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滿意足的調侃了兩句舒爾茨後,徐川將討論話題的中心帶回了朗蘭茲猜想的功課,數學大統一課題上。
看着黑板上的算式,他思忖了一會,開口說道:“現在我們已經解決了萊夫謝茨標準猜想和從幾何朗蘭茲綱領的嚴格數學化與高維伽羅瓦表示與自守形式的對應方向兩大核心難題。”
“按照陶教授的研究來看,它預言了一個motive的復L-函數和相對應的p-進制伽羅華表示的Selmer羣之間的深刻聯繫。”
“而Bianchi模形式指定義在虛二次域上的模形式,但對於固定的權和級羣,不能利用經典的黎曼-洛赫定理來計算這類模形式空間的維數。”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利用該成果羣GL2(Qp)上的p進;朗蘭茲對應,使得這類模形式空間維數的漸進增速的上界,最終將其推進到高維算術幾何對象上。”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步,那麼我們就能夠將它與萊夫謝茨標準猜想聯繫起來,建立起兩者共同的橋樑和足夠緊密的關聯。”
站在他的身旁,舒爾茨思考着開口道:“這樣的話,我們還需要找到一個能溝通阿貝爾簇和雅克比簇理論共同的上同調理論,並且使得它的週期映射具有雙週期性,這是其定義中的一個關鍵特性。”
徐川輕輕的點了點頭,笑道:“是的,這就是接下來的核心關鍵處了。”
“我們需要在它們之間構建起來一座橋樑,只要成功了,便能找到通向羣論和數論的工具,而做到了這一點,剩下的統一便已經不遠了!”
聽到徐川的話,實驗室中的其他幾人臉上也露出了激動與興奮的神色。
解決朗蘭茲猜想,統一數論、代數幾何與羣論!
這可是現代數學中最爲宏偉的命題!屹立在數學界至少千年的王座,從未有人征服過!
而現在,那王座上的王冠,就在他們的眼前,近在咫尺幾乎觸手可得。
對於他們這羣站在了數學界金字塔尖端的學者來說,如何能不讓人心動。
沉重的呼吸聲在實驗中此起彼伏,過了好一會才逐漸平緩。
看着黑板上的證明,徐川收回了目光,看向陶哲軒,開口道:“這篇有關於高維伽羅瓦表示與自守形式的對應難題證明論文,你有投稿的想法嗎?”
聽到這話,陶哲軒似乎是想起了什麼,推了推眼鏡,詢問道:“你想給你的《探索》拉稿?”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爲什麼不呢?這是一份非常出色的證明,我覺得它很適合《探索》的總刊。”
說到這,他略微停頓了一下,看向舒爾茨,繼續道:“當然,還有你們完成的幾何朗蘭茲綱領的嚴格數學化,以及我和佩雷爾曼教授一起解決的萊夫謝茨標準猜想,如果可以的話,我都希望能夠在《探索》上看到它們。”
陶哲軒聳了聳肩,道:“我沒什麼意見,如果你想要的話,就拿去好了。”
“畢竟嚴格的來說,高維伽羅瓦表示與自守形式的對應難題的證明是我們兩個一起解決的,沒有你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我恐怕現在都還在門外轉圈圈。”
一旁,佩爾雷曼同樣一臉無所謂的開口道:“隨便。”
倒是負責幾何朗蘭茲綱領的嚴格數學化的舒爾茨,臉色略微有點爲難。
“那個,如果你早兩天說這個事就好了。”
聽到這話,徐川有些好奇的看了過來:“別告訴我你的速度這麼快,已經投出去了?”
舒爾茨:“原本我是沒想過投稿的,不過前兩天《數學新進展》的主編羅伯特找過來了。”
“原本他是來找你的,畢竟他知道我們在研究數學大統一,希望能夠將論文投給他,結果你前兩天不在,後面聊天的時候意外知道了我們在幾何朗蘭茲綱領的嚴格數學化上有突破所以.”
