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

荊襄會戰二十餘萬軍民調動,不管是於明、於滿,於大順,都是前古無人的一次大動作。

當年多爾袞決意揮師入關,動員舉國兵力,連十二歲以上的孩童都徵發,從正月初范文程獻策入關到四月最終定策,前後歷時四月之久。李自成自西安決策東征,調集主力精兵六萬,也耗時半月之久方纔渡過黃河。

陸四這次傾半數身家投入二十萬餘軍民參加荊襄會戰,無論各集團軍調撥,還是錢糧軍械運輸,亦或支前民夫出役等事,無不是繁瑣至極,因此不可能會戰命令一下,各部就能立時投入戰場的。

因此,李定國制定了更加詳細的荊襄會戰部署,首先由距離阿濟格集團最近的第十軍黨守素部向南陽發起進攻,牽制阿濟格部,從而避免尚可喜遭到左夢庚部同阿濟格的東西夾擊。

整個戰役能否成功的關鍵就着落在尚可喜部,因此必須保證尚可喜部的安全。

其次,由謝金生統領第十三集團軍從汝寧府黃土關進入黃州境內,表面作出大舉南征跡象,實際是增援接應尚可喜部。同時在尚部的配合下,從黃州府向西攻入德安,迫使阿濟格屯於荊襄的主力分兵。

這是戰役第一階段,李定國指出第一階段重點就在於迫使阿濟格集團分爲兩支,即一東一西,從而爲後續圍殲其一部做鋪墊。

兵政府侍郎賈漢復補充一個意見,認爲第十軍同第十三軍一旦對阿濟格動手,史可法很有可能會以五省總理的身份調令左夢庚支援阿濟格。

“左夢庚雖是個紈絝子弟,不過他爹左良玉給其留的家底子也着實夠厚,其麾下不但有二十餘萬人馬,更有馬進忠、徐勇、李國英、王允才、金聲桓、張勇、盧光祖、徐恩盛這些人爲其所用,故臣以爲對左夢庚當施以招撫策,使其不敢派兵助戰阿濟格。”

“那就派人去招撫左夢庚,嗯,既然弘光封他爲秦王,朕這邊也可以讓他繼續爲秦王。”

陸四明白賈漢復的意思,擁兵二十餘萬的左夢庚雖然並不能實際控制麾下那幫將領,但有南明這個朝廷大義在,又是脣亡齒寒的道理,左夢庚再是愚蠢也不可能坐觀阿濟格覆沒,因爲那樣的話,順軍下一個攻擊目標就是武昌。

且事實上招撫左夢庚還是有很大把握的,前世歷史上左夢庚就是在擁有重兵的情況下向阿濟格投的降,可見左良玉這個兒子骨子裡很是貪生怕死。

所以陸四隻要給出既能保命又能保富貴的籌碼,不怕左夢庚不上鉤。

當然,爲防萬一,也要對左部有可能北上做出預案,這就是第二階段作戰方案了。

李定國排兵佈陣,第二軍在提督劉體純的帶領下自開封南下,爾後直接開進黃州,如果左夢庚願意受撫於大順,則第二軍立即投入對西線阿濟格的決戰。如左夢庚執意與大順爲敵,則第二軍直接渡江攻打武昌,迫使左夢庚老實呆在武昌別亂動。

“第二軍是我精銳之師,拖住左良玉留下的那幫烏合之衆綽綽有餘。”

