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

妙兒聞言裝出一副突然記起的樣子、驚呼了聲:“一說起二嬸孃,我倒是突然記起了一件事來———二孃沒嫁到我們家前不也是寡婦?我記得當年娘帶我出門時,路上正巧碰到二孃一身素縞的立在一座新墳前,後來二嬸孃也是覺得二孃和她同病相憐,纔會起了憐憫之心主動收留二孃到我們家小住。”

妙兒說着頓了頓,才裝出一臉迷茫的樣子補了句:“不過我卻不曉得二孃孃家還有些什麼人,指不定她家裡的父兄也都俱在,那她便不是那位道長所說的黴星了……”

妙兒這麼一說,張光才記起那崔氏嫁到張家前、的確是已經嫁過一回了,並且聽說嫁到前夫家去沒多久,前夫就出了意外去世了。

張光一懷疑崔氏是黴星,馬上接着仔細的回想起崔家的情形,馬上就記起崔氏說過她上頭本還有兩個兄長,但兄長和父親或是不幸染了重病、或是出門遭遇了意外,總之在崔氏還小的時候就相繼離世。

也正是因爲如此,眼下崔家一家上上下下只有黃氏、崔氏以及崔三娘三個婦孺,沒有半個男人……

一想起這一點,張光腦海裡立馬浮現起“一生下來就克父克兄、害得家裡只生下老幼婦孺,甚至娶妻嫁夫也都不順利”這句話,並且立刻覺得這話裡含着的幾個條件,崔氏每一樣都具備了!

克父克兄、讓家裡只剩下老幼婦孺,這一點已是事實、張光無需多做查證。至於嫁夫不順利就更不用查證了———崔氏不但剋死了前一任夫君,二嫁到張家後張家更是開始慢慢的敗落、並且讓張光諸事不順。

於是無需妙兒和張三郎多說,張光自個兒仔細的斟酌過後,很快就認定崔氏就是老道長口中的“黴星”,當下就指着崔氏所在的屋子破口大罵道:“沒想到我竟一時糊塗、娶了這麼個掃把星迴來!我說我們張家怎麼事事都不順利,原來全都是因崔氏身上帶着的黴運!”

妙兒聽了張光的話心裡大喜,更是適時的補了句:“是啊,我們也沒料到二孃竟會是百年一遇的黴星!不過這二孃對自個兒的生辰八字應是十分清楚纔是,難不成她不曾請人算自個兒過命格、一直不曉得自個兒是黴星轉世嗎?”

“若是她早就請人算過生辰八字,曉得自己的命格不好會給夫家帶來黴運,那她怎麼能瞞得死死的、一點都不叫我們知道呢?我們要是早知道了,興許還能做些別的什麼準備,不至於讓偌大的一個家業敗到現在這個地步……”

妙兒這麼一說,張光馬上認定崔氏是故意隱瞞,怒氣衝衝的說道:“她一定是怕我不娶她過門,所以故意隱瞞了自己命中帶黴這一點!崔氏這個婦人真真是太可恨了!我一定不會輕饒了她,一定要寫休書將她休回崔家去!”

張光怒氣衝衝的開口說要休妻,讓妙兒和張三郎不動聲色的交換了個眼色,隨後爲了張光不再着崔氏的道、反過來讓崔氏拿捏住,妙兒馬上出言提醒了張光一句:“爹,您可的仔細的想想,想清楚二孃是否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條,否則您無緣無故的寫休書休妻,二孃是可以上官府告您的!”

妙兒口中的“七出”、也被宋人稱作“七棄”,是北宋法律、禮制和習俗中,規定夫妻離婚時所要具備的七個條件,即七種情況。

這七種情況包括———一不順父母,爲其逆德也;

二無子,爲其絕世也;

三淫,爲其亂族也;

四妒,爲其亂家也;

五有惡疾,爲其不可與共粢盛也;

六口多言,爲其離親也;

七竊盜,爲其反義也。

也就是說,當妻子符合“七出”其中任何一個條件時,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離婚)。

而渣“七出”作爲男方休妻的標準,從表面上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制定、目的也是爲了維護男方的利益,但其實“七出”對女子除了具有約束作用外,也有着一定的益處———從另一方面來看,“七出”可以讓女子在男人處於絕對優勢地位的古代社會中,最低限度的免於任意被夫家拋棄的命運。

也就是說,張光其實不能無緣無故的把崔氏給休了,必須是崔氏犯了“七出”當中的一條,張光才能寫休書休妻。

除此之外,北宋律法中還規定了“三不去”,意思是指女子符合特定的三種情形時,夫家不能將其休去。

所謂“三不去”,分別指———一有所取無所歸。是指成親時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時卻已雙雙去世,原來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於是讓女子無家可歸;

二與更三年喪。是指和丈夫一起爲父親或母親(即公婆)守孝三年的女子,不能被夫家休去;

三前貧賤後富貴。是指丈夫娶妻的時候貧賤,後來富貴了,不能因富貴而嫌棄糟糠之妻。

“三不去”是作爲“七出”規定的補充規範,但卻明確指出“惡疾及奸者不在此列”。也就是說,妻子若符合“七出”中的“有惡疾”及“淫”兩項,則不在“三不去”的保障範圍之內。

另外,若有義絕的情形,法律規定雙方必須離婚,則“三不去”亦沒有保障。

所幸的是崔氏沒有在“三不去”之列,因此只要她犯了“七出”中任意一條,張光即刻就能寫休書將她休了去……

而只要崔氏不在“三不去”之列、張光又有心休妻,那這錯兒自然也就不怕挑不出來了!

