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羽的故人

長安,城東。

看着長安城頭飄蕩的葉字大旗,衛覬感覺十分刺眼,三萬大軍在他身後排開陣勢,卻並未進攻,紀靈的大軍於清晨抵達,正趕上衛覬進攻長安城,因此紀靈也沒進城,率軍從後殺出,河內大軍猝不及防之下,南門方向近乎全線崩潰,也讓守城的關羽和魏延鬆了口氣。

三千人馬能夠集中兵力突襲殺入長安,但若用來防守這麼大的一座城池,三千人馬就有些不夠用了,而衛覬顯然也看出了對方人手不足的缺點,採取了圍三闕一的戰略,最大限度的將關羽的兵馬分散開,讓蜀軍精兵的優勢蕩然無存。

饒是關羽和魏延在城頭不斷奔走,鼓舞士氣,這幾天打下來,也只折損頗多,若非有五百藤甲兵撐着,就算以蜀軍的精銳,這長安城恐怕也早已破了。

紀靈的到來,對關羽來說,絕對是一場及時雨。

“轟隆隆~”長安城城門突然洞開,關羽帶着魏延和紀靈,率領三千人馬出城,擡頭看着眼前的軍隊,將青龍偃月刀一指,朗聲道:“我乃太尉帳下討逆校尉關羽,爾等何人,安敢犯吾城池!?”

“河東,衛覬!”衛覬抱了抱拳,看着關羽,總覺得此人有些眼熟,一時間卻又想不起來,皺眉道:“長安城何時成了葉昭的城池?我軍此番出兵,長安志在必得,你若曉事,就該立刻退出長安,免得丟了性命!”

“衛家之人,依舊如此狂妄!”關羽手捋長髯,看着衛覬,眯縫起來的眼睛裡,毫不掩飾其殺機,突然朗聲笑道:“你可看到那城頭代表我主之帥旗否?”

衛覬擡頭,看了一眼代表葉昭的帥旗,有些眨眨眼,不解的看向關羽,不知他想說什麼?

“只要城頭立着這杆帥旗,便是我主之城池,帥旗所在,諸侯避易。”關羽傲然道:“你河東衛家,龜縮於彈丸之地,怎有臉面在我主帥旗之下覥顏狂吠?”

呼~

衛覬的怒氣頓時不受控制的蹭蹭往上漲,若是面對的是李傕、郭汜之流,就算對方將他祖宗十八代問候一遍,衛覬只當對方在放屁,但不知爲何,面對葉昭的軍隊,衛覬就壓制不住心頭的怒火。

雙方之間的恩怨,很難說清楚,最開始那衛賢爲難葉昭,其實跟衛家沒有多大關係,之後因爲蔡衛兩家聯姻的關係,衛覬到了河內探望當時正在河內的蔡邕,而後在衛賢的求助下,算是陰了葉昭一把。

以當時葉昭的身體狀況,被髮配邊疆,絕對是九死一生之局,當時的葉昭對於衛家來說,就是一隻隨時可以捏死的螻蟻,因爲蔡邕的關係,衛覬沒有對葉昭直接出手,也導致後來兩家的恩怨越來越大。

從結果而論,衛覬其實算是幫了葉昭,若無便將三年積累,葉昭也不會有那般高的功勳,而後被調往中原,出任縣令,自然也就沒機會自黃巾起義中脫穎而出,入了天子的視線。

不過到黃巾之亂結束之前位置,雙方縱使有怨,也不算生死大仇。

但洛陽那一次本不該出現的碰面,隨後衛正自作主張將事情捅了出去,惹怒葉昭,使得葉昭跟着一箭將前來準備迎親的衛仲道射殺,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包括蔡邕在內都清楚是葉昭下的手。

也是從那時起,雙方徹底走到對立面,衛覬被迫出仕何進,託庇於何進麾下,卻並未平步青雲,當時何進身邊,士人太多,河東衛家已不復當年強盛,而且衛覬已經過了何進急需人才的時機,若入仕,只能從基層做起,這也是衛覬當時不願意出仕的原因,時機不對。

而葉昭攜黃巾大勝之功,甚至蓋過皇甫嵩、朱儁兩位當世名將,先出任洛陽令,而後入洛陽更是開了掛一般,先是位列九卿,之後牧野救駕,更是以弱冠之年封侯,整個大漢在這個年紀封侯的都沒幾個。

劉宏駕崩,原以爲葉昭的好日子到頭了,無論擁立誰當皇帝,都不會有好結果,誰知葉昭卻抽身而退,坐觀何進與黨人之間勾心鬥角,直到後來董卓進京,葉昭當時論官爵,乃天下諸侯之最,再到後來入了漢中,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拿下了巴蜀之地,將蔡琰娶爲平妻,更是遍邀天下諸侯。

