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英宗親征

皇宮之中,同樣在做着緊張的準備。

相比於楊家莊那裡有的條不紊,這裡確顯得混亂了許多。

生怕夜長夢多,衆臣得到消息會反對,朱祁鎮私令王振做全權的戰前準備,爭取出徵的日子越早越好,他已經巴不得好好出去威風一趟了。

這自然也是王振所求的,能不能抓住軍權,就看這一次的表現了,他是把自己的徒弟徒孫們都叫了過來,大半以上的太監都開始行動了起來,調兵遣將,發佈命令,忙的是不亦樂乎。

根本不懂軍事的王振,對瓦剌的軍事進攻沒有足夠的認識,以爲讓英宗親征,就能把瓦剌兵嚇跑。所以,他爲了僥倖取勝,冒濫邊功,便在明朝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慫恿英宗親征,讓英宗效仿宋真宗親征的榜樣,以便青史留下美名。英宗平日裡對王振言聽計從,這次聽了王振的話,也認爲親征是他大顯身手的好機會,便不與大臣們商議,輕率地做出親征的決定,並宣佈兩天後立即出發。英宗親征的詔旨剛一頒佈,滿朝文武大吃一驚。

當羣臣知道之後,當下以兵部尚書鄺野進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羣臣上疏勸諫。

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京師,這些以前看起來讓人煩心的軍服,此時在朱祁鎮的眼中確有如勾魂使者一般,讓他蠢蠢欲動。

已經有了決定,還被勝利的結果所吸引,英宗完全偏信了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對於羣臣之諫,根本就是不管不問。

皇上有了聖意,下面的衆臣經過了一番無用的進諫之後,所能做的只有被點將一事了。

即然是皇帝親征,所跟隨的文武自然不能在少數了,若不然的話,豈不是讓人笑話。有關這一點,王振很快就做好了準備,共有文武大臣和官員一百多人赫然在列。

與歷史中相同,便是這隨駕之人也是一樣。要說變化,唯一京師之中少了于謙這位兵部左侍郎罷了。沒有了這個關鍵時候的中流砥柱,京師保衛戰會不會打響,以什麼樣的方式打響,又會有什麼結局似乎出現了一絲的懸念。

僅僅是數天時間,京師所有的兵馬傾巢而出,北方諸省各路兵馬共計五十萬大軍雲集京師,在朱祁鎮親自指揮下,做好了第二日出京援大同的準備。

要打大仗了,且還是皇上御駕親征。對此,民間的百姓當然是舉雙手贊成。自明朝建立以來,對外作戰上,還未經歷失敗的大明百姓,對於自家的軍隊還是信心十足的。

相比於普通不明究竟的百姓,一些重臣卻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說在禮部尚書胡濙的家中,對皇上親征就並不看好。

胡府的書房裡,胡濙正與長子胡長寧一起分析着戰況。

書桌上放着的是前線的戰報,上面記載大至如下: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爲進攻的重點,又分爲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莊。明遣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兵萬人禦敵。

“父親,瓦剌大軍有備而來,我軍卻是倉促應戰,如此形勢之下,當以緩打急,如此憑着我大明的強大國力,可緩緩圖之,最終獲得勝利。實在不明白爲何皇上要親征,如此豈不是太過冒險的舉動了嗎?”胡長寧雖然說身居錦衣衛,但在軍事上也有着不錯的天賦,分析起局勢來倒也算是一針見血。

“是呀。”很滿意兒子的見地,胡濙讚許般的點了點頭。但很快神色間又變得十分無奈的說道:“兵部鄺尚書、吏部王尚書還有我們其它的重臣都進言勸諫,但皇上不聽,奈何爲之?”

胡濙剛剛表現出了無奈的樣子時,書房之外胡嫣急衝衝的就闖了進來。一入書房,氣都未喘勻,便一臉着急的說着,“祖父,父親,他也去了嗎?可不可以不讓他去?”

口中的他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誰。面對這個問題,胡濙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楊洗馬的確在隨駕的名單之列。但聽說這是他主動要求的,且明天大軍就出徵了,除非他自己提出要求,且還需要足夠的理由,不然的話,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了。”

“我這就去找他。”胡嫣聽後,嘴脣緊緊的抿在了一起,便欲轉身離開。

“等等。”胡長寧忽然出聲叫住了女兒,“嫣兒,你畢竟還是一個女孩子,莫說楊家還沒有給你下聘禮,縱然就算是下了,沒有過門就算不得數,你現在去算是怎麼回事?老實的在家呆着。”

“父親。”聽到胡長寧竟然阻止自己前去,胡嫣當即是一臉的急色。雖然沒有過門,但她一心早就係在了楊晨東的身上。

似乎知道女兒是什麼樣的性格,胡長寧在喝止之後,直接向書房之外喊着,“孫闖校尉可在?”

