哈笑道。

貴賤有別。

將山參送進城來,趙老倌還是被女兒催促多次才成行,想着完事之後就隨便找個街巷角落熬一夜,等明天城門開啓再回山莊,這時候哪裡敢想跟韓謙一起同席飲酒?

“趙伯,在我宅子裡莫要客氣。”韓謙拉住趙老倌,讓他與自己坐到一起。

這時候林海崢跟滿臉不情願的範大黑走進來,韓謙讓他們以及趙闊陪着趙無忌在下首而坐;趙無忌這時候眼裡那一絲怨氣盡去,還爲自己莫名生出的怨氣而滿心羞愧。 щщщ ★тt kΛn ★c○

韓謙又叫晴雲挑出些飯菜,着她陪趙庭兒在裡屋食用。

貴賤無別,這能體現韓謙禮賢下士,但當世風氣再開放,在公開場所也講究一個男女坐不同席、食不同器。

韓謙原本就想着讓趙無忌在他身邊任事,但沒想到趙無忌這次之所以主動進城,竟然是其姐趙庭兒所促使,便在席間跟趙老倌提及,希望趙庭兒能一起留下來。

四方戰事猶烈,賦稅苛嚴,兼之大量流民南涌,使得江淮富庶之地也饑饉遍野。

趙老倌與其子趙無忌能入山漁獵,貼補家用,但妻子常年多病,而身爲佃戶,租種耕地,除了佃租之外,還要承擔極重的丁口役、徭役及諸多雜稅,日子過得不比其他佃農好上多少,常年是飢一頓飽一頓。

他這次鼓足勇氣,將無忌、庭兒一起帶進城,自然是希望他們都能留在韓府,哪怕是爲奴爲婢,至少也能衣食無憂。

趙老倌正猶豫着不知道怎麼開口,韓謙主動提及,激動得要跪下來謝恩。

“趙伯,莫要拘禮。”

在蘭亭巷、烏梨巷、靠山巷新添的六棟宅院,臨石塘河的這棟院子最大,前後總共有三進,但韓謙平時夜裡在這裡召集家兵、演練刀弓,也沒有牀榻能安置人宿夜。

一罈酒吃完,已經是夜半三更,韓謙便讓趙老倌、趙無忌夜裡到趙闊的宅子留宿一宵;而趙庭兒則隨他回大宅,以後就跟晴雲及韓老山夫婦住進大宅後院,平時也是與晴雲一起在大宅那邊照應。

趙庭兒也未想今夜就能留下來,沒有帶什麼行囊,低頭跟着韓謙、晴雲回韓府的大宅子。

韓府大宅也只有三進,在滿朝中高級將臣之中,絕對不起眼,但作爲韓道勳、韓謙的起居住處,收拾得要遠比河邊的宅子精緻,也遠非當世平民宅院能及。

時值仲冬,草木凋零,前院角落裡有一角紅楓顏色正豔,幾叢翠竹及一些綠植也還不減顏色。

走過垂花廳就是韓謙與父親韓道勳居住的正院中庭,四面廊廡環繞;在東廂房與正屋之間的院子夾角,挖出一口七八步狹長的淺池,立了一方湖石,藤蘿纏繞,淺池有十數尾錦鯉遊動。

庭中沒有種上竹樹的空地也鋪上打磨光滑的石板。

趙庭兒看到這一幕,心想這纔是官宦人家的氣派。

韓謙看到西廂房還掌着燈,他父親的身影叫燈光映照在窗紙上,正提筆伏案書寫着什麼。

韓謙又想起父親剛纔所說的那番話,就擔心他父親一時義憤,現在就將胸中所思所想寫成奏書,找機會遞到文英殿去。

韓謙猶豫了一會兒,叫趙庭兒隨他往西廂房走去,在門外站停,說道:

“父親,趙老倌有個女兒,聰明伶俐,我想一併留在宅子裡伺候起居——趙庭兒,你來見過我父親……”

“趙庭兒見過老爺!”趙庭兒有些生疏的上前斂身施禮道,很是不確定這麼施禮,合不合規矩。

韓道勳從裡面打開門,看了趙庭兒一眼,也覺得這女孩子看似身子單薄,但眉眼間有清麗媚色,沒想山野村戶有如此女兒長成,遲疑了一會兒,但又想謙兒心性已經改過來,也早就到了婚娶的年紀,即便身邊有少女伺候,只要不沉溺其中,卻也沒有阻止什麼。

“都這麼晚,父親還在屋裡寫什麼?”韓謙不放心的追問道。

“剛纔跟你一席話,你走後我又有所思,怕明天就會忘掉,抓緊時間寫下來。”韓道勳說道,他不覺得趙庭兒能聽懂什麼,說話也不刻意叫她避開。

韓謙頭大如麻,心想今天這麼大的事情都沒能將他父親的注意力給吸引過來,反而促使他父親的態度變得更加堅定,猜測父親有這樣的想法應該由來已久,那這些想法一旦正式落紙成文,或許就是這棟宅子的大禍臨頭之日了。

“你還有什麼事要說?”

