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趁火打劫

“咔嚓!咔嚓!”

冰雪龜裂的聲響此起彼伏,響成一片,一道道裂縫朝南延伸。

“隆隆!”雷鳴般的巨響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巨響的源頭,是一片人『潮』馬海、牛羊的世界,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方圓千里都是涌動的牛羊、馬匹,洶涌澎湃,波瀾壯闊,朝着南方涌去。

這正是勝利班師的漢軍!

與向龍城進軍不同的是,他們帶上戰利品。這一戰,戰利品極爲豐厚,整個匈奴的牛羊、駿馬,七七八八都落在漢軍手裡了。儘管漢軍吃了一個月,還殺了不少用來築城,消耗的還不到一半。

在這之外,周陽留了一些牛羊在龍城,由丁雋看守。留下的還有數萬匈奴,他們是做苦力我,宰殺牛羊,製作肉乾,爲來年的進軍做準備。

就是如此,要趕回漢境的牛羊仍是多不勝數,連綿千里不絕。

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一定會震憾不已,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班師了。

周陽騎在追風駒上,放眼四望,忍不住一陣心驚,朝東瞧瞧,人『潮』馬海、牛羊無數;朝西看看,人『潮』涌動,牛羊嘶吼聲響成一片;朝北望,駿馬奔馳,牛吼羊叫聲不絕;朝南望,牛羊奔馳,巨響如雷。

置身其間,宛如處身在雷霆的世間,唯有雷鳴般的響起。這聲響,是由數以千萬計的牛羊的蹄聲匯聚而成,其震憾力有多大,不需要說的,也無法描述,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深切的體會到,什麼叫做震憾!這就是震憾!

“天啊!”李廣策馬在周陽身側,不住拈鬍鬚,笑得鼻子眼睛擠作一團:“大帥,乍一看,還以爲我們是匈奴人呢!”

“吃了一個多月的羊肉,喝了這麼久的馬『奶』子,算半個匈奴人吧!”周陽微一頷首,指着李廣身上的裘衣,笑道:“飛將軍,這不是匈奴的樣兒麼?”

漢軍在大漠中呆了近兩個月,這換洗衣衫早就成問題了,不得已,只好穿匈奴的裘衣皮帽禦寒,乍一看,二十多萬漢軍,個個都是匈奴。

“打了一輩子匈奴,沒成想,到頭來,我也成了匈奴!”李廣調侃起來。

衆將圍在周陽身邊,有說有笑,調侃不斷,這回程輕鬆異常。

與漢軍的歡喜正好相反,軍臣單于他們個個耷拉着頭顱,一副活死人模樣,沒有一點生氣。他們成了漢軍的階下囚,給漢軍押回漢朝,那就是蹈不測之淵,他們的命運如何,誰也不清楚,哪能不擔心的。

“單于的頭顱垂得夠低的!再低一點,就能『舔』着那玩意了!”程不識把軍臣單于垂頭喪氣的樣兒看在眼裡,調侃一句。

“哈哈!”這話逗得衆人大笑。

在軍臣單于他們後面的是冒頓單于的墓碑,給漢軍做了一個雪撬,用馬拉着。冒頓單于的墓碑極是沉重,要運回長安還真得費一番功夫,周陽想來想去,做個雪撬比較好。這辦法真的好用,省力省事。

往日城,在軍臣單于他們的心目中,冒頓單于的墓碑,神聖不可侵犯。而眼下,他們看見冒頓單于的墓碑,好象看到利刃似的,還是架在他們脖子上的那種。

冒頓單于是匈奴最爲偉大的單于,他們的墓碑成了漢軍的紀念品,還有比這更讓人驚恐的麼?

正說笑間,傳來一陣雄壯的歌聲,是有將士忍不住歡喜之情,唱起了《男兒行》:“炎黃地,多豪傑,以一敵百人不怯。人不怯,仇必雪,看我華夏男兒血!男兒血,自壯烈,豪氣貫胸心如鐵!手提黃金刀,身佩白玉珏,飢啖敵酋頭,渴飲敵人血!”

