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童子劉辯

洛陽官衙,當葉昭帶着劉辯、劉薇姐弟過來的時候,邱遲、黃劭以及看守縣衙的縣衛已經站立整齊,大堂上,一名婦人跪在地上哀啼不休,旁邊一名男子低聲安慰着。

“公主,請!”葉昭讓人給劉薇撲了一張草蓆,微微欠身,將劉薇安排入座,王越自是立於劉薇之後,至於劉辯,葉昭沒有安排,此刻他已經進入童子的角色,只是跟在葉昭身後,乖巧的立在一旁。

“堂下何人,所告何事?”葉昭跪坐下來,一拍醒木道。

“民女趙氏,參見使君。”婦人說着已經泣不成聲。

“草民郭士,參見使君。”男子也跪下來道:“此番前來,卻是我家兄長趙柱死於非命,請使君做主,查出元兇。”

“爾等且細細道來。”葉昭正襟危坐,肅容道。

“喏!”郭士見趙氏泣不成聲,只能自己來說:“我與趙兄皆是行商,這次原本是準備去荊州辦些貨物,各自籌了些錢財,約好了今日五更在正春門碰頭,誰知我等了半個時辰,還沒見趙兄前來匯合,心有疑惑,便去家裡詢問嫂子,大哥爲何還不來……”

趙氏哭泣道:“我家夫君是個急性子,怕兄弟等他,因此四更一過,就收拾了行囊出門。”

“他帶了多少錢?”葉昭突然詢問道。

“大概有萬錢左右,他說郭兄弟最近時運不濟,怕是籌不出太多錢來,想要幫他一把,所以多帶了一些。”趙氏泣聲道:“我讓他莫要帶這麼多,免得遭了賊惦記,他就是不聽,直到郭兄弟早上過來問我‘大嫂,趙兄怎麼還不來?’,我便知道定是出事了,果然,在河邊找到了府君的屍體,腦袋被人用石頭砸了一個大洞。”

“什麼人如此可惡?奪人錢財也便罷了,竟然還殺人,手段更如此兇殘!?”劉薇柳眉倒豎,怒叱道。

“公堂之上,希望公主能夠剋制一些。”葉昭扭頭,看了劉薇一眼道。

“哼!”劉薇聞言氣哼哼的瞪了他一眼:“那你還不快派人去找?”

“臣自有分寸,派人就不必了,兇犯便在這裡。”葉昭一拍醒木,沉聲道:“將郭士拿下!”

“喏!”兩旁縣衛應諾,分出兩人,不由分說將郭士按倒在地上。

“使君這是何意?草民冤枉。”郭士不甘的掙扎着,卻哪掙扎得了。

“你時運不濟,最近一定非常缺錢,正好那趙柱身懷鉅款,令你起了貪念,他本有心幫你一把,然而……一來這終究是要還的,二來也欠下一個天大的人情,不如所性殺了他,不但一了百了,說不定,還能謀下他的家產。”葉昭笑道。

“在下最近確實時運不濟,但使君也不能因此就斷定是在下殺人啊!”郭士不甘道。

“是啊,我家夫君與郭兄弟情同手足,待他比親兄弟都親,不可能的。”趙氏也幫腔道。

一旁的劉薇想要說話,卻被葉昭看了一眼,只能閉嘴。

“趙柱將郭士當做兄弟,這無需多言,但郭士有沒有將趙柱當做兄弟,那就另當別論了。”葉昭笑道。

“可是使君也無證據證明這事就是我做的!”郭士看着葉昭,沉聲道。

“原本是沒有證據的,不過你卻自己把證據送到本官面前,也算是你自作孽。”葉昭看着衆人道:“正常情況下,你久等趙柱不至,去他家找人,本也在情理之中,但你跑去趙家,開口便直接問趙氏,這豈非不打自招?”

葉昭笑道:“易地而處,我若是你,到了趙家,應該直接詢問趙柱爲何不出來,而你張口卻問趙氏趙柱爲何還不走,這說明,你在此前,已經知道趙柱不在家中,既然不在家中,卻跑去找人,郭士,你是否覺得本官也像你一樣蠢笨?”

“說的沒錯,既然事先已經知道對方不在,卻又假裝不知,說明你此前已經見過趙柱,趙柱分明就是你殺的!”劉薇恍然大悟,拍手道。

“公主!”葉昭扭頭,看着劉薇道:“臣問案,請公主……”

“知道了知道了~”劉薇有些氣悶的坐下來,嘟囔的低語了幾句。

“郭士,你還有何話說?”葉昭看着郭士,淡然道:“解釋一下原因?或者本官叫人用公堂上的刑具幫你回憶回憶?”

