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九章 遣使入范陽

“臣拜謝陛下厚恩,只是微臣年老,又生性愚鈍,恐怕會辜負陛下厚望。”

心中猛地一喜的韋見素,連忙躬身謝恩。

王慶將其扶起道:“韋卿不必如此,如今安逆反叛,社稷蒙塵,朕這次從長安一走,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想着投降安祿山。

愛卿能夠拋舍家業,跟隨朕一路西行,其餘不說,單是這份心就足以超過大多數朝臣。 ωwш ★тTk án ★¢ Ο

況且愛卿本就是朝中棟樑,楊國忠這些年瞞着朕將這天下弄的天怒人怨,如今被禁軍反叛誅除,能夠擔任左相一職的非愛卿莫屬。”

韋見素再次拜謝,心裡還是很受用的,覺得此番雖然跟着皇帝陛下受了驚嚇,但收穫卻極爲不小。

其餘不說,單現左相這個職權,如果按照正常情況走的話,自己一直到老死,估計也沒有機會得到!

現在陛下落魄,自己父子緊緊跟隨,這樣的功勞,那日後算起來可真的沒法子說啊!

果然,皇帝陛下接下來的話,更是證實他的想法。

“京兆府司錄參軍韋諤有謀略,素果敢,今升爲御史中丞,充置頓使。”

王慶大手一揮,再次封官。

現在玄宗先跑了,把一大批的搖擺不定和還不及反應的官員都給丟到了長安,此時他這邊有大把的空缺可以用來封賞。

讓施禮拜謝的韋諤起來之後,王慶道:“如今可用之人甚少,韋卿雖有傷在身,卻不也不得不再次勞頓,代朕前去范陽,傳朕旨意,任命郭子儀爲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兼任朔方節度使。

李光弼爲河東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讓他們留在范陽,務必將范陽史思明部盡數斬殺,盡收范陽。

你先去準備準備,待會兒我寫旨意交與你,此事十萬火急,不得不快些行動。”

王慶的話令的韋見素幾人全都愣住了,他們都沒有想到,在這樣的關頭,皇帝陛下所下達的命令居然不是將唯一還保存強悍戰鬥力的朔方兵馬召回保駕,而後收復兩京,而是繼續攻擊范陽。

“陛下,如此…如此只怕不妥啊!

先前潼關未失,有此險關以及精銳之師相距,朔方兵馬方可大舉攻伐范陽。

如今形勢已變,若不將朔方兵馬召回,只怕關中之地,將要盡數落於逆胡之手!”

韋見素髮愣之後,面色大變,連忙進諫。

“潼關失守的消息不日即會傳到范陽,由此去范陽,至少也要十餘日,不待臣前去,只怕郭子儀、李光弼便已經領了兵馬轉回,只怕…只怕很難完成陛下所託。”

韋諤回過神來也跟着施禮說出自己的難處。

王慶暗暗一笑,你是太小看這些地方軍頭了,這些人裡面,有幾個沒打小算盤的?

現在關中告急,正是爲他們自己爭取利益擴大權威的大好時機,他們怎會放過?

對於朝廷,他們也不是不忠心,只是全心全意不要命的爲朝廷打拼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地方軍頭都一心爲朝廷的話,唐玄宗也不會下死手強逼哥舒翰領兵出潼關了。

得到潼關被破的消息,郭子儀等人一定會回來的,畢竟這是爭取自己利益的最好時機,但第一時間回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哪有不看好時機便胡亂下手的?

