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87V500完勝

(看書的兄弟們,如果各位覺得俺的書還能入眼,還望能夠順手把俺的書收藏一下。沒有你們的支持,俺寫書也沒有動力不是。漫步在這裡拜託各位仁兄了)

兩日後,隨行的所有護衛都能夠比較輕鬆的使用滑雪板,薛仁貴和李鐵柱當然也已經學會怎樣使用。最令良苦吃驚的是,看起來有些憨厚的李鐵柱,不但能夠靈活的駕馭滑雪板,而且還可以做到急速行駛中搭弓射箭。不但如此,固定靶幾乎是百發百中,這實在是令李恪深感佩服。

雪早已經停了,如果繼續北行,上千裡的雪地行駛,估計春節前都到不了河間,所以李恪決定返回長安。

返回的隊伍中多了兩個人—薛仁貴和李鐵柱。此刻的薛仁貴已經被李恪任命爲自己的親衛隊長,李鐵柱也成爲了親衛隊的親兵。

回返的途中,除了李愔以及隨行的僕人,包括李恪在內的所有人都放棄了騎馬行進,改爲用滑雪板作爲交通工具。滑雪板的速度遠遠快過馬車的速度,所以李恪和薛仁貴便利用這個機會,研究、實驗如何使用和提高這支快速反應部隊的作戰水平,以及適合這支部隊的戰略戰術。很不幸的,馬車隊就成爲了他們的假想目標。每天從早上出發開始,這隻快速反應部隊,便不停的圍繞這隻車隊來回轉,並且不停的變換攻擊方式。

經過二十天的反覆實驗,終於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戰術。這其中包括突襲、騷擾、消耗、追擊、圍攻等等十幾種作戰方式。

當李愔遠遠地可以看到長安城的時候,忍不住眼淚汪汪的暗自吶喊道:“我終於活着回到了長安城!我寧可買塊兒豆腐一頭撞死,也絕不再和該死的李恪一同出門!”

李恪一回到長安,便聽到兩件大事:一、西北的吐谷渾對大唐發動戰爭,不過已經被擊潰,進一步的消息還沒傳回來。對此,李恪只是嘆了口氣,這時代的信息傳遞實在是太慢了。二、他的未婚妻(李世民已經正式賜婚)走了,他未來的岳父病重,想見兒女們最後一面。對此,李恪也只能嘆一口氣,好事多磨吧。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令他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煩惱的事情:他的《三國演義》第二部已經正式刊印。不過褒貶不一,有人稱讚是傳世之作,也有人說他擅改歷史,有誤人子弟之嫌。對此,他也只能嘆一口氣,書的首頁便已經鄭重聲明並非史書,只是傳奇故事。身爲穿越人士,他深知任何一部小說,都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既然有人這麼無聊,就隨他們的便好啦。

回到家中休息了一日,第二日李恪進宮面見李世民。

“恪兒,你去拜見你河間王,爲何才一個月的時間,就回來了?”

“回父皇,兒臣行至絳州,忽遇暴風雪,導致道路阻塞,只好返程。不過兒臣此次前往河間之行,雖說半途而廢,但也不無收穫。”

“哦?不知你有和收穫?”

“兒臣在躲避風雪之時,偶然間聽一致果校尉談起,當地有一年輕人,很是有些本領。只可惜晚生了二十年,否則決不下李績、李靖等人功績。兒臣一時好奇,便派人找來此人,經過一番深談,兒臣這才深信那致果校尉果然不曾有半點虛言。爲此,兒臣特意帶他回來推薦給父皇。”

“哦?果然有此本領,難不成又是趙括一流(只擅長紙上談兵,不能真正帶兵打仗。)?”

