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

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

紡織工業化這個利好消息對於西域公司、匈奴公司實在是太利好了。

唯一的問題是,到目前爲止兩家公司還沒建立起來。

很多人痛心疾首,如果此時自己已經手握西域公司的股份,那現在光是紡織工業化以及這些布料的公佈,就足可以把西域公司股價推高十倍不止!

但可惜公司還沒建立起來,現在成了,如果還想要那麼多股份,自己需要投入十倍的金額纔有可能。

這可真是讓人頭禿啊!

其中,最懵逼的是李廣。

李廣此時正在計算這件事情對自己的影響。

他的孫子李陵小聲:“棉花值錢了,我們隴西應該擴大棉花種植規模!”

李陵還挺聰明的,一下就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但是,這是普通人對戰爭的看法,而不是老奸巨猾的人對戰爭的看法。

李廣擺了擺頭,用只有李陵聽得到的聲音教育自己的孫子:“我們隴西應該大力種植糧食。”

李陵傻了:“爺爺,現在糧食產量比去年平均高出了五倍,要不是因爲長安人口爆炸式增長,糧價應該至少下探到去年的三分之一纔對。”

“咱們還種植那麼多糧食幹嘛?”

“雖然走水路咱們可以運送糧食到長安,但是別的方向也在往長安運啊,而大力種植棉花,才賺錢啊!”

李廣擺了擺頭,自己的孫子雖然聰明,但還是太小了,看不清楚世界的本質。

“孫兒,西域公司的建立,就是爲了打下西域,來種植棉花,來賺錢。”

“打西域賺不賺錢你爺爺我不知道,但爺爺知道賺打西域的人的錢,肯定很好賺。”

“爲了掌握西域,接下來不斷會有人北上,這些人是需要吃飯的。”

“未來西域種植棉花,本地人吃什麼?就算通車,也是從西域往回運送棉花,而往那邊運送糧食。”

李廣很清楚這一點,小聲:“西域人少,水不夠人喝,只能養那麼點人,現在還要種植棉花,哪有糧食給他們吃?”

“西域公司要發展,根本不是西域公司說了算,而是運輸公司說了算,先修路。”

“修路這事兒,我們參合不了,就算參合,也最多是小股份。”

“這糧食,卻會擡高價格。”

西域公司絕對不會吃撐了從長安購買其他地方三倍價格的糧食往西域送。

現在隴西的糧食價格是長安的三分之一,到時候就算賣三分之二的價格,也更吃香,因爲隴西比長安靠近西域近的多,一來二去,就算價格翻倍,也比長安運糧食過去便宜一半以上。

而現在消息放出去,隴西的人肯定很多都開始種植棉花,這個時候李家種植糧食,來年到底誰賺錢?

其實李廣已經悟了一個質樸的道理,那就是農人會追風,什麼貴種什麼,種什麼第二年什麼就便宜。

所以,自己作爲大片土地的擁有者,要種就反其道而行之。

堅決不能和普通人想到一起去。

如果自己和普通人種植的東西一樣,那李家再厲害,佔據隴西天水隴南這些地方几十分之一的地,能賺多少錢?

可如果自己出產的東西沒那麼大的競爭,自己就有定價權了。

李陵似懂非懂。

而李廣卻對如何發財有着深刻的認識。

人人都想要淘金,但其實淘金絕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發財,只有淘金者中運氣最好的那幾個人能發財。

但!

給淘金者賣水的,給淘金者賣牛仔褲的,給淘金者賣牛仔帽的,甚至賣鐵鍬賣篩子的,都能發財。

人人都想靠種棉花發財,那給種棉花的人提供糧食,纔是真正的發財之路。

李廣看了看陷入瘋狂的人羣,擺了擺頭,這些人,腦子真的不夠清醒。

……

霍海其實等這天真的等了很久了。

在解決糧食問題之前,工業化就是個笑話。

本來大漢人口就不像元明清那麼多,隨便折騰一下,就給搞沒了。

本來糧食是夠吃的,甚至還有富餘。

但那有三個巨大的前提。

前提一,所有人每天只吃兩頓飯。

前提二,戰爭頻率不高。

前提三,不能有大規模的流民產生。

但是,工業化的到來,必然會導致這三點全部出問題。

第一,要做工,特別是至少八小時的重體力活,人就必須吃三頓飯,否則天生神力加耐力狂,都頂不住。因爲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就算力量耐力天賦再好,不經過訓練,也就比最差的人有個百分之二十五的差額就算逆天了,所以不吃三頓飯,沒有一個工人受得了。

