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聯合談判

農業爲本,工商業、輕工業爲主。這便是楊晨東選擇的發展經濟之道。

地大物博自然是中原大地的一種特色,可不要忘記跟在後面還有一句話,人口衆多。想要養活這麼多的百姓,僅僅從土地中抽稅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反倒還會加重百姓的負擔。所以,從一開始,楊晨東也僅僅只是像徵性的收了點地稅而已,反倒是把着重點放在了商業發展上面。

商人玩的就是貿易,玩的就是低進高賣,相對來說算是一個腦力勞動者。這樣的人不旦出力少,反而賺錢會更多,相比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而言,雙方的付出與收穫是完全不能成正比的。

這樣的比例,短時間內或許還看不出什麼問題來,但是時間一長,矛盾必然開始加深,一旦窮富差距拉大的話,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層出不窮。事實也證明,每一個王朝的建立之初,社會秩序都是很好的,但是隨着不斷的發展,不公的事情越來越多,最後社會也是亂來越亂套,直到有一天壓制不住的時候,被一個新的王朝所取代。

爲了避免收入不均,差距過大,楊晨東採取的是對商業抽重稅,對農民只稅很少的土地稅。雖然這樣做,也並不能完全的避免差距存在,但至少控制在一個相對可以接受的尺度裡,只有這樣兩條腿走路,方纔能夠讓社會正常發展,不斷進步。

自然,抽重稅的同時,楊晨東也給予了商業一定的尊重。就像是在社會地位方面,不斷的給予擡高。這便與大明的國策背道而馳了。在大明,商人的地位之低甚至連普通的百姓都有不如的,在別人眼中,他們是不勞而獲之人,他們是市儈之人,滿嘴的金錢言論,被人所不恥。但在楊系控制的地盤之中,商人確是頗受尊重,因爲他們向社會上交了重稅,便等於是一種做了一種極大的貢獻。

地位提升了,使得更多的商人願意來到楊系地盤中,在這裡發展。而事實上,他們賺的也並不少,誰讓赤嵌城生產出來的貨物都是那樣的新奇,質量又好,數目還少,可謂是供不應求呢?

可以說,在當時的環境中,只要你有門路可以拿到赤嵌城出產之貨,那便是不愁賣的。所不同的只是貨物的價格可以高到什麼樣的程度而已。

如果一定要用八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商業如此的賺錢,已經成爲了楊系發展的重要基石,即是如此,楊晨東豈能輕易的放過這樣的好事。始城建設之初的時候,他就規劃出了商業一條街,等着由赤嵌城於海路上運來的水泥鋼筋等物一到,便開始建設,然後大批的貨物開始充斥在這道街中,使得這裡很快的就變得繁華和熱鬧了起來。

張全和許得義看到的正是這樣的一幕。他們驚訝的發現,儘管外面是大雪連天,冰寒地凍了。可在商業街中,確是一片繁忙的景像,人擠人,人挨着人,遠遠看去,竟有如京師城中心一般的繁華。

一定要說不同的話,那就是這裡人穿着上與北明京師的大不相同。在這裡可以看到穿着各種奇裝異服的商人,他們多是蒙古商人,其中或許還有更遠一些地區和國家的商人,但讓張全驚訝的是,在這裡還看到了大明商人。

大明商人怎麼會出現在草原之地呢?難道說他們已經私投了蒙古部落嗎?

帶着這樣的疑惑,張全親自走上前去,與一名無論是穿着還是打扮都與大明人無異的商人前,似是聊天,但又在詢問着什麼。

那位商人也不知道張全的真實身份,只是感覺來人給他一些陰柔感而已。但對方說的是純正的大明話,這是不會假,且看其穿着,與自己相同。即然都是大明人,商人便生出了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在張全的有意之下,雙方很快就聊了起來,還聊的十分投機。

足足有近半個時辰,張全這才重新回到了許得義的身邊,可是臉色確是有些難看。

“張公公,怎麼回事?這裡怎麼會有我們大明的商人?”許得義早就好奇不已,終於有機會便開口相問着。

“他的確是大明商人,還是我們北明的。”張全的地位自然在許得義之上,可是考慮這一次的安全還要對方來保障,這便知無不言的着。“他並沒有投靠蒙古,也沒能投靠忠膽公,在這裡進貨也是想要拿回我們北明去賣的。”

“啊!從草原進貨賣回北明?這可以要走二十多天呢?”聽着這個回答,許得義也被震到了,一臉不解的說着。

“可是我們北明已經沒有貨了,或是說有貨,但被那些世家大族還有朝廷中的重臣控制着,像是這樣的小商人根本沒有份額。他們也是聽說了始城的事情,還聽說只要有錢在這裡就可以拿到貨,且做爲真正的漢人,他們拿貨的時候還可以打一個九五折,利益驅使,便是距離在遠,他們也會趕來的。”張全面無表情的說着這些,可實際上心中確是在滴血。

