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全軍頂尖兵王的選拔競賽,每個比賽項目難度都很大,哪怕對兵王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要是換了普通連隊戰士過來,恐怕一關比賽都過不了。
高難度挑戰項目,一個接一個上場。
比賽一天天過去……
在這揮汗如雨的激烈比拼中,選手們一個個拼盡全力爭奪成績,競賽選拔也迎來了最終的尾聲。
十支隊伍儘管都拿出了壓箱絕活,打出了自己最強的實力。
奈何名額只有一個!
勝者才能留下,敗者只能淘汰。
代表首都軍區出戰的鋼七營隊,最終以高達215分的總積分,高出第二名50多分的斷層,碾壓其他九隻隊伍獲勝,拿到了爲國出征的珍貴名額。
陳軍一行八人的實力實在太強,簡直就是強行碾壓級別的存在,其他隊的選手輸得心服口服。
除了羨慕之外,也就只剩祝福。
畢竟在內大家是競爭關係,一旦出國那可就是自己人。
不管選拔中競爭再怎麼激烈,出了國那就是代表整個中國全軍部隊,同樣也代表了被淘汰的衆人。
彼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陳軍等人若是能爲國爭光,那他們同樣也會臉上添光,若是在國外丟臉了,那丟的也是他們的臉。
自然所有人都迫切的希望,陳軍一行人能夠奪得冠軍。
當鋼七營一行拿到競賽名額的消息,經過軍區傳達到七零二團時,讓翹首期盼的衆人笑開了花。
“我們團特戰排出去的兵,竟然打敗了來自全國特戰部隊的兵王尖子?這也太讓人意外,我還想着能拿個前五,就已經非常滿意了,沒想到啊,真沒想到。”
政委周雲海就像見了鬼一樣,要不是白紙黑字的文件已經到了團裡,他都不敢相信這竟然是真的。
特戰排幹翻了全軍所有特戰大隊,聽起來也確實是非常的邪乎。
“不愧是我們七零二團的好男兒,這次是真給我們團裡面長臉了,不管這次出國成績如何,等他們回到了團裡,我一定親自敬他們幾杯。”
團長王慶瑞笑得滿臉都是褶子,渾身每個毛孔都在冒着自豪。
得意的在心裡決定,下次再到師裡面去開會,他必須得好好向其他的團長,好好講一講這回事。
自己團裡有這麼牛逼的兵,要是現在都不好好裝逼,那還等什麼時候裝。
“還得是老陳猛啊,我也就只能在團裡面橫一橫,他可就不得了了,這都橫到了全軍去了,哈哈。”
高城躺在家裡賺得盆滿鉢滿,笑的嘴都快合不攏了。
陳軍等人去國外參加比賽,要是還能夠拿到前三名的話,那他高城前面的代理兩字,將會名正言順的取消。
七零二團的領導們個個笑開花,下面的戰士同樣是無比激動。
尤其是鋼七營特戰排的戰士們,他們心中的自豪是最濃烈的,走出去享受着其他戰士看他們時的敬畏目光,愈發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明智。
當初要是沒有接受陳軍的招攬,被 A大隊淘汰就只能返回老部隊。
那他們不僅將失去如今的榮譽,只能揹負失敗者的名聲,在老部隊裡面成爲別人調侃的對象。
還會失去往上升的空間,以後的軍旅從此默默無聞。
而現在被招攬來到鋼七營,不僅在陳軍各種獨特先進的訓練方式下,個人實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更是在這樣一個榮譽的團隊中,屢屢打出高光成就了人生的夢想。
特戰排的戰士們可以預見……
只要他們繼續保持上進的態度,他們每個人的未來都將充滿陽光,一步步走向他們的人生巔峰。
當特戰排成爲特戰連、特戰營,他們必然都會成長爲骨幹軍官。
成爲未來的排長、連長、營長。
……
老部隊因陳軍等人的成績而榮耀,整個七零二團的士氣前所未有的高漲,也更加期待接下來的世界之戰。
希望陳軍等人代表中國,能夠在世界賽場上綻放光彩。
要是能把世界冠軍拿回來……
大家都不敢想。
想想都激動的不行。
而順利拿到寶貴名額的陳軍一行,對於這個結果也是非常滿意,一個個激動的臉紅脖子粗。
