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血染大漠

漢軍馳騁的蹄聲如雷,濺起的煙塵沖天而上。人如龍,馬如虎,氣勢如虹。殺氣騰騰,漢軍眼裡閃着熾烈的戰意,揮着漢劍,衝殺過來。好象一股狂風席捲而來。

此時的匈奴大軍,已經給馬羣衝得七零八落,結不成陣勢,趁機掩殺便可,用不着使用手弩和長矛。

望着煞神似的漢軍,軍臣單于嚇得頭皮發炸。不是他膽而是他身邊只有爲數不多幾個親兵,要是漢軍衝過,不需要用漢劍砍殺。只用馬蹄就能把他們踩成肉餅。他能不怕嗎?

打了一輩子的仗,就沒有遇到今日這種情形,明明有十萬大軍,卻是結不成陣勢,收不攏軍隊,把自己暴露在漢軍面前,別提他有多鬱悶了。

唯今之計,只有走爲上策。一拍馬背,軍臣單于疾馳而去,他的親兵從後跟上,把他護在中間。

“那是單于!”李廣眼力不錯,遠遠就發現了軍臣單于,興奮得好象嘴饞的饞貓碰到鹹魚似的,吼聲如雷:“交給我了!單于休走,李廣來矣”。

也不管周陽同不同意,也不管程不識願不願意,握着大黃弓,就衝了過去。

李廣的聲音遠遠傳了開去,軍臣單于聽得清清楚楚,卻是驚在心頭。扭頭一瞧,只見李廣宛若天神一般殺來,手中的大黃弓射出的箭矢一枝接一枝,好象雨點般射來。跑得慢的親兵紛紛中箭落馬。

什麼時候單于成了漢軍的活靶子?軍臣單于鬱悶得有吐血的衝動,卻是無可如何,只有拍馬疾走的份。

飛將軍雖然勇猛過人,箭術精絕,夭下無雙,可是他胯下戰馬卻不見得比軍臣單于的戰馬更快。只能緊緊追着。卻是無法拉近距離。

望着緊追不放的李廣,軍臣單于不由得嘆口氣,要是赤電寶駒還在,早就拍馬逃到哪去了。可是。赤電寶駒在長安,成了景帝的坐騎,只能嘆嘆氣。卻沒有辦法。

“休走!?“

李廣一箭對準戰馬射去。射人先射馬,這是高明之着。只要把戰馬射殺,軍臣單于就能手到擒來。

李廣的箭術傲視千古,當世無人能敵。可是。距離太遠,射到之時已是強弩之末,軍臣單于的騎射不差,他是匈奴有名的勇士,有名的射手騎手,沉着應對,一拉馬繮,閃了開去。

一箭射空,李廣哪會罷休,一弓四箭,對着戰馬射去。軍臣單于沉着應對,不是閃開,就是用弓撥開,李廣一輪狠射,竟然拿他沒辦法。這可很少遇到的事情。

要是距離稍微近點,軍臣單于縱然是匈奴有名的勇士,也不敢接李廣的鋒芒。可惜的是,戰馬腳程不相上下,要追近也不可能。

就在李廣追殺軍臣單于之際,漢軍以千人爲隊。分爲七隊,開始砍殺起來。

此時此刻,匈奴的軍隊還沉浸在馬蹄餘生的驚惶之中。根本就沒有清醒過來,更別說收攏軍隊,重整陣勢了。

漢軍一衝來,他們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只有給屠殺的份,不是做了漢軍的劍下亡魂,就是給箭矢射殺。

只一會兒功夫,地上就多了很多屍體。空氣中瀰漫的血腥氣更加濃烈。

周陽趁着砍殺的空隙觀察戰場,只見到處都是驚奔逃命的匈奴,到處都是吼着戰號。揮着漢劍的漢軍在馳騁,在砍殺。

以區區七千騎兵,殺得匈奴十集騎兵無還手之力,這絕對要算一個,壯舉!

