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

林子茂密,野獸也就多。

不過當三千甲士來回掃蕩了三天之後,玉山這裡也就沒有沒甚什麼太過兇猛的東西了。

嗯,一隻猴子確實可以在這裡稱大王。

玉山腳下,王慶在草廬中靜坐,看着外面的玉山,腦子裡胡亂想着一些事情。

沒過多久,這些天一直負責內政外交等事務的范增帶人趕來,稍微寒暄兩句之後,跪坐在鋪了虎皮的葦蓆上,喝了幾口熱湯,對王慶道:“懷王差遣的冊封使已經入關。”

懷王遣使入關這是預料之中的事,讓其餘人前來通報也就是了,能讓七十多歲的范增親自跑一趟,看來楚懷王這次遣使遣的很不一般。

王慶沒有開口,在等着范增接着往下說。

果然,范增接下來的話,就證實了他的猜測。

“冊封使共有四路,一同入關!”

范增長了諸多老人斑的臉上,神情變得有些凝重,同時還有一種氣憤在蔓延。

四路冊封使一同入關?

這是要將關中之地一分爲四的打算啊!

懷王這老小子,自己給他使絆子,他倒也不放過這個機會,這是覺得自己好欺負啊!

同時心中也隱約猜出另外三位關中王的人選。

王慶問:“亞父可知另外三位關中王爲誰?”

范增道:“彭城方面的人手傳來消息,說分別是章邯、司馬欣、董翳。”

說完這些,喝了一口熱湯,忽然輕笑一聲道:“楚懷王還真是無法無天起來了。

讓他最後來決定分封天下事宜,只是尊重他爲楚國之王罷了,他倒真以爲自己擁有許多權力,連羽兒的關中之地也敢來打主意!”

王慶笑了笑問:“亞父可知懷王準備如何分封我等四人?”

范增也笑道:“封羽兒爲漢王,擁巴蜀漢中之地,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三分齊地,以扼羽兒。”

王慶聽到范增此言,不由驚愕,隨後想笑,劉老三當年就被項羽本尊懟到了巴蜀,然後以章邯三人扼守,不曾想現在劉老三去了,輪到自己謀劃關中的時候,居然也是同樣的待遇。

莫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是劉老三在天之靈在給自己下絆子?

只可惜啊,自己不是當年的劉老三,楚懷王也不是項羽本尊,自己不會去巴蜀暫時忍受,然後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楚懷王也沒有能力逼的自己去巴蜀。

范增有些惱怒懷王的同時,也覺得楚懷王的行爲有些不切實際,跟着王慶笑了一會兒,將剩下的一些熱湯一飲而盡,神色變得正經起來:

“章邯三人畢竟是秦人,投降之後,二十餘萬兵卒因項伯之言而被誅,如今項伯雖已身故,但三人難免會生出怨憤的心思。

如今懷王又遣使前來封王,只怕此三人會趁機而動。

而且秦王子嬰尚在,他三人作爲秦國舊臣,極易產生不臣之心,羽兒不得不防!”

王慶想了一下道:“亞父以爲該如此處置?”

范增道:“不若盡數誅殺,以防後患!”

王慶想了一陣,搖搖頭道:“若無章邯三人歸降,西入秦地,極爲不易,二十餘萬降卒已坑,若再將三位僅存將帥也誅殺,實在有些…

若將此三人殺掉,今後征戰,恐怕很少有人會降服於我,每戰必須硬攻,代價實在太大。

況司馬欣、董翳二人往日對叔父項梁有大恩,若非他二人,叔父當年難免牢獄之災。

章邯歸降,此二人居中沒少出力,殺之不義!”

范增道:“羽兒此言不無道理,若章邯三人接受冊封爲之奈何?”

王慶不假思索道:“關中爲我必得之地,他三人若真的接受冊封,唯有出兵一途!

但三人我依舊不會殺害,只是他等今後只能爲清貴閒人!”

隨後緩緩語速,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道:“不過我料想此三人不會如此不智,看不清形勢,此時亞父先不用有什麼動作,且暗中觀看一段時間,看他三人如何行事。”

范增想了一會兒點頭,算是認同了王慶做法,隨後又道:“那前來冊封羽兒的使者?”

王慶笑道:“我爲叔父守孝四十九天不過剛過十九日,怎能封王?且讓他等着吧。”

范增聞言笑道:“如此也好。”

兩人又說了幾句,范增忽然開口道:“羽兒爲一定要把封號定爲漢?

羽兒本爲楚人,手下也多爲楚軍將士,將封號定爲西楚豈不更好?”

王慶聽到范增提起此事,不由的微微吸了吸鼻子,定封號爲漢,自然是他心中的執念。

因爲他的緣故,未來的漢高祖已經故去,他若不將自己的封號改爲漢,那在他現在所在的課本世界,漢就不會再出現了!

雖然他知道,自己在課本世界裡所做的一切,並不會影響真正的歷史進程,但他還是不想在這個世界裡讓大漢消失!

漢人。

漢人!

在後世時尚且不覺得有多特殊,直到經歷了多個課本世界之後,他才逐漸明白了一些這兩個字中所包含的意義。

王慶不願意這個朝代和這個稱謂消失,即便是知道語文副本中的事不會影響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也不行!

同時心中也有一個念頭在翻騰,就不信自己這個知道幾千年歷史演變進程的後來者,建立起來的漢朝,會比劉老三建立起來差!

這些想法自然沒法子給范增說,王慶笑着開口道:“漢,寓意天汗之國,況如今我手下多爲楚軍將士,而又要整治關中。

封號爲楚,則關中之人必定不滿,封號爲秦,則手下將士心中不快,思慮至此,故以漢而爲封號,既不爲秦,又不爲楚,何樂而不無爲?”

