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破匈奴(四)

也讀贊不打緊公孫賀他們是驚訝得差點把下只砸座鳩

然而,讓他們更加驚訝的還在後頭,只聽程不識讚道:“大帥真是好算計!在這裡打,我們不需要弩陣,不需要戟陣,就是用劍也能把匈奴幹翻在地上!”

匈奴是騎兵,漢軍是步兵,強弱不成比例。更別說,還是在平原地帶,與匈奴的騎兵打,僅憑漢劍能把匈奴幹翻在地上?

這話要不是從程不識嘴裡說出來。公孫賀他們一定會認爲那是瘋話。只有瘋子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周陽把他們的迷糊樣兒看在眼裡。有心解釋,卻已經來不及了。匈奴開始進攻了。匈奴的進攻,很好的詮釋了周陽和程不識的話。

軍臣單于手中的彎刀對着漢軍一揮,大喝一聲道:“烏特拉”。

“烏特拉!”

匈奴爆發出驚天的吼聲。揮着彎刀。好象漲潮的海水一般,對着漢軍衝了過去。

匈奴並沒有用弓箭,而是直接準備砍殺。因爲他們的距離不夠,漢軍逼得太緊,兩軍相距不到一里的距離。匈奴引以自豪的箭術沒有發揮的餘地,只能砍殺了。

與匈奴正好相反,漢軍是弩陣、弓箭齊用,不計其數的箭矢弩矢,對着匈奴罩去,好象一張天羅地網。把匈奴給覆蓋了。

匈奴密密麻麻,好象麻桿一般密集。是最好的靶子,弩陣的威力終於發揮到了極致。一枝弩矢往往要穿透好幾個匈奴,比起白天的大戰,殺傷力高得太多了。

匈奴的人海戰術終於發揮了作用。儘管弩矢密集,仍是不能把他們殺光,不少匈奴衝到近前,漢軍的弓箭射殺,步兵揮着長戟一通猛刺,才把他們給解決了。

弩陣一分爲三,沒有集中,每部分之間布着戟陣。經過弩陣射殺的匈奴衝到戟陣前,漢軍萬千枝戟前指,把他們捅死在地上。

此時的匈奴,一往無前,沒有人退縮,明知道衝上去是死,仍是衝了上去。他們在臨死之前,仍是在砍殺,這給漢軍制造了不小的麻煩,不少漢軍傷亡。

匈奴的戰意沖天,砍殺很賣命,卻是失去了另一個優勢。那就是騎兵的衝擊力。

騎兵的衝擊力相當驚人,這是騎兵最大的優勢之一。可是,要讓這一優勢發揮出來,就需要足夠遠的距離,要讓騎兵高速衝鋒。兩軍相距不足一里遠,騎兵眨眨眼就到了。哪裡夠騎兵衝鋒的,連加速都不夠,每奴的衝鋒優勢根本就發揮不出來了。

正是因爲時間不夠,匈奴沒辦法放箭,只能準備近戰。

若是匈奴能把衝鋒的優勢發揮出來,再加上他們不要命的強攻,一定會讓漢軍代價高得出奇。可惜的是。他們的優勢發揮不出來,不能衝鋒,箭術派不上用場,他們的威力大減。

公孫賀他們終於明白周陽爲何耍放匈奴集中,重整陣勢了,原來打的這主意。

不得不說。周陽真的是精於算計,料敵於機先。如此做,把匈奴的優勢完全壓制住了,而且匈奴還不得不拼命衝殺。

不拼命,已經陷入了漢軍的重圍中。他們不拼也得拼了。

要想突出漢軍的包圍,要麼衝破漢軍的陣勢,要麼破壞自己的塞柵。要破壞寨柵,就得把壕溝技平。在漢軍的重圍中。用什麼來填平壕溝?難道用匈奴的身體?

