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夜聚

飲宴過後,照例皆有賞賜。

此前一次賞賜,賞沈漾、郭榮、韓謙等人侍候三皇子有功,乃是宮中給賞。

而這次三皇子正式開府,即便郭榮、沈漾等職缺皆是官授,名義上也屬於三皇子楊元浦的幕僚部屬,這一次的賞賜自然是以三皇子楊元溥的名義進行,以示恩賞。

郭榮、沈漾、陳德三人,乃是統軍級僚屬,賞賜最厚。

郭亮、李知誥、柴建等人乃都虞侯一級,賞賜次之;李衝以及內宮宋莘以及侯府副監、侍衛營副指揮等,職居要位,也與之類同。

韓謙、馮翊、孔熙榮以及諸曹參軍、從事等,賞賜又要差一等。

當然了,韓謙昨日已經單獨得到最豐厚的賞賜,十枚合浦珠價值百萬,卻也不在乎今日幾匹綾絹。只是看今天得賞的這幾匹綾絹,還能看到宮中殘留下來的戳印,韓謙看得出這應該是楊元溥剛剛得到天佑帝或世妃王夫人的贈賞,匆匆除去戳印轉賞給他們的。

然而這也能看得出三皇子楊元溥手頭窘迫。

楊元溥出宮就府,封臨江侯食邑三千戶,沒有實封,朝中直接撥給食邑錢,每年糧三千石、布帛三千匹,再加上逢年過節天佑帝的賞賜,統共一年能有上千萬錢的收入。

侍衛營以及內侍省所屬的內宮晌俸都不需要臨江侯府供給,楊元溥想要生活得奢糜一些,還是綽綽有餘的,但遠不足以培植勢力。

其他不說,僅龍雀軍的屯營軍府,少說就要貼進相當於二十萬石糧的錢物進去,纔有可能持續維繫下去,但也僅僅是勉強維繫。

畢竟屯營軍府收編的老弱病殘太多了,三五年內,隔絕疫源的工作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就需要源源不斷的投入大量的錢物跟人力。

此外,即便是在赤山湖北岸築堤,將湖灘地都充分開墾利用起來,最終屯營能得十萬畝地就頂多了,而且必須開墾收成要比水田低一大堆的旱田,每年所得的收成,預計也只能勉強估屯戶食用,沒有辦法反哺龍雀軍的軍資需求。

而龍雀軍數以千計的兵甲戰械騾馬,以及將卒的補給、軍功賞賜等等糜費,僅僅朝中每年撥兩千萬錢是遠遠不夠的。

韓謙相信晚紅樓及信昌侯府財力雄厚,但也不覺得他們的財力再雄厚,就真能將一支精銳兵馬支撐起來。

今日,在李知誥的催促下,軍府倉曹總算是將錢糧賬目跟山莊結清了,但韓謙今日在山莊裡,將要給家兵奴婢以及燒窯匠工的年底賞錢撥除出來,發現盈餘除了世妃剛剛賞給的十枚珠子,也就四五十萬錢而已。

要知道上個月,他教馮翊賭術後所得的分成,手裡還有百餘萬錢的積存。

想到這事,韓謙就深感肉疼,心想要不是他爹太慷慨,每月六千擔石灰供給軍府,他少說能從晚紅樓及信昌侯府扒七八十萬錢下來。

…………

…………

侯府這邊的酒宴,天擦黑開始,結束時夜還未深。李衝說看姚惜水劍舞甚不過癮,邀請馮翊、孔熙榮、韓謙一起追去晚紅樓看姚惜水獻藝。

馮翊、孔熙榮現在有把柄被李衝拿在手裡,也不敢輕易給李衝臉色看,幾人便在家兵的簇擁下,騎馬往晚紅樓而去。

走進姚惜水的院子裡,大家剛在暖閣裡坐下,茶脯果酒剛擺下來,樂工也都安排在隔壁的廂房裡彈起琴來,這時候就見三皇子楊元溥用蓑衣包裹得緊緊的,在李知誥、柴建、陳德三人的簇擁下走進來。

