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孫東平的詭計多端
從藍軍在自家前線使用電子干擾,就證明藍軍已經很清楚的確認,有紅軍偵察兵抵達了前線附近。
之所以挑這個大半夜出來行動,肯定是想要避開紅軍偵察兵監視。
爲了搞清楚藍軍究竟要做什麼,史今不得不暫停之前的方案,集中力量先調查清楚這羣神秘藍軍。
“你們倆去那邊,這邊交給我。”
史今小聲的交代完任務,尖刀班就此分成了四部分。
甘小林負責帶人監控第一道防線,白鐵軍帶人負責監控第二道防線,謝衝帶人跟上左側藍軍,史今帶人跟蹤側翼藍軍。
荒漠草原地形雖有較多起伏,但是沒有大型草本和灌木遮掩。
因此史今帶人不敢跟的太近,更不敢站起來在路上一路狂奔,只能挑選月光陰影下的山坡背面或溝壑。
雖說這樣追蹤起來很累人,但確實是更加的隱蔽安全。
全程都沒有被藍軍發現!
哪怕藍軍似乎有一定反偵察意識,行進途中有過多次短暫的觀察,也並沒有發現尾隨在後面的紅軍偵察兵。
以爲沒有被紅軍偵察兵盯上,便一路按照命令指示直奔目的地。
史今這邊追蹤的藍軍開着車,短時間內沒有辦法追上去,只能沿着地上的痕跡跟在後面。
謝衝這邊追蹤的是徒步藍軍隊,先一步搞清楚了藍軍的意圖。
藍軍下車往前走了兩百米左右,來到了一處很是開闊的地段,把帶來的東西掏出來開始忙活了起來。
謝衝見藍軍部隊停了下來,立馬和同伴以低姿匍匐方式前進。
兩人趴在地上就像一條毛毛蟲,往前蠕動了差不多六七十米距離,最終停在藍軍不足五十米處。
靠着不是很皎潔的月光,加上雙方距離已經非常近。
謝衝總算是看明白了!
藍軍部隊拿的都是十字鎬和鍬,通過極爲專業的手法先畫圓圈,再貼着圈邊整個掀掉上面地皮,再把下面的土掏掉,放下一個圓鼓鼓的東西進去。
然後再在上面撒一層浮土,最後再把掀起的鐵皮蓋上去。
挖出來的土都用袋子裝起來,原地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別說是大晚上的,即便白天都看不出異常。
謝衝作爲一名專業的偵察兵,對這一套動作不要太熟悉。
這就是標準的佈設反坦克地雷!
而且通過仔細甄別所有藍軍,並將每個藍軍佈置的地雷位置,用鉛筆準確的記錄在本子上。
謝衝發現他們佈置的很有規矩,僅僅只在中間留出來的一條路。
“這個地方不是主要進攻路線,紅軍攻擊不會從這邊走,把雷場布在這個地方,豈不是成了無用功?”
謝衝看不懂藍軍的操作,只能把該記錄的記錄,接着繼續監視這羣藍軍。
爭取搞清楚他們的意圖。
然而這羣藍軍卻在這裡待了很久,佈置的雷場範圍非常大,大到一個坦克連進來都會全軍覆沒的程度。
“難道藍軍的指揮官推測,我們紅軍在副營長的指揮下,會不走尋常路?所以提前預判我們的戰術,在這裡布上雷場,讓我們紅軍吃個大虧?”
謝衝想到這一下子緊張起來,只因陳軍的戰術確實是以反常規聞名。
別的營長指揮坦克連進攻,肯定只會走更好走的走路,可換成是陳軍指揮,還真可能會走這條偏路。
“要是真被藍軍給賭對了,那我們紅軍可就着了,這雷場這麼大,損失起來那可就是一整個坦克連。”
謝衝越想越害怕,恨不得立馬把這份重要情報,報告給營部以做預防。
奈何無線電被幹擾無法使用,這讓謝聰哪怕再急也沒得辦法,短時間內根本沒法把情報傳回去。
“在天亮之前,要是通訊還沒修復,只能冒險跑一趟了。”
謝衝不想眼睜睜看着坦克連覆滅,只能自作主張想到一個辦法,重新穿過兩道藍軍防線,讓人把情報送回去。
哪怕這麼做暴露的風險極大,他也必須冒着風險去嘗試。
謝衝這邊追蹤的藍軍部隊,實際上屬於是藍軍的工兵,深夜出來的目的,就是佈一個隱蔽雷場。
另一邊史今追了近大半個小時,也終於被他追到了另一批藍軍。
因爲走路比開車要慢很多,他帶人過來的時候藍軍已經就位,二十幾個藍軍已經忙得熱火朝天。
史今悄悄的摸過去一看,也立馬搞清楚了他們的意圖。
同樣是在佈設雷區!