這首《男兒行》,將士們唱過無數遍,以前唱,是用來勵志的,激勵人心的。今日唱來,卻是唱的一個事實,一個大勝的壯舉,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壯歌,將士們唱得雄壯嘹亮,蘊含無盡的喜悅之氣。

周陽他們聽在耳裡,再也抑止不住喜氣之情,跟着唱起來:“兒女情,且拋卻,瀚海志,只今決!男兒仗劍行千里,千里一路斬胡羯!瀚海飛戰歌,歌歌爲我華夏賀!單于王庭舞鋼刀,刀刀盡染匈奴血!立壯志,守奇節……”

將士們心情極度之好,越唱越歡喜,越唱越難以自抑,一遍又遍的唱着這首《男兒行》。

朔風凜冽,呼嘯而過,發出陣陣嗚咽聲,卷得地上的雪花在空中飛舞,千朵、萬朵,煞是壯觀。

大地一片冰凍,是冰雪的世界,唯有美麗的西海一仍如昔,波光閃耀,沒有凝結成冰。這是羌人喜愛西海的重要原因,在這裡,不乏水源,是放牧的好去處。

“得得!”急驟的蹄聲響起,一騎飛馳。戰馬不時噴出白氣,白氣一噴出,立時凝爲冰屑,在空中飄浮,極是好看。

馬背上的騎士,裘衣皮帽,是個羌人。個頭高大,身材極是壯健,只是他一臉的疲憊之『色』,不時搖晃,若不是他緊緊抓着馬鬃的話,隨時可能從馬背上摔下來。

他是西羌的偵騎,有天大的消息要向西羌王稟報。

西海附近,帳幕相連,一座接一座,一眼望不到頭,不知道有多少。鷹旗在風中招展,發出獵獵的響聲,與呼嘯的寒風相應和。

此時,天寒地凍,除了巡邏的西羌兵士以外,不會有人出來活動。這種時節,還是窩在溫暖的帳幕裡吃肉喝酒的快活。

在衆多的帳幕中,有一座帳幕格外寬大,正是西羌王的王帳。帳前一根旗杆,旗杆上一面金絲繡就的鷹旗,栩栩如生,在風中舒展如畫,格外美麗。

一隊親衛在帳前警戒,個個凍得臉蛋通紅,呵着冷氣,不時嘀咕幾句。這種寒冷時節,在帳裡偎着火堆,吃着羊肉,喝着滾燙的馬『奶』子,那才叫一個舒服。他們這些親衛,沒這命,只能喝冷風。

王帳中,個頭高大的西羌王踞坐寶座之上,面前擺着一隻烤全羊,左手抓住羊腿,右手端着金盃,吃一口肉,喝一滾燙的馬『奶』子,舒服得直呻『吟』。

西羌和匈奴一樣,同屬遊牧民族,軍政事務不多,見了面,三言兩語便說定了,時間多得很,只有靠飲宴來打發了。尤其是在這冰天雪地裡,什麼也做不了,連打獵都成問題,吃酒吃肉,聊天打屁纔是打發無聊時光的最好法子。

東方朔衣衫整潔,坐在西羌王旁邊。東方朔本就是西羌王的上賓,再有上次出使漢朝,帶回了好消息,漢朝同意給西羌兵器。雖然是青銅器,還是秦朝遺留的,這對於冶煉技術極其原始的西羌來說,那已經是神兵利器了。

