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 梁山

一身囚衣的男子,消瘦了很多,此時他依然如同一柄長槍一般,筆直的樹立在這裡。

時隔八個多月,他再次對他一手拉扯起來的部下下達了命令。

“好生惡死,天下長情!若臨大難而不變,視死如歸,非忠義之士,有所不能,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爲不至唐末五代境況,天下亂而生靈塗炭,舍飛一命,勢在必行!

爾等切不可妄動!”

“呼!”

心提到嗓子眼裡的秦檜,長長吐出了一口氣。

“嶽帥!”

“嶽帥!”

衆多岳家軍將領聽到岳飛居然下達了這樣的一道軍令,盡皆愕然,而後便是焦急的呼喊。

紛紛想要上前。

王慶心中更是一沉,沒有想到,自己都已經做出了這麼大的改變了,眼前的這個男子還是說出這樣的話。

“此乃軍令!”

眼見衆多岳家軍的將士有騷動的跡象,這個男子加重了聲音,出聲喝道,目光掃視着衆人,就如同之前在大帳中點將之時一般。

聲音平息了下來,衆多的將士全都立住腳步。

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衆多殷切着望着他的部下,而後扭頭朝着臨安大聲道:“此皆義士,爲國出死力,只因飛之故,方纔行此不義之舉。所有罪責,皆歸飛一身,飛願一力承擔!

只求陛下,爲天下計,善待將士!”

他這話說完,便‘砰’的一聲,跪在在地。

“罪臣岳飛,願領罪!”

他跪在地上,朝着皇宮的方向叩頭,長跪不起。

王慶看的雙目發熱,他不知道自己心裡在想些什麼,只覺得心裡堵得厲害,像是被塞了許多的東西一般。

面對嚴刑拷打寧死不肯自污的人,面對縱橫無敵的金人發出笑談渴飲匈奴血的人,如今爲了他的部下、爲了這個國家,爲了天下蒼生不再遭受浩劫,甘願伏地,自攬罪責!

他的脊樑因爲彎曲而變得更加挺直!

他這一跪足以使無數站着、高高的坐在殿堂之上的宵小之輩無地自容!

“嶽、嶽帥!”

身邊站着的獄卒忽然間驚慌的喊叫起來。

王慶腦子嗡了一下,拔腿就往這邊跑去,一把推開那個獄卒,撲通一聲跪在了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男子身邊。

一身囚衣的男子按在胸膛上的那隻手裡不知何時出現了一把匕首,有絲絲縷縷的鮮血順着匕首的邊緣緩緩溢出,滴落在地上。

這是死諫啊!

對皇帝的死諫,同時也是用生命給岳家軍下達的命令。

“嶽帥!”

“嶽帥!”

岳家軍衆人驚呼,齊齊朝這邊奔來。

王慶將這個被後世子孫污衊爲不識時務、迂腐、愚忠、不如秦檜會討皇帝歡心的男子身子抻開,抱了起來。

秦檜走來,想要出聲斥責,讓王慶遵照岳飛命令行事,在看到王慶那雙血紅的眸子之後,將話咽回到了肚子裡,並且一步步的往後面退去。

有東西動天上掉落,落在身上涼涼的。

陰沉的天,在這個時候居然再次下起雪來,紛紛揚揚的落下,漫天皆白。

王慶抱着這個男子,轉身離開了這裡,一步步的往遠處走去。

活着的時候,這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在這裡受盡了委屈,如今離世,王慶要將他帶走,遠離這個冷冰冰一片的地方。

躲在後面的張俊出現了,他看了好久,終究還是沒敢下達趁着這個機會,襲擊岳家軍的命令……

這場大雪下的很大,範圍很廣,從已經被金人佔據的雁門關,一直到嶺南,從東海之濱,一直到早已經失去的玉門關,皆被大雪覆蓋,天下縞素……

“呼~”

得到稟告的趙構長出一口氣,被抽調所有力氣一般的癱坐在椅子上,良久纔回過神來。

然後令人將秦檜傳來,商議攻克岳家軍的辦法。

這次的經歷,讓他真正的見識到了這支軍隊的恐怖,如今虎口逃生,慶幸之後,便是倍感恥辱……

“……陛下無需過於擔憂,嶽鵬舉乃是岳家軍精神所在,而今嶽鵬舉已死,岳家軍想要在團結成鐵桶一塊,顯然是不可能。

陛下只需等待上些許時日,等到這些人因爲岳飛之死心中產生的鬱氣消散了,再派人前去,許於好處,不愁這些丘八不動心。

待到他們分散到各處之後,要怎麼處置,還不是任憑陛下吩咐?”

