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

陸四的大包圍圈戰略實際同蒙古侵宋有異曲同工之效,與前世人民軍隊挺進大西南的戰略目的也是一致。

不過隨着四川的平定及用兵雲貴、兩廣,西南方面就必須有一個可以統籌全局、坐鎮指揮的統帥。

陸四前世,滿洲平定西南前後派出兩個王爺,一是被李定國陣斬的尼堪,另一個是多鐸的兒子多尼。

除了這兩個滿洲王爺外,還有孔有德和吳三桂這兩個漢人異姓王,期間又有洪承疇爲經略,陣容不可謂不豪華,也表明西南數省的重要性。

現在進軍西南的順軍主力是劉文秀的第十二軍、李成棟的第九軍,以及洪寶統領的炮軍、李來亨(賀蘭、武大定)指揮的原漢中兵,總兵力近十萬人。平定四川陸續收編納降了近十萬明軍,使得順軍可用兵力達到了二十萬。

這麼多的兵馬雲集四川,又要負責攻略雲貴,肯定需要一個級別很高的統帥坐鎮指揮,否則各部自行爲戰,沒有一個整體協調部署,極容易被明軍所趁,從而拖延對西南數省的攻取步伐,進而影響陸四對江浙合圍的戰略。

經李定國提議,陸四首先下詔將整編的四川明軍組建爲兩個集團軍,即第十五、十六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三鎮建制,汰裁下來的士卒給予土地及餉銀補助,就地屯田務農。

第十五集團軍提督一職由原小袁營出身的程思華出任。

第十六集團軍提督一職由李來亨出任。

第十五集團軍成立之後主要任務是繼續攻打四川未復地方,如夔東、黎州等地,並擔負剿匪、維持治安任務。

軍駐地在瀘州。

第十六集團軍臨時駐地在重慶,整休之後隨時南下播州進入貴州作戰。

程思華早前一直是第四軍左潘安的助手,率部參加過徐州會戰,登萊戰役、滄州之戰以及保定之戰、延綏戰役,雖都是以副手身份協助左潘安,但絕對是一個合格的主將人選。這一次由副轉正,也算是修成正果,功德圓滿。

對李來亨這個侄兒,陸四是十分喜歡的,也一心想栽培重用於他,只是由於李來亨原先資歷太淺,一直無法獨當一面,都是領偏軍作戰,因而戰功不是太顯赫。

這一次隨劉文秀入川表現卻是優異,陸四自是要藉此機會提拔李來亨,給這位小老虎一個能施展才華表現自己的舞臺。

四個集團軍加一個實際已有兩鎮編的炮軍,當然需要一個級別比之西南諸將都要高的統帥指揮。

這個人選李定國建議的是晉親王李過,因爲李過同西營將士關係甚好,也是老順軍的精神支柱,由他出鎮西南各軍都不會有意見。

陸四倒是想讓李過去西南擔任方面統帥,可妻子家信中卻說李過年後身體一直不是太好,便不忍心讓李過前往西南,畢竟除了舟車勞頓外,西南那邊也存在瘴役問題。

這要是李過因爲身體原因倒在西南前線,於大順、於陸四而言都是極大損失,且一個親王的損折定會讓西南明軍產生迴光返照的心思,不利戰局。

最終,拍板決定調侄子廣遠這個楚親王前往西南爲方面統帥,除節制第九、第十二、第十五、第十六四個集團軍並一個炮軍外,又一體負責雲貴、兩廣、四川軍務。

考慮到侄子對西南不是太熟悉,而西營方面又是平定雲貴的主力,所以陸四給侄子找了個副手,此人就是李定國。

當日即詔令李定國出任雲貴總督一職,李成棟出任兩廣總督一職。

四川巡撫一職暫仍由西南招撫使嚴錫命兼任,貴州巡撫一職由劉文秀兼任,雲南巡撫一職由李來亨兼任。

廣東、廣西二地巡撫任職待取雲貴之後再議。

李定國在原西軍陣營中地位本就高於劉文秀,由其出任雲貴總督劉文秀及那幫西軍將領不會有意見。

李成棟被授兩廣總督自是與其本就是替滿洲平定廣東的功臣有關,所轄第九軍也將是收取兩廣的主力。

陣容方面,陸廣遠是親王,李成棟是國公,李定國同劉文秀、黃昭皆是侯爵,李來亨、程思華、竇名望、馬元利、胡茂楨、楊清泉等九人獲封伯爵,如此一來,西南方面就是一王一公三侯九伯並二十萬大軍的豪華陣容。

明朝在雲貴、兩廣的軍事力量相對薄弱,陸廣遠又有李定國、李成棟、劉文秀等大將可用,平定西南當是指日可期。

詔令一道道發出後,李定國因接任雲貴總督前來陛辭。

陸四並未與李定國多作交待,只說雲南那邊有土司力量作亂,順軍一旦奪取貴州進入雲南,首要打擊的就是雲南境內的土司武裝,每攻佔一處地方就要行改土歸流,將當地利益更多的轉讓給當地人,“多以政治攻勢爲主”,仿效辛思忠於青海將土司控制人口與土司分割,使與大順爲敵的土司得不到百姓支持,如此,雲貴當能速定。

李定國走後,陸四又詔兵政府侍郎賈漢復前來襄陽出任御營總參一職,此職務賈漢復曾多次擔任,也算輕車熟路。

荊襄戰局方面,奇兵奪取荊州嚇退了湖南三路明軍的左潘安,派了一支兵馬南下佔領了洞庭湖北側重鎮華容,雖然此後第四軍沒有再對湖南方面採取進攻態勢,但華容的順軍卻如一根釘子般攪得湖南方面晝夜難安。

阿濟格方面,在試圖突圍退入武昌境內不果後,阿濟格與殘餘辮子兵兩萬餘人被順軍三個軍死死圍在了隨州。

由於辮子兵先前在荊襄的做爲令他們得不到百姓支持,因此現在阿濟格面臨的最大危脅不是順軍的攻擊,而是糧草的睏乏。

《告阿濟格書》已經發出近一個月,被圍的辮子兵幾乎是人手一張,書中內容乃是以滿漢蒙古三方文字書寫,明確告知被圍辮子兵他們的出路在哪。

然而,陸四想象中辮子兵主動擒來阿濟格,以一人之命換取全軍性命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倒是發生了讓他哭笑不得的一件事——史可法又被擒住了。

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
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