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雷神號!

第916章 雷神號!

電磁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動作很快。

在兩位王院士的安排下,相關的準備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開闊的室外測試場地中,數名工作人員在完成了前期的準備後,體型龐大的電磁軌道炮通過鋼軌從實驗室中緩緩的推了出來。

這種殺傷力強大的武器裝備,自然不可能通過人工操控實驗,所有的工作,都交給了全自動化的智能操控系統。

一系列的調控完成後,剩下的調試人員也迅速撤離了現場。

“報告!雷神號電磁軌道炮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測試場地的觀測實驗室中,一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員小跑了過來,敬了個禮後中氣十足聲音洪亮的彙報。

王永院士點了點頭,笑着開口道:“開始吧!讓徐院士看看我們的成果。”

“是!”

年輕的工作人員敬了個禮,小跑了出去。

觀測室中,四面八方的監控設備將實時畫面從各個角度清晰的顯示到不同顯示器上。

很快,透過十多塊屏幕組成起來的大屏幕,徐川看到了這門電磁軌道炮開始自動調解着炮管的角度和高度。

而在數百米開外的測試場地中,分別在不同的距離豎立着不同材料的標靶。

有些是石頭堆砌而成的石牆,有些是混凝土牆,有些是數層普通碳素鋼鋼板堆疊而成的牆體,有些則是特種金屬製造成的牆體。

這些用於測試的目標雖然材料不同,但無一例外,每一個測試體都相當的厚實。

其中體積最大的石牆,甚至已經不能說是牆體,說它是一座由石頭堆砌而成的小山都不爲過。

透過監控傳來的畫面,最厚的一堵石牆,目測其厚度達到至少五米以上。

“開始了。”

站在徐川的身旁,盯着監控屏幕看了一會後,王永院士輕聲的說了一句。

聞言,徐川將目光緊緊的鎖定在監控屏幕上,畫面中,最亮眼的莫過於電磁軌道炮炮管尾部一側的淡紅色指示燈。

那是代表着電池軌道炮常溫超導磁軌磁場強度達到發射標準的提示燈。

當超導磁軌形成的強磁場達到設定上的最低發射標準的時候,那一列指示燈就會逐漸的從淡紅色轉變成淡綠色。

當強磁場達到巔峰強度時,則會進一步轉變成深綠色。

“充能完畢,雷神號磁場強度穩定,第一輪測試即將開始。”

伴隨着實驗室中一道智能彙報聲響起,電磁軌道炮尾部的淡紅色指示燈閃爍了一下,如同走馬燈一般快速跳轉了淡綠色。

隨即,在電磁軌道炮的炮口,一抹看起來和傳統火炮發射時的炮口焰看起來相似的火焰映入了徐川的眼簾中。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五百米距離之外由石頭和少量泥土混構成的土石牆,如同被隕石撞上了的大地一般,瞬間山崩地裂,煙塵蔽日般飛起。

如同小山一般的石牆直接被掏空,散落的碎石以極高的速度朝着四周飛去,驚心動魄的撞擊聲透過監控探測設備傳遞回來,迴盪在觀測室中。

“嘶~”

看着監控畫面中被電磁軌道炮發射的炮彈擊中的土石牆,徐川倒吸了口涼氣。

那至少五米厚,數十米寬的石牆,此刻已經被打出了一個巨大的坑洞。

伴隨着緩緩散落的塵埃碎沫呈現在所有人眼前,這一枚炮彈造成的空洞也完全展露了出來。

偌大的空洞目測至今超過了五米,內部延續進去極深,隱隱約約還能看到一些光亮,似乎整個已經被打穿了,而周邊岩石混雜着泥土砌成的牆體表面更是呈現出了大量的裂紋。

這一枚炮彈,造成的破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不弱於一顆同等體積的隕石撞擊到地球上產生的隕石坑和威力。

