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出海

思之再三,李恪最終決定讓李治和李明達走陸路前往泉州,而自己則走海路前往泉州。在得知李恪的這一決定後,李治和李明達兩個小傢伙非常堅決的予以反對,並且片刻也不讓李恪離開他們二人的視線所及的範圍之內,大有不改變主意就讓他不得安寧的架勢。

李恪爲此苦口婆心的勸說了兩個人整整兩天,誰知兩個人算是鐵了心,不管他如何的勸說,始終把腦袋搖得向撥浪鼓一般,就是不肯同意。無奈之餘,李恪只好拿出兄長的架子,板着臉教訓了兩個人一番,誰知以往百試百靈的法子,這一次也失去了作用。

就在他無可奈何的時候,神秘消失了半個多月的孫思邈,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並且告訴他可以確保李明達的安全。既然得到他的保證,李恪也就不再和兩個小傢伙較勁。

杭州灣內,停留着專門爲李恪前往泉州而準備的一大五小六艘海上戰船。最大的一艘居然長達二十丈(四十五米左右)開外,寬也有近四丈,船帆加船槳的混合動力。這些還不能令李恪吃驚,最爲令李恪想不到的是,船的兩側以及船的尾部,居然安裝有推進器。這種推進器外形就如同水車,由設在船艙底部的工作間內的水手,通過人力蹬踏產生動能,再通過傳輸工具,把動能傳送到船兩側以及船尾的推進器,使得戰艦向前行駛,這可以說是最爲古老的機械推進器。小一點的戰船也有十丈以上,只不過這些小一點的戰船並沒有安裝推進器,只是依靠船帆以及船槳作爲動力。

李治和李明達在此之前都沒有見到過海船,來到船上以後都興奮不已,追在船員的後面不停地問這問那。雖說兩個人都是小孩子,可是王爺和公主的身份擺在那裡,船員們哪敢怠慢,不論他們提出什麼問題,都不得不耐心的予以解答。

後世的劉子光,由於家庭條件所限,再加上所在的城市屬於內陸城市,所以也沒有真正的到過海邊,就更不要說坐過海船了。一直到他來到唐朝之前,坐過的最大的船也不過是公園裡的十幾個人的遊船。此刻登上這可以容納幾百人的大海船,心情也是十分的激動。只不過他已經是成年人,所以表現的要比李治他們倆沉穩得多。

進入船艙,李恪發現這個時代的戰船之上的設施,居然是如此的簡陋,後世中耳熟能詳的航海用具,在這裡居然一件都沒有看到。爲此他不禁有些好奇,這個時代的船員在海中行駛的時候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對於李恪的疑問,船長、泉州水師統領宣威將軍陳華的解釋是:全憑個人經驗進行判斷,除此之外沒有剛好的辦法了。

李恪聽後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難怪這個時代航海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感情是這麼回事!想想不久的將來,自己很有可能會親帥一支船隊,深入海洋征戰四方。如果也是像現在這樣,全憑個人的感覺和經驗去統領一支船隊,恐怕都不等發現澳洲,就會全軍覆沒。

船隊起航以後,李恪並沒有產生任何的不適,這一點不但令所有的船員感到意外,就連他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戰船可遠遠的比不上後世的輪船平穩,即便是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行駛,依然會產生上下的浮動,按理說初次乘坐海船的人,都應該有個適應的過程纔對,可是自己爲何一點反應都沒有呢?難道說自己命中註定就適合在海上征戰?

李恪的親衛們以及李治此刻都已經頭暈目眩,腿腳發軟,而且更是趴在甲板之上吐得一塌糊塗,恨不得把三年前吃的東西都吐出來,胃裡才能好受一些。倒是身體一向嬴弱的李明達,也和李恪一樣沒有任何的不適,此刻正拿着李恪在離開京城前,才送給李治的單筒望遠鏡四處張望。

李恪看到後不由得心中一動。望遠鏡的結構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是一大一小兩個透鏡對好焦距便可以使用。只不過這個時代,一切都是全憑手工打造,青銅打造的鏡筒製作起來非常的容易,但是上面的兩片透鏡鏡片,卻需要一個熟練的工匠經過一個月的精心打磨,才能達到要求。這也就意味着望遠鏡在一段時間內,這能成爲少數人才能擁有的奢侈品。當初李恪奉旨回京的時候,一共也不過帶回去五套望遠鏡。其中的三套作爲貢品給了李世民,一套作爲禮物送給了李治,剩下的一套則留給了自己。這五套望遠鏡,都是經過能工巧匠精心雕琢過的,鏡筒上有着精美的圖案,完全可以當做工藝品加以保存。