說起來,張全能做到大同府的鎮守太監,在皇宮中也是有靠山的,甚至他的名字在代宗朱祁鈺的心中也是掛了號的,他也可以算是特權階層了。但同樣是特權階層,也依然是要分幫分派。他對於一些京城中的權貴就很不看好,有些人只是仗着手中的權勢做一些佔便宜的事情而已,一旦真的出了什麼問題,他們未必就擁有着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就是這樣能力沒有多少,只是會耍手段之人偏偏還就是官運亨通,甚至有的還會得到皇上的厚愛,這就更讓張全心氣不已。有這個底·火和認識在,現在又聽到這位商人之言,難怪臉色就變得十分不好。

張全看到了更深層次的東西,那就是大明的腐朽和敗落。雖然是一件小事,確給了他不一樣的感受。在這裡他看到的是蒸蒸日上,看到的是朝氣蓬勃,看到的希望...

許得義只是一個千戶,或許還想不到這麼多的東西,但卻也知道,長此以往的話,怕是始城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終有一天,便擁有了取代大明之勢了吧。

兩位大人還在心中哀嘆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名身穿軍綠衣服的僱傭軍傳命兵,“兩位大人,我們城主有請。”

終於要見到正主了嗎?張全向着一旁的許得義點了一下頭,隨後才道:“煩請引路。”

這一走就是很遠,一直便是出了城五里,好在的是這裡已經準備了馬匹,且要走之路已經被完全的清掃了出來,以保證他們可以暢通無阻。可饒是如此,也行駛了近半個小時後,這纔來到了目的地,來到了一處處扣着塑料薄膜的蔬菜大棚區。

帶路的傳令兵從身上掏出了一個發着銀光的特殊令牌,一路無人而阻,終於來到一處大棚區前的時候,他下了馬,隨後指着一棟大棚區說道:“兩位大人,我們家城主就在裡面,請吧。”

張全和許得義等人下了馬,並沒有在帶隨從,事實上,這個大棚裡面也不是誰都可以進的。兩人跟着傳命兵一起進入到大棚之中,第一感覺就是溫暖。

相對於外面天氣的寒冷,這裡不僅空氣更加的清新,氣候也是十分的宜人,給人一種四季如春之感。

映入眼簾的也不是一片的白茫,全然被綠色所取代。就是此時,在一處黃瓜架前的于冕回過了頭,臉上帶着笑意,熱情的向他們招呼着,“張公公,許千戶,你們來了。”

來之前就得知始城的始主叫于冕,是當初兵部侍郎于謙的長子。爲了這件事情,錦衣衛和東廠還分別做了一個彙報給朝廷,大意就是懷疑于謙失蹤之事與僱傭軍有着莫大的關係。

可一切只是猜測而已,在沒有實證之下,這件事情最終還是不了不知。如今終於看到了于冕,張全的第一句話便是,“於城主好?但不知道於侍郎還好吧?”

對於這明顯的試探,于冕呵呵一笑,禮貌的回答着,“家父安好,倒是勞張公公掛心了。對了,初來這裡,對我們這個大棚區感覺如何?“

並沒有在於謙的事情上多說什麼,這也是于冕當初請教了楊晨東之後的結果。他知道這一次北明即然派人來了,那就一定會對自己的身份感興趣,自然也繞不開自已的父親。當問及楊晨東時,得到的答案是,半隱半現四字。

