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

於秋和李世民的一記混合雙打,搞的李建成是焦頭爛額,正月出兵的計劃,硬是搞到二月底了都還沒有成行。

而在海上抓了五六千高句麗俘虜的於秋,卻是在安排了一番沙門島的建設工作後,啓程返回洺州了。

有五六千高句麗的青壯俘虜在,會大大的加快沙門島的建設,未來一段時間,闞棱和劉勝會在最靠近卑沙城的嶺山島和王城島建立軍港,並且在各處島嶼上建立海產養殖,種植基地,曬鹽場等等。

當然,他們還不忘了給高句麗送幾個俘虜過去,讓他們作爲信使,傳達於秋要跟他們談判的消息。

如果不來,高句麗想要在海上對外貿易,甚至想要出海打魚,都不可能,這需要通過洺州都督於秋的批准,具體需要什麼條件才批准,得去洺州去慢慢談。

滄州這邊的情況更是讓於秋感覺好笑,趙河帶着五百人就把所有州縣都清理了一遍,高開道卻硬是沒有派任何軍隊來收復地盤,也就是說,於秋只用了五百人,就獲得了滄州的實際控制權。

這並非是高開道沒有領土意識,而是滄州對他來說,就是塊雞肋。

因爲這麼大一個州,只有幾千戶百姓,而這幾千戶百姓中,還有一大半已經被於秋收攏到了海邊,他即便是收復失地了,又有什麼用?又沒有人口給他種地,貢獻稅收,將兵力和人口收攏在北平郡和蘇州境內鞏固防禦,纔是他的戰略目標。

於是,於秋在河口縣停留的時候,順便給李淵上了一封奏摺,滄州他順帶手幫朝廷收復了,讓李淵派官來接管,前提條件是不要動河口縣沿海的海洋產業,這是洺州投資開發的,可以帶動滄州經濟,養活滄州百姓的支柱產業,動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冰雪融化之後的洺州,田地其實早就已經開始種上了,雖然於秋讓人開了不少蓄水庫,但是洺州的水澆地仍然不多,所以,更耐旱的小麥纔是洺州的主糧作物。

系統出品的良種小麥種子今年的種植面積仍然不大,依舊只能作爲明年的種子,不過於秋給農戶們提供了很多有機肥作爲小麥田的底肥,現在洺州所有種糧的田都是上田,加上有機肥和一些農藥除蟲,即便是種植原種小麥,產量也會比以往高出許多。

燕麥和小麥不同,產量更低一些,食用起來也更粗糙一些,優點是不挑地,生長力強,纖維含量高,更適合牲畜食用,草原上,就有很多野生的燕麥,而於秋,也是將其當做牲畜飼料來種植的,淺耕之後,撒上種子就成。

桑傑的訓練效果還不錯,一百多頭牛,在他的哨子和皮鞭下,基本能踩在一個節奏前進,於秋跟着他學習了一個時辰之後,就開始親自上手了。

被春雨淋過的田地有些鬆軟,九十米寬的排犁開始發動之後,只需要走上幾步,就能耕出一畝地來。

排犁上面有漏斗式播種機,每走不到半個時辰,於秋就需要停下來,將屬下們用車馬裝載過來的燕麥種子,倒入漏斗之中。

裝糧種的漏斗比較大,每次要加九十包,每包一百多斤,要不是原主將身體練的比較好,於秋又有在系統裡面學習了一門初級武技,給力量加持了不少,擰起一百來斤的包包根本不覺得重,光是這個給播種漏斗裡裝種子的環節,就能活活累死他。

一個上午下來,效果還不錯,耕種了一百多畝,到了下午的時候,於秋就更加熟練了,直耕種了兩百多畝,讓一整天的耕種數量達到了四百畝,這才停下來休息。

“照這個速度,三月下旬我就能完成一萬畝燕麥田的耕種,你帶人去山莊那邊,幫我將河坡上那塊地整出來,肥力都下的充足一些,用河泥和腐土做好營養鉢,我到時候又有好東西種。”於秋在臨時休息的房間裡泡了一個澡之後,對侍候在一旁的於安吩咐道。

“又有好東西?和大棚裡的紅果一樣的麼?”於安驚喜的道。

即便是種植番茄的時候,於秋將名稱告訴過大家,但是,看到那些在苗物上逐漸變紅的果實之後,負責打理大棚的農夫們,也很自然的將其喊作了紅果。

被於安這麼一提醒,於秋頓時想起了年前自己種在武安縣大棚裡的番茄,問道,“番茄的果子已經開始轉紅了嗎?”

