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可憐的華威

當《探索》期刊最新一期的刊物通過採訪釋放出來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懵逼了。

緊隨而來的,便是猶如火星撞地球一般的轟動。

震驚、詫異、激動、興奮、恐懼、害怕.各種各樣的情緒幾乎同時出現在了整個學術界和工業界。

很多此刻尚處於深夜,許多正在睡覺的學者或工程師,以及相關產業的老闆,高管等等人員,幾乎無一例外全都被緊急電話打起來了。

一場場的緊急會議迅速召開,整個半導體行業全都在討論着相關的情況。

碳基芯片!

一種採用碳納米材料製造的新型芯片!

對於學術界和半導體工業界來說,碳基芯片這個概念並非是今年纔出現的東西。

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就有學者提出過利用碳材料來製備集成電路。

但直到今天之前,‘碳基芯片’這個詞對於整個半導體行業來說,依舊只是‘概念名詞’而已。

甚至於就連最前沿的學術界,對於這條技術路線是否可行也存在着不小的爭議。

畢竟碳基芯片在實現量產前,仍需攻破純度、取向角和密度等各種難點,並且在製備大面積均勻的CNT陣列薄膜方面也存在極高的難度。

甚至不少頂級的材料學專家或半導體領域的尖端工程師,對於碳基芯片都抱有遲疑的態度,甚至是認爲這是短時間根本就做不到的技術。

然而就是這樣一項充滿爭議的技術.現在有人站出來告訴全世界他們做到了!

而且站出來的這個人還不是別人,是如今學術界的第一人,那位曾解決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徐川教授。

諾貝爾獎與菲爾茨獎雙獎得主,霍奇猜想、NS方程、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難題,可控核聚變技術、鋰枝晶難題、常溫超導材料.

如此之多的榮譽和光環,隨便從他過去所解決的問題中挑出來一個,那都是奇蹟和史詩般的存在,足以亮瞎無數人的眼睛。

更關鍵的是,以這位大佬的性能,如果是在某一項工作上沒有明確肯定的突破,做到了萬無一失的程度,那麼他基本不會對外公開發聲。

雖然說華國在芯片領域的確緊缺,也落後於西方不少年。

但以那位徐教授的性格,如果不是真的在碳基芯片領域做出了真實的突破,那麼他是不可能站出來表態的。

如果碳基芯片的突破,真的是以這位大佬的親手完成的

那麼對於如今掌控半導體產業的西方利益集團而言,說是天直接塌了都不爲過。

對於《探索》期刊放出的消息,最先有反應的不是半導體行業,也不是各國政府,而是股市和證券市場。

當相關的消息傳遞到米國的時候,正值這週四的下午。

而上一秒還在因爲當局放開對半導體領域限制不斷上漲的各大半導體公司的股票,下一秒就彷彿斷崖般直線隕落。

無論是英偉達、還是英特爾,亦或者高通、AMD,包括蘋果、三星等等企業,乃至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因爲這條突如其來的變故而暴跌。

哪怕是這份消息僅僅是《探索》期刊釋放出來的一個下一期刊物的預告,哪怕是大家還沒有看到真正的內容,半導體行業仍然像是被人開了一槍一樣,直接受到了重創。

一切來得都是如此突然。

在《探索》的預告公開之前,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聽到相關的風聲,也不知道那位徐教授什麼時候開始涉及半導體領域的。

儘管早在去年,大家都知道華國已經開始着重部署芯片與半導體領域的發展了,甚至推動了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開始嘗試佈局芯片的上下游。

但對於早已經佈局了半導體產業長達一個世紀的西方國家來說,這根本就算不上什麼。

畢竟圍繞着芯片的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尖端技術產業鏈。

無論是高純度的單晶硅材料,亦或者是光刻膠、光刻機、還是設計芯片集成電路圖的EDA產品,都非華國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難題。

然而誰也沒想到,僅僅是一夜之間,天就變了。

去年還在追趕他們腳步的華國,今年就已經在碳基芯片上做出了重大的突破。

而且這份消息還是當今學術界的第一人所創建的期刊雜誌所公開的,這簡直跌破了所有人的眼睛。

伴隨着碳基芯片技術突破的消息,無論是納斯達克還是標普500,半導體相關的板塊幾乎全面暴跌。

甚至,相關的連鎖反應很快就波及了其他與半導體產業相關的領域上。

比如手機、電腦、計算服務器等等,全都因爲半導體產業的一片飄紅而連帶着暴跌。

如果不是《探索》期刊的下一期刊物還沒正式發佈,恐怕這份恐慌的情緒會更加的迷茫,影響到全米,乃至整個西方國家的股票與高科技市場都說不定。

畢竟那個人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對於現在的半導體產業來說,幾乎所有人都聯繫了《探索》期刊和其他分銷《探索》期刊的報社,訂閱了下一期的《探索·總刊》和《探索·材料學》。

