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實力背鍋俠項伯

處理完齊國之事,王慶果然不再多言其他,轉身回到了主位之上,衆人都鬆了一口氣,氣氛變得比先前鬆快不少。

雖然張耳和田都田安三人心情不爽,但他們畢竟只是少數,不會影響大多數人。

衆人以爲事情就此定下,因此大多都放下心神開始飲酒談笑,卻不想酒剛喝了一巡,又有人站起身來,重提封地之事!

章邯端着酒杯,恭恭敬敬的敬了王慶一樽酒,又敬了范增,爲二人祝壽之後,這纔開口道:“章邯無有半寸之功,如何敢得此封賞?還請上將軍收回成命。”

張耳和吳芮幾個明白人,聽到章邯說出請求收回自己封地之言,並不感道驚奇,事實上,不僅是章邯,任何一個人得到章邯的這塊封地,都會請求收回!

無它,只因此封地足足佔了關中三成!

在那個霸道的男子明確表達自己要做關中王的前提下,沒有哪個人敢安然佔據!

雍王,是章邯投降之後,項羽本尊許諾給章邯的王位,衆人皆知。

王慶即便是再想做關中王,已經許諾過的雍王,都必須要封給章邯。

當然,封過之後,章邯固辭不受,可就不關他的事了,畢竟他是已經完成之前的許諾了。

爲了讓章邯固辭不受的更堅定些,王慶沒有聽從范增的建議只給章邯封廢丘等三縣之地,而是直接將地方擴大到了整個關中的三成!

三縣之地,章邯或許會接受,但擴大到了關中三成之後,是個人都不得不親自請求撤封!

沒有辦法,事情就是這樣,有些時候,想要做成一些事,必須要使用一些手段。

“……章將軍哪裡的話?誰敢說章將軍誅秦無功?

若非將軍深明大義,棄暗投明,率領二十餘萬秦兵歸降,共反暴秦,誰敢說此時秦朝就定能覆滅?

將軍之功,衆人明鑑,封雍王領關中三成之地,無人敢言不妥!”

王慶站起身來,同樣敬了章邯一杯酒,將躬身的章邯扶起,極爲正氣的說道。

章邯心中苦澀難言,這個時候誰還敢領雍王?

若是二十萬秦兵不被你坑殺,有他們在我並非不能領關中三成之地與你相抗,但如今…

…關中秦人恨我不早死,你又一心要做關中王,我又如何敢領下這雍王,以及封地?

當下開口固辭道:“章邯無有才能,先前帶兵連續作戰,賤體睏倦,不願再觸官場戰場之事,只願安然而居。

蒙上將軍不棄,加封雍王,實屬章邯幸事,但章邯不堪造就,難耐驅使……請上將軍收回成命,不然章邯心中難安,唯有鬱鬱而終!”

說完單膝跪下。

王慶連忙去扶,但章邯哪裡肯起來?執意讓王慶將其封地收回。

爭執良久,不能訣,范增便起身勸慰,說既然章邯將軍執意如此,上將軍也不能強人所難……

其餘人自然不能再處於看戲狀態,以吳芮、魏豹起頭,共同勸慰上將軍遵從章邯之意。

張耳、田都、田安幾人雖然膩歪,但別人都這樣做了他們也不能不起身勸慰。

勸慰的人中,就數彭越最是真心實意。

王慶又推辭了一會兒,衆人盛情難卻,只得同意此事,將章邯扶起,執着他的手,有些傷感的道:

“我知章將軍之意,若非叔父項伯不停進言,說秦軍易暴亂,合當盡數殺之,我如何能夠一夜之間坑殺二十萬降卒?

章將軍也不會如此大傷心神,有了不爲官不爲將不爲王,一心想要隱居之念。

章將軍大才,項籍怎忍心讓將軍安然隱居?但將軍心神損傷,又不得不顧慮。

項籍欲拜將軍爲左使(相當於高級參謀),食邑萬戶,金五十萬,以供將軍用度,如此以來,將軍既能夠將養心神,又能出謀劃策,不至於埋沒將軍之才。”

章邯之事就此定下,至於一同歸降的司馬欣、董翳二人先前項王本尊沒有許諾,王慶自然不會給自己找麻煩去給他們封王。

準備和章邯一樣,找一個清貴顯職做做,多給錢財多給食邑,讓他們富貴下去好了。

章邯此事結束後,商議的封王之事沒再有波瀾興起,當下又宴飲一番之後,衆人紛紛告辭,回去各寫奏章。

衆人請封王慶爲關中王,盡擁秦關中之地,王慶則爲諸人請封。

第二日,在看完衆人爲自己請封的書信,確認無誤,又讓衆人看了自己爲他們請封的書信之後,就派遣心腹之人帶着這些書信以及劃分好的地圖,往東而去,準備投遞給楚王讓楚懷王定奪。

當然,在這些人前往楚地的同時,也有一些人暗地裡出了函谷關,往趙國陳餘,齊國田榮那裡而去,將會在那裡暗暗的散佈商議封王時,爲了能夠讓他二人封王,上將軍項籍做了多大的努力…

做好事不留名可不行……

王慶在封王會議中,無意中說出的項伯力諫坑殺秦降卒的事,不知被何人說出,在軍營中暗暗流傳。

不僅是軍營,就連咸陽以及關中的其它地方都有流傳,而且速度還不慢,畢竟秦軍二十萬兵卒投降而被盡數坑殺,是不少秦人心中的傷痛,雖然武安君白起之前做過規模更大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距離的增加,此事越傳越離譜,有不少的地方已經出現了諸如