在西羌王眼裡,這是天大的喜事,東方朔立了大功,對東方朔更加看重。

東方朔端着酒杯,慢慢品着酒,偶爾吃一塊羊肉,與西羌君臣海吃山吞的樣兒正好相反。

“這種日子真無趣!”東方朔暗中感慨一句,這些天來的情景浮現在腦海中。西羌君臣飲酒一事,已經持續了很久,這事得從頭說起。

“原本好好的事情,沒成想,漢皇竟然駕崩了,單于出動傾國之兵,漢人難以招架呀!”西羌王吃喝一陣,快活異常,滿足的放下羊腿、金盃,開始發牢『騷』了。

東方朔出使漢朝,漢朝願與西羌結盟,共同對付匈奴。雖說漢朝勢大,西羌國力弱,可是,西羌靠近河西走廊,若由西羌牽制匈奴,單于不能從河西走廊調兵,這對漢朝大爲有利。

西羌早就垂涎富饒的河西走廊,可是,以西羌的國力,根本拿不下河西走廊,與漢朝結盟,河西走廊很可能成爲西羌的。西羌王,還有他的一衆大臣着實歡喜了一陣子。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讓人想不到的是,景帝突然駕崩,讓西羌王的一腔喜悅化爲烏有。

按照漢朝的禮制,景帝駕崩,漢朝要守孝三年,三年內不得征伐。而漢朝以孝治天下,對孝字極爲看重,此事一定會實行。眼看着河西走廊就要到手了,卻又要等三年,西羌王心裡那焦慮之情不必細說。

更讓他們惋惜的是,緊接着就得到消息,軍臣單于要調集傾國之兵,趁漢朝國喪期間大舉南下,擺出一副不把漢朝滅了不罷休的架勢。消息傳來,西羌王嚇傻了。

以他想來,漢朝三年內不得征伐,不能與匈奴作戰,只能緊守城池,不使城池有失而已。漢朝守城有一手,守了數十年,沒有丟失過一城一地,“凌辱之恨”丟失雁門城,那是一個特例,因爲周陽的到來,連雁門也沒有丟。

若是在以往,漢朝自是能守得城池不失。眼下不行,因爲景帝駕崩,對漢軍的士氣打擊非常大,匈奴傾巢出動,志在必得,漢朝能不能守住很成問題。只要丟了一座城池,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北方的城池就會丟很多,因爲漢朝的城池裡有大量的攻城器械,落到匈奴手裡,後果不堪設想。

歷史上的“凌辱之恨”,正是因爲雁門城裡的攻城器械落到匈奴手裡,上演了一幕讓漢朝引以爲恥的“凌辱之恨”,連甘泉宮都給匈奴燒燬了。

按西羌王想來,漢朝這次即使不給匈奴滅了,也要慘敗,實力大損。漢朝一衰弱,他奪取河西走廊的想法就不可能實現,他恨恨不已。

“大王,何必憂慮!”立即有大臣討好,『奸』笑一聲,道:“漢人勢大,我們就與漢人一道,奪取河西走廊。匈奴勢盛,我們就與匈奴一道,奪取隴西之地。”

“妙計!妙計!”

西羌王眼睛一亮,大是歡喜,臉上的憂慮一掃而光:“隴西之地雖不如河西走廊那般肥沃,也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土地,我們與漢人爭奪了數百年都沒有弄到手,這是千古難得的良機呀,我們得準備準備!”

西羌之所以成爲三大北患之一,就在於他們一心想得到隴西之地。爲了爭奪隴西之地,西羌與華夏打了數百年,西羌太弱小,沒有討到便宜,這是西羌的心病。如今,匈奴勢盛,漢朝馬上就要由盛轉衰,正是西羌實現千年夢想的良機,一衆大臣哈哈大笑,歡欣鼓舞,大口飲酒,以此來表達他們的歡悅之情。

東方朔看在眼裡,沒有說話,自顧自的飲酒吃肉。

“西方先生,你以爲此計可行否?”西羌王對東方朔極是倚重,不得不詢問東方朔。

“大王問起,在下不得不言。”東方朔放下酒杯,反問一句:“大王以爲大漢必敗,但以在下之見,未必!”

