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

在華國密切的研究着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時候,另一邊,大西洋彼岸的華盛頓州。

白屋中,一場由NSC委員會和NASA航天局引導的會議正在展開中。

會議的主題是重返月球,讓米國重新偉大!

龐大的會議室中,坐在會議桌邊的議會代表和姥爺們聽着他們的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女士的報告。

報告的核心無非就是一點,伴隨着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實現,隨着時間的發展,他們腳下對面的那個國家已經開始威脅到他們的國際地位了。

他們必須要採取相關的措施或手段,來掰回國際上米國聲望一路下滑的局勢。

NSC,全程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自己翻譯,屏蔽詞打不出來),根據《米國國家an全法》成立,由總統負責主持會議,隸屬於總統行政辦公室,並且由副總統親自掛帥。

其參與成員可以說涉及到米國政治的方方面面,如國wu卿、國防、財政、能源、參謀、情報ju等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一些其他行政部門和機構的負責人以及其他高級官員也可以應邀參加需要他們參加的國an會會議,可以說權力大的驚人。

在卡瑪拉·哈里斯女士完成了自己的報告後,NASA航天局的局長比爾·納爾遜走上了講臺,向會議中坐着的議員代表介紹着NASA的計劃。

“先生們,女士們!”

“作爲國際社會的‘領軍大國’,我們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在二十一世紀一直不斷擴大,其科技水平、經濟發展、文化影響力等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簡單的打了一針雞血,比爾·納爾遜話語一轉,語氣沉重的繼續道:“但是,在過去一年中,在能源領域的失利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的不足。”

“我相信曾經在能源領域,在可控核聚變領域上,我們米國毫無疑問是NO1!然而可惜的是,在後續的投入上,我們並沒有堅定自己的決心,導致了這一悲劇的發生。”

“這不僅使得我們在能源上的腳步落了不少,也使得我們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落下了很多。我們必須要審視這一點,不管我們曾經取得過怎樣的成就,但無法將優勢保持下去,那將毫無意義!”

“比如現在,華國已經啓動了載人航天航空工程,甚至準備載人登月,我們還要再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將航天員和腳步送到月球上嗎?”

“要知道我們可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航天大國,如果在航天領域再落後,我想這將是我們不可承擔的後果!”

正在這時,會議室裡傳來了一道聲音。

“抱歉打斷一下,我可以說兩句嗎?”

被打斷了演講,比爾·納爾遜看向了那聲音傳來的方向,出聲的是預算局的局長,看到這位,他臉上頓時就換上了笑容,點了點頭。

“當然。”

看了眼手中的會議報告,預算局的局長開口道:“我看了你們的報告,預算高達整整780億米金,這麼誇張的預算,能解釋一下嗎?”

比爾·納爾遜微微一笑,開口道:“這是新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所有預算,不僅包括了載人航天,人工登月,還有後續的建立永久基地,開採月球上資源、探索火星等等一系列工程。”

“事實上,在第一階段的重返月球階段中,我們的預算需求僅僅只有180億米金,這包括了載人登月、探測月冰、氦三、鈦等各種資源的探測,建立繪製全月球元素/資源分佈圖等等.”

並非是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第一次新提出。

早在2017年的時候,那位髮型很酷的總統先生就正式簽署了《1號太空政策指令》,正式批准阿爾特彌斯計劃。

畢竟伴隨着經濟週期的衰落,米國的確需要一項新的計劃來刺激和提升自己在國際上的聲望。

但可惜的是,這個計劃提出不到一年的時間,華國那邊便開始了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

隨後的時間中,接二連三的各種可控核聚變階段性突破的消息,直接讓米國的國會老爺們大幅度的削弱了航天領域的投入,阿爾特彌斯計劃也就這樣夭折在了半途上。

而這一次,也不知道NASA航天局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他們說服了NSC委員會,召開了今天的會議,試圖在國會上說服所有的議員通過‘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但不得不說,在如今日益衰落的情況下,他們的確需要一項偉大的事業讓米國的聲望重返巔峰,哪怕是短暫的重返。

或許780億米金的整體計劃國會老爺們不會瘋狂到整體都批准,但如果是重返月球,將航天員再一次送上去,並有序的將對手拉入航天競賽中,再一次的利用他們強大的底蘊拖慢對方的發展,甚至拖垮對手.,並不是沒有希望的。