“在。”門外邊負責安全的孫闖當即答應了一聲。

“看住小姐,沒有我的命令,不允許出府。”胡長寧高聲下達着命令。男人上了戰場,那便是將腦袋拴在了腰帶上,誰也不敢保證就一定會平安而歸。如果真出了問題,女兒終還是要嫁人的,此時此刻自然要先拿全着名節了。

......

胡嫣的事情終只是一個小插曲,第二天一早,即公元一四四九年七月十六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鈺據守京師。朱祁鎮和王振在幾天之內湊合了50萬大軍,胡亂配些糧草和武器,就匆匆出發了。

與英宗和王振同行的還有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及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太子洗馬楊晨東等100多名文武官員,但英宗不讓他們參預軍政事務,把一切軍政大權都交給王振一人專斷。

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成國公朱勇爲大將軍,但在王振面前皆膝行而前;戶部尚書王佐請帝回軍,王振就命其跪在草叢裡,直到天黑才能起來。隨徵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

楊晨東也跟在羣臣之中,不僅如此,他還向着王振要了一個參軍的職務。

這也是王振爲了感謝當天在神仙居中,楊晨東主動替其說話所給予的好處。正是有了參軍之名,六少爺得以安排了自己人在身邊伺候着。

所謂的自己人,自然指的就是虎芒,以及楊二、楊五還有仇五的第一衛隊以及肖峰所帶的一營一連的百名冷鋒士兵。

此戰的結果,只要楊晨東不給予干涉的話,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一旦被瓦剌大軍所圍的話,沒有足夠的力量保護那也是很危險的。這楊晨東纔將一連的冷鋒都調了上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他已經開始展露自己的獠牙了。

這就是身爲參軍的好處之一,雖然沒有什麼實權,尤其是在王振當權之下,但安排一些人在自己身邊還是可以做到的。大軍的混亂也給他的安排帶來了好處,至少沒人去管,沒人去問。

同樣因爲此次出征,準備倉促,組織不當,大軍出發不久,軍內自相驚亂,未到大同,軍中已有缺糧現像。不斷有人死亡,屍體鋪滿了半邊的道路。

這裡要說的是,因爲大軍集合的太過倉促,五十萬大軍彙集到一起,從開始就混亂不堪。亂到何種程度呢?兵部尚書鄺野在半路上就因爲擁擠而從馬上摔了下來。

對於王振的胡亂指揮,楊晨東沒有說什麼,他清楚,現在即便是想說些什麼,怕人家也不會聽。即是如此,所能做的也只有靜觀其變,以及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比如說,戶部尚書王佐的年紀也不小了,看着他跪在草叢之中,他親自送去了厚厚蒲團,被隨軍的錦衣衛指揮僉使紀廣看了一個真切,並把此事向王振做了彙報。

王振事務繁忙,大小事都想插上一手,想讓大家按着自己的想法做事,在聽到彙報說是楊晨東所爲時,僅僅只是皺了一個眉頭,隨後揮了揮手,“先隨他去,有關他的一切都先記下來,回頭再說。”

當然不是好心的放過,而是王振要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回頭問責楊晨東所用,看看是不是能夠勒索出更多的銀子來。