要不是爲了保持軍容軍紀,絕對要當場吼上幾嗓子。
陳軍作爲隊長也是夠爽快,當天晚上就帶着其他七人來到了招待所,點了一頓大餐好好犒勞大家。
感謝大家在這段時間的辛苦,更鼓勵大家再接再厲。
……
根據賽事主辦方的要求規定,每個國家可以派出八名正式隊員之外,還可以派出兩名候選隊員。
防止在出現不可逆的意外時,導致不能夠如期進行比賽。
宣佈首都軍區隊獲得名額,代表中國出征愛爾蘭突擊國際特種兵競賽第二天,又宣佈了兩名候選隊員。
來自西南軍區的冉鋒和陳小潘,因表現出色成爲了候選隊員。
陳軍早就猜到這一場特種兵盛會,作爲老牌偵查部隊轉過來的狼牙特戰大隊,肯定會派出高手來參加。
期間還特意去觀察了西南軍區隊,可惜並沒有看到狗頭老高和灰狼馬達。
對於這兩個特種兵中的靈魂人物,陳軍還真是挺期待在這裡看到他們,可惜兩人的年齡似乎超過了標準。
最終只發現了土狼冉鋒,還有天狼小潘兩個熟面孔。
兩人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在比賽中展現了強悍的實力,奈何八個人的比賽,兩人根本就沒辦法撐起來。
哪怕他們兩個拼盡了全力,最終也只帶着隊伍拿到了第二名。
好在憑着這個第二名的成績,他們兩個也獲得了上級首長一致認可,順利拿到了寶貴的候補名額。
“要是小莊和鴕鳥他們都在,或許還能對我們造成一點麻煩,可惜只有兩個,孤掌難鳴註定了只能成爲墊腳石,成爲我們鋼七營的陪襯綠葉。”
陳軍有些遺憾,能和高手對決,讓他更加亢奮。
可惜現在才一九九八年的下半年,小莊還要一九九九年才能入伍部隊,孤狼 B隊出現更是要2000年以後了。
等那時候孤狼B隊再出現,鋼七營恐怕都已經變成了鋼七團。
雙方早已不是一個層次的存在!
國際特種兵競賽名額正式確定,兩個預備人員名單也已經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爲出國做準備。
軍人的身份是極其特殊敏感的,沒有同意進入他國就等同於入侵。
所以名單確認下來之後,不僅需要把護照簽證之類的辦好,還要把名單送給舉辦方進行確認。
只有把各種手續全部辦好,陳軍一行才能代表中國出征。
時間轉眼就來到了十月份。
秋天來了,樹葉黃了,天氣涼了。
代表中國出征的特種兵們的心,卻變得愈發火熱了起來。
有了國家層面出面辦理手續,整個過程都是一路大開綠燈,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便辦理好了所有手續。
專門穿上全新軍裝的陳軍一行,在李大勇大校爲首的代表團帶領下,精神抖擻的坐上了國際航班。
當一羣身穿軍裝的人,出現在一架國際航上,確實是非常的惹人注目。
同航班的乘客有一個算一個,都對陳軍等一些人投來了好奇的目光,有同行者更是竊竊私語起來。
軍人出國很罕見,但並不唯一,公派出國學習的很多。
可這些公派出國學習的軍人,乘坐飛機的時候都需要換上便裝,身份相對來說要隱蔽很多。
像陳軍他們這種穿着軍裝出行,卻乘坐民用航班幾乎是鳳毛麟角。
能夠碰到怎能不稀奇!
成才、許三多和伍六一等人,到了飛機上同樣都很興奮。
雖然已經坐過軍機和直升機,但是乘坐國際航班還是第一次,更別提這次還是代表國家出戰。
這種亢奮的心情,一般人很難體會。
奈何國際航班上有很多的乘客,穿着一身軍裝的成纔等一行人,需要保持好作爲一名軍人的形象。
讓他們不得不壓制內心的亢奮,拿出臨行前上級配發給他們的,有關這次特種兵競賽的資料看了起來。
通過研究前幾屆的比賽資料,爲接下來的競賽做好準備。
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兵競賽,其中的愛爾納是英語單詞“滲透偵察”的譯音,全名爲滲透偵察突擊國際特種兵競賽。
該競賽始於五年前的1994年,起先由愛沙尼亞國民衛隊主辦。
後來改由愛沙尼亞國防部、國防軍司令部等機構合作辦理,邀請外軍特種部隊同臺競技切磋技術。
是一項國際性軍事競賽活動!
