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

桑園,離吳橋不遠的運河畔一處小鎮,鎮上居民多姓莫,據族譜顯示乃是唐德宗神策軍大將軍莫仁的後代。

當年吳橋之變,桑園這裡同樣也被亂兵洗劫,雖說此事已經過去十三年,但鎮上依舊可以看到不少長滿青草的殘磚斷垣。

凌晨時分,桑園一帶下起雨來,不大,到了午時方纔漸漸停了下來,但天空卻沒有爲之轉晴,仍是一片晦暗,這使得設在桑園鎮南運河畔的清軍大營看着就好像被籠罩在一片雨霧之中。

⊕тт kan ⊕c o

緊靠清軍大營的運河邊停靠着一隻龐大的船隊,上面打的既非滿洲八旗旗幟,也非漢軍八旗旗幟,而是恭順王旗,一些標旗則爲孔字。

三順王的兵馬在清軍之中具有“半獨立”性質,同漢軍八旗一樣都是漢人,可卻不歸漢軍八旗,這是當年皇太極給予三順王的特殊待遇。不過聽說滿洲大學士剛林已經上書攝政王建議將三順王兵馬也隸歸漢軍八旗,此事正在商議之中。

雨停之後,隨軍民夫在孔部漢軍的指揮下將遮雨的麻布一一掀開,免得船艙中的糧食因爲溼熱發黴。這次南征山東,除在北直降清地區籌措糧草外,清軍自身也攜帶了很多糧食。

京畿現駐紮着十幾萬大清兵,每日食糧如天文數字,而京畿一帶殘破,單靠京畿根本無法提供清軍所需糧草,故而必須從關外往關內大量運糧。

幾個月來,山海關城運糧的馬車就是絡繹不絕,沒有一日中斷過。而其中有很多糧食來源於朝鮮。

糧船前面是炮船,裝炮的船隻大概有百多條,有的船上裝了幾門炮,有的船上卻只放了一門炮。但那炮身卻是無比巨大,船身吃水很深,炮管上面還披掛有紅旗紅布。

這就是被清軍稱爲“天佑助威大將軍”的紅衣大炮,原名紅夷炮。十三年前,當時還叫後金的滿清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明朝購買的西洋紅夷大炮,從此之後,在對明朝的戰爭中,清軍開始取得絕對的炮火優勢。

鬆錦大戰中,清軍光是這種重達幾千斤重的紅衣大炮就多達六十門,於戰事中發揮極大戰力,接連轟塌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斷絕了明軍的糧道,從而奠定鬆錦大戰勝利的基礎。

孔有德部本就是明朝登萊巡撫孫元化重金打造的火器新軍,降清後孔部的火器優勢被皇太極進一步加強,導致孔部雖只有六千漢軍,但光是紅衣大炮就有25門,其餘大小銅鐵各炮多達六百餘門,火銃上萬杆,是三順王火器實力最強的,新晉平西王吳三桂更是不如。

八年前對朝鮮作戰就是孔有德等三順王充當前鋒,憑藉朝鮮人難以想象的火器優勢迫使朝鮮投降清朝,從而使明朝失去了東面牽制清軍南下的重要藩屬。

這一次奉攝政王之令隨肅王豪格南下平定山東,孔有德部是傾巢而出,連同隨軍輔兵民夫多達兩萬人,動用天津段漕船400餘艘,各式車馬500餘輛,牲畜戰馬7000餘頭。

滿洲那邊,披甲人3000,隨軍阿哈2000,戰馬5000餘匹,羽箭十餘萬枝,各類甲衣七千餘付,幾乎是半個正藍旗的家底。

同明朝出動千餘家丁配些輔兵就敢號稱上萬大軍不同,滿清用兵不計阿哈民夫,所以淮軍方面偵察到的情報顯示清軍南下只有不到萬人的真滿漢軍。

實際上,要將隨軍阿哈、民夫輔兵算上去,此次南征山東清廷動用的人手也是多達三萬的。

而且,滿洲八旗所屬阿哈的戰鬥力並不弱於漢軍綠營。

清軍未入關前,在遼東能給披甲人爲奴實際是被清軍擄到關外漢人的一種奮鬥目標,那樣能讓他們有機會隨軍,從而改變奴隸身份獲得擡旗資格。因而上了戰場,這些阿哈反而比滿洲人更兇殘,歷次清軍入關屠城,阿哈們都是爭先恐後。

出京時,孔有德於妻子白氏曾言如此陣仗對付山東土寇,簡直是牛刀殺雞,何須肅王率滿洲壓陣,便是他孔有德一人也能剿平魯地。

更言此去山東乃光宗耀祖,要以大清恭順王爵入孔府,祭孔林,因爲他孔有德乃是孔聖後裔。

孔有德無子,只一女名四貞,乃白氏所生,今年十歲,被孔有德視爲掌上名珠,出外征戰都將這明珠帶在軍中。

這次南下孔有德同樣將白氏同女兒帶在軍中,因爲桑園這個地方有不少梨園,早上白氏便同女兒在參領陳德等人的保護下去梨園摘梨了。

這個陳德是清軍唯一浙軍出身的軍官,當年渾河之戰時才15歲的陳德被金軍箭枝射中,同在軍中的叔叔將其藏在馬車下面,可還是被隨後搜檢的金兵發現將其擄去。

因渾河之戰浙軍同川軍死戰,除幾十人倖免逃回遼陽,其餘大小將校120餘人連同數千官兵全部陣亡,贏得了被其重創的對手尊重。

所以對於陳德這個唯一的俘虜,奴爾哈赤沒有下令斬殺,而是令人爲其治傷,後撥在滿洲鑲紅旗下。

幾年後,孔有德率部來歸,陳德同其餘滿洲旗下的漢軍被一同撥到了天佑兵,此後便隸歸孔有德部,憑戰功升爲參領。

只是孔有德不知,陳德與白氏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私通,期間白氏曾有過身孕,但算日子顯然不是孔有德的種,嚇得陳德想盡辦法給白氏打掉了腹中胎兒,否則白氏肚子一大起來,幾個月沒碰過白氏的孔有德還不把二人浸了豬籠。

雨停之後,孔有德收到招撫南方總督大學士洪承疇的公文,便同部將李應元、線國安、孫龍等人前往滿洲大營同肅王豪格商討。

李應元便是當年與孔有德一起發動吳橋兵變的副將李九成之子,現爲漢軍梅勒額真,也是孔有德的左膀右臂。

一行人騎馬來到滿洲營地,但見大營當中只有升騰的炊煙,並無人聲鼎沸,甚至稱得上是鴉雀無聲。又見披甲滿洲兵即便渾身溼透也依然堅守崗哨,不禁都是感慨滿洲之軍紀,世間絕無第二。

孔有德雖是恭順王,但在先帝長子、大清肅王面前卻是不敢有半點王爺架子,叫孫龍前去通報。

在滿洲軍官帶領下,孫龍到得肅王大帳前,不等引路滿洲軍官入內通報,就聽裡面傳來怒罵聲。

“我尚未出過痘,多爾袞卻叫我領軍南下,他分明是想害死我!”

聲音顯然是肅王豪格。

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
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