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寧食大漢米糠,不食匈奴牛羊。

車馬一路往南,越過皚皚荒原。

蜿蜒萬里,長龍一般在崇山峻嶺中穿行的長城,如同一道分割線——長城外是寒氣如刀的草原,長城內,則是逐漸泛青的草芽和樹木。

這條巨龍一般的城牆,似乎連塞外的冰霜都能阻擋!

王慶知道,在歷史上曾經有不少外敵叩關,越過了巨龍的身體。

這道城牆並不能真正的把所有危險阻攔。

但不知道爲什麼,看着它就是會有一種莫名的心安。

蘇武等人和他的感覺一樣,在穿過城牆之後,隊伍裡的人都鬆了一口氣,氣氛變得輕鬆不少。

車馬不曾停留,接着一路往南前行,越往南走,氣溫也就越高,春天的氣息也變得愈發濃郁。

當兩邊的景色由不顯眼的小草嫩芽變成在春雨裡開放的杏花時,闊別了十九年的長安也出現在了蘇武面前。

灞河水安靜的流淌,一如他走時的模樣,只是兩邊的柳樹粗壯了不少。

泛青的柳條經過春雨的洗禮變得越發清翠,遠遠看去就像是籠罩了一樹泛着鵝黃色的煙霧。

十九年的時間過去,出去時意氣風發,歸來時滿頭華髮,從青絲到白髮,這之中到底都經歷了什麼,這些或許只有蘇武以及王慶知道。

十九年的風殘露宿,吞冰臥雪,歷經千辛萬苦百般磨難,如今終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國,蘇武站在煙雨裡,靜靜的看着似曾相識的一切,不由的淚流滿面……

“……中郎將還請上馬,大將軍正在前方迎接足下……”

有人前來,在身邊低聲催促。

蘇武回過神來,擦擦眼淚,上了馬,在從官的引領下,朝着闊別十九年之久的長安城走去。

長安城門處,搭建了一個棚子,案几之上,擺放着各色點心以及精美菜品和美酒。

一身正裝的霍光坐在案几後面,閉着眼不知道在想着什麼。

有人在他耳邊請說了些什麼,他睜開了眼,朝官道望去,看見有一羣人正在過來,裡面一個滿頭白髮的人,尤爲惹眼。

看清楚了來人,身爲大漢國二把手的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肅容迎接。

這樣的禮儀,也就面見當今聖上之時纔會有,如今他卻用來迎接一個小小的中郎將!

後面跟隨的官員,也學着霍光的樣子,紛紛起身相迎。

蘇武見到此幕連忙下馬,準備見禮,霍光已經端着一杯酒走了出來,將他攔下道:

“中郎將爲國出使匈奴,百折不撓,雖歷經萬千磨難,而氣節不失,實爲吾輩楷模!

該行禮的是我等!

不爲別的,只爲這被握的發亮的節杖!以及被塞外風霜吹白的頭髮!

中郎將,請滿飲此杯!”

霍光雙手捧着酒杯,恭敬的朝蘇武敬酒。

蘇武彎腰施禮下拜,這才接過酒杯,只是雙手抖的厲害,送了兩次纔將酒杯送到嘴邊,混着縱橫的老淚,一起嚥下肚。

在這一刻,只覺得所會受到的委屈,所經歷的磨難,所有的堅持都值了!……

蘇武坐在披掛了紅綢的馬上,前面有軍隊開路,後面有大臣跟隨,皇帝宮中宦官爲他親自牽馬,在長安城裡走了一圈之後,一路朝茂陵前去。

蘇武不想這般高調,只是霍光不同意,說是必須要大漢臣民好好的看看忠貞守節之人!

本來霍光是要親自爲蘇武牽馬的,蘇武死活都不答應,以霍光如今這樣的身份,無論如何他都不敢讓他這樣做。

在蘇武一再的堅持下,牽馬之人才換成了宮裡的宦官。

春雨裡的茂陵顯得愈發雄偉蒼翠,風吹過,森森柏樹搖擺。

衆多的建築,以及高大的封土堆立在那裡,顯得格外雄壯,就如同生前的漢武帝一般高大霸氣,雄才偉略。

甲士卸甲,衆人更換袍服,在禮官帶領,以及守墓人的監視之下,衆人一路往裡前行。

“陛下,臣蘇武,出使匈奴歸來,未能完成使命,使我大漢蒙羞,請陛下治臣之罪!”

飄飛的細雨裡,蘇武五體投地趴伏在地上,一句話說完,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樹木搖晃,雨也下的有些大,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也在爲此幕感到動容。

“……有蘇武者,奉命出使異域,雖歷經艱險,而不其志不失,其節不移,其心不改……今拜武爲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

假吏常惠,忠志之士,身陷匈奴,而不忘漢室…封…賜……”

典屬國,負責對異域事務,在秦朝時權力極大,幾乎相當於如今的外交部長。

但到了漢朝,典屬國的權力就開始逐漸被消弱,先是接見外國使臣的權力被劃分給了大鴻臚,典屬國只負責歸降的異族,但具體的外交事務都有丞相負責,再到後來這個典屬國都都被併入了大鴻臚,徹底消失。

也就是說,現在的典屬國其實並沒有多少實權,說是虛設也不爲過。

至於賞錢,兩百萬聽起來的似乎很不少,但其實一點都不多。

王慶雖然不太明白此時的貨幣制度,但之前李陵告訴蘇武他大哥扶攆車撞斷車轅,畏罪自殺時曾說:“所賜葬費,不過兩百萬”

可見這兩百萬時真的不多。

蘇武此次歸來,表面上看起來受到的榮譽很大,其實實質性的東西並不多,相對於他的付出,這樣的獎勵實際上是遠遠不夠的。

最起碼匈奴單于在讓蘇武投降時,所許諾的東西就遠超於此……

“……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

遭時不遇,至於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

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

蠻貊之人,尚猶嘉子之節,況爲天下之主乎?

