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拆分士紳階級

最低到鎮一級的城池可以設定鎮級漢人市政委員會。

如此一來,漢人士紳階級雖然交出了手裡的武裝力量,但家族子弟可以進地方守備軍團當軍官,自家家主又可以進入具有參政提議權的市政委員會,怎麼看都是賺了!

進入地方守備軍團的士紳子弟同樣可以指揮原本屬於自己的家丁,只不過要多擔負一下地方的安全守衛,防止小股綠皮和野獸人襲擾。

至於護衛商隊,更是家丁護衛原本就會做的事情。

這種看起來很是優渥的改革,自然沒有引起西域地方漢人士紳階級的反感,殊不知,李察已經在潛規則下瓦解了西域漢人士紳階級的基礎!

雖然從家丁護衛變成地方衛戍部隊沒啥區別,但別忘了,地方守備軍團實際上是大明王朝的官方力量,如果遇到戰爭,李察是有權利調動地方守備軍團輪替上前線的!

到時候從戰場上走一波,退下來時軍隊中的士紳子弟軍官還能剩多少?

當然,現在西域已經變得和平安康,地方漢人士紳大部分人並沒有看出這一點不妥,小部分能看出來的,人單力薄,也不敢當出頭鳥被大明王朝針對。

更何況,能擁有參政權利和掌控地方衛戍部隊的機會,對地方漢人士紳階級誘惑太大了!

漢人的官本位思想讓他們對李察的新政策無法抗拒。

即便知道其中有風險,也大肆派遣家族子弟進入地方守備軍團任職。

而地方守備軍團沒有軍功授田,開銷從地方稅收中支付,也讓中央政府少去了一大負擔。

至於市政委員會,進入的途徑可不僅僅只是交出家丁護衛,這只是李察放出的政治煙霧彈。

其實市政委員會真正進入的條件標準是根據稅收多寡!

在市政委員會規章中,繳稅數額超過一定數目,且達到一定時限,即可進入市政委員會,而一旦繳稅數額少於一定數目達到一定時限,則必須退出市政委員會。

市政委員會只有參政議政的權利,決定權還是在地方官府上,說白了,市政委員會委員本身不是官,他們只是一種變相的民間代表而已。

所謂的參政議政看似權利很大,其實就是對官府提出一些建議,跟立法權差的遠呢!

只是,這玩意剛出來,地方漢人士紳階級被官府忽悠的只看到表面好處,並沒有意識到市政委員會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僅僅是將其當成干預官府的政治工具。

大明3年一整年的時間,李察全部精力都放在內政方面,因爲表面放出的誘惑太多,再加上新朝處理,十萬大軍的威懾,改革十分順利,即便有些許宵小,也不過是給官府送意外收入(抄家)!

到了大明4年的時候,改革基本上已經全部完成,這時候,很多貢獻出家丁護衛,在市政委員會中享受特權還不到半年的士紳階級們,突然發現他們的稅收標準不達標,面臨被市政委員會辭退的風險!

光交人頭稅,當然沒幾個錢,能達標纔怪!

而這時候各項新政法制已經完善,其中還混入了大批既得利益者,並且因爲士紳子弟和市政委員會本身的特殊性,由家丁護衛組建的地方守備軍團幾乎是直接聽命於市政委員會……

因爲市政委員會是按照稅收決定的,他們的稅收佔據地方政府的大頭,守備軍團的維持軍費又是從地方稅收裡撥款,也就是說市政委員會的會員們纔是守備軍團的衣食父母!

再加上市政委員會會員家族中很多子弟在地方守備軍團裡任職,地方守備軍團已經隱隱將市政委員會當成自己的頂頭上司……

士紳階級和稅收大戶已經習慣了通過市政委員會操控一切,也明白任何一個新加入的市政委員會會員都會分攤自己的既得利益,踢出其他會員則會讓自己減少競爭者!

因此,不用李察出手,那些會員被發現稅收不達標,並且逾期後,立馬被市政委員會中的其他會員和臨時委員剔除市政委員會!

被剔除的士紳自然不甘心,結果市政委員會的內鬥變得越發激烈,很多士紳爲了不被剔除,甚至主動要求加稅!

縮減稅收標準是不可能的,因爲市政委員會的稅收需要養着地方守備軍團,他們提供的商隊護衛關係着衆多會員的錢袋子,守備軍團提供的保護也能讓會員們不用擔心綠皮和野獸人的襲擾!

更何況,收上來的稅收市政委員會也能獲得好處,畢竟市政委員會也不是打白工,他們可是參政議政的大佬呢,也是需要拿工資的!

工資也是從地方稅賦裡出,中央不拿一分錢,成比例拿工資,地方稅賦越多,參政會員們拿到的工資越多!

這裡面,經商的士紳們非常重視,他們的田產相對而言不算多,和那些光靠吃田租的大地主士紳形成了天然的對立面。

在這種大環境下,李察頒佈了攤丁入畝稅收政策,對田畝不再按照人頭收稅,而是按照田產面積!

如此一來,那些稅收不夠標準的地主士紳立馬可以保住自己的市政委員會會員身份!