這明顯不可能,只能選擇衝破漢軍的陣勢。打敗漢軍一途了。

周陽算計很精,指揮漢軍壓得很緊,留給匈奴的空間不大。匈奴很密集,一衝鋒起來,是人挨人,馬碰馬,不時會發生碰撞,往往是還沒有衝到漢軍陣前,就有不少人成了匈奴蹄下的亡魂。

匈奴越密集,越利於弩陣的發揮。隨便一枝弩矢,也要射死好幾個匈奴,匈奴的傷亡以驚人的勢頭增加着。

沒多久功夫,地上的屍體疊了一層又一層,層層相因,不知道有多少。匈奴騎馬衝過來,不時會發生顛跟,摔下馬來。

在血誓的刺激下,儘管傷亡高得嚇人,匈奴仍是在衝鋒,前赴後繼,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衝上去,沒有人猶豫,沒有人退縮,有的只是一往無前!人海戰術的缺點在於過於密集。容易給弩陣射殺,代價高昂。

可是,優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殺不勝殺,殺了一個,衝上來一雙,殺了一雙,衝上來四個。漢軍打起精神殺戮,卻是越殺越多。殺得人手臂發酸,只能機械的做着動作,手中的戟刺出,收回,再刺出,再收回,,

衝上來的匈奴不在少數,拼命的砍殺,即使死,也要拉着漢軍墊背。漢軍的傷亡也在驚人的增長着。

兩軍肉搏的地方,屍體快速增加着。越堆越高,最後堆成了山丘。可是,兩軍仍是踩着屍體在戰鬥。

周陽騎在戰馬上,看着兩軍交戰,緊咬着嘴脣,一臉的肅穆。他的算計很準,可是,匈奴的反撲也夠兇狠。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防止匈奴逃走,能在短時間內大量殺傷匈奴。

匈奴四條腿,漢軍兩條腿,即使匈奴潰散了,漢軍也追不上。若是讓匈奴集中,那就是眼下這種大屠殺情形了。

可是,漢軍的傷亡也很大。雖然不如匈奴大,也是驚人了,是周陽統兵以來,漢軍傷亡最高的時刻。

有得必有失,誰也沒辦法。

夕陽下,只見一個個妖異的日08姍旬書曬譏口齊餘川”用泊出現。鮮豔奪目,漢是來不及浸入士裡的鮮血匯成略聯剛六

於這種結果,軍臣單于並不意外。要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只有重整陣勢纔有機會。明知道匈奴過於集中,會帶來嚴重後果,可是,處此之情,他別無選擇,不得不爲。

此時此玄,匈奴沒有了退路,漢軍也沒有了退路。只有打!只有

若是匈奴勝,一切危機都將消除,漢軍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以前取得的勝利變成毫無意義。

若是漢軍勝,匈奴將是萬劫不復。說不定會全軍覆沒。

照眼下的情形來看,無論哪一方取勝,朵價都將很高,可是,值了!

匈奴不要命的衝鋒,漢軍狠狠的殺戮。漢匈戰史上,規模最大,最爲慘烈的血戰就這樣持續下去了。

默默

“隆隆!”

如雷的蹄聲,一支漢軍正向北馳騁。

這支漢軍雖然騎着戰馬,卻並不是騎兵。而是步兵,因爲他們的騎術生硬,不夠熟練。

這是周陽派去佔領長城的漢軍。

匈奴的肉乾被焚,不管焚掉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奪匈奴的軍心,能打擊匈奴的士氣,這就夠了。只要漢軍適時殺到,一定能擊敗匈奴。匈奴潰退,向北逃躥,長城是必經之路,唯有把長城佔領。才能切斷匈奴的退路。

這事得預先佈置,周陽把這一重任派給了李廣。

參與對匈奴的決戰,固然讓人嚮往。可是,截斷匈奴的退路,同樣重要,李廣沒二話,一口應允,領着漢軍就出發了。

以周陽料想,一旦漢軍壓上去。匈奴難以支撐,敗局一定。爲了不給漢軍全殲,軍臣單于勢必會派人佔領長城,保住這條唯一的逃生之路。是以,漢軍要佔領長城,得快,一定愕在匈奴趕到之前拿下長城。