郭士無力地趴在地上,默不作聲,一旁的趙氏哀聲哭打着郭士道:“夫君待你親如兄弟,你卻爲了錢財便害他,你還是人麼?”

“將這郭士打入死牢。”葉昭拍了拍桌案,看向趙氏道:“可憐的婦人,你且回家去料理你家男人的後事吧,官府會給你一個公道。”

自有縣衛將郭士拖死狗一般拖走,趙氏則被縣衛送回了家中。

“退堂吧。”葉昭站起身來,揮手道。

“壞人,你真厲害,我怎麼沒想到?”待衆人走後,劉薇有些歡快的走到葉昭身邊,興奮地道。

“是這郭士太笨了些。”葉昭笑着搖了搖頭道:“不打自招,若公主能仔細思索,定難不倒公主。”

“久聞使君斷案如神,今日一見,才知所言不虛。”王越笑着拱手道。

“客套話就莫說了。”葉昭招呼衆人入了後堂,看向一旁的劉辯,卻見劉辯臉上帶着些許興奮的神色,微笑道:“殿下似乎對這刑偵之事頗感興趣?”

“嗯。”劉辯有些興奮的點點頭,之前葉昭坐在公堂之上,那副掌控全局的氣場,甚至連一向刁蠻任性的皇姐都被管的服服帖帖的,那份氣勢,令他心嚮往之。

“這刑獄斷案,原也不難,殿下想學,臣自會教於殿下,不過在此之前,一些書籍,殿下當好好溫習,人之自信,其一源於地位,其二則是源於胸中所學,若這世上的東西,殿下都懂了,自信便也有了,自信了,便不會再膽怯。”葉昭笑道。

“敢請使君教我。”劉辯興奮道。

“一定,不過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與殿下約了一月之期,也是希望殿下能夠多明白一些道理,之後方可施教。”葉昭笑着點了點頭。

爲君之道,葉昭就算知道也不敢亂教,如果讓天子知道,恐怕會對自己起疑,倒不如教些學問,再教些刑偵斷案之學,一來也附和自己目前的身份,二來也能跟劉辯之間拉一份關係,有了這層關係在,他跟皇室的關係也會更密切一些,哪怕劉辯並不得寵,但這並不妨礙天子通過劉辯來認識瞭解自己,時間久了,自己在天子心中的分量足夠,也方便自己爲更進一步進行謀劃。

這洛陽令絕非久居之位,時間長了,招人眼紅不說,更是個得罪人的差事,這洛陽城中,紈絝二代多不勝數,雖然世家大族的繼承人大多有着足夠的涵養和能力,然而更不缺乏無所事事混吃等死的那種,哪天栽在自己手裡,若是依律法辦,這無形中,會得罪很多人,但自己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有時候,許多事情就必須做。

“辯願以師禮拜之!”劉辯肅容道。

“萬萬不可。”葉昭連忙道,這可不是什麼榮耀,而且以他如今的聲望和地位,如果真的受了,別看劉辯不得寵,有的是人跳出來說他不知天高地厚。

葉昭笑道:“昭才疏學淺,只會這些,辯王子若想拜師,何不請陛下拜入我師蔡公或是盧公門下,此二人乃當世大德,勝昭百倍!”

劉辯也是一時心血來潮,此刻聽葉昭說,心中也覺得有道理,畢竟是皇子,心中多少還是有些傲氣的,既然能拜蔡邕,爲何要拜葉昭,平白的低了人一頭。

接下來的日子,劉辯每日都會按時跑來跟在葉昭身邊,一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對劉辯來說,這段日子大概是他有生以來最充實的一段時間,不必在宮中誠惶誠恐,擔心父皇又看自己哪裡不順眼,每天跟着葉昭讀讀書,看葉昭辦案。

不可能每天都有什麼大案子,更多的時候,葉昭是帶着他滿城溜達,就如葉昭所說,許多平日裡看不到的東西,有了這個書童的身份後,他看到了很多,那些平日裡對自己對父皇畢恭畢敬的大臣,在私下裡是何等做派,葉昭讓他少說,劉辯生性怯懦,在生人面前更是容易害羞,這般做,劉辯甚至沒覺得時間怎麼流逝,一個月的時間便過去了,眼看着,便是劉薇誕辰。