第二,工業化就是技術革命,技術革命就等於實力膨脹,實力膨脹,財富迅速聚集,導致大部分人手中財富比例變少,最終必然引發戰爭。因爲道德本來就是人類設計出來‘騙’自己的,對於本能的趨利性是沒有壓制能力的。

第三,工業化,就會導致土地集中,就會導致大規模沒有地的人!

所以,在糧食產量暴漲之前,霍海根本不敢做出任何工業化舉動。

從去年到長安到現在已經一年了,霍海發明了很多東西,但真正工業化的東西,是一個沒有。

而現在,整個關、隴、關東,包括晉、豫全部完成了糧食產量暴漲。

目前整個北國,耕地數量,和明朝時期是不相上下的。

糧食產量和明朝是不相上下的。

但人口,只有明朝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這就讓糧食危機短時間內徹底的離開了大漢。

這意味着,整個關中的人不只是不會餓肚子了,也包括整個北方大部分區域,在不發生大天災的情況下,糧價已經低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但!

霍海當然不會允許‘穀賤傷農’的發生。

所謂穀賤傷農也是個笑話,百姓是不會當傻子的。

本來平時種植的糧食,就比自己家裡要吃的糧食多三倍。

納稅後,再換錢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甚至留錢修房子後,普通百姓的糧食剛好花完。

百年來這種自給自足已經在這個農耕社會形成了巨大的慣性。

那糧食降價後,百姓會做什麼?

因爲糧價便宜,所以乾脆大甩賣?

那是最二逼的人才會想得出來的離譜答案。

或者說朝堂上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他們這麼說只是爲了忽悠皇帝相信這一點,從而保留高利潤。

事實上,糧食產量高了之後,農民會養六畜。

因爲六畜既可以消耗多餘的糧食,又能做儲備糧,同時價格還比糧食高。

豬狗價格高,爲什麼平時大家不養殖豬狗?

那是因爲養殖豬狗的前提是全家人不會餓死,糧食要足夠!

生存,和爭利。

是兩回事。

任何農夫都知道其中的區別。

進入而關中,就算人人家裡都養豬,養狗,甚至養十隻雞,糧食還是不可能消耗完。

但霍海提前就預想到了這個。

也沒有擔心。

原因就是這一年來長安人口的急速擴張,加上高收入羣體全是體力勞動者,他們進食量非常大。

這兒又抑平了物價。

其三,劉徹一直在收割糧食儲存。

這是因爲劉徹手裡錢太多了,所以他在市場上故意練手,故意用買賣來操控物價漲跌。

當然了,之所以一直把糧食當做訓練項目,是因爲糧食可以在發生水旱災害時派出去救災。

正因爲有這三個原因在,穀物產量暴漲了五倍,但實際上價格一直沒變化。

似乎一切都沒變化,多出來的產量被消於無形了。

但實際上,這叫做潤物細無聲。

糧食的大豐收,迅速羣體性拔高了所有人的生活品質和物質豐富程度。

這直接拔高了整個人口的身體素質和思想素質,這纔是工業化的基礎!

霍海把紡織工業化的東西放出來後。

西域公司、匈奴公司的公示發生了變化。

因爲牽頭的衛青知道,劉徹不是個能吃虧的主兒。

所以,公司重新進行了公示。

以衛青等大股東出資總計二百億,分別佔據兩家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劉徹佔據兩家公司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剩餘百分之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進行原始股發行並允許在股票交易中心交易。

這個價格,比當初價格高出了五倍以上!

