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退殿

天啓看到了孫元化的目光,笑謂左右道:“看這狂生大膽。”

孫元化趕緊請罪,天啓無所謂的道:“朕前陣偶感風寒,御醫脈案皆有,容貌是清減了不少,但身體已經大好,外臣不得擅見,卿看看也好。”

“是。”孫元化吶吶而答,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天啓莞爾一笑,說道:“這是個呆書生,不過懂兵學,知鑄炮耳。”

天啓問道:“你來往關門和京師,永平一帶地方可安靖?”

孫元化頓首道:“地方頗爲安靖。”

“朕聽說遼東流民很多,他們在地方可好,地方官員可還得力安撫他們?”

“臣所見流民確實很多,有不少飢寒交迫露宿於街市的,然而地方官和縉紳已經盡力安撫,只是力有不逮,未能全部安置妥當。”

在地方的遼民已經成了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帶來的就是對各地經濟民生治安各方面的衝擊,官府又有得力或不得力的,不過再得力的官員想把幾十萬人安置好也是不可能的。遼民最慘的是在登萊一帶的,幾乎人人都成乞丐,好一些的就是從永平一帶往京師,越靠近京師就越好。

真正遼民中的有錢人早就在府城或京師居住,他們過的很好,當然也不在天啓皇帝的詢問範圍之內。

天啓輕嘆一聲,又問了幾句孫元化來回遼西的經過,地方的風土人情,這是皇帝接見不常進宮的小臣慣用的口吻和套路,也有藉此瞭解民情的意思。

最後皇帝道:“此次寧遠能守住,孫元化你所鑄大炮立了首功。然而可惜,覺華未有紅夷大炮,已經失陷。遼東經略等奏聞,覺華島上軍民近兩萬人皆被建虜所屠,朕聞奏,傷心慘然。”

孫元化道:“臣死罪,未能在覺華島上鑄炮。”

天啓輕輕搖頭,說道:“這事並不是卿的責任,朝廷用度開銷自有節制,先鑄寧遠,關門火炮,並非爲錯。覺華,這事是孫先生的錯處,他未能親臨島上視看,想當然的以爲覺華是島嶼便不怕建虜來攻,積囤了大量軍糧物資,冬天極寒時鑿冰無用,這一層孫先生沒有想到。”

孫元化心中一徵,知道皇帝對覺華失陷一事必定十分的憤怒,連帶着對孫承宗也相當的不滿了。

而這事也沒有辦法替孫承宗辯解,覺華島確實是孫承宗挑的,當成軍儲物資基地也是孫承宗確定下來的,這一次損失之大,主要死傷的兵員是遼東的水營將士,都是用了很多年的老兵和老水手了,可以說遼東水師各營的損失極爲慘重,會多少年都恢復不了元氣。

朝廷在北方的水師是以小船爲主,主要是水營建制,其實力當然不如能在外海戰力的福建水師,但北方水師的長處在於士兵可以兼顧陸戰,水師營的士兵也是遼鎮戰兵序列中的一份子,可以隨時用水師舟師在遼南各處襲擾。

袁可立當初主持恢復旅順,從各處調兵,包括登州水師也出動了,在遼南打的相當順利,水師的功勞並不小。

孫元化只能勉強道:“孫先生去職半年多了,遼鎮文武並未發覺不妥之處,還是過於疏忽大意了。”

天啓知道孫元化是把矛頭指向高第,高第上位之後,很多同情東林的人都對高第相當不滿,認爲是此人運作搶了孫承宗的遼東經略一職,當然也包括孫元化在內,以孫承宗對孫元化的提攜和重用之恩,孫元化對高第肯定也有相當的不滿,皇帝心中隱隱後悔,一時激憤之語,怕要被孫元化寫信告訴給孫師傅,不管怎樣,皇帝都不願曾經的師傅在家鄉鄉居時還心中不安。

“此事遼東經略有責。”天啓表示贊同,又問道:“叫孫卿過來,是要問一下,前方寧遠將士奏報一炮轟擊數裡,中一虜首傘蓋之下,斃一奴子,衆奴哭嚎而去。朕想知道,此事是否可能?”

孫元化下意識的就想搖頭!

這怎麼可能?

據奏報說是一炮糜爛十餘里,簡直昏話,誇張也不能這麼說法,簡直是給人口實。一炮能打三裡左右,然後炮子會力竭墜落,這很多人都知道的。這還是紅夷大炮,要是虎蹲炮,盞口炮一類,射程也就幾十步而已,超過六十步,這些小火炮就沒用了。

佛郎機,射程不超過百五十步,超過這個距離就沒有殺傷力。

紅夷大炮能在裡半路程有強烈的殺傷效果,超過二里效果就很一般,打到三裡還是理想狀態,其實一般也就二里不到的射程。

不過這話打死也不能直說,說出來要得罪的人海了去了,孫元化是不怎麼通世情,可他並不蠢,最少不會這麼作死。

“臣未能親臨寧遠戰場,不敢妄言。”

