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只管寫建議報告往上發,能不能行他心裡並沒有底。
儘管國內現在的合成部隊建設工作,陳軍已經走在了最前沿,成績已經很顯著,在國內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可合成旅旅長這塊肉太大了,在國內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沒有人能夠忍住不心動。
尤其陳軍和高城靠着推動合成部隊,這兩年的升遷比坐火箭還要快,在外界可是有目共睹的“證據”。
更是讓即將擴編的合成旅,變得更加的讓人眼饞。
不說第八十四集團軍上面的首長,他們肯定有人會盯着這一塊肥肉,哪怕高首長在都不一定鎮得住。
再往上的首都戰區就更不用說了。
擁有更高的權力,野心也會更大,更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
不管是爲培養自己的“直系”,還是爲了自己能夠更進一步,到了合成旅這個級別,都足以讓他們出來動動身子骨。
當然。
除了這些有個人想法的之外,還有些首長會從大局上進行考量,做出最有利於合成旅發展的選擇。
而這一類首長就是陳軍的目標,撬動他們才能夠影響最終結果。
陳軍、高城和王團長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想辦法解決當前最大困難,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三天。
該想的辦法,該找的人脈,三人基本上都你做到位。
剩下的就只有等。
王團長能不能成爲臨時旅長,最終的決定權在首都戰區的首長手中,陳軍三人根本沒有辦法觸及。
而要想知道有沒有成功,同樣只能等文件下來後,才知道最終的旅長人選。
鋼七營經過這一段時間緩衝,順利的從出國作戰的狀態,調整回了正常訓練階段,開始按部就班的進行常規訓練。
同時大家都知道文件已經下來,鋼七營不久後將擴編成爲合成旅。
鋼七營上上下下將近一千號人,都知道這是一場機遇,同時也是一場危機,人員調動是免不了的。
大家爲了能夠留在未來的合成旅,甚至能夠趁這個機會更上一層樓。
下面的連隊上到連長和指導員,下到每一個戰士,此時的心情都是格外的亢奮,訓練積極性格外高。
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
把再正常不過的普通階段維持訓練,硬生生的搞成了一場轟轟烈烈,每天豁出去訓練的強訓期。
下面的連隊都在嗷嗷訓練,陳軍也沒得空閒時間。
寫完建議送上去沒過幾天,戰區上面又下來了新的文件。
現在合成旅的項目已經立下來,可合成旅具體該怎麼搞,編制組成等關鍵元素,上面並沒有成熟的方案。
當初陳軍送上去的合成團籌備方案,沒法直接應用到合成旅上面來。
現如今國內倒是有個合成旅,可朱日和基地的第一藍軍旅並不成熟,現在還處於摸索試驗階段。
要是照搬朱日和的藍軍旅模式,那就喪失了組建新合成旅的意義。
完全可以讓鋼七營就這麼呆着,等再過個一兩年,朱日和的藍軍旅成熟,再讓鋼七營複製更加簡單。
還能省下一大把試錯軍費!
最主要的是自從朱日和正式運行後,就不再是首都軍區的下屬單位,而是成了中YJ委陸軍直管的單位。
首都戰區沒能撈到合成旅,迫切的想要組建自己的合成旅。
再結合陳軍申請的是組建合成團,首都戰區經過了幾個月時間的會議,最後落地的竟然變成了合成旅。
頗有點上面不給,就自己組建的意思。
擺明了要和“朱日和”較勁。
首都軍區開會討論了好幾天,沒有人能夠拿出成熟的合成旅方案,甚至連什麼樣的編制都確定不下來。
於是這件事兜兜轉轉一大圈,最後又落到了陳軍的身上。
首都戰區下來的文件內容簡單,就是讓陳軍擬定一份合成旅的籌備預案,提出的要求卻非常多,詳細覆蓋到了每一個方面。
好在上面提出的要求很多,給陳軍的時間也非常充沛。
給了陳軍整整三個月的時間,並且還在文件中專門提出,會給予陳軍一切的便利,滿足陳軍所有的合理條件。
等於陳軍只要安心的寫預案,其他方面戰區通通大開綠燈。
首都戰區的文件來得非常突然,事先完全沒有任何預兆,但凡要是換一個人,這件事情估計夠嗆。
寫一份可行的合成旅籌備預案,可不是一件三言兩語能辦到的事。
不僅需要大量的數據作爲支撐,還要進行各種實地走訪採集資料,以及最重要的沙盤推演佐證。
這每一道過程都很耗時間,缺了其中任何一環都行不通。
好在陳軍有後世的見識和認知,上輩子親自參與組建過數字化合成師,這輩子又從合成連搞到了合成營。
不管是經驗技術的積累,還是對合成部隊的理解,都已經達到了人生巔峰。
別人不可能做到的事。
在陳軍這裡,並不是難事。
“老高,我這邊的工作量挺大的,需要全力以赴,短時間內抽不出空,鋼七營這邊的就先全交給你了。”
陳軍和高城進行了一番談話,最後交代他相關的事情後,一頭扎進了新的工作中。
這一搞就是整整兩個月!
