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

月華臺前哨科研基地,一號會議室中,來自各國的科研人員與醫療大拿紛紛翻閱着擺在自己面前的報告文件。

從瀚海號航天飛機傳遞回來的數據清晰的記錄了四名登火航天員各自的身體狀況。

四名感染患者中症狀最輕微的是小隊的隊長翟至剛,目前除了體溫達到了三十九度左右外身體並未出現什麼其他的症狀。

如果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普通人,三十九度的體溫妥妥的是高燒了。

不過對於一名身處外太空的宇航員來說,39℃度的體溫並不能判定爲高燒,對於航天員來說,這個級別的體溫其實是可以算作正常範圍的。

當然,參考他現在遭遇火星微生物感染,以及之前的正常體溫,39攝氏度的體溫可以看做他的免疫力更強或體質相對特殊,暫時處於感染的潛伏期或已經具備了對火星細菌感染的一定免疫力。

只不過這一切都要等待他們返回月球基地後進行全方位的身體檢測才能弄清楚到底是什麼情況。

而相對比症狀最輕的翟至剛來說,四名航天員中唯一的女性劉楊的身體狀況就不容樂觀了。

從體檢報告來看,她已經出現了脫髮、指甲鬆動等各種問題。

最嚴重的情況還當屬於她的皮膚狀態,在從火星返航月球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中,她的皮膚已經出現了非人的結構性質。

原先柔軟的人體皮膚組織如今覆蓋着一層由硅蛋白化合物取代。

從一系列的症狀來看,這名女性航天員,正在由人類逐漸的演變成類似於‘硅藻’的半碳基半硅基生命體。

唯一讓人稍稍安心一些的是她目前的各項身體素質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依舊能吃能喝能睡,甚至精力還比以前更加的旺盛一些。

這種怪異的情況,讓在場的所有科研人員與醫療專家都有些摸不着頭腦。

畢竟正常情況下,人體被外來細菌病毒感染後免疫系統都會啓動,通過各種手段來清理掉進入人體的細菌與病毒。

而在這個過程中,人體通常會喪失對體溫調節能力、機體抵抗力下降、出現身體虛弱無力、嗜睡等等各種情況。

但放到劉楊的身上,除了體溫升高這條對上了以上,其他的感染症狀可以說幾乎全都對應不上,這不由的讓人困惑。

會議室中,在等待了十來分鐘,等待各國的科研人員與醫療專家看完了報告文件後,坐在首位上主持會議的柯建華教授敲了敲桌子,將所有人的注意力拉過來後,沉聲開口問道。

“各位,對於四名受火星微生物細菌感染的航天員,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會議室中,來自普朗克微生物研究所的馬修·韋伯斯特教授放下了手中的報告文件,饒有興趣的開口道。

“我覺得這可能並不是一場感染。”

聽到這個看法,會議室中的所有人頓時齊唰唰的看了過來。

馬修·韋伯斯特的目光對上了坐在首位上的柯建華,臉上帶着感興趣的神色,繼續道:

“雖然我並不是一名醫生,但作爲一名微生物學家,對於人體感染了各種細菌病毒後的正常反應我非常的清楚。”

“發燒、嘔吐、腹瀉、虛弱、嗜睡等等各種狀態都是人類的免疫系統爲了將感染身體的病毒或微生物消滅而採取的應對措施。”

“但很顯然,這四名宇航員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這意味着他們的身體免疫系統並沒有對這些入侵者產生免疫反應。”

“所以在我看來,他們並不是感染。”

首位上,柯建華教授皺着眉頭開口道:“但四名航天員的身體均出現了體溫升高,排泄物中確認火星微生物等等感染狀態。”

“不不不!”

馬修·韋伯斯特搖着頭回道:“這並不能證明他們就是被感染。”

“在我看來,相對比用感染了火星微生物細菌這一說法,我更願意稱之爲火星微生物與人類的共同進化!”

“共同進化?”

“沒錯!”

馬修·韋伯斯特用力的點了點頭,笑道:“是的,共同進化!在我看來,這是人類的又一次進化之旅!”