但他們的股份總量進一步縮小了。

同時,經營權也變了。

西域公司只佔據西域十年的經營權,同時卻增加了一個通往西域的道路交通修建權。

並且規定,每個收歸中央管轄的地區,一旦由西域公司經營滿十年後,就再度進行競標,如果同樣的標價,西域公司優先獲得經營權。

經營權比之前減少了十年,但增加了道路修建權,同時規定了經營權拍賣匹配權。

之所以這麼規定,是因爲衛青等人實在是拿不出四百億。

不是說他們沒這麼多家底,而是湊不出這麼多現金。

還有,現在利好消息來了,西域的價值陡然拔高,那最開始初創時籌集的錢做什麼?

要知道百分之二十是二百億,還有那百分之三十的股票呢?

在發行當天只可能漲,沒可能跌,最終能夠籌集的資金是要超過七百億的。

七百億到手,兩家公司要做什麼?只是給朝廷提供錢糧,支援打仗嗎?

這可比預計的現金多出十倍不止啊!

最終西域公司結合了運輸公司的做法,修路!

這條路修出來後,不只是公司內部可以用,還可以收十年的路費,最終把路權給朝廷。

所以,西域公司、匈奴公司,一共規劃了四條路。

其中一條是從隴西到敦煌的路,第二條是北平到草原山口的路。

第三條是河套以北鏈接馳道和黃河渡口的路。

第四條是貫通雲中到同關的路。

這四條路規劃的都是既兼容貨物運輸,又兼容戰爭。

最關鍵是,這四條路的修建,不是在長安,用不着開長安這麼高的工錢,開個三四百大錢一個月,都能召集不知道多少人。

那畢竟全是邊民聚集的地帶。

而且路也不需要像長安城內部一樣,動不動二十米七十米。

修個六米寬就行,這麼一計算,這幾條路修建後,兩家公司還能有不少錢,如果計劃有誤,還能再做調整。

而除此之外,還有第三個用意。

因爲這投入實在是過於巨大了,如果做沒把握的事情,他們不敢做。

但是修建長安大道時,大部分貴族是參加了的。

他們知道修路後對經濟的提升有多誇張。

所以,他們一邊修路,等於把財富帶到了這些地方,這些地方的經濟自然是要發展的。

而他們可以先在這些地方進行土地收購,佈置商業等活動。

到時候就算路修起來了,攻打匈奴和西域的事情出了問題,最終也能落下幾條路能賺錢不是?

首先這個路的項目就穩賺不虧。

至於西域公司最終能賺多少,那就不好說了。

這畢竟是個超大型資金集合的項目,要是虧,那可就虧炸了,而且還沒法停下,可能要持續好長時間的。

所以,最終兩家公司的公示,和第一次公示完全發生了變化。

但是這一次,劉徹又產生了疑慮。

這些地方修建路,划算嗎?

如果未來修建鐵路,這些路不等於重複建設了嗎?

劉徹找到桑弘羊合計這個事情。

最終,桑弘羊敏銳的指出了關鍵:“基礎建設,本身能提升經濟活力,如果這條路修建好了,能夠吸引足夠多的人在這條路上從事商業活動,那自然是修建的很值得。”

“如果到時候商業活動過於多,以至於要考慮更高級的鐵路,那說明第二輪發展的時機到了。”

劉徹:“那萬一修建好了之後,這條路一直達不到承載上限呢?”

桑弘羊拱手:“陛下,如果這個地方商業不行,連混凝土路的承載上限都達不到,在這兒修一條更貴的鐵路,豈不是虧炸?”

劉徹恍然大悟。

劉徹哪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一切發展都積極向上,讓劉徹有了一種只要想發展,就沒有任何東西是發展不起來的錯覺。

一時之間忽略了發展上限的問題。

是啊,如果連公路上限都達不到,它一開始就不該修鐵路。

劉徹一開始想的是如果達不到上限,那修鐵路一勞永逸。

但問題是,鐵路這麼貴,爲什麼不把鐵路修去有足夠貨運客運量的地方呢?

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後,劉徹終於對兩家公司進行了批示!

西域公司,匈奴公司,成立!

