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

既然於秋把話說開了,李秀寧也不打算就此事繼續沉默下去,盯着於秋的眼睛開口道,“我知道你腦子裡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只要能將其實現,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但是,人們對未知是恐懼的,是不信任的,你總是一意孤行的做事情,不顧他人的感受,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因爲現在與你有關聯的,已經不是一兩人,而是洺州八縣五十多萬百姓,朝廷如果不知道洺州未來要幹什麼,一直對洺州處於防備猜疑狀態的話,最終只可能出現一種結果,那就是雙方大戰,留存一方。

咱們中原大地這些年已經經歷過太多的戰亂了,我不想再看到百姓因爲戰亂而流離失所,不想在看到外敵因爲我們羸弱,而屢屢寇邊。

所以,我甘願成爲朝廷束縛你的手段,希望你也能理解朝廷的用意。”

“聽了你這的番話,我差點都對你肅然起敬了,你應該算是古往今來了不起的女英雄了,但是,你仍然沒有跳出一些固有的思維。

如果一個人的起點方向錯了,那麼,他後面無論做什麼,都是錯。

你相信朝堂上那些人能帶領這個國家帶向更好,本身就是錯誤的。

前隋如今安在?

李唐像現在這樣下去,無非又是一個前隋而已。

我在用洺州爲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未來探路,即便充滿未知,充滿不確定,又有什麼可怕的?

失敗了不過是一個洺州而已,成功,則可能顛覆以往王朝頻繁更替,百姓賤如豬狗的局面,在我看來,十分值得一試。

至於朝堂上那些被懷疑,還有羨慕嫉妒之類的低級情緒左右的庸人,我理他們幹什麼?沒有包容天下,接受新鮮事物的胸襟的人,根本就不配主導天下。”於秋難得跟李秀寧多說了幾句自己內心的想法道。

他們兩人的話頓時便讓在一旁沒有機會開口的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朝廷大方的允許洺州保留三衛兵馬的建議,就是他給李淵提的,目的就是爲了讓李秀寧帶着娘子軍去洺州,打破於秋對洺州的絕對主導權。

畢竟,匯聚到洺州的饑民,都是在李秀寧的組織安排下渡過危機的,世界上沒有誰有李秀寧這般在洺州的威望,可以說,洺州百姓除了服於秋之外,第二服的人,就是李秀寧。

不過,在得知於秋並不想讓太多的娘子軍去洺州之後,李世民有些鬱悶了,他想不到這個世界上有人會不要唾手可得的兵權。

他卻忘了,玩送東西給人,順便埋個坑的套路,於秋是鼻祖,他能被自己慣用的套路給坑了麼?

不可能的。

接手幾千對於李秀寧忠誠度並不高的普通士兵,已經是於秋的極限了,這還是考慮到洺州的實際需求的原因,這些人經過整編之後,將會由洺州的老人統帶,快速的讓他們適應洺州,改變陣營屬性。

所以,李世民在得知於秋要裁撤七成以上的娘子軍之後,故意很快將消息散播了出去,他知道李三娘會來阻止,而如果讓於秋把人帶回洺州處理,就沒有誰能阻止的了了。

他拙劣的演技被於秋看的一清二楚,正好藉機給這姐弟倆上上課,不解除李唐對洺州的戒心,於秋是很難在洺州搞好自治的。

“配不配,不是由你說了算,當那些人聯合發動的時候,你就只能被迫應戰,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血流成河。”李秀寧似乎看到了北方再度陷入大戰的樣子道。

“明知道那些既得利益者想要怎樣禍害這個國家,你們卻不去抗爭求變,在我看來就是愚蠢的。

洺州只會堅持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那些人想要蹦躂出來跟我過招,可不是我的問題,你們更應該要管好的是他們,因爲,洺州基本沒有做過損害國家和百姓利益的事情。

總不能他們因爲自己的利益受損,要向我伸手,我卻只能抱頭讓他們打。

而且,我這人的習慣,是打別人的臉。”於秋看向李秀寧道。

他這話,可是一點毛病都沒有的,洺州的商品看似在市面上捲走了很多的錢,但是,這都是那些權貴富豪的錢,每一筆交易,都在給朝廷創稅,即便是今年沒有賺到西域胡商的那一大比關市稅,但是,國庫裡的稅收結餘,至少在賬面上,是比上一年有較大幅度增長的。