之所以能有如此壯舉,原因在於,軍隊靠的是陣勢,陣勢一旦散亂,要重新結成,需要很長時間。匈奴給驚馬衝亂後,哪能在短時間內重整陣勢。

更別說,此時的軍臣單于給李廣追得象受驚的兔子一樣驚惶逃躥,沒法下令,沒法重新集結,這就成了無頭之蛇,沒法行動。

李廣的追殺,雖然沒有擒住軍臣單于,在壓制匈奴,讓匈奴不能重整陣勢上,還是有莫大的貢獻。

如此良機,千載難逢,不需要什麼言語,不需要軍令,漢軍也知道現在應該是大屠殺的時候。他們是越殺越勇,戰號越吼越嘹亮。

“漢軍威武”。

戰號直上雲霄,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殺戮在不斷進行,每時每刻,都有匈奴給殺死。

只需要再殺一陣,就能徹底擊潰匈奴,讓其在數日間不能重整陣勢,這於漢軍有莫大的好處,周陽不由得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要是周陽現在能用的騎兵不是七千。而是七萬,這些匈奴早就殺得四散逃命了。畢竟這是十萬大軍,漫山遍野都是,就算是十萬頭豬,任由七千漢軍去砍殺,也要費很大一番周章。要想徹底擊潰他們,讓他們在數日內不能重整陣勢,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烏拉特”。

就在這時,遠遠傳來匈奴的吼聲。

周陽一瞧,是一支匈奴援軍正疾馳而來。從狼旗的數量判斷,應該有幾千人。人數雖然不多,其破壞性卻是極大,這是堂堂之師,陣陣之旗,一旦趕到,就會成爲中心,到處亂躥的匈奴很快就會聚在一起,重新結成陣勢。

“得趕快擊破!”周陽馬上就有決斷,傳下號令,三千建章軍集結在一起,準備對付這支匈奴援軍。

建章軍的動作很快,只一會兒功夫,陣勢就品:。在周陽的指揮下,排着整齊的陣勢時着匈奴援軍小爾”

兩軍開近,周陽看清了,領頭的正是伊稚斜,這可是老熟人。在安陶城下,伊稚斜差點送命,再次相見,豈能讓他走脫?

“大帥,單于讓飛將軍盯上了,左谷蠢王就交給我們了!”公孫賀興奮得象跳在屋樑上打鳴的公雞,伸長脖子大吼:“上次讓他在安陶城下逃掉,這次不能便宜他了”。

要是把軍臣單于抓住了,再把伊稚斜給收拾了。這仗不用打了。勝負已分。周陽臉一沉,大聲下令道:“不論生死。除了他就好!”

軍臣單于是匈奴的首領。當然以活捉爲上。伊稚斜,他不過是匈奴一大臣,生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除掉他就行了。

周陽手一揮,建章軍吼着戰號,手綽手弩,開始衝鋒了。

伊稚斜此番之所以能趕來,是因爲他在附近搜索牧民,給馬蹄聲驚動趕來一瞧,只見不少匈奴兵士給馬羣裹脅而去,就知道大事不妙。軍臣單于吃了大虧。

他是明悟之人,通曉兵略,知道此時此友,軍臣單于最需要的並不是援軍,而是時間,讓他重新集結軍隊,結成陣勢的時間。他手裡的軍隊只有五千,雖然不算多。只要能拖住漢軍,讓漢軍不能窮追猛打,就能給軍臣單于爭取到時間。

就算周陽不攻擊他,他也會攻擊漢軍。他一瞧漢軍陣勢,竟然要與他正面硬撼,不由得笑了,笑得極是開心:“誰說周陽挺會用兵?也不過如此嘛!與大匈奴鐵騎硬撼,那是找死!”

一拍馬背,率領匈奴騎兵衝了過去。

華夏與匈奴從春秋戰國一直打到現在,真正用騎兵打敗匈奴的只有秦朝的飛騎。即使趙武靈大破匈奴於河套之地。那也是憑藉強弩的優勢,壓制了匈奴的騎射,而不是靠騎兵。

蒙恬指揮的河套之戰,那可是投入飛騎,與匈奴硬撼,不光是憑藉威力無窮的秦弩。

秦朝的飛騎是厲害,可惜的是。秦朝已滅,飛騎絕跡。沒有了秦朝的飛騎,誰還能與匈奴的鐵騎正面硬撼呢?