和預想的一樣,資金飛一樣的跑向兩家公司。

……

霍家小院裡。

霍海正在和木匠一起做新東西。

雖然博望苑以及拱衛的三府都修好了,不過霍家還沒急着搬進去。

倒是公孫家先搬了。

公孫家對比衛霍兩家,並沒有那麼富裕,所以老宅沒有怎麼改造。

沒改造的老宅,冬天可就冷了。

享受了地暖之後,再回去住那老房子?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衛君儒和公孫賀力主先搬過去了,美其名曰雖然博望苑太子還沒啓用,但先過去防備戒備。

最近這段時間,霍海和霍去病都在爲來年的戰爭做準備。

這一離開就要很長時間。

霍海還好,夠封侯的軍功搞定後,就要回來。

而霍去病就不同了。

在和霍海討論了一些新戰法後,霍去病感覺自己有一戰定乾坤的可能性。

這一戰,可能要持續一年!

也就是說要在北逃的匈奴人在明年最艱難的冬天都沒法安生,不投就死。

徹底掃清北境。

原因是因爲,這一年來不停地收到成都上報的官文後,霍去病對南方產生了濃郁的興趣。

北方,霍去病準備打,但打完就跑。

打完後的攤子留給衛青。

然後他就要把目光放向南方了。

雖然對於張騫和蘇武來說,滇國以及羌人這些有點麻煩,但霍去病根本沒把他們放在眼裡,霍去病的目光投向了南越國。

所以,力求一戰定乾坤的話,就要準備很多東西了。

霍海也在準備,但卻不是給自己準備,也不是爲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而是在準備一些小玩具。

現在木匠和霍海正在調試學步車。

這學步車,是給霍嬗準備的,霍嬗現在才兩個月大還抱在手裡,但明年用得上。

還有一個讓霍海感覺驚訝的事情是衛子夫懷孕了。

霍海記得歷史上衛子夫貌似就一對兒女,別的霍海不清楚。

其實,劉徹在太子出生後,就對美色沒什麼興趣了。

加上他又近視眼了,就對美色更沒什麼興趣了。

畢竟他都不用關燈,誰來都一樣。

所以,劉徹開始寵幸其他夫人,而不寵幸皇后。

誰知道等看得清之後,劉徹才發現,三十幾的皇后,依舊把他新娶的那些夫人吊起來打。

這是其一。

其二,也是皇后生日那時候。

那天劉徹在喝酒時,和衛青霍去病感慨,說時代變了,以後要靠錢說話了。

衛青當時就說,衛家的財產首先歸皇后血脈。

太子是要繼承皇位的,而長公主會嫁給霍海,那樣就算了。

但如果姐姐再生兒子,那衛家未來分家產,大頭給皇子。

霍去病也說霍家的股份裡面,皇子佔大頭。

不過又笑着說皇子拿那麼多是不是對劉據不太好,要不然陛下多生兩個就好了。

於是,在劉徹這兒,生孩子,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投資。

要知道衛家雖然不顯山不露水,這一年來看似什麼都沒參與,實際上衛家的財產是所有貴族中漲的最快的。

首先平陽縣運輸公司,因爲衛家的土地在,所以衛家是佔了很大一部分利益和股份的。

要知道霍家雖然是霍仲孺持股,但實際上也就是個掛職,時不時看一看,而衛家是衛廣親力親爲。

除了平陽縣那邊,衛家還倒騰上了房地產。

衛青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拱衛皇帝,就這一個想法,就能助他成就巔峰。

衛青在長安南面,東面大量購買土地。

因爲衛青感覺北面發展太好了,西面陵縣又多,所以爲了拱衛皇帝,南面了東面以後是必然發展的。

雖然目前爲止衛青買的地價格還不高,但長安大道修成環線後,那些地價格必將飛昇。

所以他手裡全是優質資產。

衛青不會別的,而且兒子又笨,所以他現在在瘋狂投資房地產。

現在很多貴族在北城搞了新房子,舊房子打折賣。

這些地,衛青一直在收購。

所以,衛家的財產其實數量龐大。

因爲別人不知道長安的發展脈絡,劉徹當然清楚,長安一直髮展,衛青什麼都不做,手裡的地都越來越貴。

如果自己再生一個老五,就歸老五了。

還有霍去病的話更是重量級。

霍家的股份比衛家還多。

雖然霍家很多項目是霍海單人持股,但是霍家有多有錢?別的不說,光是研究院那塊地,那都是霍家獨有的。

如果自己再生個老六,又能從霍家分錢。

劉徹當然選擇了幹。

這必須幹!