而且他們佈設的這個位置更詭異,遠離了藍軍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看起來和陣地完全不相關。
如果沒有藍軍的詳細地形圖,肯定會覺得他們就是一羣傻子。
好在史今有着豐富的偵查經驗,繪製地形圖對他來說更是熟能生巧,只需看一眼就能知七八。
之前史今還在好奇藍軍的部署,怎麼會是鐵頭豆腐腰的佈局。
感情殺招放在這!
要是沒有發現這支藍軍工兵,或者史今沒有冒險跟過來做偵察,那搞不好會釀成不可挽回的災難。
假設史今沒有發現藍軍工兵,繼續深入調查藍軍的部隊編制。
然後順利的得知了藍軍的編制、主陣地位置所在、前線的部署等所有情報,最後還順利的全部帶回了紅軍營部。
那麼紅軍根據收集到的情報,就會發現藍軍側翼的防備空虛。
心中大喜!
以爲這裡是突破藍軍的機會,立馬派遣坦克連從這邊發起對藍軍的突襲,企圖從這裡直接殺到藍軍主陣地。
結果就會中了藍軍的計謀,一頭扎進藍軍深夜佈下的這個雷場。
一個坦克連進入反坦克雷區,而且是在藍軍的陣地上,即便沒當場全炸翻,也會被陷在裡面出不來。
而工兵沒法過去排雷,後果可想而知。
武裝直升機的突襲、重炮的打擊、步兵的抵近……
有無數種手段可以殲滅坦克連!
史今哪怕沒有看都可以猜測出,前面輸給藍軍的那十二支隊伍,肯定都吃過類似這種的鉅虧。
爲人處世心眼子多的孫東平,在戰場謀略上同樣是詭計多端。
不謹慎一點。
還真可能會中他的套。
“難怪前面那麼多部隊打不過,這真的到處都是陷阱啊,我得趕緊想辦法,把情報送回去才行。”
史今是真的有點擔心了,藍軍的手段實在是太黑。
這纔過來剛剛進入藍軍陣地,被他看到的黑手段就已經這麼刁鑽,沒有被他看到的那豈不是更多?
史今不得不重視!
可惜史今被眼前的所見忌諱,再急也沒有任何意義,他和謝衝面臨的情況一樣,根本沒辦法聯繫到紅軍。
“該怎麼辦呢?”
作爲尖刀班的負責人,史今比謝衝需要考慮的更多,一時之間思緒紛雜,讓他眉頭都皺了起來。
史今被藍軍的部署搞得焦頭爛額,然而這一夜的焦慮遠沒過去。
不管是史今這邊的側翼藍軍,還是謝衝那邊的前線藍軍,在部署完第一片區域後並沒有返回。
而是在接下來的三個小時裡,又連續轉移的多片區域部署雷場。 且部署的位置一個比一個刁鑽。
將藍軍一主兩副的三個陣地,用這些雷場搭配旗下的主力部隊,可以說構成了緊密的鐵桶陣。
要是不能把這些關鍵情報,把這些雷場的位置帶回去交給紅軍。
史今都不敢想象開戰之後,紅軍部隊衝過來開始進攻藍軍陣地,會被這些雷區造成多大的損失。
就是在史今的愈發焦慮下,東方逐漸泛起了魚肚白。
天……
快要亮了!
