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全循環利用技術

“真有這樣的新技術?!”呼延俊見鍾白如此篤定,不由得驚呼一聲。

他好歹也是分管礦山冶金的副廳長,多的不說,他對目前白雲鄂博礦區稀土精礦的主要挖掘提取技術“水浸法”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現有的水浸法,是RB方面於十多年前開發、並大規模推廣的稀土精礦生產技術,引入華國也有幾年時間了,但現在的RB國內早就廢之不用,正因爲這種傳統方法所產生的“三廢”——即廢氣、廢水、廢渣太多,嚴重污染環境。

華國在80年代初也不是對環境污染一點都不重視,如果換成其他無法掙取大量外匯的行業,產生像水浸法這麼嚴重的“三廢”的企業,恐怕早就被叫停。

但稀土是白雲鄂博礦區的命脈所在,也是自治區大量外匯的來源,不可能因爲“三廢”的原因就貿然關停,所以地方和上級一直在這中間做博弈,但實際結果則是,白雲鄂博礦區每年的稀土精礦產量和出口量依然在緩慢增加。

呼延俊也不是沒有改善“水浸法”的想法,去年自治區就曾經組織過一批區裡的專家去京城聯動相關部門和研究機構,還請來了一些歐洲的專業人士,試圖改進現有的“水浸法”,但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現在聽到鍾白說有一種全新的技術,還能大幅度降低“三廢”排放量,呼延俊一下就按捺不住了:“小鐘,說說是什麼技術?”

“三言兩語說不清,這裡也不是談技術的場合……”鍾白看了一眼鄭進才,提醒道:“呼延廳長,等咱們把徵集意見的工作做完,我會抽空和你交流技術的。再說,這培訓方案到底採納不採納,還需要您拍板定下呢!”

“哦哦,瞧我這心急的,都差點忘了正經工作了,哈哈!”看着已經發呆的鄭進才,呼延俊一拍腦門,衝對方高興的說道:“鄭局長,看來你培養人才有一手!你們局裡的耿大力不錯,能弄出一個培訓方案和小鐘的新技術相結合,不簡單!這麼優秀的人才,你可得高度重視才行!”

這話聽得耿大力心中一喜,又擡頭看了看鐘白,鍾白則悄悄衝他比出個大拇指,裡面的意思不言而喻!

呼延俊又看了看手錶,道:“鄭局長,之前已經來了十幾名同志,現在意見應該已經徵求得差不多了,如果沒有其他建議的話,那你們局班子就先開個會,把耿大力同志提出來的方案做成文件,準備實施!那麼葉處長、小鐘,我們就先回招待所再商量一下。”

說罷,呼延俊便起身帶着鍾白和葉星走人,負責後勤工作的耿大力當仁不讓的跟了出去!

辦公室內,只剩下一臉茫然的鄭進才,似乎對剛纔發生的一切還有些不敢相信,喃喃自語道:“不是吧,上午開會說得形勢那麼嚴峻,這……這就完事兒了?可這培訓的錢到底是局裡出,還是廳裡給撥啊?等等!”

等鄭進纔回過神來去追,四人早就已經下樓走遠了,他只能趴在樓道欄杆上望着背影興嘆……

……

耿大力送三人進了房間後便有些激動得連東南西北都找不到的感覺,一個人站在招待所門口發呆。

剛纔離開辦公室之前發生的一幕還歷歷在目,回想起每一個細節,耿大力都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揚!

除非是傻子,否則沒人不會聽出呼延俊副廳長對那份培訓班方案以及對自己本人的肯定之意!

尤其是副廳長那句“這麼優秀的人才,你可得高度重視才行”,還是對着鄭局長說的,基本上已經宣告自己的提拔板上釘釘!

作爲一個正股級的辦公室主任,再進一步的提拔就是副局長,這已經沒有懸念了。

至於能不能達道鍾科長給自己描繪的“一步到位”,破格提拔爲局長,耿大力心裡還真沒有底!