秦檜再次恢復了足智多謀的樣子,給趙構用出主意。

趙構想了一下,旋即點點頭道:“就如此行事吧,岳家軍的事情不解決,朕心中一日不得安靜,尤其是首惡張憲岳雲,更是不能放過!”

“陛下放心,待到微臣將岳家軍一點點從這兩人身邊剝離之後,這兩人自然伏誅……”

在距離臨安一百多裡的地方,岳家衆多的岳家軍人馬,一個個靜默的走着,他們每個人都用衣甲或者是其它包了一些泥土。

在經過前方一個土堆的時候,便會將或包或捧的泥土,小心而又鄭重的堆放在這土堆之上。

佔據了岳雲身子的王慶,披麻戴孝跪在一旁行孝子禮……

“……朝廷那些人的話怎麼能信?先前我岳家軍戰功赫赫尚且被如此對待,而今我等斬殺了那麼多的秦檜心腹,更是圍攻了臨安,此時回去,朝廷怎麼可能會善待?

無外乎想要使用分散拉攏的手段,將我岳家軍一步步蠶食掉,而後要殺要剮,可都由他們!

朝廷一味求和,秦檜隻手遮天,回去之後,豈能有好下場?”

王慶對這些岳家軍的將帥道。

“……只是,弟兄們今後要何去何從啊,總要有一個安身的地方……”

之前一心營救嶽帥,他們沒有想太多,如今嶽帥身死,又下達了那樣的命令,他們不得不爲自己考慮。

這些天來,王慶也一直在考慮這個事情,到了現在已經有了決斷。

道:“這事情我也想過了,皇帝還有那一幫子官員,是不可能會輕易放過我們的,既然如此,我們何必還有留在那裡受他們的氣?

跟着這樣的人,遲早會被他們吃的骨頭都不剩……諸位弟兄大多都是北方人,被金人驅趕而來,皇帝甘心做金人的孫子,我們不做!

我們這就脫離宋室,自行前往中原立住腳跟……”

岳雲本就極其勇武,在岳家軍中威信極高,此次在營救嶽帥的事情裡,王慶又展現出了非凡能力,衆人對他更加信服,再加上岳雲又是嶽帥長子,而王慶所說的事情確實極有可行性,要比留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強上太多,衆人也就都同意了。

不知不覺間,王慶就已經取得了這支大軍的主導權,就連張憲也對他很是信服。

當然,這也跟現在所面臨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有關。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王慶一邊暗自指揮着岳家軍的人,與前來企圖分化拉攏的朝廷官員虛與委蛇拖延時間,一邊派出人馬暗自去取岳家軍的家眷……

暖暖的太陽掛在天上,芳草連天,鮮花怒放,湖邊枯萎的蘆葦叢裡,有新生的綠芽抽出。

湖面解凍,有魚兒跳躍而起,蕩起一片漣漪,站在湖邊乾枯的蘆葦上的翠鳥,箭一般的竄出,一尾倒黴的小魚便再也落不回去了。

湖面足夠寬闊,從寬處望去,茫茫一片,給人一種無邊無際的錯覺。

在這寬闊的湖面上,有不少的舟船在不停的起網,每一網出來,便能帶出一片銀光閃閃的魚來。

王慶看着這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心中不由感慨,自己當初在《景陽岡打虎》之中,剿滅了以宋江爲首的梁山匪盜,沒想到如今自己倒是領着人來到了這八百里水泊梁山……

只不過自己不會走上宋江等人的道路,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做着天怒人怨的事情。

梁山泊這樣的好地方,自然會有人佔據,有一夥七八百人山賊,在這裡立下了寨子,進行打家劫舍。

王慶領兵過來之後,直接將之攻佔了,將中間幾個頑固派殺了,剩下的另外打散編入岳家軍。

然後便是擴建房屋等一系列的事情,到了現在,跟隨他而來的衆人,已經在梁山上立住了腳。

接下來所要進行的,便是以水泊梁山爲根據地,依這裡爲中心,進行打土豪、分田地了!