燈火通明一整個晚上的紅軍營部,因爲一直都沒有搞好通訊這件事,所有軍官眼珠子都泛起了血絲。
高城更是化身爲“催命官”,平均半小時給信息連一個電話。
一晚上連打了十幾個。
比岳飛連下十二道聖旨還誇張。
信息連全連頂着巨大壓力,鏖戰了整整一個通宵,同樣全都熬成了“紅眼病”,好在總算是有了收穫。
藍軍擁有中YJ委作爲後臺,絕對是現階段信息化水平最高的部隊。
電磁干擾設備必然是全軍最好的。
鋼七營儘管也有電子對抗部隊,可裝備的先進程度上必然不如前者,正面硬剛肯定不是對手。
信息連在前半夜的時候,已經用過各種正面手段。
結果不用多說,除了慘還是慘。
陳軍知道信息連一直在正面作戰,很清楚以鋼七營信息連的裝備設備,正面肯定是幹不贏財大氣粗的藍軍。
手裡頭全是一些木頭船,正面怎麼可能打得過鋼鐵船。
爲了重新恢復紅軍指揮部的通訊,陳軍不得不親自跑到了信息連,召集連長和一衆技術員開會。
會議核心就一個——
正路肯定是走不通的,要想破局就只能走偏門。
從野路之上另闢蹊徑。
重新給信息連新作戰方向的同時,陳軍還把自己多年參軍積累的經驗,以旁敲側擊的方式告訴信息連。
哪怕陳軍並不懂信息作戰,好歹沒見過豬跑也吃過豬肉。
各種經驗案例,啓發性十足。
有了陳軍這個副營長的帶頭,信息連就是徹底改變作戰思路,開始嘗試陳軍所說的野路子破局。
整個晚上都是在進行各種嘗試,什麼樣的野路子能夠繞過藍軍干擾。
經過一個晚上近百人的努力,通過將兩個野路子結合到一起,這個難啃的骨頭終於被啃下來了。
信息連用了兩種手段,同時來剋制藍軍的通訊干擾。
第一種手段是“設置假目標”。
在紅軍自家後方設一個假指揮部,集中信息連掌控的所有短波和超短波電臺,進行大量的命令信息發佈。
並且對藍軍進行瘋狂的進攻,擺出一副要和藍軍信息部隊“決一死戰”的架勢。
藍軍只派出了一個營級單位,不管他電子對抗連的裝備設備多先進,編制絕對不可能超過一個連。
編制只有一個連的情況下,裝備和設備不會比紅軍多很多。
只要信息連把全家當掏出來,肯定能夠牽制住藍軍干擾力量,哪怕裝備落後被藍軍全面壓制也沒關係。
只要能夠牽制住就夠了!
藍軍的干擾力量被吸引過來,和紅軍在這片區域展開電子對抗交鋒,那藍軍就沒有干擾力量再針對紅軍指揮體系。
紅軍指揮通訊就能順利“金蟬脫殼”。
完成了這個第一步動作,吸引住藍軍的主要干擾力量,這還沒徹底解決,才只是解決一半。
因爲藍軍的通訊設備太強,隨時都能夠攔截紅軍的通訊信號。
要是藍軍通過攔截紅軍指揮通訊,發現自己一直在和假目標鬥智鬥勇,那肯定會反應過來重新部署。
那到時候所做出的努力,都將會化爲泡影白忙活一場。
所以。
爲了不被藍軍發現被“戲耍”,信息連掏出了第二個“歪門邪道”妙招。
讓下面的連隊全部用定頻,等於把八個連的通訊也變成誘餌的一部分,進一步牽制藍軍的通訊偵查力量。
唯獨營部通訊全部換成跳頻,最大程度避開藍軍的監控。
跳屏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在多個頻率上以一定速率規律不斷改變通訊頻率,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藍軍的電子連被分心多處,陷入到和假目標的你死我活中。
絕對不會再有那麼多的餘力,來針對跳頻投入大量的設備和人力,發現貓膩的概率微乎其微。
當東方泛起魚肚白的時候,信息連正式開始執行“金蟬脫殼”。
集中的全部短波和超短波電臺,專門打造出來的“假指揮部”一出現,藍軍電子對抗力量聞着味就來了。
在假指揮部有意不斷挑釁下,心高氣傲的藍軍果然中了圈套。
開始和假指揮部開始了廝殺!
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的營部,在陳軍的親自坐鎮指揮下,營部無線電轉爲跳頻,開始嘗試聯繫深入敵後,至今已經失聯超過十小時的偵察班。
“呼叫尖刀,呼叫尖刀,這裡是兵工廠,收到請回答。”
尖刀是尖刀班的代號,兵工廠是紅軍營部的代號,用代號是爲了迷惑藍軍,無法判斷是紅軍哪支部隊。
而隨着陳軍親自手握話筒呼叫,整個營部都陷入了緊張氛圍中。
衆人緊張到連呼吸都不敢,目光齊聚陳軍身上。
如果要是做到了這個程度,還聯繫不上已經失聯的偵察班,那對紅軍來說絕對是一個噩耗。
等待的每一秒都宛若一年,無時無刻不牽動着衆人緊張的心。
可足足等了將近五秒鐘,電臺裡面都沒有傳出任何聲音,就和昨晚過去的十來個小時一樣。
“難道失敗了嗎?”
想到這個無法接受的結果,一部分人的心直接跌入谷底。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
“嘶嘶~”
原本沒有任何反應的電臺,響起了兩聲明顯的電流噪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