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

北兵跋扈無禮,黃道周早在福建時就聽說,後來南都任吏部侍郎時也着實見過那北兵的混賬,也見識過北兵首領孫武進的囂張、貪婪、目無法紀,但如今日這般不令大臣入宮,甚至拔刀威脅,他還是第一次碰上。

怒火中燒之下,便要向天子進言裁撤整頓北兵,否則朝臣顏面何存,朝廷顏面又何存。

跟在後面的錢謙益心裡也嘀咕這些個以北兵爲主的親軍太是過份,卻沒有同黃道周般生了勸諫之心,原因是朝廷眼下還要靠京營平定江南奴變。

武安公剛取大捷,這邊就上書彈劾北兵,不是給前線添亂,給武安添堵嘛。何況江南奴變不平,他大宗師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回常熟老家。

大局觀。

錢謙益自認於大局上,比起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要生死相搏的黃道周要更好些,所以便決定黃道周真要將今日之事奏於天子,他還是要從中勸說一二才行。

南都宮城規制同北京宮城一樣,就是小一些。天子所居亦在乾清殿,錢、黃二人在內侍帶領下到了大殿側邊的小閣時,發現已經有人在見天子。

卻是兵部尚書呂大器、司禮太監韓贊周,保國公朱國弼三人。

呂大器這人還是有些本事的,崇禎十四年任甘肅巡撫時曾平定總兵柴時華叛亂。又有塞外蒙古酋長爾迭尼、黃臺吉等擁兵以乞賞爲名企圖進犯肅州,大器借犒賞名義投毒於飲馬泉,殺其部卒無數。後遣兵攻討塞外爲首作亂者,斬七百餘人,撫三十八族。

因此役,呂大器入了崇禎眼中,命其出任兵部右侍郎。可呂大器卻不敢再任軍旅之事,遲遲不肯上任。爾後也一直不敢與農民軍作戰,北京被攻破後,其在安慶任上同史可法等人合議新君之事,後出任弘光朝的兵部侍郎,現晉爲本兵尚書。

當日擬調吳三桂部去江南平奴軍,便是呂大器的主意。

司禮太監韓贊周是崇禎帝“潛邸”出身,其出任南都內守備乃是崇禎帝爲南遷做的準備(另一準備是以路振飛爲漕運總督),不想有心南逃的崇禎卻因爲寒了百官之心,沒人肯“讓”他走,最終不得不自縊死在北京。

當初韓贊周爲大局着想,主動派人到潞王這裡表態,得到了正苦於沒人支持的潞王信任,所以潞王當了皇帝后便任韓贊周爲司禮太監,並還管內守備衙門。

朱國弼便是原先同史可法一起率軍渡江攻打淮軍的撫寧侯,後被淮軍生擒,要不是其妾寇白門拼死營救,這位侯爺只怕已然爲國捐軀。

被營救回到南都後,朱國弼消停了一陣,等到潞王在北兵護送下前來南都時,這位撫寧侯卻鼻子靈敏的很,早早就跑到蘇州去迎潞王,結果搖身一變成了擁戴潞王的從龍功臣。於是弘光朝建立後,朱國弼很順利的繼承了祖上爵位,成爲大明第八代保國公。

原先南都守備勳臣魏國公徐弘基在擁立潞王一事上遲疑不決,並且種種跡象顯示這位魏國公曾與史可法等人計議擁立唐王,因此潞王登基後一方面是爲了鞏固自己帝位,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打擊削弱南都勳臣勢力,便罷了魏國公提督操江、僉書南京軍府、領五軍後府的諸項差事,改由保國公朱國弼接任。

這使得朱國弼成爲南京城中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不過有小道消息說當初朱國弼能被淮賊放回南京,是他那愛妾寇白門叫賊首睡了的原因,而爲了能活着回去,朱國弼更是厚言無恥的將寇白門轉送給了那位淮賊。

這種行爲,是十分叫人不恥的。

所以,南都勳臣內部私下都嘲笑保國公是龜國公。

對此,朱國弼本人是不曾聽聞的,也沒人敢當面告訴他這些流言,縱是知道,多半也會一笑了之,所謂謠言止於智者。

見天子正在召見臣子,黃道周火性不由更大,卻不知道呂大器三人早在一個時辰前就進宮了,那時天色未晚,宮門未閉。而他與錢謙益閉宮之後方纔求見,於規矩上本就不符。因此,人家親軍不讓他們進去,本身是沒有錯的。

要說有錯,可能是態度差了些。

呂大器身爲兵部尚書,自是爲了武安公寶華山大捷一事前來。只是這位本兵卻懷疑寶華山之戰可能是虛報戰功。

弘光也有些懷疑,畢竟斬首上萬的戰果實是驚人的,加之那位武安公近來一直要挾封王,因此擔心是不是孫武爺爲了封王故意謊報戰果。

爲了弄清楚真假,弘光召來韓贊周詢問。

韓公公卻說戰果不會爲虛,因其一直在武安公帳中觀戰,又繪聲繪色描述了當時戰況。

“陛下若有疑慮,使兵部遣員堪驗首級便是。”爲了打消天子疑慮,韓贊周建議派人查驗,這樣省得兵部那邊以爲自己是武安一黨。

呂大器搖頭道:“首級好驗,殺良冒功。”

韓贊周道:“是否殺良冒功,只需剛直之人一驗便知。”

弘光問:“何人能爲朕驗?”

“臣以爲蘇學士可。”

呂大器推薦的蘇學士是近來剛剛奉詔入閣的蘇觀生,此人三十歲時才考中秀才,崇禎九年出任無極知縣,因平反冤案得罪上案,遂遭誣陷。

蘇觀生卻道:“我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奈我何!”

故人稱“三不要老爺”。

爲官清廉耿直,做官八年,沒有餘款,年邁的母親,尚賴他人資助,才能維持生活。

弘光聽過蘇觀生的事蹟,當下覺得由他去京營堪驗很是合適。

韓贊周卻提出不同意見,認爲京營眼下爲朝堂可用第一武力,統制孫武進又爲國公,若朝廷遣內閣學士前去堪驗其功,怕是會讓孫武進對朝廷不滿,也會讓京營上下寒心,萬一不再用命,則事態必將一發不可收拾。

弘光琢磨韓贊周說的有道理,因爲沒人比他更清楚那位武安公是何等底細之人,便問:“韓卿的意思是?”

韓贊周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兵部那邊按程序遣人正常堪驗,但朝廷可讓保國公代天子前往犒賞三軍,暗中調查。

這樣兵部在明,保國公在暗,可以確保寶華山一役戰果是真是假。

弘光點了點頭,韓公公到底是先帝潛邸出身考慮的周到。只是略微那麼一尋思,卻道:“朕以爲保國公可留在京營,同武安協領大軍。”

說完,若有深意的看向保國公朱國弼。

“協領大軍?”

朱國弼面頰一抽,陛下何不乾脆明說要他監視武安?

這件事他身爲臣子的理當遵領而行,問題是朱國公同孫國公是相交的,還是知根知底的那種。

當年,朱國公是被孫國公從江淤中生生扛上岸的!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