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CTV的專訪

第769章 CTV的專訪

三天的時間,徐川在能源研究所這邊敲定了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的兩大模塊技術研發主力。

負責等離子體牆研發自然是那位戴着眼鏡身材瘦瘦弱弱的羅銘,而負責磁極化子電磁場研發的人選則是從航天研究所那邊挑選出來的一位叫做‘李開暢’的中年研究員。

早在空天發動機研究的時候,這位李開暢就是當時的主力科研人員之一了。

空天發動機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電離加速場和螺旋磁場了,這兩者無疑是空天引擎的核心。

而引擎內部強磁調節器和電極離子產生器,就是這位李開暢負責研發的。

將和磁場相關的技術交給他,徐川還是放心的。

至於他自己,就2024年的工作情況來看,他根本就沒時間來親自負責這些東西。

首先是CERN與CRHPC的競爭,無論是強電統一理論的驗證還是惰性中微子、暗物質的探測與搜索,都需要他親自主導。

相對比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來說,在理論物理方面,除了他,國內還真就沒有一個能扛得起大旗的靈魂人物。

如果楊振寜老先生再年輕個五六十歲或許還成,但他老人家現在已經一百零二歲了。

要不是強電統一理論的報告會對於一名物理學家來說屬於真無法錯過的會議,楊老先生也不可能不遠千里從京城跑來金陵。

對於標準模型而言,楊-米爾斯理論是經得住實驗和時間驗證的,它具備開創性、跨時代的意義。

強電統一理論亦同樣在這個上面進行了拓展,無論是強相互作用還是對稱破缺的耦合常數等等計算預言數據都是基於此完成的。

不過歲月終究是不等人的,這位老先生如今已經一百零二歲。

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但對於國內的物理學界來說,離開了他,很多東西還真就幹不成推進不下去。

比如CRHPC環形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工作,儘管有物理學會的幫忙推進,但對於最高層而言,真正有影響力能促使他們排版投入上千億資金做這個決定的,除了他也沒有其他人了。

包括後續對強電統一理論的驗證和對惰性中微子、暗物質的探測,沒有他親自在場,這些工作不說完全沒法展開,但推進的速度,恐怕會慢上不止一個檔次。

在CERN與CRHPC強烈競爭的今天,誰能夠先一步搶佔到這些成果優勢,就意味着誰的名聲能夠極大的擴張。

如果CERN能夠搶先做出這些成果,物理界聖地的地位將得到維持。

而如果CRHPC能夠領先,意味着物理學界將出現一個能夠CERN平分秋色的機構組織。

至於領先,目前來說只能說在CERN不犯下大錯的情況下,CRHPC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或者說,CRHPC環形對撞機在超出LH-LHC能級的領域,做出重大的成果和發現,這樣纔有機會。

畢竟人家也運營了幾十年的時間,再加上衆多西方國家在這種基礎科學領域本身就佔優勢。要想將那些物理學家們拉過來,只能說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而且除了高能物理領域和粒子物理領域的工作外,航天領域的發展,比如月球前哨科研站基地的建造和火星的探索,同樣都需要他來主持大局。

這倒不是國內的航天領域沒人了,而是他不可能將星海研究院本身在航天領域佔據的主導地位拱手相讓給其他人。

畢竟航天飛機的發展還涉及到後續他對於火星的探測與改造計劃。

在有可能將火星改造成另一顆生命星球的基礎上,他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放棄最核心的航天資源的。

只有掌握了航天資源的話語權,他纔有機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CTV的採訪人員如期而至。

星海研究院的辦公室中,徐川見到了C媒的採訪團隊。負責採訪他的是老熟人了。

從當初克拉福德獎開始就一直負責採訪他的美女記者孫雨彤。

“您好,徐教授。”

穿着一身白色的職業裝的CTV採訪記者孫雨彤笑靨盈盈的走上來打着招呼,伸出手輕輕的和徐川握了握:“我們又見面了。”

握了握手,徐川笑着招呼道:“好久不見,孫記者。”

知道這位平時的研究很忙,負責採訪的孫雨彤也就沒有將時間浪費在寒暄上,面快速的將話題帶入了採訪上。

“採訪可能會佔用一點時間,麻煩您了。”

“在採訪中,我們會諮詢一些有關於關於物理學上研究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中有不太方便回答的,徐院士您可以直接告訴我下一個就行,屆時發佈出去的採訪視頻都是會通過剪輯的。”

徐川笑着點了點頭,道:“那開始吧。”

在沙發上坐下之後,孫雨彤調整了一下坐姿,臉上露出個親和力相當強的笑容,示意旁邊的攝影師準備開始後,看向徐川開口道:

“很榮幸能夠得到這個採訪您的機會,對於您的研究工作,相信不止是我,坐在電視前的觀衆朋友們也會很好奇。”