充分的理解了這句話後,于冕就知道,即要說明父親還活着,可做什麼還不能告訴他們,這便有了現在的這個回答。

于冕主動將話題轉開,張全就在心中嘆了一口氣,知道關於這個問題就到此爲止了。且不說自己在問會不會惹來麻煩,怕就是自已在問,人家也不會回答自己了。

第一百零八章 福建的收穫第三百九十四章 倚重朱方勇第四百八十九章 求和大明朝(第四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量徵兵第七百六十章 聶正義第八百一十二章 信號彈求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楊家莊·雪第二百七十章 年輕人的衝動(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三秘密到達第一百零八章 福建的收穫第四百九十三章 今非昔比的洪金(四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援兵曲易城(第六更)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呂卓被圍第一百八十九章 感受死亡第四百八十五章 阮更旺含恨而撤第九百六十二章 自取其侮第四百一十八章 有人對僱傭軍動手第七百零三章 阿噶多爾濟第三十五章 授銜儀式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一批學生第十一章 炮擊震懾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回楊家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報仇第一百九十章 獅子大張口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意盎然第三百七十五章 朋越的激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心浮動第二十六章 十六歲的建寧府知事第九百五十一章 組建遠東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自找壁碰第四百四十三章 城中會面第五百一十章 黎利重掌權第五十一章 尿不溼的妙用第七百一十四章 南林血戰(上)第八十四章 吃着拿着第七百三十五章 宮中的行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欽差可以動手了吧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監監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地雷地雷第四百章 手刃黃玉亮第四百六十六章 偵察英雄徐雲勝(一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宴請兩位師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海軍逞威風第四十八章 痛打王苟第五百零六章 現代火器的威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想殺我第九百六十七章 封王第七百九十章 楊家書院第五百九十四章 走馬上任第四百二十四章 頭疼的鄺野第五百三十四章 抓獲交趾國王第二百八十一章 自找壁碰第七百五十九章 聯合談判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切斷補給通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好漢八道江第九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徐有貞第四百二十二章 由小到大的殺(第四更)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芒中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線反擊第六百六十四章 被打傻的北明騎兵第九百七十六章 人不如畜第七百零六章 還要人嗎第七百五十四章 找上門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發現銀礦第八百六十三章 親見於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倭國海師第七百九十章 楊家書院第四百八十章 需要尊嚴的漢民(三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火燒烏隆城第二百零二章 冷鬆私會金英第九百一十四章 競爭戰第二百九十章 麻雀戰迎敵第四百六十二章 來送死的阮永陽第六百六十七章 強悍的葉拉第九百七十三章 丁大膽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要證據第四百一十八章 有人對僱傭軍動手第八百五十四章 蘇合威武第六百零一章 欒小晨的重視第一百六十三章 岳丈問計(四更)第八百一十四章 楊二趕到第六百四十八章 水仙鎮的對峙第三十二章 選拔政治教員第六百零八章 血屠上丁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朱祁鎮着急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郕王上位第一千零四十章 和談只是一種手段第二百一十七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三百九十章 心虛的馬威第七十五章 百花堂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忍者大本營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狐狸小狐狸第八百五十三章 挑戰書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晨東兵出交趾第五百七十五章 軍官請命第九百七十二章 北銀南糧第八百三十八章 舍別立功第九百二十六章 西班牙海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陳樹權的末日(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順服強者
第一百零八章 福建的收穫第三百九十四章 倚重朱方勇第四百八十九章 求和大明朝(第四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量徵兵第七百六十章 聶正義第八百一十二章 信號彈求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楊家莊·雪第二百七十章 年輕人的衝動(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三秘密到達第一百零八章 福建的收穫第四百九十三章 今非昔比的洪金(四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援兵曲易城(第六更)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呂卓被圍第一百八十九章 感受死亡第四百八十五章 阮更旺含恨而撤第九百六十二章 自取其侮第四百一十八章 有人對僱傭軍動手第七百零三章 阿噶多爾濟第三十五章 授銜儀式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一批學生第十一章 炮擊震懾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回楊家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報仇第一百九十章 獅子大張口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意盎然第三百七十五章 朋越的激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心浮動第二十六章 十六歲的建寧府知事第九百五十一章 組建遠東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自找壁碰第四百四十三章 城中會面第五百一十章 黎利重掌權第五十一章 尿不溼的妙用第七百一十四章 南林血戰(上)第八十四章 吃着拿着第七百三十五章 宮中的行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欽差可以動手了吧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監監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地雷地雷第四百章 手刃黃玉亮第四百六十六章 偵察英雄徐雲勝(一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宴請兩位師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海軍逞威風第四十八章 痛打王苟第五百零六章 現代火器的威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想殺我第九百六十七章 封王第七百九十章 楊家書院第五百九十四章 走馬上任第四百二十四章 頭疼的鄺野第五百三十四章 抓獲交趾國王第二百八十一章 自找壁碰第七百五十九章 聯合談判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切斷補給通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好漢八道江第九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徐有貞第四百二十二章 由小到大的殺(第四更)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芒中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線反擊第六百六十四章 被打傻的北明騎兵第九百七十六章 人不如畜第七百零六章 還要人嗎第七百五十四章 找上門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發現銀礦第八百六十三章 親見於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倭國海師第七百九十章 楊家書院第四百八十章 需要尊嚴的漢民(三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火燒烏隆城第二百零二章 冷鬆私會金英第九百一十四章 競爭戰第二百九十章 麻雀戰迎敵第四百六十二章 來送死的阮永陽第六百六十七章 強悍的葉拉第九百七十三章 丁大膽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要證據第四百一十八章 有人對僱傭軍動手第八百五十四章 蘇合威武第六百零一章 欒小晨的重視第一百六十三章 岳丈問計(四更)第八百一十四章 楊二趕到第六百四十八章 水仙鎮的對峙第三十二章 選拔政治教員第六百零八章 血屠上丁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朱祁鎮着急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郕王上位第一千零四十章 和談只是一種手段第二百一十七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三百九十章 心虛的馬威第七十五章 百花堂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忍者大本營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狐狸小狐狸第八百五十三章 挑戰書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晨東兵出交趾第五百七十五章 軍官請命第九百七十二章 北銀南糧第八百三十八章 舍別立功第九百二十六章 西班牙海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陳樹權的末日(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順服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