正如比爾·納爾遜所說的,在能源領域的失利已經讓他們在國際舞臺上失去了不少的聲音。

如果再不做出一些反擊的動作,打破不斷下滑的趨勢,後果將是不可想象的。

另一邊,金陵,星海研究院中。

前往京城報告的溫遠航在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後快速的趕了回來。

在和徐川商議過後,金陵jun區那邊快速調派了一個獨立團過來,對星海研究院周邊的山林、道路等區域做了一個新的部署,加強了研究所的防護。

不過這一工作並沒有大張旗鼓,部隊那邊的團隊直接悄無聲息的更換了崗位,完成了替換。

畢竟星海研究院本身就是各國重點關注的對象,大張旗鼓的動靜必然會引來無數的目光注視。

辦公室中,瞭解了一下上面對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做出的安排和部署後,徐川點了點頭,將這兩天自己對星海研究院的一些管理的優化方案遞給了溫遠航。

“你看看這個,研究所這邊的管理有些落後了,這是新的調整方案,後續開個會商議一下。”

溫遠航接過方案,翻閱了一下後眼神中帶着一些思索,擡頭看向徐川道:“通過建立符合研究院的標準,利用大數據和智能系統對研究過程、材料產品供應商做管控,這是準備走智能化研究+智能化工業體系?”

在沒來星海研究院之前,他本就是科學技術蔀戰略規劃司的辦公室主任,對於社會各行各界的發展都有一些基礎的瞭解,理解徐川提出的東西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

徐川點了點頭,道:“沒錯,雖說目前的人工智能在學術研究領域還起不到什麼太大的幫助,但做一些數據統計、篩選、分析的工作沒什麼問題。”

“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這些原本需要繁瑣人力去完成的工作解放出來,無論是對於研究來說,還是對於產業鏈的配合來說都能提高不少的效率。”

溫遠航點了點頭道:“行,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

徐川笑着道:“麻煩你了。”

“客氣了。”在將後續的工作安排處理妥當後,徐川將重心放到了空天發動機和大型強子對撞機這兩個項目上。

不過他的心倒也沒有之前的緊迫,因爲相對比可控核聚變的小型化這個近乎完全陌生的領域來說,後兩者的研究在國內並不是完全沒有基礎。

空天發動機的本質是電磁推進,在這方面,華國的研究還是相當不錯的。

比如天空號空間站上,使用的就是電磁推進系統中的霍爾推進器,其設計運行功率達到100kW,推力能達到5牛。

數字雖然小,但裡面包含的技術卻是世界頂尖行列的。

有這一份底蘊存在,再加上晚上的理論,他並不需要太過於擔心空天發動機的進度。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在川都航天航空基地和九泉航天基地的技術支持下,空天發動機早已經完成了設計,目前正在組裝中,等待後續的測試。

至於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就更不用多說了,在對撞機這一塊,華國有着完整的技術儲備,缺少的只是頂級的探測器技術而已。

在這方面,徐川之前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不過卻一直都沒時間去做。

正好現在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有了突破,在完成最終的航天飛機之前,他有數個月的時間可以去研究和突破探測器技術。

“說起來,我感覺你忙碌時間就沒停止過的樣子。”

星海研究院的食堂中,鄭海端着一份午餐,坐在了徐川對面,忽然開口說道。

“怎麼突然說這個?”

徐川停下筷子,看了他一眼好奇的問道。

“沒什麼,只是覺得你應該要休息一段時間了,太累了對身體不好。”鄭海搖了搖頭勸解道。

原本他以爲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有了突破,這位應該有一段的休息時間的,沒想到他轉身就又投入了其他領域的研究中,一天都沒有停歇。

想到前段時間這位從聖彼得堡回來後就累垮生病的場景,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他注意身體。

徐川笑了笑,道:“我也想休息,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無論是航天航空的發展,還是對撞機的修建,都是事。”

雖然搞學術研究是他的興趣愛好,他也樂於沉迷於其中。

但不得不說他現在的狀態早已經超出了正常的學術研究範疇了,就算是興趣愛好,也很難讓一個人這樣連軸不斷的工作。

畢竟他現在的狀態不說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工作研究,但他生活中除了研究和學術,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

但這個點,倒不是說他不想休息,而是現在還他沒法休息。

正如他自己說的一樣,無論是航天航空的發展還是對撞機的修建,都是等着他去做的事情。

如果說一些管理上的工作還可以交給其他人去完成的話,那前沿技術上的突破,就真的沒有人可以取代他去完成了。

沒辦法,他已經走在了科學的最前沿,一些相關的理論和技術沒人比他更熟悉,只能自己親自去推進。

比如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小型化,如果不是他果斷的將研究方向從託卡馬克裝置路線轉向了仿星器路線,並且成功的做出來了改進型超導材料和設計了永磁體仿星器.小型化的突破還需要多久的時間,誰也不知道。

或許需要十幾年,也或許只需要幾年。

但不管進度如何,像現在這樣,短暫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將聚變堆做到一輛SUV轎車大小,恐怕是誰都想不到的。