“哦!”西羌王大感興趣,問道:“爲何?單于這次出動六十萬大軍,還不能得志?真要如此的話,單于也太無能了。”

“是否得志,眼下言之太早。”東方朔對漢朝的應對之策並不知曉,可是,以他的才情,他自然是明白,漢朝那麼多的能人,不可能放任匈奴橫行,必然要採取應對之策。雖說漢朝要守三年國喪,不能征伐,至少也不會讓匈奴逞兇。

“就算漢人在北地大敗,大王就一定能拿下隴西之地?”東方朔再問一句,剖析起來:“大王是知道的,春秋戰國之際,大羌就在與漢人爭奪隴西之地。那時,漢人分裂,國家衆多,你徵我殺的,內訌不已,大羌都沒有拿下隴西,何況是眼下。依在下之見,即使漢人大敗了,守住隴西不是問題。”西羌人用漢人代替華夏。

這是實情,春秋戰國時候,西羌一心要奪取隴西之地,卻沒有成功。

“若不是那個老秦族,大羌早已拿下隴西了!那個老秦族,就是秦始皇的祖先,他們太能打了!”西羌王對爭奪隴西之事極是熟悉,忍不住謾罵一句。

因爲各種原因,秦始皇、秦朝、老秦族的功勞埋在歷史的塵埃中。事實上,老秦族對中國歷史作出的貢獻非常大。秦始皇的祖先,就是老秦族,是西北的一支遊牧民族,這個部族善於使用騎兵作戰,他們的騎兵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飛騎”,穿着裘衣,戴着皮帽,揮着彎刀衝殺,而他們的腰間卻是掛着血淋淋的人頭。

他們與羌族衝殺,保衛隴西之地,對中華民族有大功。在讀書人的筆下,他們卻成了殘暴不仁的野蠻人。

若不是老秦族在這裡與西羌衝殺,保住了隴西之地,早就落到西羌人手裡了。雖然讀書人把老秦族罵得體無完膚,可是,作爲老秦族的最大對手,西羌人卻是知道他們有多可怕,那是用無數西羌人的『性』命與鮮血換來的教訓。

對於東方朔來說,眼下他的任務不是收取西羌,而是穩住西羌,不使西羌與匈奴合流。以西羌的國力,即使與匈奴合流,對漢朝的影響不是太大,卻也會製造不小的麻煩,在這緊要關頭,能讓西羌不倒向匈奴,那是最好。

東方朔一句話切中了要害,西羌王雖不甘心,卻也無法可施,最後只能按兵不動,先觀望一段時間再決定行止。

從此以後,西羌每天召集羣臣飲酒,等待北方的消息。

沒過多久,得到消息,匈奴沒有南下,這讓西羌王大是驚訝。六十萬匈奴大軍南下,後面還會跟着不計其數的牧民,那動靜是非常大的,要想一點消息不泄『露』,那是不可能的。

西羌王雖然奇怪,卻是大『惑』不解,只得請教東方朔。東方朔才智過人,他雖然沒有得到漢朝的通告,不知道漢朝的具體措置,也猜到了,漢朝必然是採取了強有力的反制措施,要不然,單于不可能按兵不動。

果然,沒多久,傳來消息,一支爲數不少的漢軍突然出現在龍城,竟然把匈奴給圍住了。

漢軍進軍龍城一事,極度機密,西羌也沒有打探出來。此事報來,西羌君臣,一片驚呼,認爲不可能。東方朔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了,可是,他也疑『惑』不已,要想把匈奴六十萬大軍圍住,那得多少兵力?

按照兵法來推算,需要百萬大軍。漢朝真要出動百萬大軍,那動靜會非常大,不可能不給偵察出來 。對於漢軍所用之法,西羌的偵騎很不負責,三番五次纔打探出來,原來是用築城之法完成的。對周陽這一妙法,上自西羌王,下至羣臣,包括東方朔在內,讚不絕口。要想在連石頭都稀缺的龍城築城,很難,很難,卻給周陽巧妙的解決了,他們不能不讚嘆。

自此以後,西羌王要做的事情,便是等待,等待龍城決戰的結果。雖說匈奴給重重圍困,極爲不利,畢竟是在匈奴的聖地龍城,漢軍能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此事不到最後時刻,難見分曉。漢匈奴大戰沒有最後結果,西羌王就不能決斷,西羌是與漢朝結盟,還是與匈奴一道打漢朝。

東方朔對結果已經猜了個十之八九,可是,西羌王拿捏不定,對漢朝有利,也不點破。西羌若是出動得太早,進入河西走廊的時間夠長,很可能給他們佔穩腳跟,這對漢朝收拾西羌不利。若是出動得太晚的話,很可能不能全殲。是以,西羌出動的時機一定要把握好。

“報!”一個拉得老長的聲音遠遠傳來:“龍城戰報:近兩百萬匈奴被殲,單于被活捉,漢軍大勝!”