‘二十萬降卒乃是項伯強迫上將軍下令’‘項伯趁上將軍不備,利用其身份,假傳上將軍命,一夜坑殺二十萬,上將軍知道後趕來阻止,已經爲時晚矣。’……之類的版本。

關鍵是很多得知此事的關中秦人都極爲相信,說,從上將軍入關之後約法三章,善待秦國之民就可以看出,上將軍不是殘暴之人,怎會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

現在事情明瞭了,定然是項伯這老賊依仗着自己上將軍叔父的身份,做出的這等喪盡天良之行……

自從那天和張良談過話之後,項伯就比較老實,因爲心中有事,擔心會被看出,而且他整個人還在爲到底出不出手而糾結,所以在接下來的這幾天裡,基本上都沒怎麼出自己的住所,對外稱是身上傷重,需要多多休養。

封王這樣的大事,他除了見了一次王慶,提議應該給張良封王之外其餘都不曾攙和。

王慶自然不會答應項伯的要求,給張良請封。

這樣做純粹個自己找不自在,當下就‘以子房父祖久爲韓相,而子房又爲韓司徒,忠心王室,韓國全靠子房一力支撐’爲由給拒絕掉了。

他雖然不怎麼出屋,但卻密切的關注着各種事情和消息,有些擔心先前他與張良之間的談話會走漏消息,被自己的侄子發覺,從而對他不利。

結果並沒有發現多少對自己不利的消息,直到坑殺二十萬降卒是項伯力薦的消息傳來……

第一零七章 調教(四)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五十四章 攻陷魯都第二二九章 率師北上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五二零章 反攻基地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一七一章 暈暈的解元第一八零章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三零三章 夜宴之叔侄對決(一)第十七章 衛生防疫第四二二章 土地雖多,卻沒有一分多餘第二七九章 任重道遠,斬殺沛公並非萬事大吉第二三一章 鬱悶的吳用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三七四章 展顏一笑百媚生第五零五章 坐地漲價第二十七章 淝水之戰第一五二章 氣節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三九三章 老糊塗的皇帝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第三零零章 王慶對虞姬言:這就是在做大事第二八一章 心情複雜的張子房(三十月票加更)第三十一章 裡方揮戈第四二九章 史思明的疑惑第三三三章 你全家都是娘們第五十七章 素口蠻腰第五三四章 不破胡虜,誓不回還!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二二二章 武都監宅心仁厚!第二零四章 算不算獅子吼?第九十八章 心寒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五四零章 東林寺外,仰天長嘯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五零九章 諸葛連弩第六十八章 君舟民水第七章 隱藏任務,淝水之戰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二二六章 攻關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二七二章 實力坑親侄子的項伯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一六三章 往事不能回首第三五一章 離間計第二九九章 實力背鍋俠項伯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二章 設酒殺雞做食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一七三章 能說的武大第二四二章 戰!死戰!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三零五章 又是一出鴻門宴第二四零章 火攻?馬謖?第七十一章 廢除宮市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一八二章 憤怒的廂軍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三二八章 太守: 進衙門不給錢?死了活該!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七十八章 ,少說話莫飲酒,謹防無賴子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八十三章 功高莫過救主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三六八章 渡命第一零五章 調教(二)第一七三章 能說的武大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四七五章 東吳出兵,再伐曹魏(拜求訂閱)第一二五章 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七十章 賣炭翁第五十一章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第一零七章 調教(四)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五十四章 攻陷魯都第二二九章 率師北上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五二零章 反攻基地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一七一章 暈暈的解元第一八零章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三零三章 夜宴之叔侄對決(一)第十七章 衛生防疫第四二二章 土地雖多,卻沒有一分多餘第二七九章 任重道遠,斬殺沛公並非萬事大吉第二三一章 鬱悶的吳用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三七四章 展顏一笑百媚生第五零五章 坐地漲價第二十七章 淝水之戰第一五二章 氣節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三九三章 老糊塗的皇帝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第三零零章 王慶對虞姬言:這就是在做大事第二八一章 心情複雜的張子房(三十月票加更)第三十一章 裡方揮戈第四二九章 史思明的疑惑第三三三章 你全家都是娘們第五十七章 素口蠻腰第五三四章 不破胡虜,誓不回還!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二二二章 武都監宅心仁厚!第二零四章 算不算獅子吼?第九十八章 心寒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五四零章 東林寺外,仰天長嘯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五零九章 諸葛連弩第六十八章 君舟民水第七章 隱藏任務,淝水之戰第五一四章 相隔幾百年的兩個後主(二和一)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二二六章 攻關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二七二章 實力坑親侄子的項伯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一六三章 往事不能回首第三五一章 離間計第二九九章 實力背鍋俠項伯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二章 設酒殺雞做食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一七三章 能說的武大第二四二章 戰!死戰!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三零五章 又是一出鴻門宴第二四零章 火攻?馬謖?第七十一章 廢除宮市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一八二章 憤怒的廂軍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三二八章 太守: 進衙門不給錢?死了活該!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七十八章 ,少說話莫飲酒,謹防無賴子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八十三章 功高莫過救主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三六八章 渡命第一零五章 調教(二)第一七三章 能說的武大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四七五章 東吳出兵,再伐曹魏(拜求訂閱)第一二五章 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七十章 賣炭翁第五十一章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