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

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

彭鴻禧在魔都呆了三天的時間,等到新型無鉛納米複合重構核防護材料的初步測試結果完成後,才返回京城。

跟着一起去京城的還有徐川。

同時帶走了兩份不同防護材料,也帶走了針對兩種材料的初步測試結果。

一方面是對這些階段性成果做一個彙報。另一方面則是去商議一下一個月後的諾貝爾獎。

現在已經十一月份了,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就要開始了。

雖然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在歐洲,並不在米國,相對來說要安全很多。

但以他現在的年齡加成就,出國已經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了。

所以他得去找高層商議一下,看看怎麼處理。

再次來到京城,下榻的地方依舊是的緊挨着故宮的那座酒店。

將行李什麼的丟到酒店後,鄭海載着徐川趕往了科學技術蔀所在的辦公大樓。

這一次來京城,倒不是和上次那個人見面的。

一個階段性成果,沒必要驚動那位。

或許他知道,但作爲,手中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更多,能在背後支持科研人員的工作,就已經足夠了。

“徐教授,歡迎!”

科學技術蔀的辦公大樓下,蔀長秦安國親自迎接徐川,身旁站着兩位老人。

“秦蔀長,又見面了。”徐川笑着迴應。

“來來來,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都是咱們國家科學院的院士。”秦安國笑着讓開身位,給徐川介紹身邊的兩位老人。

“這位是王中王院士、國際核能領域的著名學者,是固有安全特性的先進核能系統方面的頂級學者,國內核電站的高溫氣冷堆技術、循環冷卻水系統均出自他手。”

“這位是姜聖階姜院士,咱們國家的核工業功勳,參與過兩彈研製,指導過核電站及配套核燃料安全循環系統的研製,爲咱們國家的核安全做出過巨大貢獻。”

聞言,徐川神色一正,恭敬的和兩位老人打招呼:“王院士好,姜院士好。”

王中和他握了握手,笑道:“英雄出少年,早就聽說過徐教授的名字,今日一見,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年輕。”

徐川笑道:“王老過譽了,和您相比,我還差的很遠。”

一旁,姜聖階走上前,沒客套的直接問道:“聽秦蔀長說,你研發出來了一種新型抗核輻射材料?”

徐川點頭,道:“做的確做出來了一種新型材料,不過目前還只是做了一些初步測試,最終結果如何,還沒有完全定下來。”

“有帶材料過來嗎?”姜聖階院士緊跟着詢問道:“或者我能去你那邊看看嗎?”

一旁,秦安國解釋道:“姜院士和王院士最近在合力做一個國家核能安全項目,需要用到一些核能防護方面的技術和材料,而一些傳統的核防護材料無法匹配。”

“徐教授您這邊不知道方不方便,方便的話,等您那邊的成果出來後,科學技術蔀這邊走一個申請,申請一下部分材料內部使用,您看可以嗎?”

徐川恍然點了點頭,道:“這沒什麼方不方便的,相關的材料我讓魔都研究所那邊郵寄一點過來就行。”

“只不過目前這種新型材料還沒完成測試,穩定性、效果方面我無法保證。”

姜聖階急迫的臉色舒緩了下來,帶上了笑容:“那就麻煩徐教授了,相關的測試我這邊會做的,不會讓伱擔上麻煩的。”

徐川點了點頭,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項目本就是國家全資的項目,做出了什麼成果,其知識產權也是歸屬國家的。

取自於國,用之於國,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至於麻煩什麼,他並不擔心。

在國內的學術界,能給他找麻煩的,沒幾個。

一行四人在門口寒暄了一會,在秦安國的帶領下,進入了科學技術蔀的大樓中。

辦公室中,徐川接過助理遞過來的茶水,放到了一旁的桌上。

“秦蔀長,我這次過來,主要是兩件事。”

他也沒有耽擱時間,直接進入了正題,畢竟雙方都是大忙人,沒那麼多的時間閒聊。

對面,聽到這話後,秦安國坐正了身姿,認真的開口道:“您說。”

“第一個是有關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項目的,目前核能項目已經進入了正規,第一階段的成果已經做出來了。”

“接下來的研究,無論是從科研資金,還是實驗材料等方面,都需要支持。”

秦安國點了點頭,道:“這些都沒問題,您放心,國家對於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項目一定會鼎力支持。”

他都沒問徐川需要多少資金和什麼幫助,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這不僅僅是前不久諾貝爾獎帶來的巨大名聲,也是因爲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項目拿出了階段性的成果。

無論是‘晶態鉺鋯酸鹽’材料,還是後續的無鉛納米複合重構防護材料,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第一批十個億的資金投入,這兩種材料隨便來一種,都足夠抵住投入了。