這便是王慶讓韋諤直接前往范陽而不是朔方或者大同的原因。

不過這些東西心裡明白就好,是不能明說的。

“朕已經派遣急使前往范陽,先傳命於郭子儀、李光弼二人,韋卿隨後而到,宣佈朕的詔令,趕得快些,他們還是不會離開范陽的。”

爲了穩妥起見,王慶在剛剛解決了馬嵬之亂後,就派遣了幾人帶着匆匆寫成的詔令往范陽猛敢。

生怕郭子儀、李光弼等朔方人馬爲了回來爭皇帝、爭取利益而放棄了在范陽的打開的大好局面。

想要快速平定安史之亂,在范陽的朔方兵馬是重中之重。

此時郭子儀他們已經在那裡取得了絕對的優勢,若是現在撤回,必然會如同唐肅宗時那樣,各種事情弄的一團糟,安祿山是被滅了,兩京是被奪回來了,只可惜史思明又在范陽做大了。

並且爲了做到這些,肅宗又將河西隴右兵馬盡數撤回,導致吐蕃幾乎將河西隴右盡數佔領!

現在他過來了,知道歷史進程的他,說什麼都不會再讓歷史沿着老路走下去。

在他的印象裡,大唐就該是金戈鐵馬雄霸一方,萬國來朝,鐵蹄踐踏西域以及北方更多地區!

憑什麼大好的河山要被吐蕃給弄走?

憑什麼夢中的大唐要遭受這樣的恥辱?

“陛下,還請陛下爲自身安危着想!此一時彼一時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韋見素跪倒在地,極力勸諫,想要改變王慶這個不靠譜的主意。

這就是臣子所帶來的麻煩,有些事情明明是對的,可是他們看不清,依然會對你進行阻撓。

不過這也是臣子的職權所在,也是爲了皇帝着想,所以也不能計較太多。

王慶笑着將韋見素扶起,道:“韋卿不必擔憂,朔方兵馬在范陽,我等纔會更加安全。

范陽乃是安祿山老巢所在之地,其不得不重視。

如今他手下兵馬已經攻破潼關,爲何卻在潼關按兵不動,沒有趁勢直取長安?

就是想要以此來脅迫朔方兵馬從范陽退兵。

范陽此時形勢一片大好,史思明被圍在博陽不得出,朔方兵馬若此時退回,則史思明必然反撲,重奪范陽。

而安逆沒有了後顧之憂,定會長驅直入進入長安,那時纔是關中大地災難的真正開始!”

韋見素目光一滯,仔細一思索,發現皇帝陛下所說的並無道理。

只是想起陛下身邊只有這麼些不入流的禁軍守衛,這一顆心實在是放不下來。

並且地方軍隊素來與陛下不和,如今雖然死了楊國忠,但陛下與地方大使之間依然有隔閡。

又怎會真的聽從陛下的調遣。

而且,主攻長安方向的叛軍此時已經沒有兵馬可以鉗制,若是郭子儀等在范陽堅決不肯回師,那麼這騰出手來的四萬餘安逆精銳,必然會回師范陽。

朔方兵馬雖然精銳,但在范陽的也不過三萬餘人,到時間被史思明等人裡外夾擊,只怕是更爲危險。

一旦朝廷失去了朔方這一支唯一能夠與叛軍相抗衡的力量,那大唐可就真的危矣!

如此想來,還是不如將朔方兵馬召回勤王比較穩妥。

雖然朔方在范陽半年多的努力都化作了泡影,但卻能保存有生力量。

他這樣想着,便把自己的隱憂說了出來。

王慶笑道:“韋卿不必擔憂,這些朕已經有了對策。”