畢竟,這種事情在體制內發生的次數太少,在礦區工業局內部,自打它成立之後還沒有過這方面的例子!

“冷靜,我要冷靜一點……”耿大力被大廳裡的暖氣吹得有些臉發燙,主動打開門,到外面被冷風一吹,才感覺自己鎮定了不少。

他細細一琢磨,呼延俊副廳長對自己方案的肯定,固然有這個方案能夠穩住局勢的重要作用,但更關鍵的是方案裡,鍾白科長提出要給工人們培訓“新技術”這個點。

沒有“新技術”,這一次的培訓也只能淪爲一個走過場的環節,對此耿大力還是非常清醒的。

在寒風中踱步的耿大力沒有半點冷意,只是在肚裡不停腹誹道:“鍾科長深諳體制內各種運行規則,這一切都要看鐘科長搞這個新技術了,也不知道他上次給我說要等的那個‘及時雨’到底是啥玩意兒?”

但耿大力不知道的是,鍾白此刻在房間內,正在給自治區工業廳副廳長呼延俊描繪一張極其宏大的稀土工業藍圖!

招待所房間內煙霧繚繞,呼延俊站在桌邊,看着眼前的鐘白坐在椅子上,在一張白紙上一邊塗塗寫寫一邊給自己解釋着。

“它的主要工藝流程,是過尾氣循環降溫設施首先實現尾氣中酸的富集40%以上酸過程,然後再將富集酸通過減壓濃縮工藝實現回收70%-93%硫酸的濃縮及分離15%氟酸分離的過程。”

“通過這兩個環節,我們就可以將目前稀土精礦廠的廢水排放污染降低至符合歐共體環保標準,當然,國內的要求更低,這點是毫無問題的。”

這種比較專業的內容鍾白不可能再細緻分解,但中專畢業出身的呼延俊也算是基本聽懂了,他又問道:“那廢氣呢?”