韓道勳見韓謙欲言又止,問道。

韓謙心想他父親既然拿定了主意,直接勸說不會有什麼效果,必須要有其他什麼事情能岔開父親的注意力才行,沉吟片晌說道:“範錫程、趙闊等人,追隨父親多年,忠於其事,不易其心,然而年歲漸長,房中卻都沒有體貼人,日子過得粗糙,衣裳破舊也無人縫補,孩兒覺得父親應替他們多考慮考慮這些事……”

“哦,爲父到京中赴任,一心想着別的事情,卻是疏忽了這些,但想來是要替範錫程他們考慮考慮。”韓道勳點點頭。

“殿下被接到宮中,估計要過兩天才會回侯府,而明天父親休沐,要不與孩兒一起出城走一趟?”韓謙問道。

“……”韓道勳遲疑的看過來,範錫程、趙闊等人婚配之事,需要請託城裡的媒婆慢慢張羅,想不明白韓謙要他們明天出城走一趟是什麼意思。

“……”韓謙摸了摸腦袋,說道,“孩兒這些天看到四城門外流民淤道,有不少婦人拖兒帶女,甚是可憐,心想着要有能體貼人且勤勞的婦人願意嫁給範錫程、趙闊他們爲妻,他們的子女也一起併入家籍,這不僅能令一部分饑民得以解困,使範錫程、趙闊他們老有所依,而以後父親身邊有什麼事情差遣,不至於會缺了人手……”

“……”韓道勳微微一怔,當下心裡就以爲謙兒是想着借給範錫程、趙闊婚配的機會,多招攬一些家兵子弟。

當世豪強所擁有的家兵,有些類似於世襲兵戶制。

比如說韓道勳因功受賞二十兵戶,這些兵馬一旦成爲他麾下的家兵,除非轉讓出去,則終身爲韓家家兵,身死也要由其子弟接替,其妻女與奴婢附入韓氏家籍。

而要是韓道勳身故,這些家兵則由兒子韓謙世襲繼承,非罪則不得剝奪這種世襲領兵權。

韓道勳從廣陵帶入金陵的家兵,差不多有半數人孑然一身、沒有子嗣,還有不少人傷病纏身,僅僅是韓道勳不忍拋棄他們,纔將他們帶到金陵添購田宅安置。

這實際就直接限制了宅子裡能使用的人手,而這些家兵一旦亡故,更會直接削減韓家所擁有的兵戶規模。

從鞏固權勢的角度看,最直截了當的做法,就是從城外的流民中,挑選拖兒帶女的寡婦,許配給範錫程、趙闊等人爲妻;這些寡婦的子嗣,自然就順理成章成爲韓家的家兵子弟,成爲韓家的後備役家兵。

只是韓道勳滿心憤怨豪族坐擁私兵、佔有奴婢、田宅太多而不稅,他此時正想着秋湖山別院的田宅分給追隨他多年的家兵,哪裡還願意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宅子裡的奴婢?

“……”韓道勳打量着韓謙,片晌才說道,“爲父的官俸,可養不起太多的人啊。”

“城外饑民嗷嗷待哺,給口飯吃便能活命,實不用父親糜費太多,”韓謙一心想着明天將他父親誆出城纔是要緊,硬着頭皮繼續勸說下去,“而此事能成,或能活幾十口人,父親常告誡孩兒,不能惡小而爲之,不能善小而不爲……”

“好吧,明天爲父就陪你出城走一趟。”韓道勳雖然無意鞏固自身的權勢,但心想着此舉或許能讓城外多活幾十口饑民,而到時候上書建言之後先解散自家的奴婢,也能更彰顯自己的意志,未必就是壞事。

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零三百一十章 迎親使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六百零一章 迎親(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選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十六章 侯府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二十四章 真龍種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五百七十四章 錯估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六百六十六章 驚雷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五百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棄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應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四百二十三章 勝算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六十八章 賀禮(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六百一十八章 監軍(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五百四十八章 參見第二百零九章 縉雲樓第七百四十七章 戰役(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口第五十四章 再設司曹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鬧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七百三十三章 滲透作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雲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五十六章 有仇報仇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對峙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二章 夢境窺史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鴨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隱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數第七百八十五章 將死第七百零一章 尾聲第六百六十章 交換第四百章 計劃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八十二章 辭行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參見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七百零六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氏第七百六十九章 顧芝龍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中(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三百七十章 岳陽第五百章 回京第六百六十八章 壽誕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傳議第五十六章 有仇報仇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
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零三百一十章 迎親使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六百零一章 迎親(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選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十六章 侯府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二十四章 真龍種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五百七十四章 錯估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六百六十六章 驚雷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五百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棄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應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四百二十三章 勝算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六十八章 賀禮(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六百一十八章 監軍(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五百四十八章 參見第二百零九章 縉雲樓第七百四十七章 戰役(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口第五十四章 再設司曹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鬧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七百三十三章 滲透作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雲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五十六章 有仇報仇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對峙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二章 夢境窺史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鴨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隱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數第七百八十五章 將死第七百零一章 尾聲第六百六十章 交換第四百章 計劃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八十二章 辭行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參見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七百零六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氏第七百六十九章 顧芝龍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中(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三百七十章 岳陽第五百章 回京第六百六十八章 壽誕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傳議第五十六章 有仇報仇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