那本該是他衛家的媳婦,最終卻成了葉昭的女人,這對衛家來說,絕對是一件十分打臉的事情。

論謀略,衛覬自問不輸於葉昭,論出身,更是甩葉昭十幾條街,但雙方的境遇卻是截然相反。

衛覬沒有投靠任何一路諸侯,而是默默在河內發展,也有受葉昭刺激的緣故在裡面,葉昭不過一良家子,卻能成爲天下諸侯都無法忽視,平等相待的諸侯,而自己出身、才學不弱於他,豈能甘於人下。

簡單來說,衛覬對葉昭生出了妒忌之心,原本的謙謙君子,如今卻是一心想要與葉昭爭個高下,是以也最見不得葉昭猖狂,如今不但葉昭猖狂,連他手下一員將領都如此猖獗,衛覬的怒氣自然蹭蹭的往上漲。

不等衛覬說話,其身後已經有兩員武將衝出,兩人身高體闊,膀大腰圓,乃是河東有名的勇士,一人使斧,一人使鉞,其中一人朗聲笑道:“關長生,可還記得河東解元否?”

另一人哈哈笑道:“不想昔日落魄赤臉賊,今日竟然也能擔當主帥,看來那葉昭麾下無人矣!”

“爾等識得那關羽?”衛覬見狀,皺眉看向身旁一名武將,此人名爲解閎,與另外兩人一母同胞,是三兄弟,早年乃河東解良頗有名聲的遊俠,後來衛覬回了河東之後,招兵買馬,此二人便加入了衛家,憑着過人的武藝,得了衛覬青睞。

“什麼關羽?”解閎冷笑道:“此人賤名長生,那關羽之名,恐怕是他自己起的,乃我等同鄉,早年以販棗爲生,常與我等衝突,後來殺瞭解良大戶,被官府通緝,流落江湖,不想如今竟然在那蜀中做起了將軍,如此看來,那葉昭麾下無人可用也!”

衛覬微微皺眉,葉昭雖然不得士人投奔,但就衛覬所知,其麾下可是有不少良將的,這關羽能被葉昭看上,怎會入解閎說的這般無用?

另一邊,關羽看到此二人之後,丹鳳眼一眯,沉聲道:“不想今日竟能遇到故人,若爾等肯下馬投降,關某既往不咎!”

“哈哈,既往不咎?”解元冷笑道:“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既往不咎,快快出來,讓你二爺教你做人,莫要以爲在那葉昭麾下矇混了一個將軍,便高人一等,今日你家二爺便告訴你,這中原和蜀中是不同的!”

“放肆!”魏延對關羽最爲敬佩,此刻聽對方辱及關羽,心中大怒,便要上前,卻被關羽橫刀攔住。

“將軍!”魏延看向關羽,不解的道。

“此乃我之私怨,我當親自了結,爾等不可插手!?”關羽默默地舉起了手中的青龍偃月刀。

遊俠,說白了,除了少數之外,大多數都是整日無所事事,欺壓鄉里的混子地痞,而關羽在流浪之前,是個本本分分的販棗商人,賤名長生,也說明他地位不高,雙方是欺壓和被欺壓的關係,要說交情,那也只剩下仇了,如今仇人見面,關羽怎會假手他人?

“喏!”魏延依言退下。

關羽一踩馬鐙,坐下戰馬邁着碎步出陣,關羽的坐騎,是葉昭親自命人從西域購得的渾紅馬,乃汗血寶馬的一種,通體赤紅,猶如火焰,看上去跟呂布的赤兔馬有些相似,雖不及赤兔馬,卻也不差多少,整個蜀中,也只有葉昭早年自塞外得到的烏雲踏雪可比,但葉昭那匹已經是匹老馬了,葉昭一直沒捨得換,關羽這匹渾紅馬,可說是葉昭麾下如今最好的戰馬。

那解元也是識貨之人,看到關羽坐下戰馬,目光一亮,嘿笑道:“卻是匹好馬,今日要歸二爺了。”

他在兄弟三人之中,排行第二,常以二爺自稱。

關羽深吸了一口氣,目光陡然變得凌厲起來,不見那渾紅馬如何發力,便已經飛竄而出,猶如離弦之箭一般,頃刻間,已經衝到近前,青龍偃月刀一掄,兩軍觀戰的將士只覺胸口一悶。

“噗~”

那解元連反應都來不及,便被關羽一刀自腦門劈下,整個人被直接豎斬。

“二哥!”另一人此刻才反應過來,咆哮道:“還我二哥……”

“噗~”

青光一閃,人頭飛起,關羽策馬避開那噴濺而出的鮮血,丹鳳眼微睜,渾紅馬再度爆發出驚人的速度,在和內將士震驚之際,已經衝到近前,青龍偃月刀自地面騰起,直掠那解閎脖頸。

“主公快小心!”衛覬身邊,一名持斧將領連忙將衛覬拉開。

解閎也反應過來,舉刀相迎。

“咣~”

