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分裂

第266章

分裂 “袁公何意?”

董卓臉上滿是驚疑:“……袁公是怎麼逃出詔獄的?”

“是賈文和相助……”

袁隗低聲道:“詔獄起火,我本已自覺沒了生路……卻沒想到賈文和派了人入獄相救。”

“……詔獄的火是賈文和放的?可皇后也在詔獄……賈文和爲何救袁公?”

董卓並不知道這其中的變故,他的部隊趕到包圍何進的時候,詔獄已經燒了很久了。

“火是我放的……賈文和給了我火鐮,暗示我縱火越獄。可我年邁體衰,險些被薰死於獄中,得賈文和相救後便人事不省。”

“待醒來,我已在何進軍中……想來賈文和是不想讓人知道此事,已脫身而去。”

“只是沒多久何進便被四面圍困,我被困在戰場無可奈何。”

“何進說本初領着兵馬即將來援,可本初卻一直沒來……直到何進兵敗欲降,我便使其投仲穎部,以求活命。”

“但隨後何苗強入營中,欲殺盡何進殘部,我便沒敢再自表身份,隨後被貴婿牛輔視爲殘兵招入了輜重營。”

袁隗很誠實的說着他的經歷:“直到在軍中得知仲穎殺了何苗,我纔敢來尋仲穎相助。”

袁隗並不知道,這是賈詡故意爲之。

在袁隗看來,賈詡確實是實打實的把他從詔獄救了出來。

但賈詡把袁隗扔在詔獄外面,是因爲賈詡想讓袁隗活着落到旁人手裡。

無論是誰都可以,比如崔烈、何進、董卓……任何人都行。

劉備又不需要袁隗做人質,能做人質的袁家族人多的是,雒陽城東關着好幾百人呢,不差這一個。

而且劉備很清楚,袁紹是不會在乎袁隗的,人質沒用的。

袁紹是袁家的灰姑娘,在袁家,袁紹其實是父母雙亡的孤兒,是長期被家族當黑手套用的幹髒活的人——若真要說誰最希望袁隗袁基袁術趕緊去死,那必然是袁紹。

袁隗在別人眼裡是大佬,但在劉備眼裡,袁紹比袁隗狠得多。

袁隗不能死,必須讓袁隗活着出現在人前,而且不在劉備手裡,否則賈詡費盡心思安排的流言就會失效。

若是袁隗和袁基都死了,那每個人都會認爲詔獄的火是劉備放的,崔烈也不會那麼賣力的傳播流言。

袁基是流言的男主角,當然得和女主角做同命鴛鴦。

怎麼讓流言變成真相?

那當然是試圖掩蓋‘真相’。

皇家的醜聞當然要掩蓋,所以要一把火燒了詔獄,讓何皇后與袁基一起死在獄中,故意表露出懷疑此事,再把袁隗放出來……

袁隗活着,袁基死了,崔烈便會認定‘真相’,所有黑鍋就全都能扔到袁家頭上,而且無從辯解。

這種事是越描越黑的,袁隗再厲害也別想澄清袁基和何皇后的豔情故事。

只要百官和百姓都信了,那這流言不信也得信了,甚至明知道這是流言也只能接受,就像後世的鑽石或味精等謊言一樣。

最重要的是,只要袁隗活着,那很快袁隗就會知道,袁紹根本不在乎袁家其它人的性命。

到時候袁隗會幫誰,那可真的不一定。

袁隗和袁紹又不是父子……何苗能對付何進,張讓能對付何皇后,袁隗憑什麼就不能對付袁紹?

每個人都是可以利用的,包括死人,也包括敵人的親人。

“賈文和倒確實是與人爲善之人,看來也是在謀後路。”

董卓思索了一陣,點了點頭:“那……袁公想讓我做什麼?”

賈詡幫董卓出了不少主意,在董卓或是大多數人眼裡,賈詡確實是那種善存己身的人,不會輕易與任何人爲敵。

“我只想袁氏一族得以存續,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袁隗有些悲慼的說着:“我聽到了天子喪鐘,也聽軍中稱本初謀逆,害得陛下駕崩……此等大逆我袁氏當不起!請仲穎救我袁氏族人,我袁氏必傾舉族之力以報,定使仲穎得掌天下權柄!”

“這……袁公,袁本初已挾持史侯出了雒陽,欲立史侯爲帝,你何不去尋他掌控天下,爲何來尋我?”

董卓有些猶豫,他知道袁家隱藏的實力有多強,、若是汝南袁氏傾全力相助,任何人都能被堆成當世最強勢力。

但這感覺有點不真實啊……

“我袁氏千百族人皆在雒陽,本初若另立新君,我族當如何?”