原因無它,洺州出售到長安,洛陽,乃至各個人口較爲發達的地區的商品總額,比西域胡商往年來大唐交易的總額要高出很多。

而洺州大量收購沿運河老百姓手中的原材料,導致這些州縣的關市稅收,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彙總起來之後,就很可觀了,畢竟,商品的流通,讓朝廷在每一環都收到了稅收,而原本這些生意把持在那些士大夫手中的時候,他們根本是不交什麼稅的。

只是目前還沒有到臘月,民部並沒有將全國今年的數據全部統計上來,增幅效果大家還沒有看到而已。

是按照於秋的意志,讓國家得利,老百姓得利,還是按照那些士族門閥的意志,讓他們自己得利,這個選擇題其實很好做,最起碼,李世民就很快的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三姐,我覺得,於秋說的也不無道理,咱麼不應該單方面的想要限制他,畢竟,洺州即便是自治,對外界,也是保持開放的是吧!咱們即便不在軍事上完全控制洺州,其實也不打緊,只要保持警惕,時刻盯着他就好。”

李世民這句話看似在勸架,實際上,卻是在爲了今後更好的瞭解洺州而鋪路,不過,於秋並不在意,開放政策本就是於秋會堅持的,不對外開放,又如何能使得洺州變的更加發達。

如果能引得世人爭相模仿洺州,那麼,於秋今後要推動什麼東西,就會更加輕鬆的多。

“靠什麼盯着他?還不是要靠人,他現在設置的這個難題,幾乎阻止了所有我屬下的人在洺州做軍官的可能,還有誰會願意去洺州?”李秀寧惱火的朝李世民喊道。

她從組建娘子軍的那一刻起就知道,這支軍隊的掌控權終究是要從自己手中交出去的,因爲她是女人,然而,真到了這個時刻,她又十分捨不得。

“呃,那個,也是,要不這樣,大家各退一步,你將通過考驗的方法告知我等,我等保證只讓少數幾個人使用,反正營校一級的軍官,對於你管理洺州的影響力也不大,而最終去洺州的人數,就照你原先計劃的那個數量。”李世民舔着臉跟於秋說合道。

於秋幫助百姓與世家門閥爭利的行爲,李世民是很認可的,而且這樣一來,就爲李建成豎立了一個強力敵手,對他的大位之爭很有利。

所以,內心裡,他還是更加期望洺州能夠平穩過渡,爲自己吸引世家門閥的火力的。

“常言道,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娘子軍三萬多人,也沒有幾個聰明的,真是悲哀。”

於秋帶着嘲諷的語氣朝李世民姐弟倆說了一句,又朝營帳外的蘇定方喊道,“老蘇,天黑以後如果還沒有一個人想到辦法的話,你就將方法公佈吧!

我洺州的俸祿,是不會白白髮給那些庸才的,想做校尉,拿高薪,就得憑他們自己的本事爭取。否則,現在洺州軍的底層士兵們就不會同意。至於選兵的人數,可以按照原定計劃進行。”

李世民不知道‘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是出自什麼典故,李秀寧卻是先冷哼了一聲,又道,“沒有做軍官的機會,娘子軍會有人加入洺州軍纔怪。”

不想繼續與他們做無謂的爭辯的於秋正準備往帳外走,聞言眉頭一挑,回頭笑道,“這可說不準。”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七十章 準備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四十五章 夏國的比賽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光如梭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斷進步中的夏國管理體系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難度增加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八章 說詞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三十二章 寡婦村的種田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七章 蒸饅頭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八章 說詞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十三章 進城前的準備第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前夕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三百六十八章 嚇尿第七十章 準備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四十五章 夏國的比賽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光如梭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斷進步中的夏國管理體系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難度增加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八章 說詞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三十二章 寡婦村的種田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七章 蒸饅頭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八章 說詞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十三章 進城前的準備第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前夕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