當然,一般來說直徑在一米以下的隕石几乎不可能撞擊到地球表面,絕大部分的時候,它們都在大氣層內就燃燒殆盡了。

不過電磁軌道炮發射的純金屬炮彈則不會有這種問題。

即便是出膛速度達到了五千米每秒,金屬炮彈在空氣中也不會熔化。

再加上炮彈的特殊形狀,高速度在表面形成的激波會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炮彈本身,這意味着它能最大的程度的將動能完全轉變成傷害。

說它比同體積的隕石造成的破壞更大完全沒有一點問題,哪怕在速度上這枚炮彈還達不到隕石的常規速度。

就在徐川震驚着電磁軌道炮形成的強悍破壞能力時,遍佈操場的各類傳感器也將數據傳遞到了控制室中。

首先映入控制室衆人眼中的,是設置在‘電磁軌道炮’炮口不遠處的速度傳感器中傳過來的數字。

“4298.81m/s。”

高達四千三百米每秒的初速度,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門常規炮彈能夠做到這種程度。

12.5馬赫的超高速炮彈,哪怕是放在高超音速導彈中,也僅有極少部分能做到。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還不是這門電磁軌道炮全功率狀態下發射的炮彈,僅僅是達到了發射標準,其威力就已經恐怖如斯了。

觀測室中,跟着一起過來的鄭海盯着電磁軌道炮的實驗看了好一會後,眼神中同樣帶着震撼的神色。

忽的,他似乎想起了什麼,扭頭看向了徐川,好奇的開口問道:“教授,我記得電磁軌道炮這種技術的優點好像具備極佳的隱蔽性吧?”

從震撼中回過神來,徐川點點頭,道:“嗯,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鄭海:“我注意到雷神號在發射的時候,炮口好像有和常規火炮一樣的炮口火焰?”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了笑,剛準備開口解釋,一旁的王永院士就笑着插話道:“這個問題我來解釋吧。”

微微頓了頓,他盯着監控屏幕開口道:“首先你應該注意到了,咱們研究的電磁軌道炮的炮管內截面就不是傳統火炮那樣的圓形,而是矩形。”

“但炮彈要在空氣中高速飛行,爲了空氣阻力,通常都會採用減阻外形,例如流線形、棗核形等等,雷神號的彈丸就是採用了圓錐形。”

“但這種形狀的彈丸放在兩根軌道之間,與軌道的接觸面積小,在發射時會產生很大的電阻,造成能量損失。”

“所以爲了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損失,我們給彈丸加上了一個彈託,並且將彈託設計成矩形,以大幅增加和兩根軌道之間的接觸面。”

“在炮彈發射出炮口之後,彈託和彈丸分離,這個過程類似於坦克炮發射的次口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而電磁軌炮發射時需要巨大的電能,電流強度在百萬安培以上,其炮彈在出膛時產生的電弧製造出來瞬間溫度非常高,會將熔點較低的彈託表面的一部分氣化,並在炮口形成一團火焰狀的高溫等離子體。”

“這就是你看到的所謂火焰,它和傳統的火炮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

“至於隱蔽性~”

頓了頓,他看向鄭海,笑着道:“這個你完全不用擔心。”

“炮口的火焰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削弱,而聲音.在剛剛雷神號發生的時候,你有聽到什麼很明顯的聲音嗎?”

聽到這個問題,鄭海一愣,腦海中快速的回憶了一下。

似乎,在雷神號發射的時候,他好像的確沒聽到什麼明顯的聲音?

一輪輪的破壞性實驗也在不斷的進行中,安裝在測試場地上的各種探測裝備和傳感器將一項項不同的指標數據傳遞回來。

【出膛速度:4298.81m/s。】

【擊中速度:4294.35m/s。】

【岩石標靶損壞程度:7.26】

【混凝土標靶破壞程度:6.98】

【碳素鋼標靶破壞程度:.】

【.】

【五百米射擊精準指數:99.9999】

【一千米射擊精準指數:.】

【.】

【超越射擊指數.】

一項項不同的數據被各種傳感器或人工上報上來,呈現在控制室衆人眼中。

這些指標和數據是國內這些武器專家通過一起協商自定的,屬於內部交流數據,能更準確的反應出電磁軌道炮的威力和數據。(我瞎編亂造的數據)

