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過後,宦官韓談在一隊楚軍軍卒的看押之下,從咸陽城出,一路前往鴻門,代表秦降王子嬰,請求上將軍入住咸陽城。
一介宦官,以上將軍之尊自然不會親自接見,不無關乎身上有沒有殘疾,而是地位問題。
亞父范增代爲接見,以勝利者的姿態,讚許了秦王子嬰這一英明決定,接受了這一請求。
對於入城之後,如何對待子嬰等秦朝王室人員,也說出了安居一偏宮的決定。
韓談聞言心中狂喜,這是他先前所不敢設想的,畢竟來人不是劉季而是極度仇視秦朝的項籍,能夠從這裡得到不低於劉老三所給出的條件,他如何不狂喜?
人就是這樣,得到了一些,就想要更多,比如韓談,就開始明裡暗裡的要求楚國上將軍應如同沛公一般,發誓不會傷害秦王子嬰等人。
被上將軍尊爲亞夫的范增,聞言勃然大怒,聲音冷冷道:“上將軍一言九鼎,既做了承諾,只要子嬰等人不心生不軌,做出不智之事,就斷然不會行不義之事!何須發誓?!
咸陽已下,盡在上將軍掌握之中,上將軍隨時可進,之所以停留在外而不入者,是爲秦王留活路也,汝等何其不智,做出此等得寸進尺之舉!”
見范增發怒,又直接點明他們現在的處境,韓談不敢多言讓上將軍發誓之事。
當初劉季入關,兵至咸陽之時,大秦帝國還有數萬將士,咸陽城未下,所以劉季纔會發誓。
現如今,情況變化更大,大秦帝國在關中兵將全無,咸陽城又已被項籍接管,自己這方確實沒有資格再提起發誓這個條件。
隨後韓談與范增說了子嬰將會領秦降臣出城迎接上將軍入咸陽之事,又商議了規格等具體細節,一個半時辰之後,方纔離去。
“噗!”
長劍猛然揮下,案几一角被齊齊斷掉。
“砰!”
身上有不少處被包紮起來的項伯,面色有些扭曲的將手中長劍狠狠紮在案几上,猶自怒氣未消的狠狠喘着粗氣。
身上有兩處傷口,因爲剛纔的激烈動作裂開,有血水滲出,他也依然不顧。
他氣憤是有原因的,上午十分那次點將,他有傷在身沒有被邀請過去,也就罷了,他能理解,但是今天下午秦王子嬰派使者前來商議迎接王慶入城,這樣重要的事情,自當由他這個項氏的最高輩、上將軍的叔父來接待和商議諸多事宜!
得知消息之後,他就命令侍從給他找出左尹的朝服換上,洗漱打扮一番,等待着那個讓自己背了黑鍋的侄子,過來請自己與秦王使者洽談。
他已經想好要擺擺架子,爲難一下這個不肖子孫之後,再裝作勉爲其難的樣子同意前去。
只可惜,左等右等,最終等來的卻是范增老賊已與秦王使者洽談多時的消息!
消息傳來,讓他差點氣破肚皮!
穿好的左尹衣服也扒了,精心打理過的頭大也轉亂,整個人如同一條狂躁的老狗,在房中憋屈的胡亂撕咬!
項籍這個豎子!
自己這個親生叔父居然比不上一個半道里出來的老賊!
項伯越想越怒,恨不得現在現在就將這豎子給殺!但轉念一想這豎子在軍中的權勢,又只得作罷、
丟掉長劍,躺在牀榻上煩躁的想了好一會兒,忽然起身喊道:“來人,去請張良張子房先生前來與我相見!”
因爲項伯發火而戰戰兢兢的護衛立刻就往靈堂奔去,結果回來更快,稟報說,靈堂外的上將軍派下的守衛不讓他進去。
項伯聞言更怒,直接起身披掛,手裡拿着劍,帶着幾十名護衛去了靈堂,護衛想要阻攔,他直接抽出長劍,怒聲呵斥,侍衛終不敢擋,只得讓路讓其進去,帶走張良。
不過這事情流傳開來之後,更是落實了項伯刺殺沛公之事,畢竟連沛公靈堂都這般的不敬重,可見與沛公的仇大苦深,不是他殺的,還能是誰殺的?
張良經歷過諸多大風浪,而且才智過人,對於項伯領兵到來請他離開這裡並沒有感到多少欣喜,反而暗歎一聲,爲項伯感到有些悲哀。
他與項伯交往已久,知道項伯爲人,沒有太大才華,卻還無有自知之明,有野心,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勇氣與才能。
項梁兵敗定陶身死之後,項伯身爲僅存的項家老一輩,項梁的弟弟,是極度想要正握項氏大權的,只可惜大權卻落入項籍這個子侄輩手中。
他心中不甘,卻也沒有與之相抗衡的決心和勇氣,但心中的不甘卻確實存在的。
前往霸上與自己報信,告之自己項籍將要攻沛公,固然有與自己的情誼在其中,不想看項籍一家獨大,欲借沛公之手牽制項籍,也是有的。
如今前來請自己前去的意思,不等項伯開口,張良就已經瞭然於胸。
也正是如此,他纔會嘆息。
他是一個極度聰明的人,從這兩天王慶對項伯的一些事情中,已經看出王慶對項伯懷有殺心了,如果不是有着血緣關下不好下手,只怕昨日沛公身死之時,就已經順道將項伯斬殺!
將要身死而不自知,依然如此莽撞行事,實在是……
嘆息歸嘆息,他卻沒有開口點醒項伯的意思,不管是爲了完成蕭何的請求,還是爲了交好項籍,爲自己韓國謀求利益着想,他都沒有理由點醒這個項籍必殺之人……
“子房,吾該如何行事?請子房教我!”
在告訴了張良沛公身死的真實緣由,表達了自己對此的愧疚和不安,訴說了內心的苦悶和對自己侄子的憤恨、以及掌握項家集團的願望之後,項伯真摯的對着這個曾救他性命的昔日故友拜了下去。
張良沉默不語,過了一陣道:“武信君項梁身故之後,公爲其弟,理當接替武信君掌權,奈何項籍小兒無禮,自恃勇力,奪公之位,現今更是日漸驕奢,目無尊長。
其餘不表,單說殺沛公,接待秦王之事,就全然未曾將公放在眼中!
公手下將士,有四萬之衆,而公又爲項氏長者,依我之見,不若殺之自代!”
張良壓低聲音的話一出口,滿心怒火的項伯心中也升起一股想要將王慶弄死的強烈感覺,但隨後想起自己侄子怒叱之下諸將退避,帶領兵馬所向披靡無敵情形,剛剛升起的雄心,立刻就被壓下去的一大截。
他摸索着腰間玉佩,過了一陣猶豫道:“項籍終是吾子侄輩,雖不敬,殺之,吾心不忍。”
說話之前,張良就知道會是這樣一個結果,如今聽到,還是暗暗搖頭,但嘴上卻頗爲着急和仇恨的道:“公視其爲子侄,彼可視公爲叔父?”
項伯默然,良久乃道:“此事先如此,暫且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