在此之前只邀請歐美國家參與,中國是第一次參加這次競賽,更是整個亞洲的第一支參賽隊。
比賽方式也很特殊。
不同於尋常競賽那種挨個項目比,在一個一個賽場上不斷比拼項目,獲得單項第一最多者成爲最終冠軍。
愛爾納突擊是以實戰出發,模擬戰場上的特種作戰進行的。
簡單來說。
就是模擬一支特戰小分隊,從搶灘登陸開始起步,在“敵佔區”內進行長距離、多課題偵察作戰的對抗性演習。
競賽旨在檢驗各國的參賽隊,在複雜地形和體力超常消耗的情況下,能否熟練使用手中裝備,以及發揮協同作戰的能力,完成上級交代的一系列任務。
不僅考驗各國特種兵的意志、體能、力量和技術,更考驗謀略和戰術。
是特種兵在戰場上的綜合較量!
可以說這是一場除了不致人死命,其餘完全等同於實戰的對抗,也是一場展示各國特種部隊的體質、意志、智慧等綜合戰鬥力的實兵實裝較量。
正因爲這場競賽難度極大,全都超過了特種兵的身體極限。
參賽者要負重35-40公斤,在毫無補給、前有圍堵、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在堪稱世界作戰環境最惡劣,最複雜的愛沙尼亞東部的原始森林裡,進行4天3夜的長途奔襲,完成14項高難度的技術課目。
以往進行的每一屆競賽中,參與圍追堵截的假想敵——愛沙尼亞國防軍,總數都會一千人之巨。
等於會有整整一個團的正規軍,對區區一百多人進行圍追堵截。
幾個人打一千個人。
要想活下來,可想難度有多高。
更別提競賽規劃的場地,主要設在愛沙尼亞首都的塔林地區,東南部那片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區。
競賽區域達2400餘平方公里,無人原始森林的覆蓋率達90%。
森林中松枝、腐葉層層疊疊,有的地方踩下去如同踩進雪花裡,能把你的整個腳掌都陷進去。
還有各種枯枝、朽木七橫八叉,溼滑的青苔遍地。
基本無路可走,只能自己開路。
更別說這片地方沼澤地佔50%,部分沼澤地下還有流沙,要是不小心陷進去,哪怕棄權請求緊急救援都來不及。
所以前來參加競賽的特種兵,都有可能死在這場競賽途中。
此外。
愛沙尼亞這裡本來就晝夜溫差大,氣候多變,現在進入到了秋季,氣溫本就已經降了下來。
夜間原始森林中的溫度更低,基本都是在零度以下。
這對於本就考驗特種兵的耐力毅力,四天三夜都沒有時間睡覺,全程都會被安排任務的競賽規則來說。
低溫的環境下又沒法休息恢復,大大增加了比賽的難度與挑戰性。
根據陳軍所看的文件資料顯示,在以往進行的每一屆阿爾納突擊競賽中,都會有好幾只隊伍被這難度所打倒,擔心死在競賽途中被迫選擇棄權。
歐洲部隊骨子裡有投降的基因,比個賽不想丟了小命很正常。
榮譽對於他們來說,必然沒生命重要。
而中國軍人是世界最獨特的,更是全世界唯一視榮譽高於生命,刻在中國軍人骨子裡的。
從拿到名額爲國出征那一刻起,陳軍在內的每一名參賽隊員心中,就只剩下唯一一個念頭——
爲國爭光!!
哪怕是爲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不過雖然不管是領隊的陳軍,還是作爲隊員的成才和吳哲等人,都沒有畏懼惡劣環境的死亡威脅。
但想到競賽環境如此惡劣,稍有不注意就可能慘敗,衆人不禁壓力倍增。
陳軍更是暗自咬牙——
此行要麼贏,要麼死,沒有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