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

杜如晦總算體會到了一會什麼是:夏國的力量來自於人民。

短短几天的時間,聯盟政府總部就收到了總價值約五百萬貫的捐款,這都比的上聯合執政聯盟一年的會費了。

而沒有出乎於秋意料的是,已經有很多夏國的商人,發現了用捐款揚名,能打開自己所辦企業的知名度,能增加百姓們對於自己所辦企業的認同感這件事情,開啓了一輪以企業名義的捐款競賽。

當然,更加讓杜如晦好奇的是,夏國的百姓手中究竟有多少錢,從洺州自治到夏國建國,再到現在,夏國的百姓在於秋的帶領下,走了將近八個年頭,除了第一年的時候大家沒有什麼收入之外,從第二年開始,這些百姓們的收入,每年都在以倍數增加,到現在,即便不算固定資產,每戶的存款也差不多超過了千貫。

這還只是普通工薪階層的百姓的資產,那些高收入,或自主創業經商的人,資產只會更多。

也難怪夏國的百姓們都開始修建別墅式的精裝修樓房,甚至購買全套家電了。

沒錯,是全套家電,隨着洺山書院的一些高年級的特長生走上了各個工作崗位之後,夏國家電集團已經可以生產包括電飯煲,電熱器,電風扇,電留聲機,豆漿機,收音機,甚至電動車等等全套的家電設備了,連燒水,都不需要用煤爐子一壺一壺的燒,插個熱得快,幾分鐘就可以燒出一桶能夠洗澡的熱水。

而大多數夏國百姓都會在新家添置這樣全套的家電設備,生活水平不僅沒有因爲李唐近幾年的高速發展,而與朝廷治下的百姓的距離縮小,反而增大了許多。

當然,這些東西,對於熟知夏國的人來說並不算什麼,可是,對於幾個提前被於秋派人送到夏國的非洲小部落來的黑人小子來說,就神奇了。

他們自從跟着小虎來到夏國之後,就彷彿漫遊在仙境一般,只有等到夜深人靜,他們要在歌舞團的宿舍入睡的時候,纔會想起出發時於秋對於他們的忠告。

幾個黑人小傢伙在洺京就學,雖然對於當下社會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卻是向世界彰顯了夏國海納百川的氣度,自這個消息傳開了之後,更多國家的國主們,開始鼓勵國內的年輕人前往夏國求學了。

連還沒有完全開化的黑人都能夠到夏國去求學,他們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所以,有非常多的事情等着於秋回到了夏國之後來做,光是增開學院,接納暴增到了二十多萬人的外國求學生,都是一項大工程。

新州是於秋和李世民投入了最多精力和金錢修建的地方,由於夏國航海貿易的逐年擴大,這裡已經聚集了相當多從周邊各地趕過來的人口,形成了一個人口超過二十萬的沿海大城市。

於秋在處理完西亞地區的事務之後,便開啓了對這裡的視察,後世由於這裡的華人比較多,於秋的餐飲連鎖店在這裡開了好幾家分店,於秋本人,也來過這裡幾回。

現在,這裡卻是即將成爲中原地區向西方輸出商品的中轉站,完全由華人統治管理。

所以,這裡幾乎有夏國所有對外貿易的產業分公司,只需要在這裡走一圈,於秋就能知道,夏國各個產業發展的概況了。

“古人恐怕想象不到,開啓了民智之後,整個世界,會爆發出像現在這麼大的活力。”杜如晦跟隨着於秋在新州附近的幾個倉儲基地看了一圈之後,十分感嘆的道。

誰能想象的到,這些在海外之地與萬里之外的外國人做貿易的人,幾年前的時候,不過是一些地都種的不太好的小老百姓而已。

而當初那些被於秋救下來的饑民孩子們,如今已經成長爲青年,成爲了各個產業的主力大軍,現在,輪到他們拿出自己的財富,去拯救他人了。

“在我看來,這其實還遠遠談不上爆發,只是初步的盤活了而已,當世界各國的貿易量,都是以億來計算的時候,才真正是到了爆發期,所以,千萬別以爲目前這個港口就算是熱鬧的了,幾十年以後,這裡每天裝卸的貨物,可能都比現在一年裝卸的貨物要多。”於秋髮表自己的觀點道。