袁隗苦澀的說着:“正是因爲擔心本初隨時會行大逆之事,我才急急來求仲穎相助啊……”

這倒是實在話,只要袁紹對雒陽出兵,袁家在雒陽的族人自然得全部族誅。

爲了保住雒陽的族人,袁隗反而是最不希望袁紹作亂的。

“那……袁公欲讓我如何相助?”

董卓沉思着問道。

“只要仲穎當權,便能保我袁氏不滅;只要袁氏不滅,便能助仲穎當權。”

“董承拜仲穎爲長兄之事我是知道的,如今董侯無戚,仲穎便是皇親,本就該匡國輔政……”

袁隗說得很是懇切:“那劉玄德與我族有大仇,若他當政,必不會放過我族,唯有仲穎可幫我……也唯有仲穎可與他爭鋒。”

董卓愣愣的思索了一番,卻又問了八卦:“咳……袁基真的和皇后有私情?”

“沒有……”

袁隗咬着牙根否認:“此乃誣謠!”

“真沒有?此等風流事可是美談啊,我今日聽聞衆人皆傳……”

董卓明顯不信,甚至還有些嫉妒之色。

“連你都不信……罷了。”

袁隗嘆了口氣:“仲穎也無需試探我,我知道此事無法辯解……我袁氏既已揹負此等逆亂無道之名,今後也只能依靠仲穎,別無可託付之人。”

……

發喪的前兩天,雒陽沒出什麼大亂子,至少表面上看起來算是風平浪靜。

劉備抽空補足了覺,並讓弟兄們都輪班好好休息,這兩天也沒給部隊安排任何軍務,就老老實實駐紮在德陽殿外。

衆所周知,白天睡了覺,晚上肯定是睡不着的。

第二天半夜,孟津有消息傳來。

丁原死了,據說被其主簿呂布所殺。

丁原的部隊無處可依,由於之前曾與劉備和董卓部隊交戰,丁原部曲不敢來投雒陽,便隨呂布一同叛投袁紹。

也正是收到此消息時,賈詡帶了個美人來營中尋劉備。

這是江離。

但賈詡已經不叫她江離了,而是以官名稱呼她爲貂蟬。

“劉使君,太后給董將軍傳了密詔,想請董將軍宿衛北宮,並殺盡暴室裡禁足的宮人……太后想主持明日大典。”

貂蟬是來告警的:“妾若留在宮內,恐也必死無疑,求使君搭救。”

董太后誤殺何皇后之後,貂蟬是唯一沒有進暴室的目擊者,因爲她要照顧劉協。

這是現成的眼線,劉備當然要用她盯着董太后。

而太后果然起了幺蛾子。

“還真是本性難改啊……皇后的死因我都已經掩蓋過去了,她卻還是不放心……”

劉備嘆了口氣:“她最想殺的應該是我吧?”

“使君乃宗親,又與儲君有師門之誼,且太后常因董驃騎之死怨恨使君……若使君持國主政,太后怎能放心呢……”

貂蟬低聲道:“太后向來如此,只要可能與她有損,便定會設法除去。”

“那便是她自找的了……”

劉備轉頭叫趙雲:“子龍,與貂蟬一起去把儲君帶回我營中,順便把暴室的宮人也帶出來,讓祖茂歸營,棄守北宮。”

“……多謝使君。”

貂蟬眼珠動了動,但隨後便低頭稱謝,一句話都沒多沒問。

“你也是儲君之師,本就是自己人,何必稱謝?”

劉備朝貂蟬笑了笑:“去收拾東西吧,你不會再回宮裡了。”

“那……是。”

貂蟬愣了愣,隨後又點頭,仍然沒多問。

趙雲和貂蟬領命離開後,劉備轉頭問賈詡:“文和,董卓那邊情況如何?”

“冥卒來報,袁隗已出現在了董仲穎營中,並被董仲穎藏於大帳內。袁隗若想救袁家族人,便必會讓董仲穎爭權。”

賈詡說道:“這兩天董仲穎都在整備兵馬,還派了人手去屍鄉,運了些財貨分給兵士,想來是在等儲君登基之日……昨日張濟來尋我,說是董仲穎有意和我聯姻。”

“那……你要不要先答應着?反正這事兒不吃虧……”

劉備笑着問賈詡。

“算了……他是想把孫女董白許配給我長子穆,董白嬌慣,那董仲穎又想長我一輩,我覺着挺吃虧的。”

賈詡連連搖頭:“嬌慣之婦可不能娶,何皇后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啊……”

(本章完)