要讓漢軍迅速趕到長城,就得讓他們騎上戰馬,不能靠兩條腿。戰馬。漢軍還有不少,主要是弩陣再的,撥給李廣使用,纔有了這支騎着戰馬的步兵。

李廣朝北一望,只見夕陽下的長城,好象一條紅色的巨龍,蜿蜒遠去。不知終於何處。

長城在望了,終於趕在匈奴之前佔領了長城。只要長城一佔領了,匈奴就是插翅難逃,卓廣暗鬆一口氣。

一拍馬背,李廣飛也似的朝着長城馳去。很快趕到山腳下,順着山坡衝了上去,來到城牆下,一拉馬繮。戰馬放緩腳步,拾級而上。

一登上長城,李廣放眼一望,只見漢軍正朝着長城疾撲而來,濺起的煙塵好象一條條怒龍,朝着長城的不同地段撲去。

“咦!”

李廣驚咦一聲,眼睛猛的瞪大,只見南方出現一條怒龍,正對着長城猛撲而來。

從煙塵判斷,來的人不少,周陽又派軍隊來了?這種可能性不大。一萬人足以佔領長城了,在沒有分出勝負之前,周陽不可能再派軍隊來的。

不是漢軍,那就是匈奴了。果然,李廣已經看見匈奴的狼旗了,匈奴來得也太快了吧。

來的正是伊稚斜率領的匈奴,他的目的與李廣一樣,佔領長城。他深知長城對於匈奴有多重要,一接到命令,率軍就出發了。

他下的命令是“朝死裡趕!就算跑斷了腿,也要斷在長城上!”

有了他這道嚴令,匈奴無不是打馬疾趕,不要命的朝長城撲來。

從時間上來說,李廣率領的漢軍先出發,按理應該是他們先到。可是。漢軍步兵的騎術哪能與自小生長在馬背上的匈奴比,在速度上明顯不如匈奴。

周陽若是派出公孫賀率領騎兵前來攻佔長城,匈奴一點機會也沒有。可是,周陽手裡就這麼一支騎兵,有力的拳頭不用在戰場上,用來佔領長城,那是大材小用。

長城上,不便騎兵發揮,用步兵是最合使的。

雖然匈奴來得很快,遠出李廣的意料。可是,漢軍還是先一步上了長城,就是匈奴衝到,也是無能爲力。

李廣這想法不錯,可是,這是足智多謀的伊稚斜率軍前來。此人的最大長處,就是機敏達變,行事果決。他遠遠看見漢軍正向長城撲去。若是匈奴從後追上去,根本不可能佔領長城,會給漢軍打退。

爲今之計,就是要在漢軍全面佔領長城之前,先衝上去。漢軍已經先一步衝上了長城,匈奴已經沒有機會了。若是換個人,要麼退兵,要麼強攻。

伊稚斜卻不這麼看,他知道,他仍有機會。原因就在於,長城太長。漢軍即使衝了長城,也不可有在短時間全部佔領。

當機立斷,伊稚斜率領匈奴朝西方疾馳而去。李廣站在城牆上看得不明所以。匈奴怎麼不來攻?即使不來攻,那也該退走,爲何朝西邊馳去?

念頭轉動之際,立時明白過來,暗叫一聲不好,大吼道:“快,往西去,往西!”

一邊大叫,一邊飛奔而去。

漢軍遵行無誤,喘着粗氣,從後衝來。只見雄偉的長城上,漢軍好象一條長城,向着西邊衝去。

漢軍按照李廣的佈署,從不同的地方登上長城,已經有好幾裡寬的長城給漢軍佔領了。只需要再一會兒功夫,登上長城的漢軍就可以向兩邊延伸,把長城徹底控制住。

伊稚斜的機會。就是這時間差,他要趕在漢軍把兵力鋪開之前衝上日08姍旬書曬譏口齊餘“軍在長城上衝,方便快掛,佔有優 可是。匈奴是騎馬的。奔跑起來更快,沒多久,就把漢軍甩開一段距離。