劉宏雖然寵愛公主,但這誕辰的話,這個時代聽過操辦八十大壽、六十大壽,可沒聽過及笄還要大肆操辦的,劉宏自然沒有給劉薇過誕辰的想法,但劉薇可是一直念着葉昭的禮物,這眼看着還差幾天,便已經差劉辯過來問了。

“使君究竟爲皇姐準備了何等禮物?”劉辯一大早跑來報道,他如今已經不是書童,但平日裡在葉府和洛陽官衙之間走動,縣衛雖然不知道其身份,卻也熟悉了,並不會阻攔。

“正好要去看看匠人們做的如何了,王子若想看,可一起去看看,不過最好莫要告訴公主……你告訴她她也不會懂。”葉昭想了想笑道。

“好。”劉辯頗爲興奮的道。

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定計第十五章 士氣低迷第八十三章 父子之爭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第六十章 決戰之初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五十九章 蜀中派系第二章 葉徵請戰第三十章 升官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六十三章 應驗第一百二十章 絕地反擊第八章 遭遇太平教第一百一十四章 復仇心切第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八十一章 長安亂第三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十四章 露宿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十九章 策反第十三章 董卓點將第七章 中庸第八十一章 諸侯戰局第六十一章 籌謀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三十五章 袁紹之求七十七章 許攸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城之戰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三十四章 聲討第九十八章 廷尉第三十九章 回頭無路第八十一章 長安亂第三十四章 年末第四章 下馬威第四十九章 軍都山之戰第七章 任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五章 貪功冒進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二十六章 降服第三十四章 激戰連連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五章 招募護衛第四十六章 所爲何來第三十八章 初次交鋒第三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九十五章 再遇第六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五章 被困第三十一章 蹭飯第十八章 劉牧的告誡第五十四章 破軍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二十三章 一盤散沙第二十八章 兩年第五章 招募護衛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四十七章 殺人奪權第九十八章 投奔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八十章 葉昭教子第六十二章 南匈奴——滅第四十四章 故人已逝第一百零三章 大廈將傾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五章 無謀第三十五章 端倪第十章 驅狼吞虎第二十七章 重啓州牧第三十章 錢驀第三章 公堂之上第四十七章 接見匈奴使臣第五十六章 朝堂之爭第十九章 策反第五十八章 士人的妥協第一百一十章 技術突破第五十八章 士人的妥協第二十一章 賄賂第四十三章 暫代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三章 父子之爭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三十八章 初次交鋒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四十二章 流血的城池第四十九章 封侯、賜婚第一百零五章 做自己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二十四章 雞飛蛋打第二十三章 關羽的故人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四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迴歸
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定計第十五章 士氣低迷第八十三章 父子之爭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第六十章 決戰之初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五十九章 蜀中派系第二章 葉徵請戰第三十章 升官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六十三章 應驗第一百二十章 絕地反擊第八章 遭遇太平教第一百一十四章 復仇心切第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八十一章 長安亂第三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十四章 露宿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十九章 策反第十三章 董卓點將第七章 中庸第八十一章 諸侯戰局第六十一章 籌謀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三十五章 袁紹之求七十七章 許攸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城之戰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三十四章 聲討第九十八章 廷尉第三十九章 回頭無路第八十一章 長安亂第三十四章 年末第四章 下馬威第四十九章 軍都山之戰第七章 任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五章 貪功冒進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二十六章 降服第三十四章 激戰連連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五章 招募護衛第四十六章 所爲何來第三十八章 初次交鋒第三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九十五章 再遇第六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五章 被困第三十一章 蹭飯第十八章 劉牧的告誡第五十四章 破軍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二十三章 一盤散沙第二十八章 兩年第五章 招募護衛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四十七章 殺人奪權第九十八章 投奔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八十章 葉昭教子第六十二章 南匈奴——滅第四十四章 故人已逝第一百零三章 大廈將傾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五章 無謀第三十五章 端倪第十章 驅狼吞虎第二十七章 重啓州牧第三十章 錢驀第三章 公堂之上第四十七章 接見匈奴使臣第五十六章 朝堂之爭第十九章 策反第五十八章 士人的妥協第一百一十章 技術突破第五十八章 士人的妥協第二十一章 賄賂第四十三章 暫代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三章 父子之爭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三十八章 初次交鋒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四十二章 流血的城池第四十九章 封侯、賜婚第一百零五章 做自己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二十四章 雞飛蛋打第二十三章 關羽的故人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四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