於安點頭答道,“是的,農夫們按照您的吩咐,在化雪了之後就將頂棚掀開了,苗物上的果掛的密密麻麻的,每一個都有拳頭大小,估摸着,一畝至少都有好幾千斤,甚至接近萬斤,一些日照比較充足的地方的果實已經轉紅,農夫摘了一些紅果送到山莊去了,孩子們嘗過之後都說好吃,屬下也吃過兩個,酸甜酸甜的,很可口。”

“既然大家都喜歡將它叫做紅果,那就叫紅果吧!此外,進入三月,除了育苗棚,其它所有大棚的頂棚都可以掀開了。

而且,轉紅了的果實就要摘,趁着天氣還涼快,蔬果不那麼容易壞,儘快的將其包裝好運送到長安的酒樓售賣纔是,零售的價格可以定高一些,相信那些世家子們見到了之後,都會跑來咱們這求取的,你可以何賢在武安縣辦個品果大會,讓那些有合作的世家子們嚐嚐鮮,將其中一大部分批發給他們分銷,咱們留一小部分做種,接着種就是。”

有大棚在,番茄就是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的作物,而且番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籽多,只要是自然熟的番茄,一個裡面的籽,就可以種出很多株番茄苗來,不像小麥和水稻種子,需要好幾輪,長達幾年時間的種植,才能將規模擴大推廣出去。

“將紅果批發給他們分銷?那他們會不會自己留種之後自己種植?”於安有些擔憂道。

番茄可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高產,且還能保持味道可口的食物,幾個月的生長週期就能結出這麼多果子,比種植果樹還划算十倍,早就已經被他判定爲可以保持於氏千年昌盛的神品物種了。

最近這段時間,他可是沒少往武安縣跑,就是怕這紅果種子會流失出去。

於秋笑了笑道,“放心,就算他們得到了紅果,也不知道如何留種,更加不懂種植技術,三五年內,他們是種不出來的,而三五年後,紅果的種植技術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不重要了,公子是說,您還能種出比紅果更厲害的作物?”於安瞪大眼睛道。

於秋點了點頭道,“所以我讓你回山莊整田,做好準備。”

“屬下這就回山莊幫您整田。”於安有些激動的道。

他本以爲於秋放着那些政務不管,跑到雞澤縣來種地,是不務正業,卻想不到,種地纔是於秋最大的正業,高產作物帶給於秋的,可不止是利益而已,如果將其傳播出去,所有百姓都要受他的恩惠,這樣的光環,即便是皇帝也不敢輕視。

上次於秋拿出了高產稻種和麥種,李淵就不得不給於秋加官進爵,這次於秋種出了紅果,李淵自然也得表示表示。

未來,於秋如果有更厲害的作物種出來,世襲罔替的王爵,甚至是獨立的封國,也未必是不可能。

到了於秋現在的位置,就算是想要做甩手掌櫃,其實都已經不可能,因爲他名下的產業太多了,即便是每一個產業問一句,關注一下進度,也需要不少的時間,幸好,有董放去了東邊幫他打前站了,等完成了換裝的鬼面騎士出行之後,整個東邊的事務,就可以交給他處理了。

越冬場的事情,於秋則是將其交給了高雅賢負責,畢竟,他屬下的人手最爲充足。

而今年於秋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建設洺州內部,打造一個更加牢固的基礎,畢竟,未來的挑戰還很大,光靠他一個人有技術有經驗,不足以支持各個產業的持續發展,任何大的工程,大的事業,都是由一個龐大的團隊來完成的,這樣的團隊,必須得靠於秋自己從頭培養出來。

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國的立場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三章 借糧種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兩百四十九章 顛覆收到的奇效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七章 蒸饅頭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四百四十二章 夏國的火車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
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國的立場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三章 借糧種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兩百四十九章 顛覆收到的奇效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七章 蒸饅頭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四百四十二章 夏國的火車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