想了想,舒爾茨開口道:“這樣吧,我去找羅伯特聊聊,如果可以的話,我撤銷掉投稿,下一次的論文再投給他好了。”
徐川笑了笑,開口道:“如果能夠讓數學大統一的研究聚集到一起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思忖了一下,他看向舒爾茨,補充道:“你跟羅伯特主編說,如果他同意的話,下一次我會投稿一篇數學論文給他,當做補償。”
他也沒想到《數學新進展》那邊的動作會這麼快。
不過幾何朗蘭茲綱領的嚴格數學化的成果是以舒爾茨爲主,吳寶珠和陶哲軒爲輔完成的,他也不好強求,只能看看有沒有希望和羅伯特主編商量一下。
畢竟可以的話,徐川還是希望能夠將有關數學大統一命題的研究都放在自家的《探索》期刊上。
舒爾茨點了點頭,笑道:“沒問題,我去找羅伯特主編聊聊好了,他會同意的。”
徐川:“那就麻煩你了。”
詢問過了合作伙伴們的意見後,徐川便聯繫了《探索》的副總編歐陽稷,將相關的任務交給了他。
在歐陽稷找人進行審稿的同時,他也將相關的論文掛到了Arxiv預印本網站上。
畢竟他們組成團隊向數學大統一這個宏偉的命題發起衝鋒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這件事整個數學界都知道,也全都在等待他們的研究進展和情況,是時候給外面一個交代了。
當論文掛到Arxiv預印本網站上後,很快相關的消息便在數學界內引起了相當範圍的關注。
不僅僅是因爲掛上去的論文本身,更是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徐川他們正在研究數學大統一理論。
而這段時間他們掛上去的論文很大概率是和數學大統一相關的。
很快,在MathoverFlow國際數學論壇上,相關的討論消息直接就爆了!
【不可思議,萊夫謝茨標準猜想和從幾何朗蘭茲綱領的嚴格數學化與高維伽羅瓦表示與自守形式的對應方向兩大難題都被他們解決了嗎?】
【不是,這速度也太快了一點吧?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從七月份國際數學家大會結束到現在九月中旬,滿打滿算也不過兩個月吧?】
【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就搞定了兩個頂級難題?這也太恐怖了吧!】
【正常,你也不看看他們的研究團隊裡面都有誰?徐川、舒爾茨、陶哲軒、詹姆斯、吳寶珠、甚至還有佩雷爾曼那個怪胎,毫不誇張的說,數學界年輕一代最頂尖的存在都在這裡了。】
【如果說20世紀是物理學的黃金世紀,那麼21世紀便是數學界的黃金世紀了!七大千禧年難題已經解決了五個,甚至就連數學大統一都有希望能夠看到!】
【我更好奇的是,數學大統一後,數學的未來該怎麼發展?】
【這個問題你應該去問徐教授他們,而不是在這裡爲難我胖虎!】 【.】
MathoverFlow國際數學論壇上的討論相當的熱烈,而各大高校或相關的數學機構對此的討論也幾乎是隨處可見。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一樓的咖啡廳。
坐在靠窗邊的位置上,愛德華·威騰手中正捏着一份論文,一邊喝着咖啡一邊翻閱着。
過了一小會,皮埃爾·德利涅推開了玻璃門走了進來。
“你不是要去華國那邊參加CRHPC機構的對撞實驗了嗎?怎麼突然喊我過來了。”
隨口問了一句後,德利涅朝着服務員招了招手,要了一杯咖啡。
咖啡桌對面,威騰的視線從手中的論文上擡起,笑着指了指桌上的論文,開口道:“你先看看這個。”
“什麼?”
德利涅問了一句,伸手從桌上拿起了一份論文。
入目,論文上的標題便讓他的瞳孔驟然收縮了一下。
萊夫謝茨標準猜想的證明?