李定國對劉體純統領的第二軍印象深刻的很,他與孫可望在陝西境內曾被這支同滿蒙兵血戰多次的順軍精銳重創過。

陸四認同李定國的排兵佈陣,他對左夢庚麾下將領有印象的也就是李國英、徐勇、張勇、金聲桓等人。

那個李國英是個督撫人才,治政很有一手,實際帶兵能力卻不出衆。徐勇、張勇都是明末歷史上的名將,尤其張勇還是滿清所謂河西四漢將之首,平定吳三桂這傢伙出力甚大。

不過那個所謂河西四漢將另外三人卻都在大順,其中趙良棟就是甘陝總督孟喬芳節制的總督標營遊擊。孫思克是後金時期投降滿洲的孫得功之子,現在京東地區作田奴。

至於王進寶,則就在陸四的侍衛隊伍中。

在歸順之前,王進寶一直在同鄉張勇手下當兵,不過他另外有個老鄉叫劉曉亮則在大順軍中。

劉曉亮在歸順之前是甘肅總兵李棲鳳的親兵,歸順之後在徐州組織的大比武中脫穎而出,成爲時淮軍最精銳的百人隊一員,後來調到陸四身邊擔任親兵副隊長。

有一次陸四與親兵們閒聊問起他們家鄉情況時,劉曉亮說自己有兩個同鄉在明朝那邊,一個是當了總兵的張勇,一個則是跟他從小一塊長大的王進寶。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由於當時淮軍還不算強大,充其量算一支地方義師,而不是北方霸王,因此陸四對於招攬已經是左良玉麾下總兵的張勇不抱希望,但對於招攬可能只是個小隊長的王進寶倒是極有信心。

於是很自然的劉曉亮就寫信託人帶給同鄉王進寶,信中對淮軍這邊自是一頓猛誇,然後讓王進寶到淮軍這邊來,兄弟倆往後一起跟陸大都督幹。

張勇雖也是王進寶的同鄉,但張勇對於這個小自己很多的小老鄉其實並不重視,因此王進寶在明軍那裡很不得志。收到同鄉劉曉亮的信後,王進寶立時動心,不是對自己投過去就能拿五十兩白銀動心,而是對自己投過去能當營官動心。

在一次隨隊伍外出打糧時,王進寶帶着幾個弟兄開了小差,併成功帶人潛到了順(淮)軍控制區。

陸四並沒有第一時間見到這個來投奔自己的河西四漢將,因爲他當時從徐州出發去了河南,但走之前將這件事對留守的侄子廣遠提了一下。

廣遠便按叔叔的意思將王進寶安排在軍中當了營官,劉良佐率部襲擾徐州時,王進寶帶兵堅守蕭縣。後來陸廣遠親自率徐州駐軍攻打劉良佐,王進寶又自請爲先鋒,帶領所部死士披甲夜襲劉良佐。

此戰不僅嚇得“花馬劉”再也不敢打淮軍的主意,也讓王進寶的本領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戰後便晉升爲標統。

僅僅半年不到時間,便從一名低級武官晉爲中層將領,這在明朝那邊是無法想象的,至此,王進寶對大順可謂是忠心耿耿。

後來隨部北上攻打洪承疇,又參加了順軍主力圍殲多爾袞集團之戰,積功升任副旅帥。

陸四在涿州接見有功將士時纔想起王進寶來,連忙將其調入自己的親軍羽林軍,同陳威力一起成爲樊霸的左右手。

羽林軍現同重甲合併爲第十四集團軍,本領出衆又“簡在帝心”的王進寶自是再升一級,成爲第十四集團軍所轄的第三十三鎮甲旅旅帥。

招攬王進寶過來的劉曉亮則在第三十五鎮任副旅帥,官做得反而比王進寶小了一級,主要原因是劉曉亮一直跟着陸四行動,無法獲取大的戰功。

如果左夢庚那小子膽敢不受撫同大順爲敵,且張勇率兵與順軍對陣,陸四便會讓王進寶與之對陣,看看河西四漢將到底哪個本事大一些。王進寶不行就跟孟喬芳要來趙良棟,再不成就把那個田奴孫思克調來。

三打一,倒要看看他張勇有多大本事。

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二十四章 寧殺一萬,不亂數萬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二百零七章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滿蒙集團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展抗清敵後鬥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
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二十四章 寧殺一萬,不亂數萬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二百零七章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滿蒙集團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展抗清敵後鬥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