韓謙也是故作驚訝,然後與馮翊、孔熙榮他們一起給楊元溥行禮。

“李參軍說你們皆是我能信任之人?”楊元溥雖然還略顯得有些稚嫩,還壓低聲音朝韓謙、馮翊、孔熙榮問過來,還頗有幾分沉鬱氣度。

看楊元溥今日酒席及此時的表現,韓謙猜測他兼領龍雀軍,行止要比以往自由得多,信昌侯李普應該另外有安排人在教導他。

而楊元溥這話是說給馮翊、孔熙榮聽,韓謙看馮孔二人臉上皆有苦色,也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

即便他們受脅迫,願意爲三皇子楊元溥辦事,但他們也決定不了馮家、孔家的最終選擇。

韓謙便幫着他們直接將話給挑明瞭,接下來談什麼事情也不用繞彎子,說道:“我等自然會盡力爲殿下辦事,但我們辦事倘若不能周全,還望殿下寬囿。”

“你們能盡心辦事就好,辦不了的事情,殿下也不會強人所難。”李知誥站在旁邊說道。

馮翊、孔熙榮還是怕李衝拿捏住他們的把柄,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到時候將他們逼入左右皆難的困境之中。有韓謙與李知誥定下基調,他們的神色就放鬆下來,說道:“只怕力所不能及,有負殿下所託。”

“你們也不要妄自菲薄,韓謙替殿下辦事就挺好。”李衝說道。

韓謙陰陰的盯了李衝一眼,他也注意到李知誥嚴厲的盯了李衝一眼,制止他沒事再亂挑釁。

韓謙見馮翊、孔熙榮眼睛裡露出疑色,側過頭跟他們說道:“我在山莊建石灰窯,實是殿下交辦之事,所幸沒有辜負殿下的信任——而說到這裡,我倒是想到有一件事,你們也能替殿下辦。”

韓謙在山莊養了近一個月的病,馮翊、孔熙榮還多少有些奇怪,這會兒倒是恍然大悟,問道:“有什麼事,我們替殿下辦?”

他們不想被李衝逼迫太近,總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意思一下。

“沈漾先生博覽羣書,覓得古法以爲石灰能滅疫毒。且不說此法可不可行了,但要是這個說法能夠盛行,秋湖山的石灰,經你家的貨棧暢銷諸縣,亦能爲殿下牟利!”韓謙說道。

他費這麼大氣力,在山莊建了那麼多口石灰窯,卻不能盈利,怎麼都不可能甘心的。

馮文瀾身爲戶部侍郎,此前還供職專收州縣貢品的大盈庫,馮家也是憑藉這樣的便利經營幾家貨棧,收儲州縣的物產販售於京畿。

韓謙當然也可以經營幾家貨棧,但就算他能鎮得住黑白兩道,要是他經營貨棧大肆吹噓石灰的好處牟利,也太容易將安寧宮及太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韓家頭上。

然而當世用石灰太少,非要大肆鼓吹,甚至還要借疫病造勢,帶點坑蒙拐騙,纔有可能盛行州縣。

韓謙想着借馮家的貨棧以及馮家的影響力,一方面除了他手下沒有那麼多的人手,另一方面,除了能分散安寧宮及太子一系的注意力外,也要用確切的手段,將馮翊、孔熙榮綁上賊船。

李知誥安排這次私會,還想着牽出引子,日後再想着怎麼將馮翊、孔熙榮兩人用起來,沒想到韓謙心機轉得比他們還要快。

而他們之前也考慮過秋湖山別院所出的石灰售價極其低廉,信昌侯府旗下也有貨棧,可以行銷出去牟利,但見韓謙將此事託付給馮翊,也算是將馮家一步步捆綁過來的手段,也便不再提什麼異議。

馮翊就拉孔熙榮去過一回山莊,之後一直都沒有敢再去,也不清楚石灰窯到底建得怎樣,同時也不想在三皇子表現太敷衍了事,便追問詳情起來。

“你安排船隻過來運貨,我照市價的一半供貨給你,”韓謙說道,“但進山莊運貨這事,你最好交辦給能守得住口的人手,行銷金陵及江淮州縣謀利,到時候你手裡有私己錢不說,也省得你家整日說你不學無術。”

