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風雲變幻

此前孫策數次出兵徐州,都被陳登所阻,但這一次,陳登卻沒有再阻攔,而是選擇了退兵,將廣陵讓給孫策,率軍退往淮陰、海西一帶設防。

非是陳登不願戰,而是如今他手中,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可以抵禦孫策的進攻,加上東陵亭的丟失,若再不走,便是三面包夾之勢,孫策這一次,可是出動了兩萬大軍,後續還有源源不絕的江東子弟跨江而來,陳登雖有將才,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東陵亭一失,廣陵無險可守。

之前幾次孫策來襲,陳登也是用計做出曹操來援的態勢嚇走孫策,但這一次,曹操被葉昭趕到冀州,誰都知道這個時候曹操不可能派來援軍,所以之前的計策已經不可能見效,而此番孫策跟之前幾次的試探不同,是動真格的了,面對孫策和周瑜的組合,陳登還真沒信心死守廣陵,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守好海西、淮陰一帶,等曹操騰出手來再合力去對付孫策。

只是以曹操如今的局面,哪怕是陳家父子,此刻也沒有多少信心。

與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冀州,牧野,葉昭率軍與趙雲會師於牧野,這一次,葉昭將收降的曹軍重新調整選定基層將官,讓降軍負責糧草輜重的運送,爲葉昭騰出了不少兵力,加上趙雲、丁力率軍趕來匯合,葉昭手中的兵馬達到六萬之衆,而曹操這邊,哪怕緊急調動了冀州、幽州兩地的防軍,加起來也不過十三萬。

聽起來似乎不少,甚至比之前還多,但之前曹操率領的可是曹軍主力,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的精銳之師,而這次的十三萬冀州軍,多是當初袁紹留下來的降軍,平日裡負責的就是維護各地治安,鮮少出戰,無論本身戰力還是裝備,都遠非曹操的精銳兵馬相比,更別說跟葉昭這邊的精兵相提並論了。

牧野大營,張郃、高覽邁步進來,對着曹操躬身一禮道:“主公,郭援將軍急報,雁門一帶,徐榮、關羽率軍殺出,我軍節節敗退,請主公儘快發兵援助!”

高覽原是袁紹部將,後來袁紹覆滅,高覽也就順勢投降了曹操,而張郃就比較傳奇了,在河間敗給劉備之後,原本是可以扳回一城的,奈何顏良好大喜功,出城作戰,結果自然大敗虧輸,張郃也在劉備攻入渤海後被生擒,一直不肯投降,便被關押在牢裡,一直到曹操擊敗劉備後,才重見天日,見袁紹敗亡,也便順理成章的投入了曹操麾下,如今兩人正是負責冀州和幽州的軍務。

“如今哪還有兵馬可以調派?”曹操聞言,苦澀一笑,十三萬大軍,是現在自己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軍隊了,葉昭步步緊逼,他可沒有能力再去救幽州之圍。

但郭援又不能不救,一旦郭援那邊抵擋不住,整個幽州、冀州大地將落入關羽和徐榮的兵鋒之下,到時候,曹操要考慮的就不是跟葉昭決戰,而是儘可能的將兵力帶回中原了。

張郃與高覽沒有說話,兩人作爲幽州和冀州的守將,很清楚如今的狀況,他們來,只是告訴曹操如今的局勢,至於如何決定,那就得看曹操了。

“主公~”這邊還沒決定,卻見曹仁急匆匆的進來,看到張郃與高覽,對着兩人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隨即看向曹操道:“那黑山張燕投了葉昭,如今出兵,直擊鄴城!”

曹操突然覺得腦殼裡有東西劇烈的跳動了幾下,之前曹操攻打袁紹時,張燕便被曹操招降,兵被封爲平北將軍,只是當時天下時局混亂,曹操擊敗劉備之後,與葉昭並列北方霸主之位,雙方以太行山爲界,而張燕的黑山軍,便藏在這太行山之中,所以張燕雖然領了平北將軍之職,卻並未向曹操效忠,而是繼續屯駐黑山,同時與葉昭和曹操兩家互有往來。

這一次,張燕出兵鄴城,顯然是打定主意投奔葉昭了,但張燕的倒戈,卻讓本就勢窮的曹操雪上加霜。

鄴城可是曹操的屯糧之處,一旦鄴城有失,這十三萬大軍將立刻成爲泡影,曹操知道,葉昭這是逼他退兵,此刻的葉昭已是勝券在握,顯然並不想跟曹操退兵,隨意黑山軍此次出擊,可謂是攻敵必救,曹操若執意跟葉昭決戰,那後路必然被斷,但此刻若回軍攻打黑山軍,恐怕葉昭會立刻收起免戰牌,出兵追擊!

