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入軌!(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410)

伴隨着智能飛行控制系統的調整,星海號的航飛模式已然切換。

改變了飛行姿態的星海號猶如一支利箭朝着更遙遠的深空駛去。

確認了飛行模式切換順利,星海號工作正常的情況後,徐川這才放下心來,看向了監控屏幕。

那部署在星海號上各處的雷達和拍攝裝置,這會已經清晰的記錄了下來數十公里高空中的風景。

在拍攝事實傳遞回來的圖像上,已然看不到任何的地面建築,只有綿延成片的白色雲層和一片蔚藍。

此刻,在星海號的腳下,這顆蔚藍色星球已經呈現出了圓弧邊際,跨過邊際,就是深邃無邊的宇宙。

而在星海號的正前方,一個和在地球表面所見完全不同太陽呈現在所有人的眼前,它炙白而明亮,散發出來的光芒如棱柱一般散射在地球的邊界上,奪目而又迷人。

這裡是臨界點,也是接近平流層頂層的高度。

再往上,大氣層的密度會降低到一個相當低的數值。

而這個時候,空氣已經無法提供足夠的工質,星海號也已經無法再通過機翼提供上升的動力。

因此,它才需要切換飛行姿態和飛行模式,通過自身攜帶的更高效的推進工質以及增加引擎推力來對抗重力,繼續朝外太空前進。

看着星海號傳遞回來的視頻和圖像,徐川目不轉睛的欣賞着。

站在徐川身邊,常華祥院士也喃喃自語道:“真漂亮。”

儘管並非親自站在那片高空中,但以第一視角傳遞回來的圖像卻見證了一場宏偉的奇蹟。

那綿延成片的白色雲層和蔚藍的海洋,在那明亮的恆星照耀下熠熠生輝,美不勝收。

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人震撼人心了。

看着弧線愈發明顯的蔚藍星球,徐川輕聲的感慨道:“是啊~,彷彿一個神奇的夢中世界一般。下次我一定要親自上去看看。”

作爲一名學者,作爲一名站在世界頂峰的物理學家,大概,沒有什麼比浩瀚的宇宙更吸引他了。

上輩子未能完成的夢想之一就是踏入星河,去看一看那美不勝收的星海。

這輩子,星海號成功的在他手上完成,也將載着他去看一看那蔚藍的地球,去看一看那遙遠的星海和未來。

一旁,常華祥院士回過神來,扭頭看了一眼站在身邊的徐川,臉色帶着一些古怪。

他想要上去?可能嗎?

大概,好像,應該是不可能的吧?

至少上面不大可能放這位上去冒險吧,至少在技術沒有完全成熟前應該不會

從地表到外太空,哪怕是到最低的近地軌道,都是一段相當漫長的距離。

就整個地球來說,愈靠近核心,組成物質的密度就愈大。大氣圈是地球的一部分,自然也遵循這一定律。

當然,若是與地球的固體部分相比較,大氣層的密度則要比地球的固體部分小太多太多。在科學的發展史中,根據與地表距離由近及遠,目前的科學界將大氣層大致劃分爲這五個部分: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逃逸層。

對流層是大氣層最接近地球表面的部分。它存在於距地面8公里至15公里之間,而平流層在對流層上方,在距地球表面大約15公里至50公里的範圍內。

平流層最多的就是臭氧氣體,它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屏障’,與地表的生命息息相關,沒有這個“屏障”,地球溫度會急劇上升,紫外線輻射增強,生命逐漸死亡,地球無法居住。

而從平流層頂(50公里)到85公里高度爲中間層,這裡氣候非常寒冷,空氣異常稀薄。

不斷加速着向上的星海號,在短暫的時間中就已經攀越了中間層,再往上走15公里,到一百公里以上,就到了國際定義的近地軌道了。

近地軌道沒有公認的嚴格定義。一般軌道高度在2000千米以下的近圓形軌道都可以稱之爲近地軌道。

當然,一百公里往上的這種近地軌道的算法比較的籠統,基本是按照各國對於國土領空高度的默認算法來進行的。

若是按照航天器無動力繞地球運轉不會‘立即’掉落下來的高度來算,近地軌道最低的高度在160公里。

四百公里的距離聽起來並不是很遙遠,在地面上,高鐵一個多小時就能抵達。

但在對抗重力的航天活動中,卻是一段相當漫長的距離。

隨着時當然,這個高度依舊有稀薄的大氣,也會收到地球的引力影響,但無動力的航天器在這個高度能保持較長時間的運行。

因此航天界大部分的時候會將160公里的高度看做最低的近地軌道。

而這一次,星海號攀升試飛的高度則在400公里左右。

這個高度是常規近地軌道衛星、國際空間站等航天器活動最頻繁的高度,在這裡,星海號將停留二十四個小時,完成一系列自身的檢測和測試,以及進行一部分的航天實驗。

伴隨着時間的流逝,星海號的不斷向上攀升,一百公里、一百六十公里、三百公里.