繼續享受地方守備軍團的免費保護,參政議政的大權!

特別是參政議政的大權,讓士紳們迷戀的不可自拔……

自古民不與官鬥,但市政委員會讓士紳們體驗到了他們跟地方官府站在同一水準上的尊嚴!

這個尊嚴可不是用錢能買到的。

李察恰到好處的頒佈攤丁入畝後,罕見的沒有受到大量漢人士紳階級的反對。

首先,經商的地主們普遍對這項政策保持中立態度,他們寧願失去一些田租繳稅,也不願意放棄市政委員會的大權和地方守備軍團的免費使用。

其次,純地主的士紳們,一些膽小的畏懼大明軍威,也不敢反抗,成了默認的大多數中的一員。

只有那些大地主士紳階級,因爲損失太大,寧願放棄市政委員會,也要反對這項政策!

083 從心的巡檢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308 趙氏宋國399 背嵬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198 撤軍(爲lxlyandccc萬賞加更!)434 令人想不通的北伐488 協約國誕生104 合作(求首訂)270 義務屯墾兵419 攻城炮抵達505 回家的希望050 絕望中的跳反144 一北一南061 可憐的色目人壯丁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368 數萬俘虜292 雙頭巨人042 暴起殺人096 擴編明軍營265 林登萬264 西域危機170 齊射與屠戮131 內閣(1/4)410 反擊失敗027 進攻豺狼人063 官兵要撤退369 失去希望的鹹魚017 新兵種出現344 被舉報了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219 西州226 被高估的民勇132 練兵目標(2/4)370 進攻安國府115 交戰的正確打開方式470 英倫三島072 上萬唐幣到手266 受傷的總是士紳421 民心025 成爲隊正429 都是假的228 李察的亡靈軍團130 色目人的出路004 顛倒是非491 波斯衛所231 龍家軍滅460 如來神掌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345 被同化的歐洲148 主力對決140 進攻石國府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061 可憐的色目人壯丁313 進攻長安444 征服東南亞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438 紙幣經濟計劃136 選擇陣營229 擊敗龍家軍471 面目全非的婆羅門教044 輕騎兵105 出征391 復興歸田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456 詭異的光頭284 堅定抗明立場298 進攻涼州城484 奧地利亡國295 降服雙頭巨人453 馬拉特聯盟114 這是個狠人352 決戰來臨前327 火槍的巨大優勢187 克服恐懼的戰鬥435 諷刺的保護212 真正的重裝鐵騎446 高昂的造價363 一追一逃144 一北一南138 李察的戰略009 兌子299 踏過護城河342 懷舊的龍立果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138 李察的戰略214 帝國時代面板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193 奴役(爲舵主lxlyandccc加更)396 八萬俘虜024 大唐軍制107 統治階級的戰爭(上架暴更)270 義務屯墾兵509 大結局(二合一)391 復興歸田424 南宋滅亡088 心氣026 填滿兵額302 所向披靡165 接敵
083 從心的巡檢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308 趙氏宋國399 背嵬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198 撤軍(爲lxlyandccc萬賞加更!)434 令人想不通的北伐488 協約國誕生104 合作(求首訂)270 義務屯墾兵419 攻城炮抵達505 回家的希望050 絕望中的跳反144 一北一南061 可憐的色目人壯丁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368 數萬俘虜292 雙頭巨人042 暴起殺人096 擴編明軍營265 林登萬264 西域危機170 齊射與屠戮131 內閣(1/4)410 反擊失敗027 進攻豺狼人063 官兵要撤退369 失去希望的鹹魚017 新兵種出現344 被舉報了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219 西州226 被高估的民勇132 練兵目標(2/4)370 進攻安國府115 交戰的正確打開方式470 英倫三島072 上萬唐幣到手266 受傷的總是士紳421 民心025 成爲隊正429 都是假的228 李察的亡靈軍團130 色目人的出路004 顛倒是非491 波斯衛所231 龍家軍滅460 如來神掌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345 被同化的歐洲148 主力對決140 進攻石國府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061 可憐的色目人壯丁313 進攻長安444 征服東南亞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438 紙幣經濟計劃136 選擇陣營229 擊敗龍家軍471 面目全非的婆羅門教044 輕騎兵105 出征391 復興歸田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456 詭異的光頭284 堅定抗明立場298 進攻涼州城484 奧地利亡國295 降服雙頭巨人453 馬拉特聯盟114 這是個狠人352 決戰來臨前327 火槍的巨大優勢187 克服恐懼的戰鬥435 諷刺的保護212 真正的重裝鐵騎446 高昂的造價363 一追一逃144 一北一南138 李察的戰略009 兌子299 踏過護城河342 懷舊的龍立果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138 李察的戰略214 帝國時代面板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193 奴役(爲舵主lxlyandccc加更)396 八萬俘虜024 大唐軍制107 統治階級的戰爭(上架暴更)270 義務屯墾兵509 大結局(二合一)391 復興歸田424 南宋滅亡088 心氣026 填滿兵額302 所向披靡165 接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