馮翊想想這事也算一舉多得,而他身前身後也有十幾個聽話的奴才,省得他們不幹活,還整天想着從他拿賞賜。

談定這事,陳德、馮翊、孔熙榮自是嫌在這邊聽清水琴甚是無聊。

到年關頭上,除了櫃坊外,其他地方開設賭局也都不違禁,晚紅樓裡也不例外——聽前面的院子隱約傳來嘈雜的吆喝聲,便知夜裡這邊也同時開了好幾場賭局,供歡客玩樂。

看馮翊、孔熙榮坐不住,楊元溥便讓陳德拉他們二人出去。

陳德、馮翊、孔熙榮一走,楊元溥便側過身來,對韓謙正色說道:

“之前謀事不密,差點壞事,往後還望韓師多多指導元溥。”

韓謙看李知誥、李衝、柴建三人臉上皆動容驚色,心裡疑惑,難道楊元溥這話不是別人所教?

不過,這就算眼前是楊元溥真心所言,韓謙也不會放在心底裡,畢竟楊元溥還只是未滿十四歲的少年,自出生以來生長環境就極致陰柔,判斷也太容易受人干擾跟影響。

之前楊元溥的反覆,就是明證;說得好聽點,楊元溥還只是一個極力想表現得成熟的少年罷了。

不過,心裡想歸想,韓謙還表現得異常激動的跪坐還禮,說道:

“爲殿下謀事,韓謙必極盡全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李衝嘴角忍不住哆嗦的抽搐了兩下,沒想到韓謙此時在三皇子楊元溥心目中的地位竟然如此之高,竟然以“韓師”相稱,那他身爲陪讀,從此往後不得坐實要低韓謙一頭?

這時候,廂房的門便倏然打開,卻見是蘇紅玉、姚惜水坐在廂房裡並坐撥琴,看得出她們也爲楊元溥剛纔的話深感驚訝,心裡想想也有些冤,雖然計策是韓謙所獻,但沒有信昌侯府與晚紅樓貼進去這麼多的資源,這事能在一個月來看出些規模出來?

“沒想到又有機會聆聽蘇大家的琴音,真是榮幸。”韓謙坐正身子,朝蘇紅玉拱拱手,說道。

“我與惜水能聽韓公子的大謀,更是榮幸啊。”蘇紅玉笑着說道。

韓謙剛纔唆使馮翊、孔熙榮入彀,更多還是想着能多謀些私利,但看蘇紅玉神色溫婉,也看不出她這話是不是帶有譏諷。

“韓公子剛纔在殿下府上,還說看奴婢舞劍不過癮,可要奴婢此時舞劍給韓公子看?”姚惜水盈盈起身問道。

想到馮翊今日已經被嚇得不輕,他纔不想自找罪受,說道:“我要是會舞劍,當是我舞劍給姚姑娘、蘇大家看。”

見韓謙在三皇子楊元溥換臉比翻書還快,姚惜水心裡暗恨,但也是笑盈盈走過來,與蘇紅玉給楊元溥一起行禮,然後衆人走出姚惜水的院子……

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國形勢第九十二章 滅寨第四十七章 王族楊恩第五十七章 殺戮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三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一百七十六章 條件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四百六十章 揚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營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憚第四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襲梁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撤(三)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二百五十五章 詭計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長信太后第一百一十五章 製圖六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鋒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五百九十九章 宮中(二)第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五十七章 殺戮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七百三十七章 奪寨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顧慮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詔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二百一十七章 鍛造之事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陽(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龍牙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接手第七百三十六章 選計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滿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十二章 晚紅樓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五十三章 用間篇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見肘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一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六百六十八章 壽誕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結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機壺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滄浪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
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國形勢第九十二章 滅寨第四十七章 王族楊恩第五十七章 殺戮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三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一百七十六章 條件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四百六十章 揚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營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憚第四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襲梁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撤(三)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二百五十五章 詭計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長信太后第一百一十五章 製圖六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鋒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五百九十九章 宮中(二)第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五十七章 殺戮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七百三十七章 奪寨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顧慮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詔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二百一十七章 鍛造之事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陽(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龍牙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接手第七百三十六章 選計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滿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十二章 晚紅樓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五十三章 用間篇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見肘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一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六百六十八章 壽誕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結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機壺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滄浪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