范增聞聽王慶此言,面露笑意,過了一會兒道:“羽兒思慮周全,此舉果然大善。”

隨後嘆一口氣道:“如今,大體之上,手下軍士和秦地之人相處還算不錯,但各種小衝突還是不斷,楚人和秦人之間的矛盾,想要短時消除實在困難。”

話鋒一轉道:“羽兒不若令下嚴令,減少秦人楚人相接,如此也好減少一些衝突,從而避免兩者之間發生大的衝突。”

王慶聞言搖頭,楚人和秦人之間積怨已久,短時間內想要消除並不可能。

如今他將要爲關中王,之後更是要爭霸天下。

不論是手下的楚人兵卒,還是關中的秦人,都是他需要爭取的中堅力量,因此上需要好好對待。

鑑於他之前所做的種種命令以及一些促進秦楚交好的政策,這些兵卒和秦人是不敢發生大的衝突的,但是小的衝突卻避免不了。

這是一種正常現象,畢竟秦楚之間互相傷害了許多年,一時間想要快速和好彼此相安無事根本就不可能。

但范增所憂慮的又不得不考慮。

畢竟這些小衝突若是不想辦法加以管理的話,很容產生更大的磨擦,對他統御關中極爲不利。

只是這個度卻不好掌握,命令下得太重,本就壓抑的衆人會反彈,還不如不管。

命令若下的太鬆,又起不到好應有的效果,於事無補。

王慶一時間也沒有什麼頭緒,就將自己的思慮給范增講了,范增聽後,也覺得王慶所言有理。

兩人在這裡談論了一會兒,也沒有什麼結果出來,范增還有事務要忙碌,便起身回了咸陽。

第八十九章 元帥何故發笑?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一六六章 同福客棧第五十六章 風流文姜(二)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第二二四章 傾心配合的衆人第四一四章 開掛一樣的皇帝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四二二章 太宗皇帝再顯靈第四二零章 活不過你便殺了你第一一四章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第三六八章 渡命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一九六章 被催婚的大齡青年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三十八章 一衣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六十七章 劉大總管第四八三章 氣悶的曹睿,歡喜的劉禪第一二四章 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四九五章 七寶溺器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三二二章 關中之地我自領了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九八章 阮氏三雄第一七零章 怕別人聽不清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第四七五章 東吳出兵,再伐曹魏(拜求訂閱)第三五九章 分封郡縣之爭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三九五章 放大招第七十二章 木蘭當戶織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九十一章 老夫有一女尚未婚配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一五三章 不降第四一五章 潑汽油點火第五四二章 殺了這幫狗東西!第一三七章 一舉數得第一零二章 說好的景陽岡打虎呢?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九章 二進桃花源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五四六章 擂鼓聚將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七十七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一八四章 鄆哥不捉姦(兒童節快樂,意外不)第四七四章 鍾會獻計(拜求訂閱)第一三九章 丟了魂的西門大官人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四零七章 霸王舉鼎與王慶舞獅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四十九章 再而衰第二八二章 上位太晚的王者——子嬰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三五一章 離間計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二九九章 實力背鍋俠項伯第七十七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三十二章 耿直方正鮑叔牙第四八零章 橫財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三七二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第三十四章 挽弓射鹿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二二零章 殺了吧第三三一章 冤鬼索命,張驢兒慘死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九十八章 心寒第五三五章 血戰小商河第四二三章 有心脫離安祿山的阿史那從禮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五一二章 遼東叛亂,曹睿思退。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三七四章 展顏一笑百媚生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二章 設酒殺雞做食第一零二章 說好的景陽岡打虎呢?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
第八十九章 元帥何故發笑?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一六六章 同福客棧第五十六章 風流文姜(二)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第二二四章 傾心配合的衆人第四一四章 開掛一樣的皇帝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四二二章 太宗皇帝再顯靈第四二零章 活不過你便殺了你第一一四章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第三六八章 渡命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一九六章 被催婚的大齡青年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三十八章 一衣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六十七章 劉大總管第四八三章 氣悶的曹睿,歡喜的劉禪第一二四章 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四九五章 七寶溺器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三二二章 關中之地我自領了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九八章 阮氏三雄第一七零章 怕別人聽不清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第四七五章 東吳出兵,再伐曹魏(拜求訂閱)第三五九章 分封郡縣之爭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三九五章 放大招第七十二章 木蘭當戶織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九十一章 老夫有一女尚未婚配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一五三章 不降第四一五章 潑汽油點火第五四二章 殺了這幫狗東西!第一三七章 一舉數得第一零二章 說好的景陽岡打虎呢?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九章 二進桃花源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五四六章 擂鼓聚將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七十七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一八四章 鄆哥不捉姦(兒童節快樂,意外不)第四七四章 鍾會獻計(拜求訂閱)第一三九章 丟了魂的西門大官人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四零七章 霸王舉鼎與王慶舞獅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四十九章 再而衰第二八二章 上位太晚的王者——子嬰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三五一章 離間計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二九九章 實力背鍋俠項伯第七十七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三十二章 耿直方正鮑叔牙第四八零章 橫財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三七二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第三十四章 挽弓射鹿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二二零章 殺了吧第三三一章 冤鬼索命,張驢兒慘死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九十八章 心寒第五三五章 血戰小商河第四二三章 有心脫離安祿山的阿史那從禮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五一二章 遼東叛亂,曹睿思退。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三七四章 展顏一笑百媚生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二章 設酒殺雞做食第一零二章 說好的景陽岡打虎呢?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