在陳軍沒天沒夜昏天暗地,將全部心神都投入進去,殫精竭力了兩個月時間,總算提前完成了任務。
爲了更直觀的展現合成旅的強悍,一旅可滅非洲一國的降維打擊能力。
陳軍將鋼七營擴編後的合成旅,定位成爲加強版的“重型裝甲合成旅”,空地一體火力全部給他拉滿。
爲了滿足一旅滅一國的標準,陳軍專門設計了6+1營制核心作戰單元。
所謂“6+1營制”的意思,就是6個標準的作戰單元,配上1個綜合後勤單元,形成7個作戰模塊的模式。
首先第一個單元是“前排”。
所謂前排就是在局部規模作戰中,能夠衝鋒陷陣頂在陣型的最前面,完成衝擊作戰任務的坦克突擊兵種。
陳軍以鋼七營現有的編制體系,往上順勢擴編爲兩個裝甲突擊營。
每個營的配置做了專門設計。
三個主力作戰坦克連,每個連裝備最新的96式主戰坦克9輛,三個連共計27輛,營部三輛作爲備用。
等於每個裝甲突擊營,配備30輛96式主戰坦克。
除了這三個主力作戰連之外,每個裝甲突擊營還配備一個後勤連,負責全營的維修、油料、彈藥和炊事補給。第二個單元是“步兵營”。
同樣也是順勢往上進行擴編,將裝甲步兵三連升級爲裝甲步兵營。
營裡的配置和裝甲突擊營基本差不多,也是三個作戰連配一個後勤連。
三個作戰連爲機械化裝甲步兵連,每個連配備攻守兼備的86式9輛,加上備用的86式步戰車,共計步戰車30輛。
後勤連也是負責差不多的工作,主要保障這三個步兵連的各種補給。
第三個單元是“地炮營”。
因爲合成旅的火力需求大幅度提升,地炮營不再肩負防空的作戰任務,只負責對地面的火力輸出打擊。
火力覆蓋和火力密度必須足夠猛,起碼得達到地炮團的標準。
直白來說。
就是全旅的火力投射密度,必須達到每分鐘可投射30噸以上的彈藥,相當於一個傳統的炮兵師。
這每分鐘三十噸以上的彈藥量,地炮營就必須得佔據一半以上。
之所以要把火力密度搞這麼高,就是因爲陳軍很清楚未來戰爭中,遠程火力打擊的價值有多大,哪一方掌握了火力打擊權,誰就能夠掌握戰場主動。
以最標準的“彈幕徐進戰術”爲例,每三分鐘就得往前推進兩百米火力帶。
如果沒有強大的火力密度輸出能力,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這種戰術,對敵壓制能力就會大爲降低。
爲了達到設定的火力輸出標準,陳軍對地炮營進行了加強。
變成了五個連的加強營。
兩個機械化的自行榴炮連,每個連配備九門自行榴彈炮,且必須是配備150毫米口徑的自行榴彈炮。
加起來共計18門自行榴彈炮。
兩個全機械化的箱式火箭彈連,每個連必須配備九輛箱火發射車,做到短時間內爆發式洗地的能力。
18輛廂式火箭彈車齊開火,分分鐘覆蓋方圓1公里。
地都能給它炸翻一遍。
地炮營剩下的連隊也是後勤連,不過和其他兩個營略微有一點不同,那就是這個連一共有四個排。
這樣纔能有更好的保障能力,讓地炮營有足夠的持續輸出。
鋼七營的重炮連肩負防空和地面,合成旅的地炮營不再負責防空,那麼就需要增加專門的防空單位。
到了合成旅這個作戰級別,防空炮已經跟不上作戰需求。