在長城上縱馬很不方便,一是長城不夠寬,二是每隔一定距離,就建有城堡,漢軍只能靠兩條腿與四條腿的匈奴賽跑。

伊稚斜這才一拉馬繮,對着長城衝了上去。網衝到長城下,只見漢軍在李廣的率領下,如飛般趕來。

飛身下馬,伊稚斜從臺階上蹬蹬的衝了上去。摘下背上硬弓,搭上勁矢,還沒有來得及放箭。只聽一陣破空聲響起。正是李廣對他下手了。

李廣的箭術,伊稚刻自知不及,急忙一躥,躲到城堡裡面,手中的箭矢從垛口射出去。後面的匈奴衝上來,不少人給漢軍射殺。只有少數衝進了城堡。

只要一進入城堡,就安全了。長城的城堡,相當於一座小型城池。堅固異常,易守難攻。匈奴一進入,憑藉城堡的掩護抵擋漢軍的進攻。

後世雖有秦始皇修長城的說法,其實長城的修建歷時數百年,並非由秦朝修建。戰國時的秦、趙、燕三國北方經常遭到匈奴、胡人的騷擾。這才修建了長城。到了秦朝。秦始皇對長城進行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改建,把原本沒有聯在一起的長城聯結在一起,再把不符和戰爭需要的地段進行改建,使之更加符合戰爭的需求。

主持這一浩大工程的就是名將蒙恬。

蒙恬不僅僅是一員才能卓著的軍事家,還是一個很有建樹的科學家。準確的說,應該是軍事科學家。他爲秦軍發明、改進了不少武器裝備,改建長城更是他的大手筆。

經過他改建的長城,堅固耐用。很符合戰爭的需要。

如此了得的長城,一旦落入匈奴手裡,後果就很嚴重了。匈奴儘管不善守城,可是藉助城堡的輔助。仍是守得跟鐵桶似的,李廣空有獨步千古的絕世箭術。也是徒嘆奈何。

在李廣的指揮下,漢軍對城堡發起猛攻,卻是沒有絲毫進展。反倒是登上長城的匈奴越來越多,匈奴佔領的長城越來越長。

長城,長城,簡單的說就是很長的城。長城很長,長達萬里,卻並不寬,僅能容兩輛馬車通行,再多的只力也是展不開。在長城上攻打長城,就需要一個城堡一個城堡去爭奪,這得多少時間?

更別說,城堡堅固異常,易守難攻。一個也攻不下來。李廣鬱冉的快發狂了,卻是無可如何。

總的來說,漢軍佔領了三分之二。只有三分之一落入匈奴手裡。

就是這三分之一,也足以放跑不產匈奴。

李廣狠狠的自責,埋怨自己行動遲緩。可是,他的行動已經夠快了。接令之後,馬上就出發了,就是吃肉乾,喝馬奶子,也是在行軍中進行的,並沒有擔擱時間。

若說有問題,就是兵士的騎術不太好,控馬不夠熟練,可是,他們也盡力了,能怨誰去?默默聯

一輪彎月高懸天際,銀色的月光灑向大地,把大地染成一片銀片。

此時的匈奴營地,火光燭天。是兩軍點燃火把夜戰。殺聲震天。匈奴前赴後繼,悍不畏死的衝向了漢軍。

漢軍依然是弩陣射殺,弓箭齊射,然後就是戟陣相迎,兩軍展開肉搏。

打到現在,地上的屍體沒有十萬。七八萬不是問題了。死屍枕籍。層層相因,火光下,一眼望去。那不是屍體,是堆在地上的稻草,太多了!

空氣中的血腥氣很濃烈,濃烈的讓人作嘔。

周陽的嘴脣閉得更緊了,胸口急劇起伏。白天的大戰,弩陣是絞肉機的話,那麼,現在的弩陣就是貪婪的惡魔,無情的吞噬着的匈奴的

命。

這一戰,從夕陽西斜開始,一直打到月上中天,整整數個時辰了。匈奴仍是那般不懼生死,一往無前。於他們的戰意,他們的銳氣,周陽不得不驚訝。

可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並不僅僅是軍心士氣,儘管軍心士氣很重要。還有其他的因素。至少,得吃飽肚子,打起來纔有力氣。