第八百二十三章 鼓舞人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下最強的黑騎軍第八十四章 吃着拿着第二十八章 人才濟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英勇的特木爾第三百九十二章 黃匪軍節節敗退第二百零二章 冷鬆私會金英第七百零七章 兵分三路第六百零二章 登門會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三十八章 抵押何物第二百四十章 入住楊家莊第一百零二章 評書鼻祖第五百二十二章 滅國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楊家書院第三百七十五章 朋越的激動第八百六十七章 請可汗第三百九十章 心虛的馬威第一百四十六章 先進火器引私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收拾殘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城門破第五十八章 兄長們來佔便宜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英的想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國師隆齊第一百一十八章 層出不窮的妙招第六十九章 雪娘子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九章 接見曹吉祥第九百三十六章 朝鮮攻略第六十七章 說唱臉譜和探清水河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底線要求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有貞力抗大鼎第五百八十五章 國師隆齊第四百四十四章 準備會談第三百一十三章 總捕頭嚴濤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弱國無外交第五百零八章 火箭筒再顯威第九百八十章 士氣高昂第六百九十六章 始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九十八章 詔告封王第七十七章 搶佔旗山(月票加更)第七百八十章 宣府第五十九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一十六章 純子買大炮第二百三十四章 施氏食獅史第四百八十章 需要尊嚴的漢民(三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神丹妙藥第五百三十章 炮轟城樓第六百六十一章 後方起火第五百五十四章 縮成一團的尚氏王朝第二百九十九章 黑井惡霸第六百六十一章 後方起火第一百章 神仙居內住神仙第一千零八十八章引蛇出洞第八百九十二章 戰場練精兵(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雲南之亂第七百六十章 聶正義第七百零五章 槍聲驟響第二百三十四章 施氏食獅史第六十三章 恩主與古曲第三百四十九章 狂言震楊善第三百四十一章 吳用的最後作用第九百零三章 吳前等於無錢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銀如山第八百五十六章 定下期限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條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雨林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生死伏擊第八百一十八章 離開京師第九百二十九章 三十一天第八百四十四章 逃亡的石萬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錦衣衛找事(七更)第三百七十章 輔兵朋越第八百五十章 託婭的處境第三百一十四章 尋死的俞家第一千零二章 楊晨東出手第一百七十章 選將之議第八百二十五章 純子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興奮的足利義政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馬當先第四百八十四章 雨林中的殺戮第三十二章 選拔政治教員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晨東很生氣第四百五十九章 西平王沐王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引蛇出洞第四百九十七章 以夷制夷新政策(四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砍瓜切菜第八百五十三章 挑戰書第六百九十九章 三千北明騎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尋死的俞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四十九章 另類的書院第四百九十九章 湄島攻略(第二更)第四百零一章 毒殺楊晨東(第三更)第八百六十章 天降原油第三百三十五章 所謂的杭州神拳第六百零六章 王宮的用處第九百七十八章 將心之涼第九百零三章 吳前等於無錢第七百一十八章 以少戰多的招降
第八百二十三章 鼓舞人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下最強的黑騎軍第八十四章 吃着拿着第二十八章 人才濟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英勇的特木爾第三百九十二章 黃匪軍節節敗退第二百零二章 冷鬆私會金英第七百零七章 兵分三路第六百零二章 登門會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三十八章 抵押何物第二百四十章 入住楊家莊第一百零二章 評書鼻祖第五百二十二章 滅國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楊家書院第三百七十五章 朋越的激動第八百六十七章 請可汗第三百九十章 心虛的馬威第一百四十六章 先進火器引私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收拾殘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城門破第五十八章 兄長們來佔便宜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英的想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國師隆齊第一百一十八章 層出不窮的妙招第六十九章 雪娘子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九章 接見曹吉祥第九百三十六章 朝鮮攻略第六十七章 說唱臉譜和探清水河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底線要求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有貞力抗大鼎第五百八十五章 國師隆齊第四百四十四章 準備會談第三百一十三章 總捕頭嚴濤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弱國無外交第五百零八章 火箭筒再顯威第九百八十章 士氣高昂第六百九十六章 始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九十八章 詔告封王第七十七章 搶佔旗山(月票加更)第七百八十章 宣府第五十九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一十六章 純子買大炮第二百三十四章 施氏食獅史第四百八十章 需要尊嚴的漢民(三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神丹妙藥第五百三十章 炮轟城樓第六百六十一章 後方起火第五百五十四章 縮成一團的尚氏王朝第二百九十九章 黑井惡霸第六百六十一章 後方起火第一百章 神仙居內住神仙第一千零八十八章引蛇出洞第八百九十二章 戰場練精兵(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雲南之亂第七百六十章 聶正義第七百零五章 槍聲驟響第二百三十四章 施氏食獅史第六十三章 恩主與古曲第三百四十九章 狂言震楊善第三百四十一章 吳用的最後作用第九百零三章 吳前等於無錢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銀如山第八百五十六章 定下期限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條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雨林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生死伏擊第八百一十八章 離開京師第九百二十九章 三十一天第八百四十四章 逃亡的石萬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錦衣衛找事(七更)第三百七十章 輔兵朋越第八百五十章 託婭的處境第三百一十四章 尋死的俞家第一千零二章 楊晨東出手第一百七十章 選將之議第八百二十五章 純子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興奮的足利義政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馬當先第四百八十四章 雨林中的殺戮第三十二章 選拔政治教員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晨東很生氣第四百五十九章 西平王沐王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引蛇出洞第四百九十七章 以夷制夷新政策(四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砍瓜切菜第八百五十三章 挑戰書第六百九十九章 三千北明騎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尋死的俞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四十九章 另類的書院第四百九十九章 湄島攻略(第二更)第四百零一章 毒殺楊晨東(第三更)第八百六十章 天降原油第三百三十五章 所謂的杭州神拳第六百零六章 王宮的用處第九百七十八章 將心之涼第九百零三章 吳前等於無錢第七百一十八章 以少戰多的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