這大片的土地已經被金人佔據了十多年了,金人、或許是投靠金人的宋人,趁着這亂世掙下了偌大的家業,百姓生活與以往比起來,更加的艱辛。

寧做太平犬,不爲亂世人這句話不是白說的。

在之前領兵一路往梁山突進的途中,王慶命人一路打了過來,攻破許多的金人佔據的城池,因爲只是打下並不分兵佔領,所以岳家軍能夠以戰養戰,保持充足的戰鬥力。

在攻破州縣所得到的錢糧,岳家軍取走一部分,剩下的都紛發給當地窮苦之人,讓他們渡過這青黃不接的時季節,僅此一項,就爲岳家軍闖下了偌大的名聲,甚至於比之前幾次北伐,更要受到百姓的歡迎。

畢竟之前北伐代表的是官方的利益,百姓雖有民族情懷在,卻也確確實實的承受了征戰之苦,而這次,則是受益匪淺!

很多人都要自發的嚷着要加入岳家軍,因爲有大量的岳家軍家眷跟隨,王慶便沒有接受,只說到時間會來。

只此一項,岳家軍不犯普通百姓分毫,專殺金人大戶的名聲便徹底的傳揚開去。

如果是漢人,王慶自下不去這個手,但現在,土地被金人佔據,王慶做起這些事情來,自然不會手軟。

王慶想着這些,忽然又記起之前在梁山泊上,與潘金蓮做的那些荒唐事,有種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覺。

在初步的站住腳跟之後,王慶所醞釀的以土地爲核心的、有計劃的行動開始了。

從後世而來的他,自然知道這些平日裡看起來可以任由鄉紳惡霸欺辱的人,一旦爆發起來,能夠爆發出多大的力量!

同時他也知道這些人最爲關心的是什麼!

有這些在,他領着岳家軍的人在這裡闖出一片天來,並非什麼太過困難的事。

至於秦檜這些,且等到後來再加以理會。

打土豪的分田地的事情,最初的時候,是王慶親自帶着人執行的。

王慶雖然加緊了對岳家軍中的人關於這些事情的理論灌輸,但畢竟時日尚短,而且也沒有現場教學來的直觀明瞭。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是由他親自動手,在小範圍內推行。

在進行這些之前,先進行摸底調查一番,專門找那些爲富不仁的下手。

土地,是這個民族的人,幾千年來爲之魂牽夢繞的東西,只是因爲宋朝並不抑制土地兼併,致使很多人都失去土地。

如今王慶帶着他們打土豪、分田地,他們分的了土地,自然是喜笑顏開,對於以王慶爲首的岳家軍百般擁戴。

有許多貧苦的人,帶着他們分到的農具直接就睡在地裡,一遍遍撫摸身上的土地,不敢相信,這些真的屬於了他們!

在打土豪分田地的事情如火如荼進行着的同時,王慶專門從岳家軍中尋找出來的、能說會道識文斷字的、經過他專門培訓的人,也開始分批次的離開梁山,對周圍的人進行思想建設,多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宣傳。

尤其是彙集起來的那些說書人,更是了不得!

打土豪分田地,就如同一場颶風一般,開始一梁山爲中心,朝着周圍的幾個州縣,迅速的鋪展開去……

王慶在這裡鬧出了這樣大的動靜,金兀朮自然不會坐視不理,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將這脫離了大宋本土的岳家軍給殲滅。

這可惜他遠遠的低估了分的土地的百姓所能爆發出來的力量。

更不說岳家軍的精銳都在這裡,王慶將黑火藥弄了出來,連續圍剿了幾次,不僅沒有圍剿掉,自己發而是損兵折將,同時岳家軍的勢力範圍也變得更大了,機會半個山東都落入了岳家軍手中……