每一次的彙報都讓控制中心的人臉龐上的喜悅更濃一分。

伴隨着高度的攀升,聚變堆與空天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也逐漸降低了下來,在數百公里的外太空,引力和空氣阻力已經相當的微弱了。

終於,在短暫而又漫長的等待時間過去後,一道清脆的彙報聲再度激起了衆人的歡呼。

【入軌成功!星海號抵達目標位置!】

漫長的航行中,經歷了足足五個小時的時間,星海號,終於抵達了預定軌道。

航天基地內,響亮的國歌在這一刻升起,無論是控制中心主持航天的科研人員,還是在外巡邏站崗的士兵,在這一刻,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股濃濃的驕傲和自豪!

在今天,他們做到了史無前例的成果!

星海號!成功的載着所有人的夢想,承載着人類對太空遙望,駛入了那片浩瀚的深空。

這是屬於他們的榮譽,亦是屬於祖國的璀璨。

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1056章 構建於黑洞之上的時空蟲洞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201章 光滑流形--和費弗曼的交流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1123章 難以想象的誘惑!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98章 建模完成第910章 仿生學機械臂的恐怖性能與問題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256章 一封信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744章 無法改變的東西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80章 再上熱搜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216章 人之往也~第247章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834章 沒什麼,心態崩了而已第192章 徐-霍奇定理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1047章 外星文明的威脅?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第845章 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531章 探測暗物質的手段第564章 舒爾茨:帥的人都已經結婚了!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147章 你我都不如他第1135章 華國的第一位女性菲爾茲獎得主!第753章 不要臉的米國佬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944章 暗物質恆星?這不可能!第1142章 敏感的量子比特疊加態第816章 中秋佳節,特殊的祝福第813章 祖國強大了,真好。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810章 AI學術智能助手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177章 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第993章 空天母艦的完整設計方案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897章 被釘在恥辱柱上!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868章 徹底擊垮CERN的殺手鐗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120章 對不上的帳第708章 徐川:我需要兩個幫手!第762章 我更希望它是物理學的起點!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428章 聽聽,這是人話嗎?第744章 無法改變的東西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628章 星海號!啓航!第1061章 來自教堂的愛情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62章 省狀元第937章 卡德拉暗物質的驗收報告會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40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37章 論文刊登第113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120章 對不上的帳第1100章 隱藏在黎曼猜想背後的時空奧秘第965章 ;碳基芯片的突破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982章 ‘迭層編織雕刻技術’!
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1056章 構建於黑洞之上的時空蟲洞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201章 光滑流形--和費弗曼的交流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1123章 難以想象的誘惑!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98章 建模完成第910章 仿生學機械臂的恐怖性能與問題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256章 一封信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744章 無法改變的東西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80章 再上熱搜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216章 人之往也~第247章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834章 沒什麼,心態崩了而已第192章 徐-霍奇定理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1047章 外星文明的威脅?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第845章 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531章 探測暗物質的手段第564章 舒爾茨:帥的人都已經結婚了!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147章 你我都不如他第1135章 華國的第一位女性菲爾茲獎得主!第753章 不要臉的米國佬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944章 暗物質恆星?這不可能!第1142章 敏感的量子比特疊加態第816章 中秋佳節,特殊的祝福第813章 祖國強大了,真好。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810章 AI學術智能助手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177章 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第993章 空天母艦的完整設計方案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897章 被釘在恥辱柱上!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868章 徹底擊垮CERN的殺手鐗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120章 對不上的帳第708章 徐川:我需要兩個幫手!第762章 我更希望它是物理學的起點!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428章 聽聽,這是人話嗎?第744章 無法改變的東西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628章 星海號!啓航!第1061章 來自教堂的愛情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62章 省狀元第937章 卡德拉暗物質的驗收報告會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40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37章 論文刊登第113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120章 對不上的帳第1100章 隱藏在黎曼猜想背後的時空奧秘第965章 ;碳基芯片的突破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982章 ‘迭層編織雕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