“比如在前些天您在南大召開的強電統一理論的報告會,我相信很多的觀衆都有聽說和了解。”

“不過對於這一能改變整個物理學界現在和未來的理論,我想大部分的觀衆都和我一樣,對其很難有具體的認知,也很難讓具體感受到它的意義。那麼能否麻煩徐院士您替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您的這些工作嗎?”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了笑,開口道:“對於絕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聊那些如何計算強電統一的數學公式和複雜的理論可能會讓人更加的迷惑。”

“如果想要大體的強電統一理論這種東西,我們需要了解標準模型和一些高能物理理論的背景。”

頓了頓,他略微思索了一下,接着道:“對於如今的物理學來說,我們生活的宇宙起源,目前來說比較受大家信服的無疑是‘大爆炸理論’了。”

“即宇宙最初是一個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的奇點。而在一百多億年前,這個奇點發生了大爆炸。大爆炸使得奇點內的能量和物質四散出去,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

“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引力、強力、弱力、電磁力這些,在如今的物理學中,也都是在大爆炸後出現的。”

“簡單的來說,我們可以將大爆炸過後的宇宙看做一片充滿了能量的原始火海,它的溫度和能量都非常的高。而在這種基礎上,我們藉助當代設備發現的所有基本粒子都能從火球抽取足夠能量而變成真實的粒子,並在火球中到處遊蕩。”

“在那個時候,它們真正的等效,所有基本相互作用也都是同樣強和遠程的作用,而不僅僅是類似。”

“但是隨着宇宙的擴張,這片能量火海的溫度下降,這些粒子就開始失去了獲得能量的本事,進而聚集在一起,演變成現如今的引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等等。”

“而強電統一理論,就是尋找到我們到底需要多高的能級,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這三份力纔會變成同一種表現形式,就如同一開始我所描述的原始能量火海中的粒子一樣。”

孫雨彤笑着道:“這聽起來很有意思,有點殊途同歸的感覺。”

微微頓了頓,她接着問道:“如今強電統一理論已經由您完成,那請問物理學界的未來,您怎麼看呢?它會是怎麼樣的?”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思忖了一下,搖搖頭回道:“關於物理學界的未來,老實說這個問題還真不太好回答。”

聞言,孫雨彤立刻將目光投遞了過來,眼神中帶着要不要先切掉這一段的意味。

徐川笑了笑,接着道:“物理學界的未來這個問題太廣泛,我們對於當今宇宙的瞭解實在是太少太少。”

“即便是我的強電統一理論通過實驗驗證正確,我們也還有引力、可能存在的暗物質,暗能量、中微子的質量起源等等一系列的未解之謎。甚至,在未來的探索中,我們在宇宙中發現其他的能量或物質,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聊着這些,我恐怕無法給出一個答案。”

頓了頓,他接着笑道:“不過就短期的時間來說,我們首先要做到是先對強電統一理論進行驗證,而後對暗物質、暗能量這些可能存在物質進行探索,以及最後的引力來源進行判斷和將它統合進強電理論中了。”

孫雨彤:“這聽起來的確很振奮人心,不過對於絕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這些東西似乎都非常的遙遠。您能具象化一些向我們說明這些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對於咱們文明和社會發展的意義嗎?”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了笑,開口說道:“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看到了。”

“對於許多人來說,理論物理研究的意義在哪裡是一件很難弄清楚的事情。”

“因爲在不少人看來,無論是強電統一理論的研究,還是CRHPC、LHC這些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這些都很難給當今的社會帶來直接性質的發展。”

“而當代一羣最有智慧的學者,投入巨大社會資源所從事的事業僅僅是爲了滿足“求知慾”嗎?”

說到這,徐川笑着看了一眼孫雨彤,又看了一眼鏡頭,接着道:“1854年,黎曼提出了黎曼幾何的初步設想。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其中使用黎曼幾何作爲核心數學工具。”

“這是理論。”

“1957年,第一枚人造衛星Sputnik 1發射成功;1959年,第一種衛星定位系統Transit開始研發,1978年,第一顆GPS衛星發射成功。”

“這是應用。”

“而在研發GPS衛星時,科研人員學者發現,根據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的狹義相對論,由於運動速度的關係,衛星上的原子鐘每一天會比地面上的原子鐘慢7微秒。”

“而根據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由於在重力場中不同位置的關係,衛星上的原子鐘會比地面上的原子鐘每天快45微秒。”

“也就是說,如果GPS定位系統不依靠間隔時間爲20-30納秒的時鐘脈衝信號進行計算和定位,不對時間進行校準,那麼它的定位位置將發生漂移。每天漂移距離約爲10公里。”

“而沒有黎曼幾何,沒有相對論這些理論,就沒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笑了笑,他看向鏡頭,詢問道:“那麼,站在1854年或1905年、1916年,人們能夠想象黎曼幾何、相對論這些理論有什麼用嗎?”