“也只有像盟主你這樣敢想的人,才能把事情看的這麼遠,如果真像你所說的那樣,這裡每天裝卸的貨物,都是以億萬計,那得要多少人生產,多少人使用?”杜如晦有些不太敢相信的道。

“世界格局將進入很長一段時間的穩定期,而隨着科技水平的進步,人口將會出現一輪較大幅度的上漲,比如咱們夏國,每年的新生兒都在二十萬以上,達到總人口的一成以上。

明年,則很有可能超過三十萬,達到總人口的兩成左右,這個數字,在人口基數更多的下一代成長起來之後,還會疊加上漲,可能十多年以後,每年的新生兒,都會比現在全國的人口數量還多。

而朝廷,乃至更多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國家,民族,都將會跟進。

所以,咱們現在就要替他們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於秋給杜如晦解釋道。

“人口這麼快速的發展下去,咱們的世界能夠承載麼?”杜如晦同樣是個有長遠眼光的人,將這個數字往下計算了幾輪之後,眼神中有些恐慌的道。

“肯定是不能的,當人口達到了一定的數量之後,我們就要進行有計劃的生育了,當然,那個時候,人們可能更喜歡享受安逸的生活,不願意去生兒育女,將自己的一生貢獻給子女。”於秋笑道。

往往越是生活安逸的發達國家,越是容易出現人口負增長,現在考慮這個問題還太早,因爲,目前爲止,也就夏國達到了發達國家的經濟標準,而夏國的傳統文化,讓老百姓們都想要多子多孫。

有經濟條件的多生,並且有更多資源培養下一代,讓他們成爲人上人。

沒有經濟條件的少生,生多了,也會因爲各種原因,夭折,病死,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資源,從而讓他們成不了人上人。

所以,夏國現在一步快,步步都會領先,百年之內,都沒有被超越的可能。

看清楚了這一點的於秋覺得,自己今後或許並不需要太努力的推進社會的發展,享受人生,纔是最關鍵的。

杜如晦當然不知道於秋在正當壯年之際,會突然生出隱退的想法,他更加好奇,這個世界未來的走向,所以,他的提問仍然在繼續。

不過,於秋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回答他,因爲,關於未來,於秋所說的任何一個字,都可能價值萬金。

在經過了半個多月的巡視,並且會見了墨家的一些老人之後,於秋開始啓程返回夏國,途中在交趾,崖州,廣州,泉州,以及上港經濟特區,都有幾天到十幾天的停留,當他的專機從沙門島起飛,在洺京機場降落的時候,已經是夏元七年三月了。

馮智戴很想第一時間向於秋彙報一下夏國的各項政務工作,不過於秋示意他先等等,因爲,他想要先看看洺京現在的模樣。

這或許是當今世界上,最像後世現代化城市的地方,首先,從城北機場往城區內的公路上,有多車道的地線,道路的兩側,有水泥和欄杆,中間,有一人多高的花壇,將道路分成了左右兩個行駛方向。

其次是於秋隔着老遠,就能看到夏國那些玻璃或者瓷磚外牆的高樓,在他之前離開的時候,整個洺京也不過二三十棟十幾層的建築,現在,已經超過了五十棟,而且,幾個商業廣場和大酒店修建起來之後,最高樓層已經超過了三十層,比國務院大樓和洺京市政大樓都要高。

再之後,是公路兩邊整齊建設的小區外牆,小區內裝修精緻的別墅樓和五到七層的樓梯樓,三年前的時候,這樣的小區,還只是剛剛建滿中心政務區,現在,已經到達了三環以外了。

最後,是街道兩側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行走的人們,即便是在三環以外,也十分密集,而且,他們的穿着大多都很得體,個個都挺着胸膛,時不時的,還會有一些胡人,國籍更是五花八門的,連於秋都難以分的清。

看到於秋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同樣來機場接他的飛機的李秀寧開始給他講解起了洺京城內的一些情況道,“這兩年到夏國來定居的外國貴族越來越多了,二環以內的地方,已經建滿了房子,看這情況,今年下半年三環也會建滿,洺京市政署主管房產的官員之前在廣播電臺上說,咱們洺京已經有人入住的商品房已經超過五十萬套,居住了至少兩百萬外地人口,加上一百多萬的本地居民,光是一個洺京,就生活了三百多萬人口,咱們整個夏國,則生活了超過五百萬人口,比高句麗全國的總人口都還要多,在聯盟內,僅次於朝廷治下的所有州縣的人口。”