作爲一款新‘電磁武器’,它的判斷標準和常規炮彈肯定是有區別的。

當然,‘電磁武器’的測試方式和普通槍炮的測試流程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像普通要進行的耐操測試、抗污測試、惡劣條件環境測試等方面的檢查暫時肯定是不會做的。

只不過某些基礎數據比如炮彈出膛的初速度、破壞力、射擊精準度還是可以第一時間收集到的。

除此之外,普通炮彈和導彈不會進行,或比較少進行的電磁干擾性測試,在電磁軌道炮上屬於重點測試的對象。

看着這些實時傳遞回來的數據,徐川眼中帶着濃重的興趣。

電磁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和華科院聯合起來研究的電磁軌道炮,比他預想中的還要出色。

雖然對於武器方面他並不是很瞭解,但測試產生的實驗數據卻足以幫助他從另一個方面瞭解這門武器的威力。

站在徐川的身後,跟着一起過來的鄭海注視着監控屏幕上實時反饋回來的圖像,眼神中帶着濃濃的震撼。

作爲從那個地方出來的軍人,恐怕沒人會比他更多的接觸前沿性的裝備。

毫不誇張的說,國內的武器裝備或其他軍事裝備,只要被軍隊採購了,他們基本都是第一批進行檢測和使用的人員。

然而即便是見識過無數武器裝備的他,依舊被眼前這門電磁軌道炮巨大的殺傷力震撼到了。

在五百米的距離上,超過七十釐米,也就是軍事上形容的700mm的常規碳素鋼板,在它面前猶如紙糊的一樣,在純金屬炮彈面前輕而易舉的被洞穿了。

其威力之恐怖,簡直難以想象。

或許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個數據似乎並不怎麼樣,五十釐米厚的鋼板對於電磁軌道炮這種超級大殺器來說是理所應當的。

而且,這個級別的裝甲破壞,對於很多的導彈來說都能輕易做到。

比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標槍”反坦克導彈,早期型號的穿甲能力就能達到750毫米的均質裝甲,而後期型號的貫穿能力更是達到了1100毫米以上。

還有國內生產的重型車載反坦克導彈紅箭10號,也是我國第四代反坦克導彈,最大破甲能力高達1600毫米。

以及在去年的軍備航展上最新的改進版,號稱達到1800毫米,能夠打穿世界各種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的紅箭10系列反坦克導彈等等

相對比電磁軌道炮五百毫米的破甲來說,這些反坦克導彈的殺傷力要更加的優秀。

但對於一種武器的優秀評價,並不是單純的看穿甲來的。

除了殺傷力以外,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它的價格!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對外售價差不多是三十萬米金一枚,且不包括髮射裝置,純導彈本體。

紅箭10系列反坦克導彈在軍備航展上的售價同樣高達近四百萬。

儘管在現代戰爭中,反坦克/反裝甲是各國陸空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但價格如此昂貴的反坦克導彈,也不是任何國家都能使用得起的。

而且就算是拋開售價,從造價來說,反坦克導彈的造價通常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標槍”反坦克導彈造價突破了十萬米金,而紅箭10系列反坦克導彈的造價更是高達160萬RMB。