“自從數百萬年前第一批人猿生物進化出現,掌握了使用工具後,在人類的進化歷史中,最大的一個轉折點就是學會了使用火,火的掌控使得人類邁向了高速朝現代人進化的道路。”

“從科學角度來講,這一進程一直維持到了約莫二十萬年前的智人時代。”

“不過在我看來,這一進程一直維持到了五萬年前,那個時候的人類和現代人類就已經相差不大了。”

“而在這五萬年以來,人類的進化一直都是相當緩慢的,甚至可以說是暫停的。”

“至於停止或緩慢進化的原因,或許是因爲外部環境已經沒有了能夠威脅智人的生物,亦或者是能夠讓智人進一步進化的條件,火的運用,帶來的熟食只能夠讓人類進化到現在這種程度。”

“但現在,進化的新契機出現了!”

“沒錯,就是這些火星微生物!”

“它們能夠與人類共存,並且引導人類走向一條全新的進化之路!”

會議室中,嘈雜的議論聲四起,不少人都對這套全新的‘進化理論’相當的感興趣。

的確,按照瀚海號航天飛機上四名宇航員現在的身體狀況,確實非常符合這位馬修·韋伯斯特教授所說的狀態。

這些火星微生物或許對人類並沒有太多的害處,相反,它們還能夠幫助人類走上一條全新的進化之路。

有人開口詢問道:“那他們最終會進化成一個什麼樣子?”

馬修·韋伯斯特搖了搖頭,道:“這個問題我恐怕暫時給不出答案,他們現在還處於進化的早期,最終會進化到一個怎樣的地步只有時間能給予答案。”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他們可能會進化的比目前的人類更能適應苛刻的生態環境,比如無氧的火星,適應更冷的生態等等。”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滿懷興奮和期待的看向的首位上的柯建華教授,建議道:“我建議可以用獨立封閉的基地房間來安排這四名航天員,看看他們在這些火星微生物的刺激下會進化成什麼樣子!”

“這對於人類的發展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我申請進入觀察組織”

看着這位馬修·韋伯斯特教授興奮的模樣,柯建華教授一臉的頭疼。

他沒忍住又敲了敲桌子,打斷了對方的滔滔不絕,捏揉着眉心開口道:

“或許你的理論可能是對的,但是現在我們要討論的並不是如何讓人類進化,而是如何制止這種感染現象,以拯救我們航天員的生命。”

聽到這個問題,會議室中頓時又安靜了下來。

來自米國NASA宇航局的外星生物學教授道爾頓·麥克開口道:“很難,單靠目前的這些數據,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對付這些來自火星的微生物。”

“瀚海號航天飛機上沒有辦法進行活體細菌感染實驗,我們也無從得知什麼類型的藥物才能對這些小東西造成殺傷。”

“要想真正找到解決的辦法,只有讓四名航天員儘快回到月球,展開研究才行。”

柯建華瞥了一眼這位NASA宇航局的專家,沒有說話。

這位道爾頓教授簡直在說廢話,如果不難的話,他們放開對火星的微生物研究機會給全世界幹什麼?

會議開了一個小時左右,但很顯然,在這一場常規性質的會議上,並沒有收穫什麼有效性的意見或解決方法。

雖然知道僅憑這些瀚海號航天飛機傳遞回來的數據很難找到真正有效的辦法,但負責主持會議柯建華教授依舊失望不已。

畢竟對於他來說,這是四名華國航天員的生命。

儘管從現在的體檢數據來看,四名登火小隊暫時還沒有生命安全的危險,哪怕是感染情況最嚴重的劉楊,除了身體的結構出現了一些異變外,各項生命指標並未出現顯著的下降。

甚至從另一種程度上來說,受火星微生物細菌的影響,她的身體代謝與細胞活性反而提高了。

從某種生理學的角度上來說,這反而是她變得更‘健壯’‘健康’的表現。

只不過,誰也不知道這種變異會讓她整個人變成什麼樣子。

帶着一些擔憂,柯建華教授將今天的會議內容整理出來,然後通過中繼衛星發送回了地球總部。

與此同時,另一邊。

金陵,下蜀航天基地的總部大樓,常華祥院士的辦公室中。

翻閱着月華臺前哨科研站基地傳遞回來的會議報告,徐川眼眸中帶上了一絲饒有興趣的神色。

“進化。”

“這個觀點倒是挺有意思的。”

一旁,目光落在柯建華教授畫的重點筆記上,常華祥院士皺着眉頭開口道:“不管這些火星微生物是否可以讓人類進化,我們現在先得解決這個麻煩再來說這些。”

徐川笑了笑,道:“放心吧常老,我不可能拿四名航天員的生命來做這種事的。”

他知道常華祥院士在擔憂什麼,無非就是怕他對進化這種事情感興趣了,拿航天員的生命做實驗,測試這些火星微生物會最終對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但這種事情在他身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就算是對這些火星微生物的所有‘進化’感興趣,他也必須要先清理乾淨四名航天員身上的感染,然後再進行相關的實驗。

常華祥點了點頭,皺着眉頭道:“除了要解決這些火星微生物對航天員的感染外,我還有一個擔心的點。”

“什麼?”