於是在妙兒的提醒下,張光沒有魯莽的馬上提筆寫休書、反讓崔氏把他告到官府去,而是接受了妙兒的建議,打算先將此事壓下、若無其事的繼續和崔氏相處下去,以便能有機會揪出崔氏的錯處,將她趕出張家大門。

且先不說張光打算如何挑崔氏的錯處,卻說張光和妙兒兄妹的對話,卻不慎讓躲在門外的崔氏給偷聽了去!因此崔氏一得知張光竟想休妻,立時就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應對,事事都小心翼翼的做到最好,讓張光一時挑不出她的錯處來。

除此之外,崔氏更是悄悄的把黃氏找來相商,兩人一見面崔氏就一五一十的把張光的打算告知黃氏:“娘,張光那沒良心的傢伙竟然想休妻!枉我當年不嫌棄他張家不再風光、一心一意的嫁進張家,這些年來更是費盡心思替他打理家業、照料子女,沒想到今時今日他竟然這樣對我!”

黃氏可不想崔氏被休、回到崔家讓她養着,於是立馬開口追問道:“這好端端的,張光怎麼突然想把你休了?”

那崔氏只偷聽到後半截談話,因此不曉得張光真正想休了她的原因,以爲張光還是在惱她放印子錢一事,於是便把她的猜測說了出來:“還能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那幾個錢!他一定是記恨我挪了張家的銀錢放印子錢一事,所以纔想把我給休了……”

黃氏聞言沉思了片刻後,很快就指出兩個關鍵的地方,道:“二孃,那七出的一、三、四、五、六條你都沾不上邊,但這二、七條你可就得仔細的斟酌、斟酌了,免得一不小心讓張光抓了把柄將你休了!你現下年歲已不小了,又已生養過一個閨女,再嫁可就不一定能嫁到稱心如意的好人家了!”

崔氏一聽黃氏這話、馬上不服氣的辯駁道:“我乃是張家的當家夫人,當家夫人挪用家裡的銀錢,哪算得上‘盜竊’?張光休想把這個罪名扣到我頭上來,他頂多只能怪我辦事不利、沒把家當好!”

“那‘無子’這一條呢?”黃氏搖了搖頭,不緊不慢的反問道。

崔氏嫁入張家多年、只替張光生了一個閨女,這可是衆所周知、無法抹滅的事實!

因此崔氏一得了黃氏的提醒,馬上就顯得有些心虛、反駁時聲音也小了不少:“張光不是已經有三個小子了?我就是沒給張光生兒子,張光也不會無後!娘說的這一條也有點勉強,張光要拿這一條來休了我、也有些說不過去……”

黃氏也不和崔氏爭辯,只一語中的指出其中的關鍵:“但你生不出小子來,終歸在張家站不住腳,下半生也沒個依靠!我這有個包生小子的方子,你且拿回去試試!無論如何在沒生出小子前,你得想法子討張光的歡心,並且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別讓張家人抓到能把你休了的把柄!”

“等你給張光生了小子,看在那小子的份上,興許張光也就打消了休了你的念頭,畢竟把你休了、你生的小子也會跟着沒臉……”

黃氏把話說完後,崔氏再仔細一想、覺得她說的話句句都很是在理。於是回到張家後、崔氏倒也沒和張光吵鬧,並且比以往溫順安分了不少,不但對張光提出來的要求都百依百順,對妙兒幾兄妹也比以往和顏悅色了不少,言語舉動間更是有着巴結妙兒幾兄妹的意思

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三十七章 買田(下)第六十四章 惡氣終出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四十九章 張耀善後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七十八章 和離不易第二十章 事成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九章 瑣事一兩樁第五十一章 寡婦搧墳第十五章 母女話談第十章 斷袖之癖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十四章 蘇二孃擇婿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三十六章 難產第一百章 開襠羅褲第十四章 養珠(三)第三十九章 缺了門牙第六章 安置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八十六章 抄書賺錢第三十六章 買田(上)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二十八章 狠賺一筆(二)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三十八章 欠揍的小胖子第四章 張光吃癟(二)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八章 相互較勁第三十六章 難產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三十九章 天熱地旱(下)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七章 考驗(二)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二十九章 反擊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三十六章 買田(上)第四十四章 兄妹密謀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六十五章 沖喜第三十五章 發作第一章 繁華汴京第五十七章 甜蜜(一)第一章 巧娘(一)第五十章 一意孤行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二章 家敗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二十三章 妙兒釀酒(一)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六十四章 妙兒尋救兵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六十四章 惡氣終出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十章 斷袖之癖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八章 賣妾第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三十九章 喜悅(大結局)第三十三章 討厭被圍觀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二章 家敗
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三十七章 買田(下)第六十四章 惡氣終出第十六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四十九章 張耀善後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七十八章 和離不易第二十章 事成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九章 瑣事一兩樁第五十一章 寡婦搧墳第十五章 母女話談第十章 斷袖之癖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十四章 蘇二孃擇婿第六章 兄妹齊心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三十六章 難產第一百章 開襠羅褲第十四章 養珠(三)第三十九章 缺了門牙第六章 安置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八十六章 抄書賺錢第三十六章 買田(上)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二十八章 狠賺一筆(二)第三十三章 生辰禮物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三十八章 欠揍的小胖子第四章 張光吃癟(二)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八章 相互較勁第三十六章 難產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三十九章 天熱地旱(下)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七章 考驗(二)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二十九章 反擊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三十六章 買田(上)第四十四章 兄妹密謀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六十五章 沖喜第三十五章 發作第一章 繁華汴京第五十七章 甜蜜(一)第一章 巧娘(一)第五十章 一意孤行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二章 家敗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二十三章 妙兒釀酒(一)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六十四章 妙兒尋救兵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六十四章 惡氣終出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十章 斷袖之癖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八章 賣妾第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三十九章 喜悅(大結局)第三十三章 討厭被圍觀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二章 家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