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王慶:若是將傳國玉璽放入系統空間帶走……

犀牛皮製成的鑲嵌着寶石的腰帶上,懸掛着寶劍,一身戎裝的王慶,立於戰車之上,一手按着劍柄,一手撫着身前的欄杆,看着這座壓在六國心頭百餘年如今朝自己洞開的大城,以及乘白馬穿喪服朝自己請降的秦王子嬰,一股豪氣油然升起,這一刻,他彷彿真的成爲了那個名動千年的西楚霸王!

在他左右兩側有兩輛戰車。

靠後半個車身的戰車上,分別站着因爲傷勢失血過多而面色發白的項伯,以及軍帳下大參謀范增。

雖然王慶極度的想要把項伯除去,但是這個時候卻也不能不讓他跟着,並且位於次等尊貴的位置。

這樣做也好,免得自己不在軍中時,他造自己的反。

再後面,則是大司馬龍且率領的兩萬精銳之士,他們就那樣靜默的站着,卻有一股無形的威懾朝着四面八方覆蓋而去,令的秦降臣沒有一人敢直視。

子嬰距離王慶還有百丈遠的時候,就下車步行,帶着老婆兒子,以及一衆降過劉老三又再次降王慶的秦舊臣一路走來,三丈遠的時候,跪地俯首,口中稱頌:“亡秦王子嬰,恭迎上將軍入城!”

後方跟隨的衆人,在不遠處被彙集起來觀禮的秦國庶人以及地方父老、豪傑戰戰兢兢和悲涼的注視下,同樣下跪俯首。

有一些秦人淚流滿面,又擔心被殘暴的楚軍看到而咬着嘴脣不敢發出聲來,更多的人卻在爲自己的以及家人的命運而憂心忡忡。

眼前這人,不似一月前令兵入關的將軍,爲忠厚長者,廢除嚴苛刑法不說,還與自己等人約法三章,被這樣的長者統領是自己等人的福分…

…但現在這人實乃一極度仇秦的殘暴者!二十萬降卒被坑殺新安……這樣的人如今佔領了關中秦地,自己等人,哪裡還會有好日子過……

一些有家財,又有一些聲望的人,甚至於已經暗暗做好了潛逃或者是反叛的準備……

按照先前范增所教之禮,王慶並沒有下車,站在那裡接受了子嬰以及秦舊臣的參拜,接受了他們獻上玉璽,兵符以及其它獻禮。

(這兩樣東西原本已經被子嬰獻給了劉老三,隨着劉老三身亡,部衆或降或死之後,被王慶取得,爲了顯示此次禮儀的隆重,昨日由范增交於韓談,今日由子嬰再獻)

由和氏璧雕刻而成傳國玉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

自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

歷代欲謀帝王之位者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兩千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嘆息。

這樣的國之重器,卻不想今日居然落於自己手中,若是自己離開《鴻門宴》,將其裝入系統空間帶走……這個想法突然涌上心頭,讓王慶怦然心動。

看看下方禮儀以畢的子嬰已經衆位秦國降臣,王慶將心思收回,一手按劍一手扶着欄杆,聲音低沉充滿威嚴道:“秦施暴政,魚肉天下,天下之民苦秦久矣!是以衆人紛紛揭竿,共誅暴秦!……”

王慶的話一出口,在一旁觀禮的秦人心都涼了半截,這分明是不放過要懟到底的意思啊!

“……然則,冤有頭,債有主,有罪者乃二世胡亥並奸相趙高等一衆人等,而非秦地普通之民…

…秦王子嬰,雖出身秦室,卻與胡亥諸人不同,素來良善,常懷惜民之心,而無暴虐之志,掌權之後,立誅趙高,恭迎義軍入城,使秦地之人,免受征戰之苦……

吾惜子嬰之才,又因其心念黎民,開城獻關來降,故不誅子嬰,並將偏殿隆和殿劃爲秦室之人居住之所,只要秦室之人心無異志,即可在此安居樂業!”

