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

滋河上游飄來的幾千具浮屍並非率部在京西懷來、延慶、易州等地燒殺的高傑所爲,而是其部將胡茂楨的“傑作”。

胡茂楨是第六鎮入北直的先鋒,其部約四千餘人,有馬1600匹,騾驢4000餘頭,披甲騎兵1500餘,其餘皆無甲兵。

胡部先於獻縣、景州、交河、阜城等地機動,大聲旗鼓,於故城擊敗清綠營真定副將徐法祖,俘殺清總督洪承疇任命的督理北直糧儲戶部員外郎呂鳴章,其後長驅直入奔冀州,造成山東淮軍大舉北侵的假象,成功調動坐鎮滄州的清南方招撫大學士洪承疇拼湊的綠營兵馬西進,結果被胡茂楨於獻縣設伏大敗。

此後第六鎮主力北上,胡茂楨繼續執行誘敵、分敵、阻敵的任務,沿途強迫大戶奴僕騎馬從軍,又收義軍土匪數千人,兵力一下達到了上萬人。胡率所部至白洋澱附近,本意是向西襲取保定,從而阻斷有可能至山西、河南、真定等方向救援的清軍。

一直在北直境內伺探清軍情報的高進,給胡茂楨的情報也表明保定城中空虛。保定綠營原先兵額4600餘,皆是前明降兵,但有3000人隨多鐸南下河南西進陝西,現城中只有千餘老弱殘兵。

清廷委任的保定巡撫是漢軍正黃旗出身的於清廉。

早年滿洲人的酋長洪太命禮部試滿洲、漢人通文義者爲舉人,這個於清廉同河南巡撫羅繡錦以諸生應試,雙雙得中,如今一個是保定巡撫,一個是河南巡撫,爲遼東漢軍出身的難得兩位巡撫重臣。

羅繡錦人如其名,爲官甚是清廉,但于軍事卻是不通,因此高進認爲只要胡茂楨率部西進保定輕易就能奪城,擒斬於清廉。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正當胡茂楨率軍趕往保定時,滿清的豫王多鐸率軍及時東返進入保定。

因回返清軍乃是主力,人馬衆多,騎兵更有兩萬餘,胡茂楨不敢與之交戰,被迫領軍向保定東北的雄縣撤退。結果剛到雄縣就被蒙軍正白旗固山額真明安達禮所率的五千多蒙古騎兵追上並圍於雄縣。

多鐸本欲先剿滅竄至雄縣的這支順軍,但因京師急遞有順軍大舉突入京師,知道北京極度空虛的多鐸唯恐北京有失,不敢讓大軍在雄縣停留,只得命明安達禮率部繼續圍困雄縣,自己則領其餘兵馬緊急趕往京師。

雄縣乃小城,城中並無多少存糧,且被圍在雄縣城中於大局起不到任何意義,被圍時間一長想突圍都難,因此胡茂楨在被圍四天後突圍,最終以折損2000餘人的代價突出雄縣,撤退途中被胡部強徵的奴僕跑了大半,土匪義兵又掉隊衆多,收攏之後計點兵馬不到五千人,此後便沿白溝河向容城、定縣一帶進犯。

明安達禮雖是蒙八旗主,但卻是滿洲老將,多次率兵入關。眼見被圍賊軍竟敢在他眼皮底下突圍而出,大怒之下領軍死追不放。

接連被明安達禮追了兩天後,胡茂楨竟也生出性子,下令所部於容城境內某處野葬崗設伏,待追軍過來的時候突然衝出。

此役,胡茂楨親領旗牌親兵衝殺於前,與蒙軍正白旗在白溝河畔廝殺直至天黑。戰後計點,胡部斬敵900餘人,自身也折損了近千人。

這個損失讓胡茂楨大爲心疼,因爲陣亡將士都是隨他多年的老卒。

因天黑,雙方罷兵,夜間胡茂楨卻下令所部殘兵拔營而走,只這次胡茂楨不往北邊跑了,改往清軍想不到的南方跑,也就是往保定府城方向跑。

大概是殺個回馬槍的意思。

明安達禮天亮後才知道當面的賊人又跑了,且是往南跑,一下慌了神,以爲這支賊兵是趁保定空虛去奪城,趕緊領兵往保定城趕。到了城下,卻沒有發現賊兵蹤影,這才知道賊兵又晃了他一招。

只餘三千多人的胡茂楨根本沒有襲取保定的意圖,而是“掃蕩”保定府城外的地方,最大程度摧毀清廷於保定府境的統治。

一個月內,胡茂楨率部先後寇掠安肅、滿城、完縣、唐縣等保定以南縣境,沿途不問軍民,見人就殺,便是鄉野無辜百姓也皆遭胡部殘殺,理由是這些百姓爲韃子效力,出人出丁出糧。

保定巡撫於清廉眼見轄境被“賊兵”破壞怠盡,懇求明安達禮無論如何也要殲滅這支賊兵。

明安達禮自知再讓這支賊兵於保定府境活動下去,除城池外將再無一人,屆時空有城池有何用,便率軍繼續追擊胡部。

胡茂楨自知不敵明安達禮,從唐縣的橫河口渡河南下進入真定的阜平、曲陽一帶。

完美的執行了當初淮軍大都督給他們第六鎮的“以走制敵”的遊擊策略。

因不知都督陸文宗此刻正率領大順西路軍數萬將士東征,同第六鎮主力也失去聯繫的胡茂楨爲了儘可能的打擊都督所言的清軍動員能力,在攻破曲陽縣城後,竟將城中降兵數百人連同居民一萬多人全部砍殺,屍體叫拉到滋河拋屍,以震懾下游各縣,結果導致長達數天時間,下游不斷有遇難者屍體流淌。

胡部的肆意濫殺造成不下數萬保定及真定百姓慘死,但也嚴重打擊了清軍於保定、真定的統治。緊隨其後的明安達禮部因爲胡部沿途的燒殺搶,根本沒有辦法再從地方籌糧,被迫返回保定。

而胡部的濫殺行爲也導致了順軍主力東征的一大戲劇化的轉變,真定知府史米因不知在曲陽、阜平屠城的是什麼人馬,加之河南三府皆降順軍,便帶全城軍民開城投降。

在迎大順監國闖王入城時,史米更是跪在這位年輕的闖王面前,請其無論如何也要派軍剿殺於真定境內殺人無數的胡賊。

陸四當然不會殺胡茂楨,因爲當初他決意派第六鎮北上時,就註定北直及京畿將有許多無辜百姓死去。

第六鎮的將領,都是殺人王。

陸四的前世,死於這些人刀下的是以百萬計的性命。

戰爭的殘酷,有的時候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

胡茂楨是在八月三號從曲陽趕到磁河同主力會師的,當看到正在渡河的數萬大軍時,胡茂楨激動的部下們說道:“大事可定,大事可定!”

陸四對胡茂楨也是重視,命其爲直隸保定提督,領所部配合第一軍奪取保定。更要胡茂楨與他一同乘船渡河,船上還有於衛輝投降的原清河南巡撫羅繡錦、懷慶總兵劉芳名。

船行河中時,正與胡茂楨笑談的陸四突然轉身朝後面一軍官道:“把羅巡撫和劉總兵給我丟河裡。”

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斬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
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斬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