作爲軍用物資,陸地之上暫時還沒有多大的用場,不過用在海船之上,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於是李恪從李明達那裡要過望遠鏡,來到陳華的身邊,把望遠鏡交到他的手中之後,又教給他該如何的使用。陳華在得知手中的這個東西,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的時候,先是有些懷疑,等到拿起望遠鏡向遠處望去的時候,雖說四周一片汪洋,並沒有什麼參照物,但是卻可以輕鬆的看清楚遠處的海面。像是要證實什麼似的,把正在瞭望臺上瞭望的士卒叫了下來,然後他自己爬了上去。時間過了不久,瞭望臺上傳來他驚奇的呼喊聲。很快的陳華又回到了李恪的身邊,語無倫次的向他敘述自己清晰地可以看到幾十裡以外一條躍出水面的大魚。那神態和舉止就如同一個小孩子,剛剛發現了一個好玩兒的東西,然後再和別人炫耀一般,完全不記得這個望遠鏡的主人就是他正在炫耀的對象。

李恪也不氣惱,只是笑着問他這個望遠鏡對於海上行船是否有幫助。陳華立即把頭點的就像一隻磕頭蟲一般,並且還說出瞭望遠鏡對於海上行船的諸多好處來。說完之後,用充滿渴望的目光注視着李恪。李恪又怎麼會不知道他的那點小心思,不過卻沒有答應把眼前的這個望遠鏡送給他。看到他滿是失望的神色,李恪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訴他,這個望遠鏡是他送給李治的禮物,哪能從小孩子的手中要回已經送出去的東西呢。不過又勸他不要着急,等到船在泉州靠岸以後,他便會給營州方面去信,讓他們儘快的送過來一批望遠鏡,爭取做到每艘戰船上都能夠配置一套望遠鏡。同時又告訴他,等到了泉州之後,還會有更好的東西會送給他,包管他做夢都會笑醒。

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69章 平倭(四)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6章 殲滅百濟(一)第28章 罪臣叩見陛下第35章 整合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75章 戰前第44章 釋惑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13章 父子談心第23章 立威第70章 平倭(五)第6章 軍校建立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50章 積極備戰第27章 奉旨回京第12章 滅百濟(七)第51章 滅新羅(上)第46章 千里奔襲第11章 美女遠行第36章 談判(一)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50章 三年第17章 伏擊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18章 潰敗第24章 破敵(二)第16章 金蟬脫殼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1章 穿越第6章 殲滅百濟(一)第7章 意外之財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49章 威壓契丹第1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7章 意外之財第17章 鏖戰七松嶺(二)第79章 平倭(十四)第28章 再來一計第34章 迎娶第8章 發行彩票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46章 安撫第7章 意外之財第80章 平倭(十五)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87章 李恪的算計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64章 出征倭國(七)第72章 平倭(七)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11章 出征前夕第51章 滅新羅(上)第23章 破敵(一)第24章 實用型蒸汽機問世第23章 孔明燈與熱氣球第9章 出乎預料的戰爭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47章 攤牌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44章 膽怯第53章 早有準備第70章 平倭(五)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82章 平倭(十七)第8章 發行彩票第4章 全面出擊第11章 美女遠行第69章 援軍到來第61章 連番血戰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4章 全面出擊第16章 鏖戰七松嶺一第46章 千里奔襲第23章 陳碩貞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66章 平倭(一)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11章 滅百濟(六)第27章 奉旨回京第34章 冤情第三十三上章 太子之位第10章 重返遼東第4章 全面出擊第34章 抵達長春第50章 積極備戰第52章 滅新羅(中)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14章 洞庭湖畔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60章 鏖戰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74章 平倭(九)
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69章 平倭(四)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6章 殲滅百濟(一)第28章 罪臣叩見陛下第35章 整合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75章 戰前第44章 釋惑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13章 父子談心第23章 立威第70章 平倭(五)第6章 軍校建立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50章 積極備戰第27章 奉旨回京第12章 滅百濟(七)第51章 滅新羅(上)第46章 千里奔襲第11章 美女遠行第36章 談判(一)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50章 三年第17章 伏擊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18章 潰敗第24章 破敵(二)第16章 金蟬脫殼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1章 穿越第6章 殲滅百濟(一)第7章 意外之財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49章 威壓契丹第1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7章 意外之財第17章 鏖戰七松嶺(二)第79章 平倭(十四)第28章 再來一計第34章 迎娶第8章 發行彩票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46章 安撫第7章 意外之財第80章 平倭(十五)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87章 李恪的算計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64章 出征倭國(七)第72章 平倭(七)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11章 出征前夕第51章 滅新羅(上)第23章 破敵(一)第24章 實用型蒸汽機問世第23章 孔明燈與熱氣球第9章 出乎預料的戰爭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47章 攤牌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44章 膽怯第53章 早有準備第70章 平倭(五)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82章 平倭(十七)第8章 發行彩票第4章 全面出擊第11章 美女遠行第69章 援軍到來第61章 連番血戰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4章 全面出擊第16章 鏖戰七松嶺一第46章 千里奔襲第23章 陳碩貞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66章 平倭(一)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11章 滅百濟(六)第27章 奉旨回京第34章 冤情第三十三上章 太子之位第10章 重返遼東第4章 全面出擊第34章 抵達長春第50章 積極備戰第52章 滅新羅(中)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14章 洞庭湖畔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60章 鏖戰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74章 平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