打到現在,匈奴是又疲又乏,累得快不行了,他們的衝鋒己經沒有先前有力,他們的揮刀已經沒有那麼兇狠了。

匈奴自從餉午吃了一頓後,就再也沒有吃東西,沒有喝一口馬奶子。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個奇蹟了。若不是他們給血誓激起狂熱,早就崩潰了。

血誓固然神聖,要是沒有足沛的體力,血誓又有什麼用呢?匈奴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反觀漢軍,雖是疲憊,卻沒有匈奴這麼不堪,至少還能堅持一陣子。

在開打之前,漢軍匆匆用了一次戰飯,這就是漢軍最大的優勢,他們能堅持得更久。

“該是給匈奴最後一擊的時候了!”

周陽猛的跳下戰馬,來到戰鼓前,一伸手,從一個鼓手手裡奪過鼓槌。用力敲了下去。

“咚咚!”

數百面戰鼓一齊擂響,鼓聲如雷。奔騰遠去,百里皆聞。

這走進攻的命令。統帥周陽親自擊鼓,對漢軍有着莫大的激勵作用。漢軍吶喊着,對着匈奴壓了上去。

“漢軍威武!”

沖天的戰號響徹夜空,直上九重天!

第30章 意外之喜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章 衛子夫第13章 魔鬼訓練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96章 驕人戰績第10章 東胡王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48章 出個主意第22章 興師問罪第35章 千年鼎革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3章 舌戰羣臣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23章 出擊第47章 絕世之兵第2章 衛子夫第84章 陣前相遇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47章 絕世之兵第78章 活捉單于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2章 一鳴驚人第30章 幸福時光第55章 新軍之威第41章 深入大漠第52章 周陽補天第48章 天賜良機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章 山雨欲來第30章 廢和親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章 霍去病第26章 悠悠我心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80章 景帝血詔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13章 夜襲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101 橫渡絕域第30章 幸福時光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7章 喜悅無邊第28章 氣死你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59章 千古秘事第30章 廢和親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67章 怒火中燒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72章 龍城到了!第1章 豪門公子第76章 血!血!血!(下)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37章 匈奴第87章 長城放歌第54章 大軍雲集第71章 暴打樑王第4章 獻上一計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66章 軍情泄露第39章 凌辱之恨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41章 伊人之心第53章 始皇遺詔第76章 不戰而退第39章 東方朔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18章 各懷鬼胎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31章 初承重任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13章 賜爵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8章 破綻第19章 樑王賀禮第41章 董仲舒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48章 出個主意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83章 對陣第28章 氣死你第17章 升任校尉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20章 待客之道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61章 晴天霹靂第57章 誓師北征
第30章 意外之喜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章 衛子夫第13章 魔鬼訓練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96章 驕人戰績第10章 東胡王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48章 出個主意第22章 興師問罪第35章 千年鼎革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3章 舌戰羣臣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23章 出擊第47章 絕世之兵第2章 衛子夫第84章 陣前相遇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47章 絕世之兵第78章 活捉單于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2章 一鳴驚人第30章 幸福時光第55章 新軍之威第41章 深入大漠第52章 周陽補天第48章 天賜良機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章 山雨欲來第30章 廢和親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章 霍去病第26章 悠悠我心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80章 景帝血詔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13章 夜襲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101 橫渡絕域第30章 幸福時光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7章 喜悅無邊第28章 氣死你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59章 千古秘事第30章 廢和親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67章 怒火中燒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72章 龍城到了!第1章 豪門公子第76章 血!血!血!(下)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37章 匈奴第87章 長城放歌第54章 大軍雲集第71章 暴打樑王第4章 獻上一計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66章 軍情泄露第39章 凌辱之恨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41章 伊人之心第53章 始皇遺詔第76章 不戰而退第39章 東方朔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18章 各懷鬼胎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31章 初承重任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13章 賜爵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8章 破綻第19章 樑王賀禮第41章 董仲舒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48章 出個主意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83章 對陣第28章 氣死你第17章 升任校尉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20章 待客之道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61章 晴天霹靂第57章 誓師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