“咣!”西羌王手中的金盃砸在地上,馬『奶』子濺得到處都是:“這太可怕了!兩百萬匈奴就這麼沒了!”

如此勝仗,在歷史上就沒有過,光是聽聽就足以嚇人的了。

“大王,我們該動了!”一衆大臣卻是歡喜不已:“河西空虛,沒有匈奴軍隊,我們出兵,一定會馬到成功!”。

第41章 伊人之心第17章 機會來了第104 單于復位第1章 豪門公子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56章 會獵龍城第96章 驕人戰績第30章 意外之喜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78章 殺雞儆猴第53章 調兵遣將第31章 破擊匈奴第13章 夜襲第87章 大戰之前第65章 公主遇刺第84章 陣前相遇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14章 未來之路第52章 周陽補天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15章 曹壽逼婚第26章 悠悠我心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35章 千年鼎革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0章 東胡王第4章 獻上一計第35章 大展拳腳第102 窮途末路第19章 中大獎了第22章 天遂人願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70章 一舉成擒第39章 東方朔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9章 戰果多大第36章 調教阿嬌第87章 大戰之前第13章 魔鬼訓練第94章 留侯兵法第27章 雄心壯志第33章 單于暴走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33章 單于暴走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25章 徹夜激戰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15章 再戰匈奴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58章 大舉南下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61章 高歌猛進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18章 阿嬌第35章 千年鼎革第74章 凱歌不斷第2章 射鵰者第17章 升任校尉第32章 轉機第2章 一鳴驚人第64章 血染大漠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74章 橫掃第11章 滅東胡(中)第1章 豪門公子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76章 血!血!血!(下)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28章 氣死你第22章 興師問罪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68章 一怒興師第46章 烈烈英風第6章 建章營第18章 別無選擇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11章 滅東胡(下)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39章 東方朔第90章 景帝下葬第2章 衛子夫第80章 戰果輝煌第20章 龍城見第2章 一鳴驚人第25章 環首刀第64章 來得好第13章 夜襲
第41章 伊人之心第17章 機會來了第104 單于復位第1章 豪門公子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56章 會獵龍城第96章 驕人戰績第30章 意外之喜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78章 殺雞儆猴第53章 調兵遣將第31章 破擊匈奴第13章 夜襲第87章 大戰之前第65章 公主遇刺第84章 陣前相遇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14章 未來之路第52章 周陽補天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15章 曹壽逼婚第26章 悠悠我心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35章 千年鼎革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0章 東胡王第4章 獻上一計第35章 大展拳腳第102 窮途末路第19章 中大獎了第22章 天遂人願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70章 一舉成擒第39章 東方朔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9章 戰果多大第36章 調教阿嬌第87章 大戰之前第13章 魔鬼訓練第94章 留侯兵法第27章 雄心壯志第33章 單于暴走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33章 單于暴走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25章 徹夜激戰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15章 再戰匈奴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58章 大舉南下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61章 高歌猛進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18章 阿嬌第35章 千年鼎革第74章 凱歌不斷第2章 射鵰者第17章 升任校尉第32章 轉機第2章 一鳴驚人第64章 血染大漠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74章 橫掃第11章 滅東胡(中)第1章 豪門公子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76章 血!血!血!(下)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28章 氣死你第22章 興師問罪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68章 一怒興師第46章 烈烈英風第6章 建章營第18章 別無選擇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11章 滅東胡(下)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39章 東方朔第90章 景帝下葬第2章 衛子夫第80章 戰果輝煌第20章 龍城見第2章 一鳴驚人第25章 環首刀第64章 來得好第13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