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中微子通訊技術

開了場小型內部會議,安置好這些參與研發磁極化子·電磁護盾技術的科研人員後,時間差不多了,徐川也順勢宣佈了散會。

“今天的會議暫時就先到這裡了,明院士和李開暢先留一下,其他人可以離開了。”

聞言,其他研究員紛紛起身離開,最後一個出去的人還貼心的合上了會議室的大門。

其他人離開,明承弼院士和李開暢研究員看向了徐川,有些好奇有什麼事兒。

徐川示意道:“稍等一下。”

很快,會議室的大門重新被推開,助理沈思懿抱着一迭文件快步走了進來。

緊隨其後,陸陸續續的有信息研究所那邊的高管和研究員走了進來。

等待了約莫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不大的會議室中重新落座了開會的人員。

在助理沈思懿將會議報告文件發下去後,徐川敲了敲桌子開口道:“正式開會前,大家先花點時間看看報告文件,看完後我們再來討論。”

聽到這話,會議室中的其他人迅速的拾起了擺放在自己面前的報告文件,翻閱了起來。

入目,報告文件上的標題就驚訝到了所有人。

《中微子通訊技術可行性調研報告》

看着面前這羣人臉上驚訝、詫異的神色,徐川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

中微子通訊技術,這並不是他一時興起的研究,而是在很早之前就有過考慮和相關準備的。

正如前十分鐘才散去的會議上討論的內容一般,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對於電磁通訊信息的屏蔽範圍是全方面的。

只要是電磁信號,無論是哪一個波段,在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面都逃不過被攔截的命運。

而護盾技術無論是應用於深空遠航,還是航空母艦等軍事領域,無線通訊手段都是離不開的。

或許在平常時期,應用了護盾技術的航天飛機和航空母艦可以短暫的關停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來保持通訊。

但當面對需要防護的情況下,黑障一般的屏蔽區攔截的可不僅僅是敵方的攻擊,還有自己的通訊。

面對這種情況,研發出一套能夠適應護盾技術的通訊技術,毫無疑問是必須的。

一開始的時候,徐川更多考慮的是量子通訊技術。

不是那種利用量子偏振態作密鑰分發的‘量子通信工程’,而是真正的利用量子糾纏作爲基礎核心的量子通訊技術。

但在蒐集了相關的論文資料和技術報告後,他果斷的放棄了這項技術,轉而將目光投向了中微子通訊。

無他,前者實在是太難了。

真正的量子通訊技術,和目前各國所有已建或在建的‘量子通信工程’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

別看目前無論是華國也好,還是米國也罷,都時不時會發布一些和量子通信技術相關的研究進展報告,在網絡上掀起討論的浪潮。

但實際上,目前所有已建或在建的量子通信工程根本就不是一種新的通信技術。

而這種‘量子通信工程’也不是保證通信安全的獨立完整的新的密碼系統,與量子糾纏更是毫無關係。

它只是利用量子偏振態作密鑰分發的一種硬件技術,是對稱密碼系統中可有可無的一個小配角,簡稱“量子密鑰分發”技術(QKD)。

即便是如此,這種量子通信工程依舊要面對重重困難。

比如京滬量子幹線中存在着極低的成碼率、無法與傳統的互聯網兼容、極不安全的可信中繼站等等各種問題。

這還僅僅是基於量子偏振態理論而研發的一種量子技術,難度就如此之巨大了,更別提真正的量子通訊技術了。

徐川估計,這玩意恐怕等他都入土都搞不出來。

至少以現在的科技手段來說,的確沒什麼辦法。

所以他纔將主意打到了其他的通信手段上,比如中微子通信、激光通信、極低頻通信等等。

在審視過這些對應技術與相關的通信手段後,他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中微子通信上。

所謂的中微子通信,就是利用中微子運載信息的一種通信方式。

而對於這一技術,最核心最基礎的一條,那就是中微子本身的超強穿透性質。

儘管它和質子、電子等其他粒子一樣,是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

但它的質量很輕,連電子的萬分之一都抵不上,而且呈現電中性;與其他粒子之間只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力,不存在電磁力的作用。

它可以像《封神榜》中的土行孫那樣,神不知、鬼不覺地鑽入地下,連碩大的地球也不在話下,可以把地球穿個透。

而且由於中微子與其他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之間相互作用力很弱,因而它在行進過程中的能量損耗也甚微。