幹了!

所以,衛子夫又懷孕了。

霍海雖然對歷史不熟悉,但是卻十分看重衛子夫肚子裡的孩子。

因爲如果歷史的車輪無法改變,到時候劉據還幹了什麼蠢事兒的話!這個孩子,可以保住衛子夫的皇后位置!

因爲劉據是衛家和皇族的唯一紐帶,紐帶斷了之後劉徹是不可能信任皇后的。

但倘若皇室除了劉據這個嫡長子之外,還有一個嫡次子,甚至三子,四子,那諸如劉宏一類的王子,再也別想碰皇位了。

有了這老二甚至未來的老三,什麼巫蠱之禍,什麼姓江的繡衣使者,都不再是問題。

就算劉徹到時候老糊塗了,都不影響嫡次子繼位。

所以,霍海準備搞一些玩具,還有嬰兒用品,等這個新皇子誕生時,送去皇宮。

只可惜霍海要出征,搞不好等不到親手送,所以東西做好,出發之前直接送給衛子夫。

調試了半天,學步車才搞好,霍海松了一口氣。

“這樣應該就準備的差不多了。”

霍去病擦拭着手中的槍械。

霍去病的槍和霍海的槍一樣,是最高級的,無論是隨身攜帶的短左輪,還是長的滑膛槍和快裝填燧發槍,都比將士手裡的高級。

目前提供軍械的時候,把次一等的軍械提供給前線部隊,而把最好的器械留給羽林衛。

而第一戰爲了作戰考慮,羽林衛中的一隊人將會跟隨霍海出征。

其餘的人,全部由霍去病帶領。

霍去病會帶上路博德作爲副將一起出發。

而曹襄會在雲中郡方向等待後出兵清掃殘餘。

這計劃定下來後,霍去病就已經在帶領選拔成爲火槍軍的將士們訓練了。

霍去病擦拭槍,霍海打了個哈欠,問木匠:“老黃,長安最近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兒,或者什麼新鮮事兒?”

老黃是楊連成的徒弟,雖然年紀比楊連成大得多。

老黃思索了一下:“還真有,昨天有個成都富商,和一個洛陽富商,在草原農家樂鬥富。”

霍海霍去病對視了一眼。

這倒是新鮮。

鬥富天天有,之前長安的那些人有錢了之後,有些人爲了滿足心理上的裝逼需求,必須要裝一下。

但如果撞到一起了,就容易鬥富。

但以前,都是長安人和長安人鬥。

再怎麼也是三輔之地的人,最次也是咸陽來的富豪。

後面發展着,有時候能遇到外地富豪和本地富豪鬥富。

這一次居然出現了兩個外地富豪鬥富?

這說明長安外來富人越來越多了。

老黃:“嘿,那個成都富豪可真叫一個財大氣粗,把洛陽富豪給壓了一頭。”

霍海:“哦?有多財大氣粗?”

老黃:“那成都來的富豪,手握六百股天竺公司的股份。”

天竺公司的股份也是分的一百萬股。

現如今,在長安,有一百股叫做有一手,說明這個人手眼通天,厲害。

有六手,那當然牛嗶!

這都快接近天竺公司萬分之一的股份了,光是六百股天竺公司的股份,根據今日股價預估,那都是四百二十萬大錢了!

他光是這股份就有四百二十萬大錢,他在成都就沒有產業了?身上現金呢?霍氏借條有多少?沒兌換錢不是來做生意的話他跋山涉水來長安旅遊嗎?

很明顯,這個傢伙家資至少千萬起步。

這要是擱以前,都能和開國那一批侯爵的後人比家產了。

霍海:“他這麼有錢,那洛陽來的富豪,才被壓了一頭?”