不要說漢朝的騎兵,就是同屬遊牧民族的東胡、月氏軍隊,遇到匈奴騎兵,也只有望風而潰的份。

伊稚斜乍見之下,他能不興奮嗎?

摘下硬弓,搭上勁矢,只要到了射程範圍內,讓漢人知道什麼叫騎射了得。伊稚斜美美的想着,策馬疾衝。

然而,他大出意料的是,他還沒有衝到射程範圍內,只聽一陣破空聲響起,不計其數的弩矢出現在空中,對着他們罩了過來。

空中飛行的弩矢。密密麻麻。好象一張大網。

“手弩?”伊稚斜馬上便明白原委。

手弩是漢軍的一大利器,就沒聽說過他們給騎兵使用,步兵倒是用得挺多。伊稚斜馬上就知道不妙了,有不大少匈奴會成爲箭下亡魂。

果如他所料,弩矢射來,慘叫聲響成一片,不少匈奴紛紛墜馬。

匈奴只會盤馬彎弓,卻沒有發達的科技。不能鍊鐵,更不可能給軍隊裝備鐵甲。匈奴兵士全是皮甲,遇到手弩。等於沒有防護能力,非死即傷。

“衝!”

伊稚斜久歷戰場。深知弩對匈奴的威脅有多大,唯今之計,只有快速衝近。和漢軍攪在一起,憑藉匈奴馬上砍殺的優勢,把漢軍消滅。

他的處置是對的,在經過數輪手弩射殺之後,匈奴終於衝進了射程內。只要到了射程內,那麼,匈奴的騎射威力就會顯現出來,那是匈奴的天下。

“讓漢人嚐嚐大匈奴勇士的騎射!”

伊稚斜興奮得臉上直冒紅光,奮力挽弓。

不僅他歡喜,匈奴兵士哪一個不歡喜異常?騎射功夫,是匈奴的看家本領,和漢朝打了數十年,還沒有一支漢軍能在騎射上佔到便宜,哪怕是一絲一毫。

匈奴的騎射是馬**。羊肉喂出來的,漢人能比得了麼?

匈奴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挽弓。準備好好教刮一下漢軍。

“咻咻”。

他們剛把弓挽成滿月,還沒有把箭放出去,只聽破空之聲響成一片。空中出現又粗又長的箭矢,好象毒蛇一般,對着他們飛來。

“射鵰者?”伊稚斜是何等眼力勁,一眼便看出來,如此箭矢、如此箭術,必是射鵰者般的存在。驚訝得下巴都差點砸在馬背上:“這麼多的射鵰者?”

三千建章軍,就是三千射鵰者般的可怕存在。匈奴雖是號稱騎射了得,就是把所有的射鵰者集中起來,也不見得能有三千。

更別說,還是一下子派出三千射鵰者作戰,就是匈奴也沒有如此大手筆呀!

與三千射鵰者作戰那是送死,伊稚科心驚膽跳,真想撥馬便逃,要是可以的話。

“噗噗”。

箭矢入肉的聲音響成一片,一團團血花閃現,匈奴紛紛墜馬。摔在地上的匈奴,除了極少數走運的外,都是死。建章軍那是何等的箭術,射你鼻子不會射你眼窩,都是一箭致命。

現在伊稚斜犯難了,面臨着一個兩難選擇,要麼逃,要麼衝。

逃的話,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爲他的對手是建章軍,他們的箭術了得,一旦進入他們的射程,逃走的代價會非常大。即使逃出龍心,工有棄弩,敵兩重打擊下能逃老的匈奴會有多少沁舊”

若是預料準確的話,等他逃出去,他的五千軍隊,能活下來一千嗎?誰也說準。

衝的話,與三千射鵰者般存在的建章軍大戰,戰勝的可能性很

可是,衝鋒的話,卻比逃走更有優勢。原委在於,一旦欺近身,憑藉匈奴熟練的刀法。還是有勝算的。至少,比起逃走的代價要小得多。

略一權衡,伊稚斜有了決定。大吼一聲:“衝啊!殺啊!”