此外,更關鍵是,申請這些東西的人,是徐川。

這個名字,就足夠了。

全世界第一位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雙獎得主,年僅二十一歲,七大千禧年難題的解決一系列的成就,放到任何一個國家都足以讓那個國家對他大力投入支持了。

一旁,徐川接着道:“第二件事是關於諾貝爾獎的。”

“諾貝爾獎?”秦安國略帶疑惑的看了眼徐川。

徐川點了點頭,開口道:“雖然獲得諾獎是一件很讓人高興的事情,但它的頒獎典禮在國外,如今我手上掌控着一個核能項目,不知道是否應該出去領獎。”

“如果去的話,安全方面該如何保證。前不久伊朗的核能物理專家莫名死亡的事情,相信秦蔀長也有所瞭解。”

他直接開口挑明瞭事情,詢問上面是否該去領獎。

一枚諾貝爾物理學獎,對如今的他,亦或者華國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既然獲得了,沒道理不去拿回來。

但是考慮到一些其他的東西,安全方面需要做到保障。

聞言,秦安國臉上露出了釋惑的笑容:“這方面您放心,國家已經考慮過了的,安全問題不是問題,到時候會有人保護您的。”

“而且我們也不是伊朗,在您這種國際知名學者身上,沒人敢做手腳。”

“除非,他們想直接掀起戰爭!”

頓了頓,他接着道:“當然,安全方面也不是小事,如果乘坐飛機出入不保險的話,我們這邊其實還有另一種方案。”

“什麼方案?”徐川好奇的問道。

“火車!”秦安國口中吐出兩個字。

“從京城到科斯莫,有一條專用的火車線路,可以直達歐洲,雖然用的時間長一些,但比飛機更加安全,也更容易面對各種突發狀況。”

“這是一條備用方案,如果徐教授您不介意浪費一些時間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坐火車過去。更安全。”

聞言,徐川恍然點頭,他聽說這列火車,好像是可以直接從京城直達科斯莫,是一趟旅遊列車來着,沿途風景很不錯。

相對比乘坐飛機來說,火車的確更加安全一些。

即便是路程中出現了什麼意外,那也是在地面上。

不像飛機飛在天上,出了什麼問題,那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解決掉核能項目後續的資金髮展與諾貝爾獎兩件事,徐川也放鬆了不少。

在京城呆了兩天的時間,和王中與姜聖階兩位院士交流一下關於核能項目方面的安全保護,以及去水木大學看了看妹妹徐曉後,他返回了金陵。

‘晶態鉺鋯酸鹽’材料和無鉛納米複合重構防護材料都已經進入了測試中,核能研究所這邊的工作暫告一個段落。

其他人正常上班解決後續事情,徐川則前往了自己購買的‘川海材料研究所’。

冷落了這邊一個多月的時間,也該去看看電解液和人工SEI薄膜的研發進度如何了。

雖然川海材料研究所的這邊的人員配置比如核能研究所這邊,但鋰電池的材料研發,難度與複雜度可沒有核輻射防護材料的研發那麼高。

而且有他之前留下的理論和指點,研發進度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在實驗室中找到樊鵬越,徐川詢問了一下兩個項目的研發情況。

“電解液的研發速度比如人工SEI薄膜的研發速度要快一些,畢竟它比人工SEI薄膜要簡單不少。”

“目前已經有初步的成品了,目前正在對其進行測試,測試沒問題的話,就能組裝到完整的鋰電池上,進行充放電實驗了。”

“至於人工SEI薄膜的研發,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具體時間不確定,這邊研發出了點問題,正在想辦法解決。我正準備給你發郵件告訴你這事來着的。”

辦公室中,樊鵬越對這段時間以來的項目進度做了一個簡要的彙報。

“出了什麼情況?”

聽到人工SEI薄膜的研發出現問題,徐川有些詫異的問道。

按道理來說,在他提供了詳細的路線與方法的情況下,研發應該一路無阻纔對。

樊鵬越:“前段時間于振研究員弄出來了一份SEI薄膜成品,但遺憾的是,這份SEI薄膜的性能方面並未能達到你之前的要求。”

“檢查測試發現,這種人工SEI薄膜雖然能做到避免鋰枝晶的形成,但它無法徹底驅散鋰離子在負極聚集。”

“理論上來說,它的確解決了鋰枝晶問題,畢竟鋰枝晶不會再形成了,但實際上,因爲鋰離子在負極的疊加,同樣會造成庫倫效率降低,並最終導致電池壞死.”