此言一出,心中已經在爲秦王子嬰等秦室之人念悼詞的秦人,立刻就訝然起來,隨後不少人心中都升起了淡淡的欣喜。

王慶不誅殺子嬰的原因,就在於此。

秦朝統領關中之地數百年,幾百年的時間下來,縱然二世是個花花太歲,肆無忌憚的揮霍者祖輩積累下來的東西,而且還有趙高這個指鹿爲馬的傢伙,帶着女婿等一大家子變本加厲推波助瀾的使勁造騰,但秦室幾百年來在秦人心中留下烙印,卻不會這樣被輕易的消除。

尤其是子嬰這個誅殺趙高的人,在秦地,特別是普通秦人心中威望更是不小。

他們雖然不至於因此而死心塌地的跟着子嬰造反,但王慶若是真的將其殺掉,卻妥妥能夠拉上一大波秦人的仇恨!

王慶想要統領關中之地,就不能不管不顧這樣行事,劉老三不曾殺子嬰,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也可以說,子嬰其實是劉老三給王慶埋下的一顆雷。

歷史上,劉老三能夠輕易出陳倉奪取關中三秦之地,並且能夠在後面的楚漢爭霸中依靠關中之地,屢敗屢戰,最終翻身,除了之前曾與秦人約法三章,以及有蕭何這個後勤大總管在之外,項羽殺子嬰,燒阿房,掘皇陵,表現出來了對秦人極大的仇恨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秦人知道,若是項羽得天下,他們的遭遇會更悽慘,因此上咬緊牙關,勒緊褲腰帶,全力以赴的支持劉老三。

王慶身爲一個後世人,自然不會有秦人楚人還是齊人韓人這類的偏見,在他看來,這理所當然的都是一個國家。

不論是爲自己的任務着想,還是這由來已久的心理因素,他都不會如同項羽那般,往死裡去懟秦人。

圍觀的秦人的喜悅,並不止於此,王慶隨後說出的話,更令他們他們欣喜甚至是不敢置信——

“……秦之罪,在於二世胡亥,在於奸相趙高,在於嚴苛刑法,獨不在於秦國民衆!

此事沛公曾有論斷,吾深以爲然!

先前沛公入關曾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

沛公,吾義兄也!雖欲謀刺於我,被左尹不得已誅殺,吾亦深敬之,今日吾亦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

這也是昨日與范增韓信他們所商議出來的事情。

自項羽領兵入關之後,秦人盡皆遑遑,霸上圍攻劉老三之戰,更是讓秦人驚懼,以爲要大禍臨頭。

這種情緒不能長久保持,不然極易出事!所以就藉着秦王子嬰出城再降,關中衆多父老、豪傑齊聚咸陽城外觀禮的時候,重申約法三章之事。

“唯!”

心中石頭終於放下,縱然還有人不太敢相信,這個坑殺二十萬秦降卒的人會真的遵守約法三章之事,但大多數的人,還是出聲應是。

站在王慶下手的范增,見到此幕,不由得面露微笑。

從地上站起垂着頭的子嬰神色複雜難名。

王慶更後方的立於軍陣之前的軍中將領以及諸侯聯軍將領,不乏聰明人,從王慶剛纔的這一番話中,就已經看出了王慶有關中稱王之意!

唯獨項伯氣憤的用手狠捏欄杆,他殺沛公之名,算是沉底洗脫不了了!

