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

節度使和通會的分歧一下就擴大了。

雙方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同。

站在劉暴的角度,大順現在儼然就是改朝換代的新朝,爲了國家能夠更快的平穩過渡,舊明的殘餘勢力能夠儘快的被解決,大順勢必要得到以讀書人爲代表的士紳集團支持。

否則,繼續推行從前的過激政策,將導致地主士紳集團仍然與大順爲敵,即便大順的軍事實力可以壓服這些地主士紳集團,軍事手段卻肯定會讓地方變得殘破,不符合大順的利益。

國家已經內亂17年,這17年死了太多太多百姓,休養生息纔是新王朝最應該做的。

自古以來無論是造反成功還是內部篡位,只要控制縣城以上的大城池,國家就可以宣告統一。

如此一來,你陸文宗都督不將重心放在與淮揚明軍決戰,反而要帶兵馬下鄉打擊地主士紳,這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嘛。

劉暴暗歎這恐怕就是讀書人和泥腿子最大的區別吧。

一個是鼠目寸光,一個是眼光長遠。

陸四這邊的出發點則是建立在大順將亡,滿清即將入關的基礎上,如果不能儘快完成控制區內的人力、物力總動員,實施抗清鬥爭的總體戰,僅憑淮軍目前這點人馬,休說是和多鐸南下的真滿州大打一場了,恐怕那些漢八旗和綠營兵就能將淮軍逼的不得不戰略轉移。

歷史告訴陸四,滿清之所以能那麼快佔領大江以北,完全就是大量的漢族地主士紳和將領向其投降,如山東和河南就是在滿清沒有一兵一卒進入情況下成爲“大清”領土的。

如果說投降的明軍爲滿清征服江南立下赫赫功勞,那麼歸順滿清的漢族地主士紳集團就是爲滿清政權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有鑑於此,加上興化縣正在發生的反淮鬥爭,以及明顯帶有“還鄉團”性質的刨祖墳事件,陸四就必然要出手“清鄉”。

只要能夠在淮軍治下的鄉村真正建立屬於淮軍的統治力量,被廣大鄉村包圍的城池裡即便還存在反淮分子,也不可能翻起大浪來,因爲他們無法聚衆,也得不到人數衆多的農民支持。

打擊鄉村地主士紳的目的不是單純爲了所謂“打土豪分田地”,而是要一次性的剷除鄉村的不可靠分子,爲抗清鬥爭提供一個安全的根據地。

哪怕錯殺,也在所不惜。

“此次清鄉,便是要使我大順的統治直接落根於鄉村,使得我大順政權能夠直接面對百姓.....通會要知道,我等本就是鄉野之人,深知鄉野弊端...”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陸四現在要做的就是第一步,清鄉打擊地主士紳集團,建立屬於淮軍的鄉村政權。

至於第二步,則是將那些地主士紳集團名下的土地由“官府”名義或出租,或發賣,爲淮軍換來一筆財富,或是源源不斷提供財稅。

第三步,就是鄉村、城市的整合,以及通過種地農民實現淮軍將士的“不種地”,從而可以讓淮軍上下甘願爲陸四賣命。

兩世爲人的陸四認可的真理不多,有一條卻是堅信不疑的——那就是不管革命還是造反,讓手下人奮鬥到最後“不種地”纔是最實在的。

說白了,就是陸四想打造屬於淮軍的軍功集團,或是新的統治集團,一個這個時代屬於先進的,可能一兩百年後同樣也會成爲落後的代表,要被人家推翻的集團。

但,飯要一口口吃,政策的調整也得一步步做,步子跨得太大容易蛋疼的道理,陸四很清楚。

“都督若執意清鄉,我這個通會也沒什麼好說,但是都督你要知道,淮安若被明軍攻佔,都督的清鄉或許就是個笑話了。”

劉暴直言不諱,這也是他能被牛金星欣賞舉爲直指使,又任淮揚通會的原因。淮揚重地,身爲大順實際首輔的牛金星也不可能爲了區區五千兩就隨意派個庸人過來的。

丟了淮安城,你淮軍能不能存在還是問題,搞清鄉?

劉暴的意思再明白不過。

雖然走的路不同,陸四不想和劉暴鬧得太僵,便準備解釋一下自己在清鄉同時也有鍛鍊隊伍的意思,同時他也決意整編手頭現有力量,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在營制以上再定標、鎮二級,以適應大兵團作戰。

不管怎麼說,陸四也不可能真將淮安當成棄子,他已經開始着手北上了。但在此之前,卻不得不將內部理順。

大概,這也是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

不想,劉暴也是個急性子,根本沒給陸四解釋的機會,竟然甩袖憤而說道:“都督自儀真回來已有三天,卻遲遲不願發兵北上,莫非外面傳言不假,都督真有反我大順之心!”

諸將聽了這話,臉色一個個都變得奇怪起來。

陸四沒有爲之吃驚,而是笑了起來:“通會是不是也聽到外面的流言了?”

劉暴沉默。

沉默就是聽到。

“通會以爲我陸文宗會反大順?我若反大順,又豈會率部投大順?通會如此疑我,實叫文宗也有些惱火!”

陸四恨恨一拳砸在桌上,一臉被劉暴懷疑的不甘和委屈以及心酸,總之反應激烈程度比劉暴還有過之。

“這件事我已經派人在查了,通會如何想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這件事背後必然有人搞鬼,目的就是離間我陸文宗與大順!通會若不想親者恨,仇者快,大可上書陛下言我陸文宗有反意就是!”

劉暴怔了又怔,想說什麼,但最後卻僅說了句:“既如此,都督好自爲之。”言罷,竟是直接回去了。

“這狗日的什麼屁通會,他有什麼資格懷疑咱們都督!”孫武進唯恐天下不亂的叫嚷起來。

“二郎,你說是大兄弟的節度使大,還是剛纔那個傢伙的通會大?”左潘安比較關心這個問題,因爲一直以來他也沒搞明白。

“這個...”

孫武進氣的牙癢癢,本是想借此機會煽動諸將,結果卻被左大柱子這個傢伙給壞了氣氛,着實鬱悶。

正想繼續煽風點火,外面自家手下一個旗牌兵卻探頭朝他看了眼,顯是有事,孫武進忙走了過去。

“你們都下去吧。”

陸四這邊揮手讓諸將回去做事,坐在凳子上右手食指輕叩桌面,不知在想什麼。

孫武進鬼鬼祟祟的摸了進來,在陸四旁邊輕聲喚道:“都督。”

“幹嘛?”

陸四側臉看去,有點奇怪,“你肚子疼?”

“沒有。”

孫武進趕緊搖頭。

“沒有?”

陸四奇怪了,“那你怎麼一臉想上茅廁的樣子?”

孫武進輕咳兩聲:“都督,那個娘們來了。”

“哪個娘們?”

“寇白門。”

“噢?”

陸四眉頭一挑,站起來想說叫孫武進把人帶給他看看,突然滯了一下,然後打量了自己一眼,問孫武進道:“你看我現在這樣子...有沒有點大男人...怎麼說呢,就是有沒有點大英雄的樣子?”

神情扭捏之中,又帶着迷之自信。

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九百五十二章 史閣部又犯病了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
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九百五十二章 史閣部又犯病了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