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

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爲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爲廊廟宰。子尚如此,陵復何望哉……

蘇武看罷李陵來信,搖頭輕笑,想了一會兒,找出一卷竹簡,提筆寫道:

“少卿足下:……武歸國之時,百官迎接,大將軍之尊親爲武奉酒,宮中黃門,爲武執繮……此不可謂不榮也…

…至於錢財王爵封地,實非武之所望…

…匈奴牛羊雖多,土地雖廣,終不是久居之所…

…武爲漢人,食我大漢米糠,勝似蠻族牛羊,衣我大漢麻衣,勝似異域皮裘,異族雖好,不是武之所求……”

王慶在一旁靜靜的看着這個一臉滿足的老人在一筆一劃的寫着書信,胸中堵塞的厲害,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第三六七章 上吊的楊貴妃第一一四章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七十七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四零六章 整軍第七十一章 廢除宮市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五一六章 被當作興奮劑見義勇爲(嘀嘀嘀)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一零六章 調教(三)第二九一章 聚天下之財於咸陽,以供用度。第一八三章 謀取大梨山第四九六章 一‘壺’激起千層浪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六十三章 今日方懂正氣歌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二六一章 潯陽江頭夜送客第三四二章 提兵東出函谷關第五零四章 潼關之前,各懷鬼胎第八十七章 烏雀南飛第五三八章 金牌連到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七十三章 嘆息的有點早第六十七章 劉大總管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四六六章 活捉夏侯霸第七十四章 可汗大點兵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二零零章 浪裡白條也白跳第二一一章 我覺得三娘挺好的啊(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五四零章 東林寺外,仰天長嘯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五三二章 世間自有溫情在第四三三章 時局在變,計劃也在變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零七章 非我項氏長者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九十八章 心寒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四五八章 梁山第五零五章 坐地漲價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九十五章 老夫還有一個侄子……第八十八章 神火天降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九十一章 老夫有一女尚未婚配第二六四章 移船相近邀相見(均訂180加更)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一二四章 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第五三五章 血戰小商河第四十六章 率師回還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二二一章 淫賊與屠戶第二四四章 棄車保帥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二三八章 你,過來啊!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四六八章 大都督,還請速速入寨!第八十五章 給白大詩人丟臉了。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四八一章 心中的野獸第五四零章 東林寺外,仰天長嘯第一六五章 出水纔看兩腿泥第九十三章 香餑餑第四八零章 橫財第四零零章 賣名聲換糧(二)第三十七章 一日之間地位互換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三三五章 暴怒的李鐵牛第一一五章 搶奪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四五三章 華清池內鴛鴦戲水(發車了,發車了)第四四四章 人心叵測,不可不防第一二六章 人肉作坊第一七九章 好像被自己給坑了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十四章 桃花軍初上陣第一七七章 從八品承奉郎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
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第三六七章 上吊的楊貴妃第一一四章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七十七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四零六章 整軍第七十一章 廢除宮市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五一六章 被當作興奮劑見義勇爲(嘀嘀嘀)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一零六章 調教(三)第二九一章 聚天下之財於咸陽,以供用度。第一八三章 謀取大梨山第四九六章 一‘壺’激起千層浪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六十三章 今日方懂正氣歌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二六一章 潯陽江頭夜送客第三四二章 提兵東出函谷關第五零四章 潼關之前,各懷鬼胎第八十七章 烏雀南飛第五三八章 金牌連到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七十三章 嘆息的有點早第六十七章 劉大總管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四六六章 活捉夏侯霸第七十四章 可汗大點兵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二零零章 浪裡白條也白跳第二一一章 我覺得三娘挺好的啊(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五四零章 東林寺外,仰天長嘯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五三二章 世間自有溫情在第四三三章 時局在變,計劃也在變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零七章 非我項氏長者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九十八章 心寒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二五六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二)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四五八章 梁山第五零五章 坐地漲價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九十五章 老夫還有一個侄子……第八十八章 神火天降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九十一章 老夫有一女尚未婚配第二六四章 移船相近邀相見(均訂180加更)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一二四章 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第五三五章 血戰小商河第四十六章 率師回還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二二一章 淫賊與屠戶第二四四章 棄車保帥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二三八章 你,過來啊!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四六八章 大都督,還請速速入寨!第八十五章 給白大詩人丟臉了。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四八一章 心中的野獸第五四零章 東林寺外,仰天長嘯第一六五章 出水纔看兩腿泥第九十三章 香餑餑第四八零章 橫財第四零零章 賣名聲換糧(二)第三十七章 一日之間地位互換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三三五章 暴怒的李鐵牛第一一五章 搶奪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四五三章 華清池內鴛鴦戲水(發車了,發車了)第四四四章 人心叵測,不可不防第一二六章 人肉作坊第一七九章 好像被自己給坑了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十四章 桃花軍初上陣第一七七章 從八品承奉郎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