“兒臣在避雪之時,一時興起,造了一件玩意兒,原本是用來消遣的。不想卻被他用作帶兵作戰之中,而且深具奇效。兒臣原本想把這個功勞全部記在他的身上,誰知他卻不肯接受,並且一再聲明,如果兒臣不承認是兒臣所發明,他寧可不來做官。其秉性從中便不難看出一二。”

李世民眼中一亮。“既然如此,那你就把他帶上來,讓朕看看他是否真的如你所說。”

“兒臣和他再回來的路上曾經**過隨行的那些護衛,兒臣想空口無憑,不如就讓兒臣手下的這些護衛和禁軍做一場對練,到時父皇可以帶上朝中武將一同觀看。這樣一來,既能直觀其功效,又能避免有人說兒臣任人唯親,不知父皇可否應允?”

李世民略作遲疑,問道:“你的護衛有多少人,要同多少禁衛對練?”

“兒臣手下護衛一共87人,願與五百禁衛對練。”

“87對500。恪兒,你沒有和朕開玩笑嗎?”

“兒臣豈敢。不過對練需要到城外演練。兒臣與他的假想作戰目標爲冬季大雪覆蓋的地區作戰。” Wωω●тт κan●¢ o

“適合冬季作戰?而且是雪地作戰?!”

“是的,父皇。不過這種作戰方式不適合大兵團作戰,最多也就適合三千人左右。適合偷襲、追擊、襲擾、圍困等戰術。屬於奇兵,所以兒臣起名:快速反應部隊。”

“好,冬季作戰一直是我軍的弱項。如果你們能夠想到冬季作戰的辦法,朕一定重重封賞你們!好、好、好!就定在後日。朕一定要看看到底是和等戰術。”

兩日後,李世民帶領太子、李恪以及一衆武將來到城外三十里外一處有矮山、樹林以及開闊平原的地區作爲演練區域。

由五百禁軍步卒以及騎兵組成的方隊,先行隨意擺開陣型。禁軍在哪裡作爲自己的陣地,全由領軍的將軍自選,事先連李世民也不知道,禁軍會選擇在什麼地方佈陣。

等到這員武將率領禁軍在山坡下,樹林盡頭靠近一條小河處擺下陣後,朝中的武將們都點了點頭。這個陣勢可謂中規中矩,沒有明顯的疏漏。即使是換做他們,也無法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擊敗這支禁軍部隊。

禁軍布好陣之後,李恪這才讓薛仁貴率領86名護衛下馬換上滑雪板。頃刻間便消失在山坡後邊。

武將們從未見過滑雪板,雖說速度令這些人嘖嘖稱奇,但是看到他們只是裝備了弓箭以及短刀,又不由得紛紛搖頭。刀盾兵破弓箭這是任何帶兵打仗之人都懂得的道理。這甚至算是最基本的軍事常識。即使是兵力相等情況下,這也是沒有絲毫勝算的。這個蜀王還真是異想天開。

但是很快的,令他們吃驚的事情便發生了。87名護衛突然間從樹林內飛快的殺出,在弓箭的射程**出一輪箭後,迅速的從禁軍的左翼離開。禁軍雖有騎兵輔助,但是在厚厚的積雪下,根本就追不上腳下踏着滑雪板的護衛們。還不等騎兵迴歸本隊,護衛們又從禁軍後側出現。一輪箭雨過後,再次快速離開。幾輪箭雨過後,進軍方面已經有三分之一士兵倒在地上(弓箭已經去掉箭頭,中箭者便自動撤出戰鬥)。

直到這時,武將們才明白過來。他們的戰術並不新奇,草原民族的遊牧騎兵便是如此作戰的。奇就奇在這些護衛們腳下的這個物件。有了它,速度就比騎兵還要快上幾分。這就是護衛們勝利的法寶。知道此時,這些老將們纔算真正的佩服起這個毛都沒長齊的蜀王殿下。不過是兩片長條木板,到了他的手下,居然會產生如此神奇的效果,太不可思議了。

按照他事先講述的,如果真的有上這麼三千人,只要地方不是把守營盤的情況下,即使有個兩三萬人,也會被一點點耗光。

就在他們在琢磨的時候,四下裡傳來一陣叫好聲。擡眼看去,禁軍的最後幾名步卒也中箭倒地。將近六比一的兵力對比,雙方甚至沒有正面交手,便被人少的一方以零傷亡完勝,不得不算是一個奇蹟。看看正在歡呼的蜀王,再看看那個指揮戰鬥的薛仁貴,都是如此的年輕。不由得暗歎一口氣:難道說我們已經老了嗎?