第二百三十章 吃飯去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們需要口碑第六百二十八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又生一計第五百六十章 怎麼談得上一舉三得?第六百六十五章 這兩條路,你自己選!第六百九十三章 特刊比想象中的還要好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配的副廳級局長第六百四十八章 慌亂的佐川真人第六百零七章 徐院士的囑託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倒是有個建議第六百三十一章 範宇亮來電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會說話的“餘總”第三百八十八章 我們自己也弄一個機械廠第二百三十八章 把你們接到天都第四十三章 下車間實習一週第三百一十七章 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想給你說件事兒第七百二十三章 咱們去個暖和地兒第三百七十章 硬核廠長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人,就是個天才嘛!第五百三十八章 稀土培訓班第六百九十七章 他騙了大家咋辦第一百二十一章 還有什麼安排第九十四章 童四方背書第一百零一章 展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充滿感情的親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誰先註冊,那就是誰的專利第四十八章 降低氨耗的方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RB人喜歡碰瓷第四百九十七章 讓他絕望第四百五十六章 輸得很徹底第一百八十九章 官翻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換個型號第三百八十七章 是我們每個人都牛逼!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十五章 我想去技術科第十八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三十章 形成來源第七百四十一章 抵達瓊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傳達指導思想第六百零六章 住院治療第三百三十一章 鍾白去哪兒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長遠的發展規劃第四百一十八章 再來一個超級加倍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女鬥豔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絕對是一件大事兒第八章 不是待遇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關三選一第四百三十章 這貨在讀說明書第二百九十一章 二階段工作會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國家稀土綜合協調小組第七百一十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能怪我們不聯繫第一百七十一章 別以爲我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麼第五百八十章 《紐約時報》記者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們都看不懂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想給你說件事兒第三百八十六章 等電話第六百六十二章 又生一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簡單粗暴拿錢砸第五百七十章 什麼是突破口第二十五章 鬱悶的黃興志第二十章 把困難擺在前面第三百九十五章 詭異的巧合第一百六十四章 去日內瓦轉轉第五百一十三章 我看這相當不妥!第六十七章 退休的副廳長第六百章 一個好的題材第四百八十三章 這個神助攻來得妙第四百零五章 沒法形成統一共識第三百五十八章 還能這麼搞?第四十二章 朱宏傑的背景第六十二章 稀土元素第七百二十七章 來給您一家人拜年啦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大哥省一化第五百三十五章 這個你就問對人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還有什麼安排第六百五十九章 吳林泉上門第六百零三章 不妨再包一輛車第七百二十一章 過年的安排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個噩耗第二百一十五章 你也該轉正了第五百五十章 崔振川的感嘆第一百三十六章 沒大沒小第三十二章 怎麼句句珠璣吶第三百七十章 硬核廠長第五百四十五章 瑞士人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自然是有熟人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時代變了,先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小的瑕疵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關三選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嚇唬得一愣一愣的第五百二十九章 符可爲的反對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輸問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次說的事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八十八章 紙質條款第五百六十七章 該給財務上增加人手了第五十五章 怎麼又是展銷會
第二百三十章 吃飯去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們需要口碑第六百二十八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又生一計第五百六十章 怎麼談得上一舉三得?第六百六十五章 這兩條路,你自己選!第六百九十三章 特刊比想象中的還要好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配的副廳級局長第六百四十八章 慌亂的佐川真人第六百零七章 徐院士的囑託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倒是有個建議第六百三十一章 範宇亮來電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會說話的“餘總”第三百八十八章 我們自己也弄一個機械廠第二百三十八章 把你們接到天都第四十三章 下車間實習一週第三百一十七章 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想給你說件事兒第七百二十三章 咱們去個暖和地兒第三百七十章 硬核廠長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人,就是個天才嘛!第五百三十八章 稀土培訓班第六百九十七章 他騙了大家咋辦第一百二十一章 還有什麼安排第九十四章 童四方背書第一百零一章 展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充滿感情的親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誰先註冊,那就是誰的專利第四十八章 降低氨耗的方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RB人喜歡碰瓷第四百九十七章 讓他絕望第四百五十六章 輸得很徹底第一百八十九章 官翻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換個型號第三百八十七章 是我們每個人都牛逼!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十五章 我想去技術科第十八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三十章 形成來源第七百四十一章 抵達瓊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傳達指導思想第六百零六章 住院治療第三百三十一章 鍾白去哪兒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長遠的發展規劃第四百一十八章 再來一個超級加倍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女鬥豔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絕對是一件大事兒第八章 不是待遇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關三選一第四百三十章 這貨在讀說明書第二百九十一章 二階段工作會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國家稀土綜合協調小組第七百一十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能怪我們不聯繫第一百七十一章 別以爲我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麼第五百八十章 《紐約時報》記者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們都看不懂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想給你說件事兒第三百八十六章 等電話第六百六十二章 又生一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簡單粗暴拿錢砸第五百七十章 什麼是突破口第二十五章 鬱悶的黃興志第二十章 把困難擺在前面第三百九十五章 詭異的巧合第一百六十四章 去日內瓦轉轉第五百一十三章 我看這相當不妥!第六十七章 退休的副廳長第六百章 一個好的題材第四百八十三章 這個神助攻來得妙第四百零五章 沒法形成統一共識第三百五十八章 還能這麼搞?第四十二章 朱宏傑的背景第六十二章 稀土元素第七百二十七章 來給您一家人拜年啦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大哥省一化第五百三十五章 這個你就問對人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還有什麼安排第六百五十九章 吳林泉上門第六百零三章 不妨再包一輛車第七百二十一章 過年的安排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個噩耗第二百一十五章 你也該轉正了第五百五十章 崔振川的感嘆第一百三十六章 沒大沒小第三十二章 怎麼句句珠璣吶第三百七十章 硬核廠長第五百四十五章 瑞士人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自然是有熟人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時代變了,先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小的瑕疵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關三選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嚇唬得一愣一愣的第五百二十九章 符可爲的反對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輸問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次說的事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八十八章 紙質條款第五百六十七章 該給財務上增加人手了第五十五章 怎麼又是展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