平地驚雷一般的炸響聲中,解閎的兵器應聲而斷,青龍偃月刀刀勢不止,掠過他咽喉,人頭沖天而起。

關羽一把拎住人頭,調轉馬頭,轉身就走。

直到關羽奔出數十步遠,河東將士才反應過來,稀稀拉拉的箭簇射出,卻沒了準頭,被關羽磕開幾支,其他的都射到了別處。

看着關羽拎着人頭回道了兩軍陣前,隨手將解閎人頭扔到解元的屍體旁,直到此時,雙方將士才盡數反應過來。

“將軍神威!”關羽身後,三千將士見自家主將連斬敵將,最有一個,更是直接闖入敵軍軍陣之中所殺,頓時士氣大震,紛紛鼓譟起來,士氣如虹,反觀河東將士,卻是士氣低靡,見關羽虎目掃來,竟無人敢與其對視!

第六章 蔡府第一百一十章 坑第五十六章 決議第四章 龜茲獻寶第一百二十一章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五十一章 勸降第三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八十六章 洛陽亂第六章 暴怒的曹洪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四十四章 亂起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四十三章 暫代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三十五章 端倪第八十五章 傻眼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第三章 威懾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事有餘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十四章 露宿第三十二章 命案第二十二章 最後的訓練第八十四章 失控第六十七章 盡得幷州第五十五章 梟雄末路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五十一章 怪才第四十七章 殺人奪權第十五章 膽大的遇上膽大的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十五章 士氣低迷第七十七章 愣頭青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勝第二十二章 拿人、再遇第八十二章 召見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二章 殺人第四十一章 血染徵袍第四十四章 密令第九十六章 醉仙樓中第六十二章 無信第九十八章 廷尉第二章 葉徵請戰第六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七章 廢立第七章 中庸第四十九章 太史慈之死第一百零九章 暗藏殺機第十一章 遇虎第二十二章 一日破城第三章 使臣第九十三章 內部和談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五章 衝突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七十四章 定蜀第六十七章 報信第二十六章 猛將第十一章 主盟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窩裡鬥第六十九章 佈署草原第十八章 劉牧的告誡第二十七章 董卓思退第四章 爲官之道第五十一章 怪才第十四章 謀劃第二十八章 兩年第四十八章 短暫的平靜第五十一章 進兵中原第六十二章 無信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四章 涅凡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三十六章 曹操來使七十七章 許攸第三十七章 蔓延第五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八十七章 甘寧獻計第五十一章 進兵中原第一百章 出城第十一章 無知者無畏第七十九章 曲線操作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刀之威第四十九章 夜襲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四十九章 太史慈之死第八十六章 怒令智昏第四章 太后保媒第三十一章 沒有撬不動的牆角第十七章 曹操的決定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二十一章 期限將至第九十三章 內部和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葉昭鬥呂布七十七章 許攸第二章 討公道
第六章 蔡府第一百一十章 坑第五十六章 決議第四章 龜茲獻寶第一百二十一章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五十一章 勸降第三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八十六章 洛陽亂第六章 暴怒的曹洪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四十四章 亂起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四十三章 暫代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三十五章 端倪第八十五章 傻眼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第三章 威懾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事有餘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十四章 露宿第三十二章 命案第二十二章 最後的訓練第八十四章 失控第六十七章 盡得幷州第五十五章 梟雄末路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五十一章 怪才第四十七章 殺人奪權第十五章 膽大的遇上膽大的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十五章 士氣低迷第七十七章 愣頭青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勝第二十二章 拿人、再遇第八十二章 召見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二章 殺人第四十一章 血染徵袍第四十四章 密令第九十六章 醉仙樓中第六十二章 無信第九十八章 廷尉第二章 葉徵請戰第六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七章 廢立第七章 中庸第四十九章 太史慈之死第一百零九章 暗藏殺機第十一章 遇虎第二十二章 一日破城第三章 使臣第九十三章 內部和談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五章 衝突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七十四章 定蜀第六十七章 報信第二十六章 猛將第十一章 主盟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窩裡鬥第六十九章 佈署草原第十八章 劉牧的告誡第二十七章 董卓思退第四章 爲官之道第五十一章 怪才第十四章 謀劃第二十八章 兩年第四十八章 短暫的平靜第五十一章 進兵中原第六十二章 無信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四章 涅凡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三十六章 曹操來使七十七章 許攸第三十七章 蔓延第五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八十七章 甘寧獻計第五十一章 進兵中原第一百章 出城第十一章 無知者無畏第七十九章 曲線操作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刀之威第四十九章 夜襲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四十九章 太史慈之死第八十六章 怒令智昏第四章 太后保媒第三十一章 沒有撬不動的牆角第十七章 曹操的決定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二十一章 期限將至第九十三章 內部和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葉昭鬥呂布七十七章 許攸第二章 討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