不僅僅是半導體產業,就連金融領域、其他高科技領域等等與之相關或無關的產業,也同時聯繫了《探索》,訂閱下一期的刊物或者是希冀從探索總部獲得更多的消息。

對於他們而言,如今唯一的希望,可以說全都寄託在接下來的這兩篇論文上。

整個半導體產業都在期待,期待刊登在最新一期《探索》上的那兩篇和碳基芯片相關的論文,作者並不是那位徐川教授,而是另有他人。

畢竟論文作者名字的不同,帶來的影響力可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是那位徐教授親自署名,那麼對於當今的半導體產業來說,這將是一場致命的打擊。

如果署名的是其他學者,那麼這一切的憂患都將得到解除。

硅基芯片的大廈依舊穩如磐石,固若金湯。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

在經歷了整整四天的時間後,當進入七月,全新的一週來臨時,《探索》期刊終於對外公開了它最新一期的《探索·總刊》與《探索·材料學》。

第一時間,幾乎所有在等待的人員都或購買或從《探索》期刊的官網上購買了這兩篇論文的電子版本論文。

沒有去翻閱這兩篇論文的具體內容,也沒有關注它有多少字,所有人在第一時間看向了這兩篇論文作者的署名。

《基於高密集成碳納米管陣列的高性能碳基芯片!》.通訊作者·徐川。

《基於碳基半導體材料高密集成碳納米管陣列的方法!》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徐川.

當那個熟悉的名字映入所有人眼簾的時候,硅基芯片與硅基半導體產業的天,塌了。

兩篇論文的通訊作者都掛着徐川教授的名字,甚至那篇高密度集成碳納米管陣列方法的論文還掛着第一作者。

對於從事半導體領域研究的學者或技術人員來說,所有人都清楚這意味着什麼。

碳基芯片一直以來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精確控制碳納米管的排列。

說的再直白一點,其實就是材料。

目前材料界和工業學界,還找不到一種可以精確穩定且高密排列碳納米材料的方法。

尤其是碳納米管,而後者是碳基芯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排列方式直接影響了生產出來的碳基芯片的性能。

在專業人士的眼中,這篇《基於碳基半導體材料高密集成碳納米管陣列的方法》論文,重要性甚至比《《基於高密集成碳納米管陣列的高性能碳基芯片》更高。

兩篇論文,毫無疑問的證實了碳基芯片,就是那個人主導的科研項目。

一時間,纔開盤沒有多久,原本就在一路飄紅的半導體產業以近乎崩盤的趨勢,斷崖式下跌。

連帶着與半導體領域相關的手機、PC、計算服務器等領域的企業,也跟着一起遭殃了。

甚至全球半導體工業這座大廈,此刻都在搖搖欲墜着。

而源頭,僅僅是因爲那個人釋放出來的兩篇論文而已。

與此同時,另一邊。

金陵,星海研究院的院長辦公室中。

坐在真皮沙發上喝着茶,華威的總裁任正斐的臉上寫滿了藏不住的喜悅,笑着和徐川閒聊着這幾天芯片與半導體領域的驚天駭浪。

“還是徐院士您厲害!兩篇論文,差點掀翻了整個半導體行業。我今天看米股那邊的航行,幾乎整個半導體板塊都跌了差不多至少三分之一,連帶着手機電腦這些與之相關的廠商都在一路暴跌。”

徐川笑着端起茶杯示以敬意,笑着道:“這才哪到哪啊,等他們看到碳基芯片的成品時,會更加的瘋狂的。”

米股相關的板塊暴跌這是他們早就預料到了的事情。

畢竟碳基芯片技術一旦成熟,硅基芯片以及與之相關的硅基半導體產業將整個被時代徹底拋棄。

這種大勢所趨,誰都可以看得到。

不過說起股市,徐川想起了另一件事,笑着看向這位華威的任總,開口道:“說起來,咱們這一波賺了多少錢了?”

在上次和這位任總以及科學技術蔀那邊的袁周禮蔀長見過面,視察過碳基芯片實驗室相關的研發進度,商議過有關於碳基芯片領域的部署和發展後,徐川便修改了原定的計劃。

他原本是準備再等一段時間,等碳基芯片實驗室那邊將雄芯系列產品推進到中高端芯片性能後再公開的。

但袁周禮蔀長和這位任總都建議現在公開其實是最合適的。

雄芯05號實驗芯片的性能已經足夠了,無論是在低端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上,還是工業控制、汽車智能等領域都足夠使用了。

碳基芯片推出後是需要發展的,它不可能推出就佔領所有的市場,只會一步步的蠶食硅基芯片和硅基半導體的市場。

再加上現在推出碳基芯片,還能夠藉助市場的拓展來繼續完善和優化芯片的性能及產業完整度。

這些都是碳基芯片發展的過程中所需要的。

所以徐川才改變了自己原本的想法,否則本來刊登到《探索·總刊》上的那篇論文,是需要過一段時間纔會發佈的。

當然了,在正式推出碳基芯片前,他們也針對市場做好了一些對應的準備。

比如去米股和其他國家的股市賺一筆。

這種事情,早在當初可控核聚變技術突破的時候,他們針對納斯達克、歐證等等股市就做過相關的事情了。

畢竟這可是白來的錢,不撿白不撿。

坐在沙發對面,華威的任正斐端起茶杯敬了一口,笑着道:“具體的數額還沒完全統計出來,不過證劵那邊的人已經傳遞了消息過來了,這一次光是咱們兩家,就賺到了至少三千億米金的淨利潤!”

