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路艱難,前途光明

“1968年美國空、海軍空中優勢戰鬥機計劃要求大幅度提高發動機推重比和改善進氣道與發動機的匹配性,同時,美國國防部作出了採用同一個核心機發展兩種發動機的決定。美國空、海軍在1968年4月聯合提出了一項爲期18個月的初始工程發展計劃,要求普惠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各製造和試驗一臺驗證機,發動機的核心要能同時滿足空、海軍的要求。”

國外和國內不同,國內研究某種新機,那都是極度保密的,比如說殲-8,保密程度就相當高,雖然在國外的眼中看起來就是個破爛貨,但是國內還是當做寶貝的。

人家國外,在研製之初,就是公開競爭的,兩大公司投標,搞的沸沸揚揚的,獲勝的公司還要大肆宣揚,展示自己公司的實力,帶動公司的股票上漲,等等。

所以,有關美國的三代發動機的研製,秦風知道的一清二楚。

當然,美國也有很多隱秘的項目,比如F-117,發展了十幾年,外界都不知道,最隱秘的,當屬二戰時期的曼哈頓工程了。

“普惠公司以JTF22核心發動機爲基礎,爲發展空、海軍用的兩種發動機進行投標,JTF22是在JTF16驗證機基礎上發展的,驗證機在1969年7月首次運轉。1970年3月在和通用電氣公司的GE1/10發動機競爭中普惠獲勝,空軍於1970年4月與普惠公司簽訂2.75億美元的“成本加獎勵”合同。”

秦風說的話,在場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秦風繼續說道:“這個合同很有意思,規定若成本超過或低於合同,則超過或低於部分由空軍和公司按90∶10比例分攤。但後來由於實際費用超過計劃費用很多,在1971年7月增加合同金額1.22億美元。對用於飛行試驗和生產型發動機則按“固定價格加獎勵”的辦法,空軍和公司之間按75∶25比例分攤。F100發動機用於研製的費用爲4.75億,用於部件改進的計劃費用約6.66億。也就是說,這款發動機到最後,總體的費用大概是11億美元。”

這些都是公開的資料,美國人沒有藏着掖着,秦風現在說起來,那也是清清楚楚,他對美國的三代發動機,那也是羨慕的流口水啊,同時,對研究過程,當然也就記得很清楚了。

他們沒有十年浩劫,沒有受到干擾,即使是這樣,那也研究了十幾年,如果按照最初的驗證機的話,那幾乎就要二十年了,哪怕是這麼長的時間,也不能說就完善了,現在依舊飽受發動機不成熟的困擾。

己方國內的水平,又怎麼能和美國比?投入沒有,工業基礎沒有,現在大家遇到這些困難,那都是正常的。

大家不能氣餒,不斷地推進下去,最終才能成熟起來的。

秦風最羨慕的,當然還是人家的研究方式。

“美國的這款發動機,比戰機的研發提前了數年,這樣就保證了對戰機的匹配,而且,人家發動機的研究是獨立於機型的,這是和我們最大的不同。”

秦風沒有如何的指指點點,只是在就事論事,現在這樣說,王揚也沒有覺得什麼不妥。

國家的確就是這樣的,國家想要搞殲-9,才投入研製的渦扇-6,屬於先有戰機,纔有發動機,這是不符合科學規律的。

飛機下馬,發動機跟着下馬的研發模式,很容易導致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扔一個的結果。

如果從後世來看的話,不僅僅是渦扇-6,另外的項目也是如此,渦扇-5,是給轟-5配套的,渦扇-8,是給運十配套的,在飛機項目下馬之後,這些發動機項目就跟着下馬了。

聽到了秦風的話,張總也是不由得感嘆:“是啊,如果咱們國家能夠投入資金,先花大力氣來搞一款核心機,然後,咱們在覈心機的基礎上進行配套研發,這樣,就能少走很多彎路,可惜啊。”

核心機,就是渦扇發動機的核心部分,先一級級地研究,一片片地研究,全部吃透,吃透之後,核心機就有了,在外面套個小涵道,那就是戰鬥機發動機,套個大涵道,那就是客機和轟炸機的發動機,改進一下輸出機構,那就是燃氣輪機,這樣纔是最合適的流程。

可惜啊,以前的時候這樣都不可能,現在,國家要把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這樣的研發,就更不可能了。

想要靠國家投資,很難,走西方的公司模式?利用市場競爭?初期投資巨大,離開了國家的支持,從哪裡找這麼多的投資去?

說到這裡的時候,衆人都感覺到了默然,這花生豆也覺得味同嚼蠟了。

大家都在默默地想心事。

“雖然咱們有很多困難,但是我堅信,咱們的前途是光明的。”秦風說道:“強大的國家,離不開強大的國防,強大的空軍,離不開強大的航空工業,咱們現在可能要忍耐,但是我相信,等到咱們的經濟好轉了,國家一定會在咱們這些領域裡大力發展的。”

“對,就是。”張總也振作起來:“咱們就爲了國家的強大,乾杯!”