在這種情形下,孫元化的回答也是儘可能的做到最好了。當然皇帝還是聽出了推託之意,心中一沉,知道寧遠那邊的奏報不盡不實。

只是現在也不是追究的時候,天啓心裡卻是給袁崇煥記了一帳,這人看來有些能力,但過於大膽,不僅敢於抗上,還敢公然撒謊。

高第的奏報也是到了,當然對袁崇煥抗命不遵,不撤覺華軍民的事進行了攻訐,高第的話天子半信半疑,但加上寧遠這事,使得天啓皇帝對袁崇煥的印象十分糟糕。

當然論功行賞是必要的,此前袁已經是參政寧前道,這一仗打完肯定要升巡撫,以其熟悉遼事的特點來說當然是在遼東任巡撫了,高第肯定不能留,新任經略在威望和能力上都不能和孫承宗相比,恢復遼東巡撫一職也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

剛剛內閣衆人,還有李春燁這個兵部侍郎都是一樣的意思。

鎮之以靜,寧遠守住是好消息,虜騎必不能窺探關門,這樣最少是把建虜鎖在了遼西走廊之外,京師可保無憂。

底下就是建虜撤走,朝廷恢復到大小淩河一帶的失土,修復錦州和前屯,塔山和杏山各堡,又要耗費大量的錢糧,對遼西的錢糧開銷天啓開始時是拼命籌措,後來感覺心驚肉跳,再下來都已經麻木了。

那邊已經成了一個無底洞,不停的要投入,可以天啓皇帝的經歷,性格,見識,又怎麼能知道做到及時止損呢?

沒有任何人能說的清楚遼西到底要不要守,如果把高第和王在晉的觀點拋出來,皇帝預料得到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就算是天啓皇帝自己也不能確定,到底是棄守幾百裡的祖宗之地,把關外徹底放棄的好,還是繼續這樣堅守下去。

不過寧遠既然守住了,也就只能繼續填這個坑,否則前方將士拋灑熱血守下來的地方,皇帝卻下旨說放棄,要是這樣的話,天啓知道自己的名聲就徹底臭了,不僅在文人士大夫中會更臭,小民百姓也會認爲皇帝應對失措,連宋高宗都不如。

“唉……”

天啓長嘆一聲,自己也不知道心底是何滋味。

幾個太監都低着頭,在這種場合他們寧願不說話。

內閣的幾個閣老也是一樣,顧秉謙等人原本就是阿附魏忠賢辦事的,內閣地位下降的很厲害,不要說和隆萬年間的內閣比了,就算是天啓四年之前的內閣也比現在強勢多了。

諾大的殿閣中一片寂靜,孫元化也不好吱聲,他不用看也知道面色慘白的青年皇帝肯定在御座之中發呆。

御座無邊無靠,太大了,不能倚,兩邊的扶手太遠,不能扶,皇帝只能正襟危坐,這是爲了保持天子威儀的設計,否則皇帝在會見大臣時不小心倚了或是扶了,會被視爲無人君之相,會被大臣詬病議論。

無依無靠,無人可以分憂解難……所有的難題都只能自己來做決斷,可是皇帝畢竟纔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人而已。

這一瞬間,孫元化都感覺自己有些同情皇帝了,可很快他又感覺到自己情緒的可笑。

眼前的是天子,至尊,要他同情個屁!

好在也沒過多久,天啓皇帝就開口對孫元化道:“孫卿要記着,鑄炮乃遼西防務的第一要事。日後朝廷會在錢糧上加大供給,卿要在遼西多鑄紅夷大炮,各城,堡,都要佈置大炮防禦,此事卿一力主持,朕會嚴旨給遼西各官,一定要配合鑄炮,不得有誤。”

遼西官員不得有誤,孫元化本人當然更不得有誤了。

孫元化道:“臣一定竭盡全力,替大明多鑄些上好的紅夷大炮,使虜騎不能再犯我大明!”

天啓皇帝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孫元化的這個保證還是很切實際的,現在已經可以證明,只要城頭安上大炮,建虜無法用強攻的手段攻下城池,這樣關門和寧遠,再到錦州,前屯,這些大城都可以儲上半年到一年的軍糧,再配合大炮,遼西就算很穩當的能守下來。

當然這種認識現在還很模糊,大炮是改變戰爭形態的利器,不光是能守城,這一點大明這邊也無人能夠領悟。

不過光是能守城也足夠了,明軍從開原鐵嶺再到廣寧,都吃的沒有固守城池的虧,現在有了大炮,將士們只要進了城就感覺安全,不會再出現一潰千里,各城堡均棄守的情況了。

孫元化進殿後先跪下行禮,然後站起來躬身說話,最後奏對時又跪下,俯首應答,後來半天他聽不到動靜,只有窸窸窣窣的走動聲,那時人靴子和衣襬發出來的聲響。

又過了好一陣子,有人說道:“孫主事可以起身了,皇爺已經退殿回內廷去了。”

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九百四十二章 機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六章 堵路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諉過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往山海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四百四十一章 襲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章 穿越者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蕃部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八百章 爭位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六章 堵路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三十章 招徠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
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九百四十二章 機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六章 堵路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諉過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往山海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四百四十一章 襲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章 穿越者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蕃部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八百章 爭位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六章 堵路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七百九十五章 揹負第三十章 招徠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