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

河南巡撫羅繡錦、懷慶總兵劉芳名、衛輝總兵祖可法於衛輝降賊的消息傳到北京時,中宮太后哲哲同侄女聖母太后布木布泰正在皇帝的書房外看皇帝讀書。

今日給皇帝講課的是大學士范文程,不過卻不是教皇帝漢字,而是教太祖皇帝創立的滿洲文。

九歲的皇帝讀書不怎麼用功,頗爲貪玩,范文程爲此沒少思索法子如何能讓皇帝好好讀書。最後提議讓十阿哥韜塞同皇帝一塊讀書,如此兄弟二人有個學好學壞之分,可以激起小皇帝的“競爭”心理。

這法子還真是有效,小皇帝這幾天表現的非常不錯,甚至還以兄長的“架勢”要弟弟韜塞好好讀書,將來幫他一塊治國理天下。

眼看着兄弟倆在那端坐,認真傾聽范文程講課,外面兩位太后看着自是歡喜。

哲哲對蘇麻喇姑道:“要早知道範學士的法子有用,去年就該讓十阿哥同皇帝一塊讀書。”

蘇麻笑道:“國主福晉,現在也不遲,皇帝還小,從前貪玩,現在有十阿哥陪着,做哥哥的怎麼也不能比弟弟差啊。”

哲哲這位中宮太后實際並沒有被正式尊爲太后,所以宮中一般都稱這位中宮太后爲“國主福晉”,或“額真福晉”。

“看皇帝那架勢,還真有點做兄長的樣子,像個小大人似的。”

哲哲臉上帶笑,心裡卻是有點遺憾。她今年47歲,生了三個孩子都是女兒,若有一個兒子,大清的皇位怎麼也輪不到侄女的兒子來坐。按漢人的說法,她的兒子纔是嫡出,豪格同福臨他們都不是。

正在授課的范文程早先就看到二位太后在外面,但並沒有停下進課出來拜見,而是將今日要教的課程授完之後纔出來。

“臣參見二位太后!”

范文程跪下行禮,他是漢官大學士,雖已擡入漢軍八旗,屬國人,但卻非滿洲兩黃旗出身,因此當不得奴才。

福臨同弟弟韜塞看到二位太后在外面,可不敢起身出來,只巴巴的看着范文程,直到老師點頭,兩個孩子才興奮的跑出書房。

布木布泰同哲哲沒有因此而生不快,反而微微點頭,心下對范文程都是滿意,嚴師才能出高徒嘛。

哲哲拉着兩個孩子,問他們些學識,偶爾問兩句范文程,范文程奏答很是得體,讓哲哲也是喜歡。

太監吳良輔也到了,卻是帶着幾個宮女要爲皇帝同十阿哥量尺做衣。眼下雖是七月的熱天,但個把月這天就能漸漸涼了下來,故得早備冬衣。

見二位太后也在,吳良輔忙帶着宮女們上前行禮。他身上穿着一身灰藍色的衣服。宮中對太監的穿戴有嚴格的規定,要隨四季不同按時更換衣服。春天時,最底層的太監一律換上灰藍色衣裳,在宮裡老遠一瞧,便知道哪兒有太監。

夏天就要換上茶駝色服裝,不論多熱,也不能穿背心,非在外面穿上麻布小褂不可。太監只要在宮裡,哪怕是在自個兒的房子裡,也得衣冠整齊,麻衣套褲緊貼在汗流浹背的身上,腳上還得套上布襪子,再穿一雙鍛面的靴子。

久而久之,老太監們練就了捂汗的功夫,而新進宮的太監可就遭罪了,肢胳窩、腹溝里長滿了痱子和毒瘡,又痛又癢,別提多難受。

秋天和冬天則再換上灰藍色衣袍。每逢主子的壽辰,太監還必須穿上絳紫色的衣袍以增添喜氣,而逢忌日,則要穿青紫色衣衫以示哀悼。若是有人暈頭暈腦穿錯了衣服,那錯可就大了。

哲哲對吳良輔這個閹人談不上好感,也談不上惡感,擡手示意他起身到邊上等着。

吳良輔哪敢多言,低頭領着宮女們到一邊站着。

范文程對吳良輔似是有些厭惡,不願拿臉去看他。

“太后,豫王叔是不是領軍打賊人了!”

十阿哥韜塞突然握緊小拳頭在自己光禿禿的小腦袋上猛的一揮,“孩兒不想同皇帝哥哥讀書了,孩兒想隨豫王叔打仗去,替咱大清平定那幫漢人反賊,給父皇漲臉!”

八歲大的孩子說要替大清出力,給先皇漲臉,兩位太后樂得都笑了起來。福臨也很好奇弟弟怎麼有這念頭,不過打仗真的比讀書好玩,心下竟也熱乎起來。

范文程微笑不語,十阿哥小小年紀就有此等志氣,是大清的福分,也是皇帝的福份。

觀太祖以來,都是阿哥們領兵征戰纔有今日大清的江山。莫看十阿哥現在小,用不了幾年肯定也會同他的伯伯、叔叔們一樣領兵出征。

“傻孩子,你才這麼點個子,連弓都拉不開,怎麼去幫你豫王叔打仗?”

韜塞長得比哥哥福臨要胖些,小臉蛋臉嘟嘟的,看着就討喜。哲哲笑着彎腰將韜塞抱在懷中,摸着小傢伙的腦袋。

布木布泰想帶兩個孩子到她宮中吃點果子,又怕功課沒完,便問了范文程一句:“範學士,今日功課講完了麼?”

“回聖母太后話,今日功課,”

范文程剛開口還沒等他說完,遠處就傳來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聲音:“太后在不在!”

聲音很急。

范文程扭頭看去,只見鄭親王濟爾哈朗同饒餘郡王阿巴泰面色焦急的走了過來。後面跟着幾個內監,顯是攔不住二位王爺只得跟了過來。

“二位王叔何事這麼急慌?”

哲哲有些奇怪,當年先帝在時都說濟爾哈朗爲人持重,遇事不驚,可擔大事,怎的今日卻如此急燥的,莫非生了什麼大事?

自盛京來北京後,哲哲便不過問朝中事務,也不刻意打聽,所以對眼下局面不太清楚。

布木布泰也是奇怪,尤其見跟在濟爾哈朗身後的阿巴泰也是一臉急色,心下不由一沉,知道肯定有事發生。

“太后,這北京是守不住了,臣請移蹕速返盛京!這關內當初就不應該進的!唉!”

濟爾哈朗的話讓兩位太后雙雙愣在那裡。

范文程一聽慌了,趕緊問阿巴泰:“王爺,出什麼事了?!”

“河南丟了,順軍快打到家門口了!”

阿巴泰急的猛跺腳。

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人命換勝利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四百五十四章 智順王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展抗清敵後鬥爭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
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人命換勝利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四百五十四章 智順王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展抗清敵後鬥爭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