這出乎意料的結果讓等待着看上一出好戲,藉着金人之手,將岳家軍消滅掉的大宋君臣大失所望……

第三三八章 被老天庇佑的男人第七十三章 嘆息的有點早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五零四章 潼關之前,各懷鬼胎第一八九章 冒煙的大梨山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四六三章 你中了俺丞相的計了!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一零六章 調教(三)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五三七章 兵進朱仙鎮第十五章 過河卒子第二七零章 出乎意料的結局第八十一章 程咬鐵第三一五章 分封之事最終定形第二八三章 韓信將兵,多多多益善第二一九章 大好頭顱在此,何需他人?第六十章 白老漢第四二零章 活不過你便殺了你第三六三章 臨陣反戈,敗走東南第二六零章 發飆的老實人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五四五章 風雪走鄂州第一五三章 不降第四五一章 給朕起來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三七三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二)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五三二章 世間自有溫情在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八十八章 神火天降第四零五章 馬骨成第七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織布第三四四章 沒有做成新郎的大當家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三零三章 夜宴之叔侄對決(一)第四十六章 率師回還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四五零章 王師入洛陽第四五七章 倭國遣唐使(嘀嘀嘀)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二九三章 分封天下的必要性第一八九章 冒煙的大梨山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十四章 桃花軍初上陣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第三七九章 遣使入范陽第二八七章 張良:不若殺之以自代第二五九章 梁山泊上,奮力耕耘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三九二章 慈父王紹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五四五章 風雪走鄂州第一五一章 不講理的漢武帝第八十二章 張飛故計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六十二章 冰雕第四五零章 王師入洛陽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四三五章 菊花爆滿山第八十二章 嘶!第二一八章 等待宋江第二二三章 傳令下去,這是朱仝首領的計策(均定170加更)第三七二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一九四章 大戰將起(第一個萬賞有優待,再來一更)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四五八章 下一站,出師表(滴滴滴)第八十七章 烏雀南飛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二十一章我剛結親那會兒也腰疼第四二二章 太宗皇帝再顯靈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三七二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一三零章 食人惡魔(一)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九七章 朕要這江山有何用第二四一章 一絲警覺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四四六章 李豬兒之死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七十六章 花父的風流韻事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
第三三八章 被老天庇佑的男人第七十三章 嘆息的有點早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五零四章 潼關之前,各懷鬼胎第一八九章 冒煙的大梨山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四六三章 你中了俺丞相的計了!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一零六章 調教(三)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五三七章 兵進朱仙鎮第十五章 過河卒子第二七零章 出乎意料的結局第八十一章 程咬鐵第三一五章 分封之事最終定形第二八三章 韓信將兵,多多多益善第二一九章 大好頭顱在此,何需他人?第六十章 白老漢第四二零章 活不過你便殺了你第三六三章 臨陣反戈,敗走東南第二六零章 發飆的老實人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五四五章 風雪走鄂州第一五三章 不降第四五一章 給朕起來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三七三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二)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五三二章 世間自有溫情在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八十八章 神火天降第四零五章 馬骨成第七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織布第三四四章 沒有做成新郎的大當家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三零三章 夜宴之叔侄對決(一)第四十六章 率師回還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四五零章 王師入洛陽第四五七章 倭國遣唐使(嘀嘀嘀)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二九三章 分封天下的必要性第一八九章 冒煙的大梨山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十四章 桃花軍初上陣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第三七九章 遣使入范陽第二八七章 張良:不若殺之以自代第二五九章 梁山泊上,奮力耕耘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三九二章 慈父王紹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五四五章 風雪走鄂州第一五一章 不講理的漢武帝第八十二章 張飛故計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六十二章 冰雕第四五零章 王師入洛陽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四三五章 菊花爆滿山第八十二章 嘶!第二一八章 等待宋江第二二三章 傳令下去,這是朱仝首領的計策(均定170加更)第三七二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一九四章 大戰將起(第一個萬賞有優待,再來一更)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四五八章 下一站,出師表(滴滴滴)第八十七章 烏雀南飛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二十一章我剛結親那會兒也腰疼第四二二章 太宗皇帝再顯靈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三七二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一三零章 食人惡魔(一)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九七章 朕要這江山有何用第二四一章 一絲警覺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四四六章 李豬兒之死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七十六章 花父的風流韻事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