老黃:“說是洛陽來的那個富豪估計比他不差,但就是氣勢輸了一頭,沒他現金多。”

“昨天那成都富豪直接喊,整個草原農家樂大廳全部桌子的烤全羊,他請了。”

“洛陽來那個,說是把家產都投在鐵上面了,這次來長安是來聊生意的,現金沒帶那麼多,所以不敢這麼高,就被壓一頭壓的死死的。”

霍海拍大腿:“媽的虧了,昨天應該去吃烤全羊的。”

霍去病詢問:“因爲什麼鬥起來的?”

老黃:“爭風吃醋唄,爲了個馬子。”

這個馬子,可不是後世那個馬子,但……好像也是一回事。

其實馬子就是虎子,也就是馬桶,因爲霍海習慣把這個叫做馬子,很多霍府的下人就喜歡這麼學。

長安城的人聽說霍家這麼喊,就跟着這麼喊,一改以前都叫虎子的說法。

而把女人喊做馬子,當然是蔑稱。

這麼喊,說明經濟發展快,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幹這一行了,加上男的賺錢後不少人控制不住自己,經常去。

所以引發了家庭矛盾,於是就有了馬子的稱呼。

但,之所以稱馬子,不是單向侮辱,而是雙向的,因爲馬子和搋子是配套的。

這個馬子的稱呼流行開之後,就在長安城的中等收入人羣裡面傳開了這個稱呼。

但是這時間長了,傳着傳着就變了味兒了,就不用來稱呼娼女了,而用來稱呼談戀愛但不想結婚的女人,有些人就這麼表達來表示自己和誰誰誰談,就是玩兒玩兒,不認真。

是這麼個意思。

結果卻和後世的馬子一個意思了。

所以說,這兩個富商,看上了同一個女人,結果又正好在草原農家樂吃飯撞上了,一言不合就撒錢鬥起來了。

霍去病聽完後看向霍海:“你新城的房子壓了那麼久,現在是時候賣了。”

霍海愕然:“大哥,你怎麼知道我把新城的房子壓着沒賣?”

霍去病已經把槍擦拭完了,收起槍:“廢話,伱錢全部投進去了,結果卻一直不賣,而長安城有錢買房子的人多的是,他們難道出不起錢?”

“這說明你在等房價上漲,到時候賺一波。”

“你肯定不是在等豪宅漲價,因爲富人們都去新城住,才能帶動更多中等財富的人羣去新城住。”

“而你肯定也不是壓着等密集區的房子漲價,我看那邊房子賣的價格本來就不高,可以說對於第一批工人來說,純粹是福利。”

“所以,你把賺錢的希望都放在了二流三流豪宅上。”

“現在長安城居然都出現兩個外地富豪爭風吃醋的情況了,說明聚集到長安的財富越來越多了,所以,到你收割的時候了。”

霍海哈哈大笑:“沒錯,重新分配的時候到了。”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平陽縣運輸公司等公司,開拓水路後,來回運輸。

那麼各地的富人就會觀望。

這運輸公司運輸貨物往返居然沒有問題,而且彷彿因爲船用量變多了,新船一艘比一艘大了,那運人能有什麼問題?

所以,很多具有冒險精神的人,就要來長安了。

因爲他們各自在小地方上財富積累已經到了上限了。

有那些大貴族在,他們能家資數百萬,那都是逆天了,稍微不注意被吞掉都有可能。

要不是前兩代皇帝都休養生息,而本朝偉大的皇帝劉徹陛下又嚴格律法,嚴打貴族犯法,搞不好他們已經在地方上被吃掉了。

加上有了霍氏銀行能夠把根本無法攜帶的現金兌換成一張張的借條後,很多地方的富人都出動了。

長安纔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退一萬步說,就算在長安沒法更進一步,那在長安安家,也比留在老家好啊。

畢竟留在老家,自己就是肥羊。

這是霍海所有經濟計劃中很重要的一步。

把地方上善於經商的人,全部吸引來長安。

第一,爲地方上的新發展騰位置,爲攀附貴族的人羣和新誕生的富豪人羣騰出生長空間。

第二,讓這些隱藏的舊富人來長安鬥法,催生出新的純粹的富人階層甚至鉅富。

第三,把投入在新城的錢,十倍回收回來!