第一四四章 生命的輪迴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三六四章 懷王求和……第二六四章 移船相近邀相見(均訂180加更)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三四四章 大秦的輓歌第四一零章 兵臨七俠鎮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一六一章 唯有讀書高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零零章 浪裡白條也白跳第四九二章 不投降?關你禁閉!第四七九章 洛陽城破第二二三章 傳令下去,這是朱仝首領的計策(均定170加更)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二一七章 被壓制的神機軍師第一零四章 調教(一)第一五一章 不講理的漢武帝第四四一章 敗象已成第五零八章 打老鼠第四八六章 心驚不已的鄧艾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二七五章 叔父!你!你做什麼?!第一八九章 冒煙的大梨山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二零六章 長揖不起的秦統制第四五四章 隱藏任務——唐蕃之戰第五章 詣太守第五二零章 反攻基地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一五九章 寧食大漢米糠,不食匈奴牛羊。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四二三章 有心脫離安祿山的阿史那從禮第五零九章 諸葛連弩第二九零章 廉潔的宣講團第二四三章 兀那黑廝,哪裡走!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五零八章 打老鼠第一二五章 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二二章 土地雖多,卻沒有一分多餘第二一四章 深明大義,大刀關勝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三六章 烈焰騰空第五三四章 不破胡虜,誓不回還!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三五九章 分封郡縣之爭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六十六章 我呸!第三六八章 渡命第十章 做出決斷第一一零章 生死之交一燒餅?第二七九章 任重道遠,斬殺沛公並非萬事大吉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四九一章 想要劫持丞相的鄧艾第一三七章 一舉數得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一八五章 演技驚人的湯隆(求訂閱)第二八二章 上位太晚的王者——子嬰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二十一章我剛結親那會兒也腰疼第三四四章 沒有做成新郎的大當家第七十六章 花父的風流韻事第六十四章 長情第三八二章 難以抵抗的誘惑——楊貴妃(二,230均定加更)第四零零章 賣名聲換糧(二)第五十七章 素口蠻腰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五十四章 攻陷魯都第五三一章 下一陣,滿江紅第四五零章 王師入洛陽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四九五章 七寶溺器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四八三章 氣悶的曹睿,歡喜的劉禪第四二零章 活不過你便殺了你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五二三章 神廟,英靈第三九五章 放大招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一八零章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第三六八章 渡命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
第一四四章 生命的輪迴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三六四章 懷王求和……第二六四章 移船相近邀相見(均訂180加更)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三四四章 大秦的輓歌第四一零章 兵臨七俠鎮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一六一章 唯有讀書高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零零章 浪裡白條也白跳第四九二章 不投降?關你禁閉!第四七九章 洛陽城破第二二三章 傳令下去,這是朱仝首領的計策(均定170加更)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二一七章 被壓制的神機軍師第一零四章 調教(一)第一五一章 不講理的漢武帝第四四一章 敗象已成第五零八章 打老鼠第四八六章 心驚不已的鄧艾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二七五章 叔父!你!你做什麼?!第一八九章 冒煙的大梨山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二零六章 長揖不起的秦統制第四五四章 隱藏任務——唐蕃之戰第五章 詣太守第五二零章 反攻基地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一五九章 寧食大漢米糠,不食匈奴牛羊。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四二三章 有心脫離安祿山的阿史那從禮第五零九章 諸葛連弩第二九零章 廉潔的宣講團第二四三章 兀那黑廝,哪裡走!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五零八章 打老鼠第一二五章 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二二章 土地雖多,卻沒有一分多餘第二一四章 深明大義,大刀關勝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三六章 烈焰騰空第五三四章 不破胡虜,誓不回還!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三五九章 分封郡縣之爭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六十六章 我呸!第三六八章 渡命第十章 做出決斷第一一零章 生死之交一燒餅?第二七九章 任重道遠,斬殺沛公並非萬事大吉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四九一章 想要劫持丞相的鄧艾第一三七章 一舉數得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一八五章 演技驚人的湯隆(求訂閱)第二八二章 上位太晚的王者——子嬰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二十一章我剛結親那會兒也腰疼第三四四章 沒有做成新郎的大當家第七十六章 花父的風流韻事第六十四章 長情第三八二章 難以抵抗的誘惑——楊貴妃(二,230均定加更)第四零零章 賣名聲換糧(二)第五十七章 素口蠻腰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五十四章 攻陷魯都第五三一章 下一陣,滿江紅第四五零章 王師入洛陽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四九五章 七寶溺器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四八三章 氣悶的曹睿,歡喜的劉禪第四二零章 活不過你便殺了你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五二三章 神廟,英靈第三九五章 放大招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一八零章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第三六八章 渡命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