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三三七章 重返鴻門宴第四三五章 菊花爆滿山第七十六章 花父的風流韻事第四二七章 有點位面之子的風範第一一六章 金錢豹子湯隆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三七零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二)第三七零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二)第二七二章 實力坑親侄子的項伯第一九七章 夜捉船火兒(140均訂加更)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來自撲街作者的一封信。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一五九章 寧食大漢米糠,不食匈奴牛羊。第六十九章 衛丸子第一二四章 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第三三一章 冤鬼索命,張驢兒慘死第八十三章 功高莫過救主第二五八章 豹子頭血仇難復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五零三章 劉大耳託夢第二七六章 殺親衛者死,殺沛公者該當何罪?!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一四四章 生命的輪迴第九十章 將軍夜引弓第三零七章 非我項氏長者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第二一七章 被壓制的神機軍師第二三三章 增竈計第七十二章 木蘭當戶織第一六六章 同福客棧第三一一章 曹參被捕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四二三章 有心脫離安祿山的阿史那從禮第三一九章 白虎獻圖——曲轅犁現世第五三六章 憾山易,撼岳家軍難!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一二七章 花和尚魯智深(一)第一零四章 調教(一)第一一三章 制酒(二)第二四八章 荼毒千里第三三五章 以後我就是大牙山大當家的第二章 設酒殺雞做食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二六三章 舉酒欲飲無管絃第四一九章 來自王皇帝的譴責信第八十八章 神火天降第一五零章 禍從天上來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八十章 有志之士第八十二章 嘶!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三四零章 關東亂之彭越攻楚第三三零章 王慶着甲,血戰長街第十一章 家底第一七四章 我有些頭暈……第二三三章 增竈計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十五章 過河卒子第六十一章 血碳第七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織布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五三九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一八三章 謀取大梨山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一二零章 提前結束的酒宴第五三一章 下一陣,滿江紅第四九六章 一‘壺’激起千層浪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六章 襄陽城下,血肉橫飛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二二八章 杏黃旗落地(三千字求訂閱!)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一九六章 被催婚的大齡青年第四零零章 賣名聲換糧(二)第二八五章 蕭規曹隨?劉規項隨!第四三二章 暴脾氣的安祿山第三零五章 又是一出鴻門宴第一七九章 好像被自己給坑了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三一九章 白虎獻圖——曲轅犁現世第一四九章 壯哉!我大漢!第三七九章 遣使入范陽第五三八章 金牌連到第五三二章 世間自有溫情在
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三三七章 重返鴻門宴第四三五章 菊花爆滿山第七十六章 花父的風流韻事第四二七章 有點位面之子的風範第一一六章 金錢豹子湯隆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三七零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二)第三七零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二)第二七二章 實力坑親侄子的項伯第一九七章 夜捉船火兒(140均訂加更)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來自撲街作者的一封信。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一五九章 寧食大漢米糠,不食匈奴牛羊。第六十九章 衛丸子第一二四章 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第三三一章 冤鬼索命,張驢兒慘死第八十三章 功高莫過救主第二五八章 豹子頭血仇難復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五零三章 劉大耳託夢第二七六章 殺親衛者死,殺沛公者該當何罪?!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一四四章 生命的輪迴第九十章 將軍夜引弓第三零七章 非我項氏長者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第二一七章 被壓制的神機軍師第二三三章 增竈計第七十二章 木蘭當戶織第一六六章 同福客棧第三一一章 曹參被捕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四二三章 有心脫離安祿山的阿史那從禮第三一九章 白虎獻圖——曲轅犁現世第五三六章 憾山易,撼岳家軍難!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一二七章 花和尚魯智深(一)第一零四章 調教(一)第一一三章 制酒(二)第二四八章 荼毒千里第三三五章 以後我就是大牙山大當家的第二章 設酒殺雞做食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二六三章 舉酒欲飲無管絃第四一九章 來自王皇帝的譴責信第八十八章 神火天降第一五零章 禍從天上來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八十章 有志之士第八十二章 嘶!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三四零章 關東亂之彭越攻楚第三三零章 王慶着甲,血戰長街第十一章 家底第一七四章 我有些頭暈……第二三三章 增竈計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十五章 過河卒子第六十一章 血碳第七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織布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五三九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一八三章 謀取大梨山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一二零章 提前結束的酒宴第五三一章 下一陣,滿江紅第四九六章 一‘壺’激起千層浪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六章 襄陽城下,血肉橫飛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二二八章 杏黃旗落地(三千字求訂閱!)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一九六章 被催婚的大齡青年第四零零章 賣名聲換糧(二)第二八五章 蕭規曹隨?劉規項隨!第四三二章 暴脾氣的安祿山第三零五章 又是一出鴻門宴第一七九章 好像被自己給坑了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三一九章 白虎獻圖——曲轅犁現世第一四九章 壯哉!我大漢!第三七九章 遣使入范陽第五三八章 金牌連到第五三二章 世間自有溫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