“每一樣理論,在其誕生之時,恐怕都想不到其對今日日常生活的作用。”

“對於理論物理、理論數學這些學科來說,其實它所研究的東西並非是人們所想象的科學,而是一種‘可行性’。”

“理論讓我們瞭解了世界運行的本質,告訴人們什麼是可行的,什麼是不可行的;然後纔是工科的工程師們用着這些理論,高效得構建我們的生存環境。”

“它們是相輔相成的,許多東西也都是由理論走向實際的。”

“當然,相對於應用來說,理論物理走的的確更遠一些,它在實踐幾十年甚至更遙遠的未來。”

“而目前我們看不到它的用途,不代表它沒有價值,是我們現在做不到實現它的價值。”

“所以,如果說應用科技是現在,那麼理論就是未來。”

“它指引着我們朝未來的哪個方向前進!”

PS:本來今天說好的雙更的,但今天一大早起來發現自己好像感冒還是怎麼了,扁桃體發炎通紅,鼻子也堵塞了,腦子更是迷迷糊糊的,整個人腰痠背疼的。

請了假,沒去上班在家裡窩了一天,上午睡覺,下午起牀磨到現在才磨了四千字出來,抱歉,食言了,答應的加更後面再補吧,我先去睡了,希望明天能好。

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80章 再上熱搜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709章 紛爭的落幕第1137章 隱約觸碰到的數學規律真理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311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開工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73章 證明弱化Weyl_Berry猜想第1034章 徐川:我給你交代!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924章 比爾局長:我們將引領人類走向太空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1151章 更強悍的徐教授!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114章 真正燒錢的科研項目第593章 你找我來,是爲了炫耀這些成果嗎?第1152章 遊戲封測‘文明重啓’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952章 人類有史以來最遙遠的一次深航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882章 或許他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1021章 只有華國能做到的事情!單章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536章 可憐的威騰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872章 沒人投稿?簡單!第43章 邀請第211章 大會開幕(補更)第514章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1174章 陰影世界第630章 入軌!(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410)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823章 米國的小心機第1070章 你們這羣單身狗!第1068章 停止開發月球?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634章 彎道超車都不足以形容!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27章 論文過審第1101章 只有他才能夠一如既往的‘快’!第658章 丟臉丟到全世界去了(感謝花南若大佬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934章 CERN的邀請,卡德拉暗物質?第427章 能有先生您這樣的學者,真是祖國的第348章 他這個人,纔是最寶貴的財富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1124章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135章 被學校催着畢業第893章 在月球上修建太空電梯?第1175章 蒼蠅再小也是肉第424章 閃耀如恆星!第1060章 你聽說過‘空天戰艦部隊’嗎?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1103章 數學界毫無爭辯的第一人!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193章 普林斯頓的雙職位邀請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483章 意想不到的來客第12章 進門再做題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368章 不同的選擇第63章 750+20+20第499章 爲犯下的錯誤買單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
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80章 再上熱搜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709章 紛爭的落幕第1137章 隱約觸碰到的數學規律真理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311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開工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73章 證明弱化Weyl_Berry猜想第1034章 徐川:我給你交代!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924章 比爾局長:我們將引領人類走向太空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1151章 更強悍的徐教授!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114章 真正燒錢的科研項目第593章 你找我來,是爲了炫耀這些成果嗎?第1152章 遊戲封測‘文明重啓’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952章 人類有史以來最遙遠的一次深航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882章 或許他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1021章 只有華國能做到的事情!單章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536章 可憐的威騰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872章 沒人投稿?簡單!第43章 邀請第211章 大會開幕(補更)第514章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1174章 陰影世界第630章 入軌!(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410)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823章 米國的小心機第1070章 你們這羣單身狗!第1068章 停止開發月球?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634章 彎道超車都不足以形容!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27章 論文過審第1101章 只有他才能夠一如既往的‘快’!第658章 丟臉丟到全世界去了(感謝花南若大佬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934章 CERN的邀請,卡德拉暗物質?第427章 能有先生您這樣的學者,真是祖國的第348章 他這個人,纔是最寶貴的財富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1124章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135章 被學校催着畢業第893章 在月球上修建太空電梯?第1175章 蒼蠅再小也是肉第424章 閃耀如恆星!第1060章 你聽說過‘空天戰艦部隊’嗎?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1103章 數學界毫無爭辯的第一人!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193章 普林斯頓的雙職位邀請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483章 意想不到的來客第12章 進門再做題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368章 不同的選擇第63章 750+20+20第499章 爲犯下的錯誤買單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