大家沒有喝酒,舉起喝熱水的杯子來,碰到了一起,乳白色的搪瓷杯子上,爲人民服務幾個字,相互碰撞在一起。

離開410廠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瀋陽的冬季是寒冷的,秦風的心頭卻是火熱。

眼看着一個個的項目下馬,一個個的項目艱難地前進,秦風的心頭有很多的感慨,他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國家需要強大的國防,需要強大的航空工業,需要大國航空!

“咱們瀋陽這邊,算是老根據地,哪怕是國家的撥款再少,空軍的經費再短缺,肯定也是優先咱們的。”王揚說道:“尤其是新殲項目,就和殲-8殲-9一般,當只能支持一個的時候,國家肯定是支持咱們先把殲-8搞出來的,現在的殲-13也是。”

王揚開始繼續勸說秦風了:“未來的先進戰機,還得看咱們601所,爲了咱們的殲-13,你就留下來吧,好不好?”

秦風認真地搖搖頭:“不,如果戰機研發的思路不改的話,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還是要回成都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 幼獅戰鬥機第六百五十三章 事業和家庭第三十章 爭執第六百九十三章 接下來的研究第二百七十一章 扯皮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四百四十五章 美國人大方了?第九十七章 殲-8的機炮第五百一十一章 先進的顯示系統第一百五十九章 PIO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8燒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出差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航空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電子戰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奇特的轟六第六十二章 要不斷地學習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辦法第十章 絕密任務第八百七十章 新的氣動佈局第七章 殲-9模型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去看書第六百二十五章 掛架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零四章 秦雪的提問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做祖國的螺絲釘第二百二十五章 開闊視野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羅莫夫試飛院第七十一章 找六爺的資料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七百七十五章 強大的國防是買不來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四百九十六章 國外取經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顯第七百五十五章 全部趴下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加快試飛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環境第八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試飛第七百二十四章 揮汗如雨第五百二十章 634系統第六百六十七章 專業技術第五百三十章 殲八的航電升級第三百二十三章 貼着客機的肚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飛機廠第四百六十九章 短腿的問題第六章 撐起共和國的天空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個新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性能計算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容易解決第五百九十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第六百九十章 起落架放不下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殲八C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世界上最棒的第一百二十八章 渦扇-6第八百零六章 殲十首飛第一百零七章 殲-8上高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反艦導彈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九十五章 可以承受第三十二章 還剩最後一個科目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八章 秦風眼中的殲-9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研和引進的關係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步步的推進第六百零一章 新的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提親的不少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爸爸而驕傲第四十一章 來到試飛院第一百六十七章 歡迎國際友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航空人請大家從32章重新閱讀第五百四十三章 殲七的進一步改進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墨爾本號第七百二十一章 機動性很高第二百一十二章 先進性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四百七十四章 靠自己第四百二十三章 雙三角翼第八百零一章 頂不住壓力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事和大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密集編隊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二百一十章 怪蛇-3!第四百一十四章 殲教七飛上藍天第四百三十四章 先解決有無第五百八十章 如此巨大第八百一十一章 咱們的雷達第四十一章 來到試飛院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五百七十六章 漂亮的渦流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軍護航表演大隊第五十九章 18式
第二百五十三章 幼獅戰鬥機第六百五十三章 事業和家庭第三十章 爭執第六百九十三章 接下來的研究第二百七十一章 扯皮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四百四十五章 美國人大方了?第九十七章 殲-8的機炮第五百一十一章 先進的顯示系統第一百五十九章 PIO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8燒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出差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航空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電子戰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奇特的轟六第六十二章 要不斷地學習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辦法第十章 絕密任務第八百七十章 新的氣動佈局第七章 殲-9模型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去看書第六百二十五章 掛架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零四章 秦雪的提問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做祖國的螺絲釘第二百二十五章 開闊視野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羅莫夫試飛院第七十一章 找六爺的資料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七百七十五章 強大的國防是買不來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四百九十六章 國外取經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顯第七百五十五章 全部趴下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加快試飛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環境第八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試飛第七百二十四章 揮汗如雨第五百二十章 634系統第六百六十七章 專業技術第五百三十章 殲八的航電升級第三百二十三章 貼着客機的肚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飛機廠第四百六十九章 短腿的問題第六章 撐起共和國的天空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個新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性能計算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容易解決第五百九十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第六百九十章 起落架放不下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殲八C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世界上最棒的第一百二十八章 渦扇-6第八百零六章 殲十首飛第一百零七章 殲-8上高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反艦導彈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九十五章 可以承受第三十二章 還剩最後一個科目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八章 秦風眼中的殲-9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研和引進的關係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步步的推進第六百零一章 新的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提親的不少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爸爸而驕傲第四十一章 來到試飛院第一百六十七章 歡迎國際友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航空人請大家從32章重新閱讀第五百四十三章 殲七的進一步改進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墨爾本號第七百二十一章 機動性很高第二百一十二章 先進性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四百七十四章 靠自己第四百二十三章 雙三角翼第八百零一章 頂不住壓力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事和大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密集編隊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二百一十章 怪蛇-3!第四百一十四章 殲教七飛上藍天第四百三十四章 先解決有無第五百八十章 如此巨大第八百一十一章 咱們的雷達第四十一章 來到試飛院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五百七十六章 漂亮的渦流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軍護航表演大隊第五十九章 18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