第39章 再做大耳賊第161章 何爲名門第278章 大漢忠臣第24章 中山亂第239章 青州已定第228章 青州平定?第147章 做賊還是做官?第182章 養傷待戰第185章 舉賊爲官第173章 濟南來的名士第184章 背盟之亂第198章 方技第30章 小鬼難纏第297章 劫萬卷書第53章 危機再臨第136章 何謂天師!第69章 所謀甚大第226章 效法第263章 拿命來還第237章 海寇第147章 做賊還是做官?第177章 投資移民第17章 也算背水一戰第13章 匪患與謠言第125章 就是脅迫你第161章 何爲名門第132章 誰是亂賊第32章 黑社會鋤奸計劃第185章 舉賊爲官第252章 天下無主第224章 效仁仿義昭其德第81章 隻手遮天第87章 給曹操的好生意(求首訂)第239章 青州已定第84章 他是個賊第15章 分贓畫餅第95章 曹操還是那個曹操第74章 清理門戶第294章 新的黨爭第218章 平亂之策第40章 見色起意第128章 就喜歡大的第210章 東西之爭第225章 不仁而仁第244章 難兄難弟第165章 名士與善人第113章 西河醫學第241章 種田第206章 彌天之謊第238章 謊言第214章 亂世刺史皆軍頭第117章 卜師與商賈第85章 上架感言第66章 收復失土第295章 天子啓駕第13章 匪患與謠言第12章 先搞一塊地第11章 是兵還是賊第169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5章 太行與大耳第133章 天醫張寶第191章 有道之人第19章 馬商張世平第267章 出北邙第184章 背盟之亂第281章 新君登基第249章 來戰!第45章 大才?大財。第258章 貂蟬代後第31章 酷吏陽方正第54章 剿匪?剿匪。第10章 兄視備爲何?第89章 忙碌大意曹孟德(求首訂)第103章 孝道之極第16章 丈八與九尺第292章 名士擅言第175章 祖傳秘方第70章 此人是誰第226章 效法第12章 先搞一塊地第127章 天子與狗官第108章 以詐斷詐第283章 哪邊是賊第209章 天下對第69章 所謀甚大第162章 最後的活人機會第214章 亂世刺史皆軍頭第140章 見龍在田第119章 萬軍取首第63章 有始有終第22章 陣斬七個百夫長?第134章 誰的箴緯第84章 他是個賊第255章 定詔第117章 卜師與商賈第220章 諸葛族難第144章 賭神第32章 黑社會鋤奸計劃第181章 棄子第298章 劫駕雙謀
第39章 再做大耳賊第161章 何爲名門第278章 大漢忠臣第24章 中山亂第239章 青州已定第228章 青州平定?第147章 做賊還是做官?第182章 養傷待戰第185章 舉賊爲官第173章 濟南來的名士第184章 背盟之亂第198章 方技第30章 小鬼難纏第297章 劫萬卷書第53章 危機再臨第136章 何謂天師!第69章 所謀甚大第226章 效法第263章 拿命來還第237章 海寇第147章 做賊還是做官?第177章 投資移民第17章 也算背水一戰第13章 匪患與謠言第125章 就是脅迫你第161章 何爲名門第132章 誰是亂賊第32章 黑社會鋤奸計劃第185章 舉賊爲官第252章 天下無主第224章 效仁仿義昭其德第81章 隻手遮天第87章 給曹操的好生意(求首訂)第239章 青州已定第84章 他是個賊第15章 分贓畫餅第95章 曹操還是那個曹操第74章 清理門戶第294章 新的黨爭第218章 平亂之策第40章 見色起意第128章 就喜歡大的第210章 東西之爭第225章 不仁而仁第244章 難兄難弟第165章 名士與善人第113章 西河醫學第241章 種田第206章 彌天之謊第238章 謊言第214章 亂世刺史皆軍頭第117章 卜師與商賈第85章 上架感言第66章 收復失土第295章 天子啓駕第13章 匪患與謠言第12章 先搞一塊地第11章 是兵還是賊第169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5章 太行與大耳第133章 天醫張寶第191章 有道之人第19章 馬商張世平第267章 出北邙第184章 背盟之亂第281章 新君登基第249章 來戰!第45章 大才?大財。第258章 貂蟬代後第31章 酷吏陽方正第54章 剿匪?剿匪。第10章 兄視備爲何?第89章 忙碌大意曹孟德(求首訂)第103章 孝道之極第16章 丈八與九尺第292章 名士擅言第175章 祖傳秘方第70章 此人是誰第226章 效法第12章 先搞一塊地第127章 天子與狗官第108章 以詐斷詐第283章 哪邊是賊第209章 天下對第69章 所謀甚大第162章 最後的活人機會第214章 亂世刺史皆軍頭第140章 見龍在田第119章 萬軍取首第63章 有始有終第22章 陣斬七個百夫長?第134章 誰的箴緯第84章 他是個賊第255章 定詔第117章 卜師與商賈第220章 諸葛族難第144章 賭神第32章 黑社會鋤奸計劃第181章 棄子第298章 劫駕雙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