真以爲霍海去各地開銀行,就是爲了方便在各地貴族那兒兌換錢,然後在各地開設鍊鋼廠和煤礦?

說白了這些貴族纔有幾個錢?

還不如劉徹在各地造幣然後偷偷流入市場的多。

霍海又不傻,當然知道劉徹在搞人工全國市場物價微調操盤。

之所以建立銀行,目的是要給富人流動降低難度!

工業化時代的到來,第一步就是一大羣聰明又有錢又會做生意的人!

工業這輛車,司到位了,過路費到位了,司機午餐基礎打好了,城市這座底盤造好了。

就等着引擎一聲吼。

就開車了。

九月三十,臨近以往的老年關這一天。

“嗚~~~~~轟轟~嗚~~~~~!!!!!!!!”

如同巨獸的嘶鳴聲,震撼了半個陵縣區。

在霍海真正的進入長安人視野中滿一年的日子。

蒸汽機車頭的咆哮,帶着滾滾濃煙和轟鳴,不斷地加碼。

蒸汽機加速運轉的初吼,聲音越來越大,汽笛響聲就好像這個時代。

從悲鳴開始,越來越壯大,越來越渾厚,越來越激烈,越來越綿長,似乎永不停歇。

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121.第121章 三大夫子塑像第111章 股東大會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5章 你缺鋅196.第193章 (大章)爲子孫謀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第11章 還是入仕了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99章 各種各樣的紙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177.第176章 (大章)打壓一波,拉攏一波第81章 劉徹悟道122.第122章 埃及長絨棉!第236章 解決精力旺盛的問題第77章 抓偷車賊啊143.第143章 (大章)霍氏銀行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第79章 熊貓來了!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第68章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第236章 解決精力旺盛的問題第31章 澳洲放牛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158.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第76章 未來想象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82章 一塊臘肉引發的戰爭167.第167章 (大章)韓王咋了?第225章 (大章)世界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101章 上樑不正(今日已萬字更新)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95章 教育產業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50章 長安萬年第90章 雪漫長安第67章 不賺就是虧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第21章 丞相之姿第45章 黑白的熊145.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195.12月中獎名單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第36章 經濟理論第8章 萬人圍觀第60章 地怒狗怨第250章 (大章)匈奴覆滅123.第123章 石家大孝子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71章 虧麻了都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46章 農學實驗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第44章 全軍蹭飯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第89章 天命人第5章 你缺鋅第94章 說學逗唱
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121.第121章 三大夫子塑像第111章 股東大會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202章 (大章)爲國做鴨第5章 你缺鋅196.第193章 (大章)爲子孫謀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第11章 還是入仕了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99章 各種各樣的紙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177.第176章 (大章)打壓一波,拉攏一波第81章 劉徹悟道122.第122章 埃及長絨棉!第236章 解決精力旺盛的問題第77章 抓偷車賊啊143.第143章 (大章)霍氏銀行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第79章 熊貓來了!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第235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第68章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第236章 解決精力旺盛的問題第31章 澳洲放牛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158.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第76章 未來想象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82章 一塊臘肉引發的戰爭167.第167章 (大章)韓王咋了?第225章 (大章)世界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101章 上樑不正(今日已萬字更新)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95章 教育產業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72章 放飛自我的魷魚絲盟主加更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50章 長安萬年第90章 雪漫長安第67章 不賺就是虧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第21章 丞相之姿第45章 黑白的熊145.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260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195.12月中獎名單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第36章 經濟理論第8章 萬人圍觀第60章 地怒狗怨第250章 (大章)匈奴覆滅123.第123章 石家大孝子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章 條條大路通長安第71章 虧麻了都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46章 農學實驗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第44章 全軍蹭飯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38章 (大章)我勒個2024戰術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第244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第89章 天命人第5章 你缺鋅第94章 說學逗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