要想減少傷亡,只有以最快的速度衝到建章軍身前,與之搏殺。不讓建章軍的箭術發揮威力。

不得不說,伊稚斜的計算非常得當,前提是他的對手不是建章軍,至少不是給周陽重新武裝的建章軍。真是那樣的話,說不定真要給他得逞。

他的遇到的是給周陽重新武裝的建章軍,威力比起開到北地時大得太多,他註定要踢到鐵板上。

在禁受了建卓軍的幾輪射殺後,匈奴終於衝到建章軍身前二十來丈了。如此距離,不是放箭。而是應該準備近身搏殺了,要不然的話。漢劍不在手。給匈奴衝近身來,那會吃大虧。

果然,漢軍收起了弓箭。從兵器鉤上摘下了近戰武器。

近戰武器倒是近戰武器,卻不是伊稚斜想象中的漢劍,而是一支支長約兩丈的長武器,明晃晃的長矛。

這遠遠超出了伊稚斜的想象。他就是做夢也會想不到,漢軍竟然會裝備長兵器。一寸長,一寸強,匈奴彎刀不過兩尺來長,而矛長約兩丈,近身搏殺。能討得了好嗎?

匈奴根本夠不着漢軍,就會給漢軍捅翻在地!

給騎兵裝備長兵器,漢軍還沒有做過,伊稚斜也沒有經歷過,不知道其威力如何。可是,依他的才智,不會想不到,這可是要命的事情。

在這一刻,伊稚斜終於明白過來,爲何這支漢軍敢於以堂堂之陣與他硬撼,那是他們手裡有“撒手鋼”

“殺!”

伊稚斜雖然心驚不已,卻是不慌,揮着彎刀,大吼一聲,衝了過去。

此時此刻,要逃已經來不及了。不僅僅要經歷建章軍的近射搏殺。還要遭到弓箭和手弩的射殺,那是三重打擊,比起適才更多一重,逃跑會死得更快。

現在,他是沒有退路,只有衝了。不衝也得衝,衝也得衝,沒得選!

裡面衝來的三千建章軍。三千枝長矛在手,就象三千條毒蛇,直朝匈奴撲去。建章軍未到,那種殺氣,那種震憾力已經到了,匈奴兵士倒抽一口涼氣。

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在如此高速衝鋒的情形下,長矛的威力倍增,不是血肉之軀所能抵擋得住的。此時此刻。匈奴兵士心裡一個勁的喊:“崑崙神!”

可是,崑崙神沒到。建章軍要命的長矛已經到了,一片耀眼的坐,芒閃過。緊接着就是一陣驚天動地的慘叫聲,混合着長矛入肉的悶響聲,還有匈奴墜馬的摔砸聲。

戰馬的高速衝鋒,衝擊力驚人。再加上長矛的銳利,匈奴皮甲的薄弱防護能力,哪裡禁受得住。長矛往往是穿透胸膛,透背而出。

順着矛尖滴下的鮮血,在日光下格外美麗,那殷紅的矛尖就象毒蛇的信子,彷彿毒蛇在品嚐美味的鮮血似的。

建章軍放手,拔出漢劍,一具具栽到在地上的匈奴胸口上插着一支支長矛。隨着匈奴的抽搐而晃動。乍一看見上去,就象千條萬條飽飲鮮血的毒蛇歡快的甩動尾巴似的。

“殺!”

一聲驚天動地的怒吼聲響起,三千把明晃晃的漢劍在日光下發出奪目的光華。對着匈奴當頭劈下。

給長矛一捅,前面的匈奴給捅於馬下,匈奴的陣勢混亂,已有不穩之勢,建章軍趁勢砍殺,匈奴哪裡抵擋得住,很快就亂了,混亂不堪。

軍隊一旦沒有了陣勢,那就是一盤散沙。沒有了威力。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好辦了,是大屠殺。

伊稚斜滿打滿算,以爲漢軍與匈奴正面硬撼,那是自找死路。他萬未想到的是,自找死路的是他。他的五千騎兵,在三千建章軍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只一個回合就給建章軍打得沒有了還手之力。潰不成軍。

這是漢匈奴戰史上。第一支與匈奴鐵騎硬撼的騎兵,意義重大!