徐川看了過去,開口問道,只見常華祥院士皺着眉頭,臉上帶着擔憂道:“我擔心這些火星微生物對人體的改造是否可逆。”

“如果不可逆,無法將被改造的部分重新恢復成人體正常組織結構的話,那他們,到底還算不算人類?”

“另外這種改造,會不會深入基因而遺傳給下一代?”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也陷入了沉思。

人的生物學定義主要基於生物學、遺傳學和進化論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

如果是從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來說,只要四名航天員自己還認爲自己是人類,那麼他們就屬於人類。

但如果是從生物學、遺傳學這些基礎科學來說呢?

人是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的生物。

如果再嚴苛一點,是屬於具有23對染色體的靈長目人科人屬的物種。

雖然說現如今這個世界上具有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多個人種,但從遺傳學的角度上來說,不同膚色的人種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但被火星微生物感染共生改造過的生物,還能劃分到這一概念中嗎?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思索了一會,徐川回過神來,開口道:“這個問題就讓上面去考慮吧,我們要解決的不是這個,而是盡全力治好他們。”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翻了翻瀚海號航天飛機傳遞回來的四名宇航員的體檢數據,接着道:“那些國外的醫療專家並不一定靠得住,這件事最終大概率還得靠我們自己。”

“從四名航天員的體檢數據來看,目前翟至剛和湯洪波的身體並未出現被火星感染後的變異狀況。”

“或許我們可以先研究一下他們的身體情況,看看他們是否具備了對應的生物抗體或者免疫行爲?”

PS:求個月票~

第899章 魚兒上鉤了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939章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史詩’呢?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1157章 大規模開發月球的前奏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1104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963章 《探索總刊》的第二期第553章 神秘的會議第158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1139章 我們有必要組建一支最強悍的隊伍!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843章 移民火星的基礎技術之一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1190章 數學的未來!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1141章 量子芯片的突破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674章 PNP?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42章 奇怪的問題和奇怪的答案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939章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史詩’呢?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1140章 一個完完全全屬於他的數學時代!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1102章 解析時空離散性的深層規律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695章 來自全世界頂尖數學家的挑戰!第1168章 吞噬計算力的黑洞第36章 回家過年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122章 計算參宿四第481章 我更建議你們去看精神病科!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982章 ‘迭層編織雕刻技術’!第57章 真真假假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1115章 超光速航行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1031章 失去對溫度敏感度的航天員第205章 NS方程的階段性成果第911章 單兵機甲的構想!第552章 《Nature》的採訪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135章 被學校催着畢業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374章 畢竟他只是個晚輩!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32章 可能你永遠都不知道爲啥考試那麼難第1094章 最快解決的數學猜想!第674章 PNP?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143章 數學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第37章 論文刊登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364章 完成對ASDEX裝置的購買第21章 物競實驗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351章 從櫻花國手中搶訂單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
第899章 魚兒上鉤了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939章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史詩’呢?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1157章 大規模開發月球的前奏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1104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963章 《探索總刊》的第二期第553章 神秘的會議第158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1139章 我們有必要組建一支最強悍的隊伍!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843章 移民火星的基礎技術之一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1190章 數學的未來!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1141章 量子芯片的突破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674章 PNP?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42章 奇怪的問題和奇怪的答案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939章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史詩’呢?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1140章 一個完完全全屬於他的數學時代!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1102章 解析時空離散性的深層規律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695章 來自全世界頂尖數學家的挑戰!第1168章 吞噬計算力的黑洞第36章 回家過年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122章 計算參宿四第481章 我更建議你們去看精神病科!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982章 ‘迭層編織雕刻技術’!第57章 真真假假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1115章 超光速航行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1031章 失去對溫度敏感度的航天員第205章 NS方程的階段性成果第911章 單兵機甲的構想!第552章 《Nature》的採訪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135章 被學校催着畢業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374章 畢竟他只是個晚輩!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32章 可能你永遠都不知道爲啥考試那麼難第1094章 最快解決的數學猜想!第674章 PNP?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143章 數學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第37章 論文刊登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364章 完成對ASDEX裝置的購買第21章 物競實驗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351章 從櫻花國手中搶訂單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