如果設想讓它沿地球直徑穿越地球,其能量損耗只有一百億分之一。

這一點,可以說近乎完美的適應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

它的高穿透力,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穿透這個能屏蔽所有帶電粒子的護盾的。

此外,相對比量子通訊來說,中微子通訊的理論基礎更加的紮實,也更有可能實現,而不是漂浮在天空之上。

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實驗室中進行的中微子通訊實驗就成功過。

但時至今日,這項技術仍然還處於實驗室中,可見其遇到的困難到底有多大。

不過相對比量子通信來說,中微子通訊仍然是目前來說更有可能實現的技術。

會議室中,參會的研究人員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自然懂得什麼叫做不浪費時間。

儘管對於今天會議上討論的內容都相當的驚訝詫異,但他們仍然都控制住了這份情緒,快速的以最理智的狀態將發放到他們手中的報告文件看了一遍。

坐在首位上,徐川安靜的等待了約十分鐘的時間,隨即,他輕輕的敲了敲會議桌,將衆人的注意力拉攏過來後,開口說道。

“文件大家應該都看得差不多了,對於今天討論的內容,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會議桌旁邊,明承弼院士思索了一下後開口問道:“這是爲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而準備的通訊技術?”

徐川點了點頭,笑着道:“算是吧。”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對於傳統的無線通訊技術的壓制近乎無解,而我們不可能給被保護的目標牽一根網線,那麼研究一種能夠穿透護盾的通訊技術勢在必行。”

“否則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當然,中微子通訊技術本身的價值就極大,它一直都是國際前沿的研究領域。”

明承弼院士點了點頭,眼神中帶着若有所思的神色,接着道:“雖然說中微子通信在理論上來說並不是什麼難題,甚至很早之前就有研究機構在實驗室裡面做到過。”

“但是傳統的中微子發射器體積龐大、造價昂貴,目前尚不適合組裝和廣泛應用。再加上括中微子與水原子中的中子發生核反應產生高能量的負μ子會影響通信效果”

“這些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不可否認,中微子通信的確有着非常高的應用價值。

如果採用中微子束通信,則將爲海軍對潛艇進行保密通信提供強有力的手段;即使是發生了熱核戰爭,安置在岩石深處的指揮部的中微子束髮射機不會受到原子彈的破壞,還能正常工作。

而中微子通信除用於全球人類通信外,還可以穿透月球,與月球背面的空間站聯繫,或者作爲特殊信使,遨遊太空,與在宇宙中飛行的宇宙飛船直接聯繫,爲人類征服宇宙服務。

甚至質學家用中微子波束可給地球拍照,來尋找地殼中的礦藏資源。

這些都是中微子通信技術的價值或衍生價值。

但這項技術,就像是數學界七大千禧年難題之一的NS方程一樣。

所有人都知道,解決了NS方程,人類在流體領域的應用將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甚至能夠以此爲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的等離子體湍流建模。

但是自十九世紀NS方程首先由納維教授提出以來,至今已經兩百年了。

兩百年以來,如果不是出了徐川這個怪胎,恐怕人類文明目前對NS方程的瞭解依舊還停留在對它的衍生方程進行階段性求是否有解呢。

這種難題,就像是掛在頭頂的紅彤彤的蘋果一樣,看得見,但是摸不着,也吃不到。

中微子通信的價值也一樣。

首位上,徐川笑了笑,開口道:“這就是今天開會的目的所在。”

微微頓了頓,他接着道:“傳統的中微子通訊技術使用高能質子加速器來加速質子,以獲得幾千億電子伏特的高能的電子束。”

“然後用它來轟擊靶子,從而產生不穩定的粒子。這些粒子通過不斷的變化,最後形成中微子和其他粒子,然後讓它們通過厚屏蔽材料。”

“這樣可以把帶電的粒子篩掉,得到不帶電的中微子束。再通過這些中微子束來進行掃描物體記錄信息,進而傳遞。”

“但是這種方式需要體積龐大、造價昂貴的高能質子加速器,不適合實際應用。”

“不過強電統一理論告訴我們,這些是有其他的辦法解決的。”

說着,他站起身,從會議室的角落中拖出來一張黑板,拾起了記號筆,在上面寫道。

“在強電統一理論中,費米子通過Yukawa耦合獲得質量,唯獨中微子因爲只有左手分量而保持零質量。通常,一個費米子場ψ如果具有質量,其質量項具有如下形式:“LD=mψψ=m(ψ L +ψ R )(ψ L +ψ R )= m(ψ Lψ R +ψ Rψ L )。”

“而中微子的質量則是M D fν v,其中希格斯場的真空期望值 v = 246GeV。而實際觀測到的中微子質量在 eV量級以下,要滿足這一實驗觀測,就要求右手中微子的 Yukawa耦合 fν O(1012 )”

“.引入了新的右手中微子 N R和實標量場單態χ(或實標量場三重態Σ)、復標量場二重態η和單態ξ”

“.(N R,χ/Σ,η)Z 2→(N R,χ/Σ,η)。”

會議室中,看着徐川書寫在黑板上的公式,參加會議的研究員可以說是集體皺起了眉頭。

就算是有對應的講解,在座的大部分研究員也很難理解正在講述的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

會議室的前排,盯着白板上的算式看了半天,明承弼院士緊皺着眉頭,開口詢問道:“這是.強電統一理論的推論?”