“至於具體有多少,還需要再等幾天,證劵那邊完成統計後才能確定。”

通過做空米股等各種手段,掌握了信息先機的他們要想在股市中賺錢簡直不要太容易。

當然了,去米股賺錢的也不止他們兩家,還有其他得到一些風聲的企業,以及最上面的政府機構,都藉助這次機會在股市中大撈了一筆。

說到這,任正斐笑着看向徐川,感慨着開口道:“如果按照三千億米金來算,徐院士您一個人就佔據了其中的五分之三,超過1800億米金的收入,超過華威總公司十年的淨利潤!”

這一次做空米股從米國等國家賺錢,雖然說華威也有參與,但華威賺的,的確沒有眼前這位多。

無他,華威雖然大,但是能拿出來的現金流,沒法和眼前這位相比。

前段時間負責交易的證劵那邊收到這位打過來的資金的時候,簡直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這傢伙一個人,居然轉出了整整一千億米金的現金!

雖然說一直以來都知道徐川有錢,哪怕是福布斯排行榜並沒有排榜他,但任正斐真沒想到他居然這麼有錢。

這恐怖的現金流,哪怕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強企業都沒有。

別看微軟、英偉達、蘋果等公司的市值已經誇張到了兩三萬億以上,但現金還真沒有一千億米金。

畢竟一家大公司,營收和支出都相當的高,更不可能在銀行卡中留着上千億米金吃利息。

至於華威,那就更別提了。

華威在2024年的現金流,只有幾十億,而且單位還是RMB,幾乎少的可憐。

要不是這次可以百分之一萬的肯定股市會賺,他們利用資產在國家的幫助下,從銀行等金融機構手中悄悄貸了一筆資金。

這次米股半導體產業暴跌恐怕他們連湯都喝不上。

對比一下,華威簡直是真的可憐。

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1022章 腦機接口芯片的推出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644章 NASA的迴應:第一座月面基地!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873章 月球上的新發現!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193章 普林斯頓的雙職位邀請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1111章 那就,開始吧!第52章 完成破譯(三更求月票求追讀)第1157章 大規模開發月球的前奏第937章 卡德拉暗物質的驗收報告會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921章 三張門票第868章 徹底擊垮CERN的殺手鐗第986章 哪裡來的逗逼?第721章 來自學生的靈感!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442章 無邁斯納效應第1136章 黎曼猜想的報告會!(求月票)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832章 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技術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580章 提前一年面世的‘遙遙領先’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978章 抹黑與無力掙扎第371章 畢竟,他本身就是個善於創造奇蹟的第1082章 全球性災難!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905章 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980章 真正意義上的降維打擊!第1096章 通向黎曼猜想的道路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14章 論文第1041章 被抑制的A類火星菌!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351章 從櫻花國手中搶訂單第55章 獵鷹!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267章 改變物理大廈的發現!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986章 哪裡來的逗逼?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256章 一封信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1114章 過於超前的理論!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852章 這不科學!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1160章 徐川: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第1096章 通向黎曼猜想的道路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51章 發現規律第1167章 徐川:你們在航天領域不夠資格!第961章 新大陸的寶藏第1139章 我們有必要組建一支最強悍的隊伍!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
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1022章 腦機接口芯片的推出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644章 NASA的迴應:第一座月面基地!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873章 月球上的新發現!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193章 普林斯頓的雙職位邀請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1111章 那就,開始吧!第52章 完成破譯(三更求月票求追讀)第1157章 大規模開發月球的前奏第937章 卡德拉暗物質的驗收報告會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921章 三張門票第868章 徹底擊垮CERN的殺手鐗第986章 哪裡來的逗逼?第721章 來自學生的靈感!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442章 無邁斯納效應第1136章 黎曼猜想的報告會!(求月票)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832章 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技術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580章 提前一年面世的‘遙遙領先’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978章 抹黑與無力掙扎第371章 畢竟,他本身就是個善於創造奇蹟的第1082章 全球性災難!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905章 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980章 真正意義上的降維打擊!第1096章 通向黎曼猜想的道路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14章 論文第1041章 被抑制的A類火星菌!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351章 從櫻花國手中搶訂單第55章 獵鷹!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267章 改變物理大廈的發現!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986章 哪裡來的逗逼?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256章 一封信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1098章 《徐重構複分析映射代數幾何曲線》第1114章 過於超前的理論!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852章 這不科學!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1160章 徐川: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第1096章 通向黎曼猜想的道路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51章 發現規律第1167章 徐川:你們在航天領域不夠資格!第961章 新大陸的寶藏第1139章 我們有必要組建一支最強悍的隊伍!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