“檢測結果呢?我看看。”

對於于振弄出來的人工SEI薄膜,徐川很感興趣。

雖然他對於鋰電池並沒有什麼太多的研究,不過可以從材料學和數學的角度來對鋰電池中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

這是絕大部分材料學家都做不到的事情,因爲他們沒有那麼深厚的數學功底。

“稍等,我這就打印一份過來。”

樊鵬越應了一聲,匆匆離去,不過沒一會,他就帶着一份文件重新趕了回來。

徐川接過尚有餘溫的打印紙,聞着上面的墨香翻閱了起來。

從上面記錄的數據,從測試結果來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人工SEI薄膜的確算是解決了鋰枝晶問題。

但析鋰問題與鋰聚集問題它依舊未能解決。

所謂的析鋰,和鋰電池運行有關。

鋰離子電池在充電時,Li+會從正極脫嵌並嵌入負;

但是當一些異常情況出現,比如負極嵌鋰空間不足、Li+嵌入負極阻力太大、Li+過快的從正極脫嵌但無法等量的嵌入負極等異常發生時,Li+就無法嵌入負極了。

這時候的Li+只能在負極表面得電子,從而形成銀白色的金屬鋰單質,這也就是常說的析鋰。

鋰枝晶其實就是析鋰的一種。

而當過多的鋰離子聚集在負極形成析鋰時,不僅使電池性能下降,循環壽命大幅縮短,還限制了電池的快充容量,並有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等災難性後果。

此外還會造成的電解液中的鋰離子過度消耗,從而造成庫倫效率越來越低。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鋰離子電池容量是呈指數衰減的。

如果電池的每圈的庫倫效率是99%,那麼循環100圈後,它的容量保持率就是36.6%。

也就是說100Ah的電池在這種情況下循環100圈只剩下36.6Ah的容量。

而他手中的這份資料,顯示出的析鋰效應尤爲嚴重。

因此進而造成了組裝的電池庫倫效率僅有99.91%左右。

這個數值聽起來已經很不錯了。但實際上並不高。

拿最出名的某果手機的電池舉例,大部分的正常的電池在正常條件下運行,當充電週期數達到500時,電池最高可保持初始容量的80%。

也就是說電池循環500圈,容量保持率在80%,換算成庫倫效率約爲99.96%。

低了足足0.05個百分點,這意味着如果應用這種人工SEI薄膜,鋰枝晶問題是解決了,但電池的充放電數次會降低超過兩百次。

解決了鋰枝晶問題,的確能提升電池容量。

但因此大幅度降低電池的使用壽命,這完全是不值得的。

(本章完)

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306章 又一項諾獎級的成果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709章 紛爭的落幕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1195章 塑造屬於華夏數學的脈絡!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329章 現在的期刊都這麼會玩了嗎?第525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我該怎樣做才能頒第1179章 人生中的最後一次狂歡。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56章 那就買一臺回來好了第1017章 歐盟的壞心眼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964章 或許超光速旅行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605章 隕石轉移技術第784章 徐川:或許我會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來第174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來電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356章 那就買一臺回來好了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416章 廬陽那邊的禮物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1183章 孕育新數學的思想第938章 我有問題!第474章 強關聯電子體系的答案!第861章 沒什麼價值,所以賣了二十億?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10章 二試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1031章 失去對溫度敏感度的航天員第246章 某位髮型很酷的~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1000章 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地位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1181章 米國的抉擇第812章 早已不在同一個起點華米兩國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960章 曲速引擎第968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837章 除了他,沒人有這麼強悍的數學能力了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493章 永遠閃耀於物理學的歷史中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192章 十四票贊成,零票反對!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10章 二試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250章 核能研發的第二階段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第455章 戰略目標與戰略忽悠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
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306章 又一項諾獎級的成果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709章 紛爭的落幕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1195章 塑造屬於華夏數學的脈絡!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329章 現在的期刊都這麼會玩了嗎?第525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我該怎樣做才能頒第1179章 人生中的最後一次狂歡。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56章 那就買一臺回來好了第1017章 歐盟的壞心眼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964章 或許超光速旅行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605章 隕石轉移技術第784章 徐川:或許我會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來第174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來電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356章 那就買一臺回來好了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416章 廬陽那邊的禮物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1183章 孕育新數學的思想第938章 我有問題!第474章 強關聯電子體系的答案!第861章 沒什麼價值,所以賣了二十億?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10章 二試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1031章 失去對溫度敏感度的航天員第246章 某位髮型很酷的~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1000章 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地位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1181章 米國的抉擇第812章 早已不在同一個起點華米兩國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960章 曲速引擎第968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837章 除了他,沒人有這麼強悍的數學能力了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493章 永遠閃耀於物理學的歷史中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192章 十四票贊成,零票反對!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10章 二試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250章 核能研發的第二階段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第455章 戰略目標與戰略忽悠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