不可否認星海研究院在其中的貢獻,但最爲核心的東西,說到底,還是他做出來的。

雖然徐川也挺想將理論轉變成應用技術的工作交給其他人去做,但以國內目前的情況來看,他沒法脫手。

畢竟很多東西不是他給出理論或者說給畫張設計圖出來就能造出來的。

理論上的成果他能做出來,但這並不意味着實際上的研究應用也能很快的跟進。

就像可控核聚變技術在上個世紀理論就已經完善了,實際應用在他重生回來之前卻依舊是永遠的五十年一樣。

在大部分的時候,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理論科學的突破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技術發展,而技術的突破又能反向的帶動科學理論的延伸。

只是正常情況下,這種相輔相成的發展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

但徐川沒法等,他不可能等上十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去等待技術的突破。

畢竟一個人的黃金學術生涯就那麼長,如果留下一堆的理論卻又沒法通過技術的驗證的話,那未免也有些太讓人惋惜了。

所以他只能自己‘抗在’第一線,帶領研發團隊去將自己的理論轉變成實際技術。

這也是自從回國後,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都沒什麼休息的時間的原因。

飯桌對面,鄭海沉默了好一會,長嘆了口氣後開口道:“但你這樣也未免太辛苦了一點。”

徐川笑了笑,道:“其實倒也還好,對我來說,搞科研和普通人打遊戲差不多,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

頓了頓,他接着道:“說起來你今天怎麼怪怪的,忽然關心起這個了?”

鄭海搖了搖頭,剛欲張嘴說話,耳邊就傳來了另外一道聲音。

“徐院士,緊急情況。”

“NASA航天局在剛剛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投入一百六十億米金,重啓‘阿爾忒彌斯計劃’,實現載人登月,重返月球的計劃。”

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53章 自負的第一區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第1163章 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商討會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1227章 這就是大科學家的影響力嗎?好想也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第18章 國決開始第310章 威騰帶來的靈感與觀測暗物質的方法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600章 繁榮的航天與科研探索第209章 即將到來的國際數學大會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830章 黎曼猜想的研究,《數學新進展》的第24章 頒獎典禮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80章 再上熱搜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262章 米國的調查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1194章 當一名學者活成了真理的化身!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840章 中微子通訊技術第1131章 邀請佩雷爾曼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1020章 從未見過的硅基蛋白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25章 練習短跑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1026章 終有一天會被時代所淘汰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794章 改寫物理學聖地第926章 反向卡脖子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634章 彎道超車都不足以形容!第586章 國之幸事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577章 阿米莉亞的離開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832章 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技術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來源第1170章 困難重重的量子加密算法第1005章 火星居住艙第290章 開啓測試!(爲盟主大佬高山流水加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978章 抹黑與無力掙扎第924章 比爾局長:我們將引領人類走向太空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971章 成品:碳基驅動IC芯片!第532章 NPP猜想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199章 金融市場,蹦了!第826章 憤怒的米方第1082章 全球性災難!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648章 後發先至?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1156章 無極之芯,天羅地網!第259章 展望未來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634章 彎道超車都不足以形容!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1061章 來自教堂的愛情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279章 那還真是一件好事(爲盟主高山流水第1223章 螺旋起飛的計算材料學第247章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53章 自負的第一區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第1163章 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商討會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1227章 這就是大科學家的影響力嗎?好想也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第18章 國決開始第310章 威騰帶來的靈感與觀測暗物質的方法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600章 繁榮的航天與科研探索第209章 即將到來的國際數學大會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830章 黎曼猜想的研究,《數學新進展》的第24章 頒獎典禮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80章 再上熱搜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262章 米國的調查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1194章 當一名學者活成了真理的化身!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840章 中微子通訊技術第1131章 邀請佩雷爾曼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1020章 從未見過的硅基蛋白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25章 練習短跑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1026章 終有一天會被時代所淘汰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794章 改寫物理學聖地第926章 反向卡脖子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634章 彎道超車都不足以形容!第586章 國之幸事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577章 阿米莉亞的離開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832章 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技術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來源第1170章 困難重重的量子加密算法第1005章 火星居住艙第290章 開啓測試!(爲盟主大佬高山流水加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978章 抹黑與無力掙扎第924章 比爾局長:我們將引領人類走向太空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971章 成品:碳基驅動IC芯片!第532章 NPP猜想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199章 金融市場,蹦了!第826章 憤怒的米方第1082章 全球性災難!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648章 後發先至?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1156章 無極之芯,天羅地網!第259章 展望未來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634章 彎道超車都不足以形容!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1061章 來自教堂的愛情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279章 那還真是一件好事(爲盟主高山流水第1223章 螺旋起飛的計算材料學第247章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