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16章 再見岫雲第39章 談判(四)第64章 冰封王座3第74章 平倭(九)第37章 攜美同行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11章 騙個神醫當跟班第16章 再見岫雲第48章 軟磨硬泡第24章 睦州危機第68章 神兵天降第9章 滅百濟(四)第27章 奉旨回京第37章 談判(二)第53章 滅新羅(下)第23章 陳碩貞第14章 釋惑第24章 破敵(二)第16章 再見岫雲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67章 平倭(二)第28章 班師還朝 第一卷終第13章 父子談心第83章 攜美夜遊第27章 破敵(五)第34章 冤情第28章 再來一計第13章 父子談心第4章 八榮八恥與軍校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6章 軍校建立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40章 劃分勢力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34章 冤情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25章 破敵(三)第30章 太子之位(上)第30章 王妃兇悍(二)第66章 冰封王座(5)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2章 即將開始的紈絝生活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7章 平倭(二)第37章 訓斥第34章 迎娶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32章 閉門謝客第43章 空地一體戰爭(五)第1章 初戰第18章 張興瑞的心思第37章 攜美同行第38章 談判(三)第25章 城門口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14章 釋惑第14章 就是你了第32章 太子來訪第76章 平倭(十一)第26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下)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39章 收服第84章 平倭(二十)第34章 抵達長春第47章 98誕生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37章 攜美同行第33章 出海第84章 平倭(二十)第75章 戰前第47章 攤牌第23章 破敵(一)第7章 一下江南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12章 滅百濟(七)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67章 平倭(二)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47章 攤牌第80章 平倭(十五)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32章 太子來訪第7章 一下江南第11章 滅百濟(六)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52章 滅新羅(中)第12章 滅百濟(七)第68章 神兵天降第30章 六條章程第14章 洞庭湖畔第74章 檀州之圍第42章 城外激戰(一)第75章 戰前第52章 主動出擊
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16章 再見岫雲第39章 談判(四)第64章 冰封王座3第74章 平倭(九)第37章 攜美同行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11章 騙個神醫當跟班第16章 再見岫雲第48章 軟磨硬泡第24章 睦州危機第68章 神兵天降第9章 滅百濟(四)第27章 奉旨回京第37章 談判(二)第53章 滅新羅(下)第23章 陳碩貞第14章 釋惑第24章 破敵(二)第16章 再見岫雲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67章 平倭(二)第28章 班師還朝 第一卷終第13章 父子談心第83章 攜美夜遊第27章 破敵(五)第34章 冤情第28章 再來一計第13章 父子談心第4章 八榮八恥與軍校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6章 軍校建立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40章 劃分勢力第84章 攜美夜遊(下)第34章 冤情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25章 破敵(三)第30章 太子之位(上)第30章 王妃兇悍(二)第66章 冰封王座(5)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2章 即將開始的紈絝生活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7章 平倭(二)第37章 訓斥第34章 迎娶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32章 閉門謝客第43章 空地一體戰爭(五)第1章 初戰第18章 張興瑞的心思第37章 攜美同行第38章 談判(三)第25章 城門口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14章 釋惑第14章 就是你了第32章 太子來訪第76章 平倭(十一)第26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下)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39章 收服第84章 平倭(二十)第34章 抵達長春第47章 98誕生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37章 攜美同行第33章 出海第84章 平倭(二十)第75章 戰前第47章 攤牌第23章 破敵(一)第7章 一下江南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12章 滅百濟(七)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67章 平倭(二)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47章 攤牌第80章 平倭(十五)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32章 太子來訪第7章 一下江南第11章 滅百濟(六)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52章 滅新羅(中)第12章 滅百濟(七)第68章 神兵天降第30章 六條章程第14章 洞庭湖畔第74章 檀州之圍第42章 城外激戰(一)第75章 戰前第52章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