雖然說用這種造價的反坦克導彈去換一輛造價數百萬米金的坦克,或者是更加昂貴的軍用直升飛機是絕對划算的事情。

但相對比之下,電磁軌道炮的炮彈,可謂是廉價到讓人難以想象。

一枚純金屬的炮彈,哪怕是採用價格較爲昂貴的鎢鉻合金材料,再算上特殊的造型,其價格頂天了也不過是幾百塊而已。

而且製造起來極其簡單,哪怕是普通的中小型鋼鐵廠,甚至你弄個家庭作坊都能手搓出來。

如果拋開電磁軌道炮的炮臺來說,這何止是在傳統的穿甲導彈頭上爆殺。

當然,電磁軌道炮本身製造的難度極高,技術含量和造價同樣極高這點也無法忽略。

除此之外,還有純金屬炮彈無法像傳統的導彈一般精確制導同樣是缺陷。

這個問題在如今現代化跨視距的戰爭中是不小的問題。

但相對比它的優勢來說,這些都是可以彌補的。

造價極低的純金屬炮彈代表着它可以通過流水線工業化批量生產。

超高的飛行速度代表着幾乎無法攔截,也代表着極其恐怖的破壞力和殺傷力。

而智能AI控制的武器系統意味着它的反應速度可以極快,在中短距離的作戰上可以有效的殲滅任何方位的敵人。

更關鍵的是,只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電磁軌道炮可以在短短十餘秒鐘的時間內就能完成充電和發射的過程。

這意味着它具有傳統火炮無法相提並論的極高的射速意味,也意味着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打出多發炮彈,具有非常強大的打擊能力和快速響應的能力。

這些都是傳統火炮難以比擬的優點。

相對比之下,那些缺點,也足夠讓人接受了。

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1095章 陶哲軒的疑惑第1126章 主導改造項目是那位徐教授第980章 真正意義上的降維打擊!第1078章 一票否決!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856章 公開製備方法?打得一手好算盤!第952章 人類有史以來最遙遠的一次深航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93章 價值數十億的市場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1201章 全世界計算能力最快的計算機!第247章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1186章 屹立千年的王冠!第1180章 最後的自由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1章 回國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1027章 從古至今都未變的追求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1118章 如果蟲洞技術實現,您最想用它探索第502章 換一條路線就好了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483章 意想不到的來客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891章 屬於華國的遙遠飛地!第1103章 數學界毫無爭辯的第一人!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178章 斯德歌爾摩的頒獎典禮第95章 兼職的學姐第910章 仿生學機械臂的恐怖性能與問題第282章 萬一有希望呢?(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538章 他的智慧,不僅僅是屬於他自己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14章 論文第907章 的確是個人才第340章 高溫超導的機理與強關聯效應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1218章 驗證超光速航行技術可行的方案!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941章 撂挑子的徐川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552章 《Nature》的採訪第496章 物理學王座上的又一頂王冠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854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966章 對標英特爾!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437章 僅僅只是試着研究一下而已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廈第1137章 隱約觸碰到的數學規律真理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604章 吃獨食不是個好習慣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725章 你讓他試試好了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1016章 寄生或共生?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880章 ‘家鄉’遇發小
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1095章 陶哲軒的疑惑第1126章 主導改造項目是那位徐教授第980章 真正意義上的降維打擊!第1078章 一票否決!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856章 公開製備方法?打得一手好算盤!第952章 人類有史以來最遙遠的一次深航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93章 價值數十億的市場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1201章 全世界計算能力最快的計算機!第247章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1186章 屹立千年的王冠!第1180章 最後的自由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1章 回國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1027章 從古至今都未變的追求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1118章 如果蟲洞技術實現,您最想用它探索第502章 換一條路線就好了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483章 意想不到的來客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891章 屬於華國的遙遠飛地!第1103章 數學界毫無爭辯的第一人!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178章 斯德歌爾摩的頒獎典禮第95章 兼職的學姐第910章 仿生學機械臂的恐怖性能與問題第282章 萬一有希望呢?(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538章 他的智慧,不僅僅是屬於他自己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14章 論文第907章 的確是個人才第340章 高溫超導的機理與強關聯效應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1218章 驗證超光速航行技術可行的方案!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941章 撂挑子的徐川第1146章 量子霸權!第552章 《Nature》的採訪第496章 物理學王座上的又一頂王冠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854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966章 對標英特爾!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437章 僅僅只是試着研究一下而已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廈第1137章 隱約觸碰到的數學規律真理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604章 吃獨食不是個好習慣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725章 你讓他試試好了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1016章 寄生或共生?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880章 ‘家鄉’遇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