他們的研究進度這麼快的嗎?
被論文的標題震撼到後,德利涅迫不及待翻開了正文,認真的閱讀了起來。
對面,威騰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他就知道會是這樣。
不僅僅是因爲萊夫謝茨標準猜想,更是因爲格羅滕迪克提出的標準猜想!
前者是後者的組成部分,而作爲格羅滕迪克的學生,他這位好友唯一的夢想便是解決格羅騰迪克(Grothendieck)標準猜想。
遺憾的是,儘管投入了人生至少五分之一的時間在這個難題上,但他對格羅騰迪克(Grothendieck)標準猜想的推進並沒有多少。
相反,倒是他們的那個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先後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十年前他來到普林斯頓後解決的第一個千禧年難題‘霍奇猜想’便是格羅騰迪克標準猜想的組成部分之一。
而今天,他又解決了格羅騰迪克(Grothendieck)標準猜想的另一個核心難題·萊夫謝茨標準猜想!
這意味着他距離最終的標準猜想只差最後一步,將兩者融合起來,然後導出兩大理論的上同調。
這是德利涅努力了後半輩子的研究。
等待了近半個小時的時間,德利涅纔將手中的論文完整的過了一遍。
咖啡桌對面,威騰抿了一口咖啡後笑着問道:“感覺如何?”
並沒有想象中激動興奮或者是什麼評價,德利涅反倒是輕嘆了口氣,給威騰整不會了。
“你怎麼了?”威騰好奇的問道。
嘆了口氣,德利涅輕聲的感慨道:“我要是再年輕20歲,不,哪怕是年輕個十歲該多好?”
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在普林斯頓的下半輩子,他幾乎都在研究導師留下來的標準猜想。
但遺憾的是在這個比千禧年難題更難的問題上他幾乎沒有什麼大的進展。
現在解決了導師留下來的標準猜想的希望就在眼前,然而他已經老了。
如果是二十年前,他有信心解決剩下的這最後一步。
如果是十年前,他或許還會努力的再嘗試一把。
但現在,1944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經八十二歲了,雖然說身體還算健康,但這幅軀殼已經無法再支撐他進行解決標準猜想這種級別的難題的思考了。
哪怕是現在距離標準猜想只剩下最後一步,他也已經無能爲力了。
咖啡桌對面,聽到德利涅的感慨後,威騰絲毫不在意的笑了笑,開口道:“我還以爲是什麼呢,原來是這個啊。”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德利涅,調侃道:“你老了沒關係,他還年輕就足夠了。”
德利涅搖了搖頭,道:“這不一樣。”
威騰聳了聳肩,沒有再繼續說話,同是學者,他倒是能理解德利涅的遺憾。
的確,到了他們這個年齡,想再做點什麼突破性的成果幾乎是已經不可能的事情了。餘生的日子基本都是看着過程的成就數着不多的日子一天天的老去。
咖啡廳中,氣氛安靜了一會,盯着手中的論文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德利涅忽然回過神來,看向威騰,開口問道:
“你說他們能最終完成數學大統一嗎?”
聽到這個問題,威騰不假思索的開口道:“那是肯定的。”
到了這個點,他已經不再懷疑徐川他們能否解決朗蘭茲猜想,完成數學大統一了。
有他那個學生在,恐怕這是遲早的事情,只是需要多長的時間並不確定而已。
聽到這位好友這麼肯定的回答,德利涅有些訝異:“就這麼肯定嗎?”
回過神來,威騰看着桌上的論文,淡綠色的瞳孔轉了轉,忽然起了一點壞心思。
想到這,他看向德利涅,咧嘴笑道:“要打個賭嗎?你覺得他們要多長的時間能完成數學大統一?”
如果他猜的沒錯的話,德利涅還不知道徐川他們的研究進展到底有多麼誇張,他應該還只看到了萊夫謝茨標準猜想。
或許他能借機忽悠點好東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