“聚攏的人越多,咱們的挑戰就越大,剛纔智戴兄他們就是來向我訴苦的吧!”於秋苦笑道。

以這個時代的人的知識面,是很難管理一座幾百萬人口的大都市的,那需要的是一整套先進的城市管理體系,以及,一整套對各個專業瞭如指掌的管理人才。

比如,如何供水,如何供電,如何規劃交通,如何防火防疫,甚至規劃排污通道,排水通道,都需要具有一定水平的高材生來設計,原先那些只是在思想,行動上比較忠誠肯幹,知識水平卻不到位的人,不自覺的就要被淘汰。

於秋之前讓董放和蘇定方對於掌權之人進行了兩輪的清洗和撤換,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現在,差不多要到最後一輪了,就是撤換掉馮智戴,馬周這個級別的高管,給整個管理體系大換血。

不過,這個過程可能有點長,大概需要三年左右,在馮智戴擔任總理滿十年的時候,根據換屆規則,自然而然的將各個在洺山書院學到了先進知識,有能力管理更大量體的城市的學生,推到管理位置上去,纔是於秋的打算。

“這幾年你基本不直接處理內政,確實是累壞了他們,也虧得咱們夏國只有這方圓幾百裡,要是再大些,人口再多些,他們估計真的要撂挑子了。”李秀寧再度道。

“這就是你沒有派人去管理於堯那塊封地的原因?”於秋轉頭看向李秀寧道。

“我怕他們不能發揮出那塊土地的真正價值。”李秀寧一點也不否認道。

於堯被李淵封做趙王的時候,給他劃的封地可是趙州一州加上邢州半州之地,整體面積不比現在的夏國小。

而現在的夏國,可以說是寸土寸金,如果自己的兒子的封地都能像夏國的土地這麼值錢,那麼李秀寧根本不需要在於秋這裡爭什麼,就能讓於堯的子子孫孫都享受榮華富貴。

“他的封地連着夏國,就註定了會很值錢,只有將它發展起來,讓更多的人願意來到那邊生活,它才值錢,而像你這樣,將其屯留起來,反而讓它失去了經濟價值。”於秋用你好傻的眼神看着李秀寧道。

“我不管,在這世界上,只有你規劃建設起來的地方,纔是最好的地方,所以,你必須得在這事上費費心,畢竟,你是堯兒的父親。”女人的思維就是這樣的一根筋,即便是李秀寧這樣的女人,在自己的男人面前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

而相比較起來,張喜兒的心思就簡單的多,她只想把自己的兒子打扮的更漂亮可愛一些,最好,是他親手設計縫製的衣服。

所以,即便她並沒有跟於秋說什麼話,但是看到於秋的眼神往自己生的兒子于飛身上瞄,她的內心就比較歡喜。

金德曼帶着於秋的小兒子去了新羅國,因爲金白淨參加完聯合軍演回國之後,身體就不太好,她帶了夏國的醫生過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所以沒有來接於秋。

白鳳一個人坐在了第三排的位置上,顯得很沉默。

這幾年她雖然一直在伺候於秋的起居,但是一直沒能懷上於秋的孩子,這也讓她變的越發沉默起來,於秋平時不在有人的場合故意跟她說話,卻是在私下裡跟她說過,一定會想辦法讓她懷上自己的孩子,在這個心願沒了結之前,她現在的這個狀態恐怕會一直持續下去。

“行吧!稍後我會閉關跟師尊學習一段時間,等我學習完了,再抽功夫把這些事情規劃規劃。”於秋看了一眼白鳳的背影道。

聞言,李秀寧頓時閉口不言,將規劃於堯封地的事情拋諸腦後。

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四百三十九章 向好的積極性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六十二章 於秋的忽悠技能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方面準備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三百五十六章 對持勸降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兩百章 確定細則(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兩百五十三章 參觀金庫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購物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
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四百三十九章 向好的積極性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六十二章 於秋的忽悠技能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方面準備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安的九月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三百五十六章 對持勸降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兩百章 確定細則(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兩百五十三章 參觀金庫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購物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