從這一刻起,漢匈戰史上,漢朝騎兵不如匈奴鐵騎,匈奴鐵騎橫行無忌的歷史已經結束,漢匈戰史已經揭了新的一頁。

不管將來的戰事如何發展。漢朝騎兵組建的方向已經找到了,那就是手弩、硬弓、長武器、短兵器。

每一個漢朝騎兵具備四重打擊力,在如此狂猛的打擊面前,匈奴佔不到絲毫上風。

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大力推廣騎兵開始,騎兵作爲一個全新的兵種出現在戰場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趙武靈王的騎兵也好,秦朝的飛騎也好,都不如眼下的建章軍戰力強悍。不是因爲飛騎的刮練不好,而是裝備不如建章軍多,打擊的手段不如建章軍多。

一個騎兵運用的新天地,已經出現在漢朝!

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45章 始皇憾事第14章 以逸待勞第85章 王對王第74章 凱歌不斷第52章 屠殺,開始!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36章 弩陣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48章 出個主意第35章 千年鼎革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76章 血!血!血!(上)第13章 魔鬼訓練第86章 落荒而逃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80章 戰果輝煌第30章 幸福時光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39章 凌辱之恨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52章 周陽補天第48 滿載而歸第83章 收臺灣第81章 破敵之策第17章 喜悅無邊第61章 希望破滅第12章 豐碩戰果第12章 留侯世家第99章 宣示兵威第24章 蓋世之兵第96章 太后駕崩第6章 淑女阿嬌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9章 萬分危急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9章 家第86章 直下南越第35章 館陶公主第57章 誓師北征第8章 始皇遺策第6章 建章營第6章 殺戮時刻第73章 屠殺,開始!第11章 意外驚喜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47章 絕世之兵第63章 迎頭痛擊第78章 敵變我變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33章 單于暴走第3章 李陵第20章 大漢軍略第45章 廢皇后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15章 再戰匈奴第80章 一個不留第93章 功德圓滿第47章 少年天子第26章 窮追不捨第60章 漢軍出塞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38章 墨家下山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27章 千古偉業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6章 殺戮時刻第28章 南宮公主第72章 兵發閩越第35章 館陶公主第95章 漢家兒郎第55章 新軍之威第21章 大有收穫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30章 幸福時光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28章 獻俘之儀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39章 東方朔第37章 挑戰墨家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18章 阿嬌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3章 魔鬼訓練
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45章 始皇憾事第14章 以逸待勞第85章 王對王第74章 凱歌不斷第52章 屠殺,開始!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36章 弩陣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48章 出個主意第35章 千年鼎革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76章 血!血!血!(上)第13章 魔鬼訓練第86章 落荒而逃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80章 戰果輝煌第30章 幸福時光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39章 凌辱之恨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52章 周陽補天第48 滿載而歸第83章 收臺灣第81章 破敵之策第17章 喜悅無邊第61章 希望破滅第12章 豐碩戰果第12章 留侯世家第99章 宣示兵威第24章 蓋世之兵第96章 太后駕崩第6章 淑女阿嬌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9章 萬分危急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9章 家第86章 直下南越第35章 館陶公主第57章 誓師北征第8章 始皇遺策第6章 建章營第6章 殺戮時刻第73章 屠殺,開始!第11章 意外驚喜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47章 絕世之兵第63章 迎頭痛擊第78章 敵變我變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33章 單于暴走第3章 李陵第20章 大漢軍略第45章 廢皇后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15章 再戰匈奴第80章 一個不留第93章 功德圓滿第47章 少年天子第26章 窮追不捨第60章 漢軍出塞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38章 墨家下山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27章 千古偉業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6章 殺戮時刻第28章 南宮公主第72章 兵發閩越第35章 館陶公主第95章 漢家兒郎第55章 新軍之威第21章 大有收穫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30章 幸福時光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28章 獻俘之儀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39章 東方朔第37章 挑戰墨家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18章 阿嬌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3章 魔鬼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