“張郃!”曹操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張郃,雖然局勢不順,但曹操顯然不是那種遇到挫折便手足無措之人。

“末將在!”張郃上前一步,躬身道。

“只能給你五千兵馬,務必保證鄴城不失,糧道通暢,可能做到?”曹操看向張郃,沉聲道。

五千兵馬,是曹操如今能夠給張郃的全部,十三萬大軍,兵力雖然佔據優勢,但戰力,還真比不過葉昭,這個時候,能夠分出五千兵馬,已經是曹操的極限,鄴城不容有失,但葉昭也必須打。

“喏!”張郃肅容一禮,領命而去。

一旁的荀攸神色一動,看向曹操道:“主公,何不將計就計?”

“公達是說……”曹操神色一動,看向荀攸道:“假意回軍,誘葉昭出兵?”

“不錯!”荀攸點頭道:“葉昭避而不戰,必是等待此戰機,我軍假意回援鄴城,葉昭必出兵追擊,我軍可設伏兵伏擊,若能借此機會擊敗葉昭,尚可扭轉戰局!”

“此計甚妙!”曹操聞言,點頭答應一聲,葉昭如今顯然不可能坐視自己這麼離開,而如今張燕攻打鄴城,雖是危機,但又何嘗不是一次引葉昭出兵的機遇?若能在此擊敗葉昭,他就可以將河/北與中原重新連成一片。

當下,曹操命大軍拔營起寨,做出撤軍的樣子,同時命夏侯惇、夏侯淵率軍埋伏,而曹洪則率軍做出斷後的架勢。

畢竟對手是葉昭,若不能做的逼真一些,如何能騙到葉昭?

第九章 鹿腸山上第一百章 出城第八十八章 葉昭登場第九十四章 擁立第四十八章 短暫的平靜第三十章 蔡邕離京第一章 進擊的曹操第六十六章 離石要塞第四十九章 無力反抗第二章 遇舊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刀之威第九十六章 關羽效忠第三十五章 馬城之危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四十五章 被困今天想欠一更第六章 整頓第二十七章 兇威絕世第七十八章 打臉的來了第七十八章 打臉的來了第二十二章 一日破城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七十八章 關羽兩難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上第六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一章 誠意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十七章 倉促上任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三章 鹿腸山第六十二章 南匈奴——滅第二十三章 關羽的故人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三十六章 暗審第一百零六章 再議廢立第八十九章 小麻煩第八章 辯王子第七十二章 聯手何進第四十八章 郭嘉領兵第三十章 升官第二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下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三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二十章 衛家入局第十九章 漢帝劉宏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九章 鹿腸山上第四十七章 新軍第六十三章 得子第十八章 廷議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三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六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一章 進兵中原第一百零二章 親征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二章 葉徵請戰第三十六章 衝動的代價第四十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一十四章 涅凡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九十三章 葉昭之威第五章 招募護衛第二十七章 董卓思退第八十五章 傻眼第九十二章 玩弄今晚請假一更第十六章 樑國相兄弟們,再請一更假第二十九章 天下驚第二十六章 虎老威猶在第六十七章 盡得幷州第四十章 得隴還是得蜀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一百零六章 南蠻猛將第七十五章 陷城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一百二十一章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五十五章 盧植的請求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四十二章 巾幗第八十八章 天下爲棋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第五十九章 赤壁第二十六章 降服第一百零九章 難題第二十章 意外第四十八章 遠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葉昭離心第三十六章 暗審第五十八章 靜待第四十九章 夜襲
第九章 鹿腸山上第一百章 出城第八十八章 葉昭登場第九十四章 擁立第四十八章 短暫的平靜第三十章 蔡邕離京第一章 進擊的曹操第六十六章 離石要塞第四十九章 無力反抗第二章 遇舊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刀之威第九十六章 關羽效忠第三十五章 馬城之危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四十五章 被困今天想欠一更第六章 整頓第二十七章 兇威絕世第七十八章 打臉的來了第七十八章 打臉的來了第二十二章 一日破城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七十八章 關羽兩難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上第六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一章 誠意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十七章 倉促上任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三章 鹿腸山第六十二章 南匈奴——滅第二十三章 關羽的故人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三十六章 暗審第一百零六章 再議廢立第八十九章 小麻煩第八章 辯王子第七十二章 聯手何進第四十八章 郭嘉領兵第三十章 升官第二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下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三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二十章 衛家入局第十九章 漢帝劉宏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九章 鹿腸山上第四十七章 新軍第六十三章 得子第十八章 廷議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三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六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一章 進兵中原第一百零二章 親征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二章 葉徵請戰第三十六章 衝動的代價第四十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一十四章 涅凡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九十三章 葉昭之威第五章 招募護衛第二十七章 董卓思退第八十五章 傻眼第九十二章 玩弄今晚請假一更第十六章 樑國相兄弟們,再請一更假第二十九章 天下驚第二十六章 虎老威猶在第六十七章 盡得幷州第四十章 得隴還是得蜀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一百零六章 南蠻猛將第七十五章 陷城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一百二十一章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五十五章 盧植的請求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四十二章 巾幗第八十八章 天下爲棋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第五十九章 赤壁第二十六章 降服第一百零九章 難題第二十章 意外第四十八章 遠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葉昭離心第三十六章 暗審第五十八章 靜待第四十九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