雖然不是研究理論物理的,但核物理與核工程專業出身的他,對於物理學界的最新動態還是有所瞭解的。

尤其是對於這種涉及到核力的研究,他更不可能錯過。

強電統一理論自然是他看過無數次的論文,所以對於徐川正在推導的東西,他還是勉勉強強有一點理解的。

徐川笑了笑,點了點頭,道:“一種通過矢量玻色子散射過程對重馬約拉納中微子和高量綱溫伯格算符進行了探測,並且對質量大於2TeV直至25TeV的重馬約拉納中微子,以及對於多維度的溫伯格算符進行了首次直接限制的方法.”

“什麼.我有點沒聽懂。”

明承弼院士一臉的懵逼,愣愣的看着徐川,帶着一些結巴茫然道:“能慢.慢點解釋一下嗎?”

會議室中,其他人臉上的表情和明承弼院士臉上的茫然幾乎一模一樣。

這種基於強電統一理論而延伸出來的推到,對於在場的衆人來說,要理解實在有點太難了。

畢竟在場的絕大部分人,都不是搞理論物理的。

能夠大致的知道眼前這位書寫的這些東西是從強電統一理論中推到出來的就已經是少數了,更別提再在上面進行深入的研究了。

徐川嘆了口氣,有些無奈。

這還是真是讓人頭大啊。

如果連理論都聽不懂,那這項技術怎麼轉變成實際應用,難度可就太大了。

總不能一直讓他親自做這些研究吧。

偶爾來一次可以,這種事情折騰多了,搞不好國內的科技發展會斷代的。

頂尖的東西到時候壓根就沒人看得懂。

人才,還是太少了啊。

第1196章 參宿四的異常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866章 這人真的太變態了!第1071章 希格斯教授的另一份手稿第1176章 凍結米國的份額!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1134章 第三十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35章 光明下的陰影第183章 又一世界級難題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94章 建模第1171章 兩千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第590章 徐院士許願石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1195章 塑造屬於華夏數學的脈絡!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1198章 無極量子超算中心第1186章 屹立千年的王冠!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892章 空天戰機編隊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1118章 如果蟲洞技術實現,您最想用它探索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967章 最長兩三年的時間!第1123章 難以想象的誘惑!第42章 奇怪的問題和奇怪的答案第1169章 計算機行業的變革!第586章 國之幸事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895章 碟中諜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1212章 僅僅是一份預告而已第977章 決定我們未來共同命運的時刻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1100章 隱藏在黎曼猜想背後的時空奧秘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600章 繁榮的航天與科研探索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873章 月球上的新發現!第67章 新的征程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395章 爭分奪秒的競爭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936章 Fuck!他怎麼就沒有一個這麼厲害的學生呢?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980章 真正意義上的降維打擊!第1144章 一百萬億!67秒!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999章 遠征巴納德星?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1153章 扎克伯格的損招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1164章 震撼人心的‘撞擊’實驗!第171章 重啓對撞實驗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408章 用可控核聚變來燒開水,未免也有點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1192章 十四票贊成,零票反對!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556章 科研又雙叒叕的背鍋了?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621章 米國的反應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1145章 無極之芯!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171章 重啓對撞實驗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1168章 吞噬計算力的黑洞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
第1196章 參宿四的異常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866章 這人真的太變態了!第1071章 希格斯教授的另一份手稿第1176章 凍結米國的份額!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1134章 第三十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35章 光明下的陰影第183章 又一世界級難題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94章 建模第1171章 兩千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第590章 徐院士許願石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1195章 塑造屬於華夏數學的脈絡!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1198章 無極量子超算中心第1186章 屹立千年的王冠!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892章 空天戰機編隊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1118章 如果蟲洞技術實現,您最想用它探索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967章 最長兩三年的時間!第1123章 難以想象的誘惑!第42章 奇怪的問題和奇怪的答案第1169章 計算機行業的變革!第586章 國之幸事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895章 碟中諜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1212章 僅僅是一份預告而已第977章 決定我們未來共同命運的時刻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1100章 隱藏在黎曼猜想背後的時空奧秘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600章 繁榮的航天與科研探索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873章 月球上的新發現!第67章 新的征程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395章 爭分奪秒的競爭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936章 Fuck!他怎麼就沒有一個這麼厲害的學生呢?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980章 真正意義上的降維打擊!第1144章 一百萬億!67秒!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999章 遠征巴納德星?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1153章 扎克伯格的損招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1164章 震撼人心的‘撞擊’實驗!第171章 重啓對撞實驗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408章 用可控核聚變來燒開水,未免也有點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1192章 十四票贊成,零票反對!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556章 科研又雙叒叕的背鍋了?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621章 米國的反應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1145章 無極之芯!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171章 重啓對撞實驗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1168章 吞噬計算力的黑洞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