不僅要防空,而且還要反導。
要知道到了二十一世紀的戰場,一旦開戰導彈滿天飛,如果不具備反導能力,隨時可能被人一鍋端。
所以必須提前防範於未然,將合成旅的反導能力拉滿。
如此一來。
“反導防空營”必不可少,這也成了陳軍的第四個作戰單元。
升級後的86式步戰車,車載的30㎜火炮已經覆蓋了防空火炮的作用,還有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
搭配適當數量的防空高炮車,足以構成十五公里半徑的防空網。
具體編制如下:
建立一個專門的反導連中,配備近端防空系統作戰車各種,導彈車和雷達車等加起來共計9輛。
等於每個班控制一輛車作戰,可以達到戰鬥力的最大化。
建立一個標準的防空導彈連,目標是在中遠端鎖定敵方空中單位,發射地空導彈將他一舉擊落。
剩下的一個聯是標準的高炮連,配備九輛最新研發的高炮車,專門負責近段目標的防空防禦。
三個連具備三種作戰能力,完美覆蓋了遠近中三個作戰階段。
目標是把攔截率幹到95%以上。
這個攔截目標看起來非常狂,但只要配備好相應的作戰裝備車輛,還有一個成熟的指揮作戰系統做平臺。
讓全旅的數據能夠實現共享,達到這個目標並不是不可能。
防空反導營同樣也是四個連編制,剩下的那個依舊是後勤連,負責後勤保障,讓戰鬥連隊能專心戰鬥。
之所以每個營都專門配後勤連,而不是像合成營那樣統一後勤保障。
就在於合成旅的規模太大了,七個營加起來幾十個連隊,分佈範圍起碼十公里以上,集中保障反而會變成累贅。
把最基礎的保障分到每個營,只把專業單位集中到一起。
能夠更有效地保證全旅的運轉。
……
第五個作戰單元是“特戰營”。
鋼七營作爲全軍唯一營級作戰單位,就有了一支全軍官特戰排,也是唯一營級陸軍配武裝直升機的特殊存在。
要是擴編到合成旅這一級別,還不搞個專門的特戰營,那還真是說不過去了。
陳軍對特戰營帶着無窮的期待,將它定位成了合成旅的“王牌殺手鐗”,所以在設計上也是極爲用心。
充分考慮到合成旅的作戰需求,又結合鋼七營現在的部隊情況。
最終陳軍經過再三的考慮之後,決定將特戰營劃分成爲四個模塊化連,隨時分開也能進行隨時組合的那種。
再加個基本的後勤單位。
首先第一個作戰連就不用說了,那肯定是最爲核心的特戰連。
這個特戰連以原本的特戰排爲基礎,吸納新的成員加入進來之後,經過專業訓練後主攻特種作戰。
主要負責未來合成旅戰鬥中,深入敵後滲透作戰獲取情報。
完成敵後大本營的斬首、激光制導我方遠程導彈打擊、竊取敵方的機密情報、破壞敵方後勤基礎設施等任務。
甚至如果是在城市中作戰,還需要拿出標準的CQB戰術能力。
特戰營的第二個連隊是“偵察連”。
偵察連以原本的特偵連爲基礎,對它進行相應的升級改造,增加一批即將加進來的新型高科技設備。
所以這個連的編制爲三個排。
三個排主要負責反偵察工作,在需要的時候派遣出去,對敵前線某定點作戰區,進行反偵察的相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