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

盧象升不可避免的想到張瀚。

和記上上下下展現出來的蓬勃生氣,那種內部的團結和上下一心令人羨慕,不管是開封的商行或京師的,都象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每個和記的人員都好象被張瀚一手調理過,能力出衆,上下一心,團結而高效,關鍵是廉潔自率。

不光是高薪的問題,大明的官員表面上低薪,其實早就通過各種手段獲得了極多的利益。和記的高薪相對的是普通的百姓而言,對官員來說並無優勢。

但和記就能養成廉潔的風氣,大明的官員卻是隻能靠自身的品德和節操,同樣一個縣,有人三年能撈好幾萬兩銀子走人,有人一年三四千兩就滿足了,完全沒有監管的權力就是這樣,憑自身的品德來限制撈錢的手,簡直是叫男人面對毫無抵抗的美女來剋制自己的**,結果就可想而知。

高效,廉潔,追求更好的技術也就不是緣木求魚,最少在盧象升親眼所見的事實來看,和記不僅能造出大量的優秀的貨物,比如那些花樣繁多質量上佳的民用鐵器,自身用的火銃,刀槍,盾牌,鎧甲,無不都是和記自造。

如果朝廷知道這些細節,不知道天啓皇帝會不會夜不能寐?和記不僅兵強馬壯,財力雄厚,其製造火器,鎧甲,兵仗的水準,也是遠遠超過了大明工部。

一邊是弊病從生,積弊難返,一邊卻是欣欣向榮,生機蓬勃。

連盧象升這樣的人物也是心下難安,憂心忡忡,他對自己的前途,還有大明的前途,都是相當的不看好起來。

“來,我等滿飲此杯。”

在盧象升身邊的王繼廉卻是已經舉杯了,四周煙火不停,繁花似錦,各人紛紛舉杯,同道:“滿飲此杯,爲大明賀,爲天子賀。”

“也爲盧建鬥上任之後,能一展雄才大略。”黃道周舉杯,正色道:“我等爲他踐行,也信他能卻除奸邪,爲大明還一方淨土。”

黃道周也關注和記和張瀚,以他儒學宗師的身份對張瀚自是深惡痛絕。原本正經的儒門中人就不應經商,黃道周對官員和士紳經商也是大爲不滿,更不要說張瀚這種名臣之後,還有童生身份,卻自甘下流將全部精力用在經商上,又以武力威脅大明的人了。

在他心裡,張瀚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奸大惡,什麼征伐北虜不過是滿足自己野心的擴張之舉,一旦此人羽翼一豐,下一步就必定會揮刀斬向大明,對這樣的人,自然也需要盧象升這樣的能臣去應對,黃道周對盧象升倒是真的寄予厚望。

“幼玄兄可曾瞭解過張瀚所提的商學?”

盧象升和衆人滿飲一杯之後,也是不自覺的發問。

張瀚的商學與和記商行一道已經行遍天下,雖然還不是很圓滿的學說,但已經算是立的住,最少不能說是自說自話,而是有脈落可尋,充滿思辯性的學說。

已經很有一些士大夫在研究商學,開始只是對張瀚這個人有興趣,後來漸漸流傳開來,倒是真有一些人感覺其中有一些道理,能夠自洽,叫人有興趣研究探討。

不要以爲明末的士大夫只懂得在秦淮河邊胡鬧,也是很有一些有識之士願意吸納新的知識,並且算是真的來者不拒。

徐光啓對西學的態度就是明證,而李贄等人早就挑戰過舊有的儒家秩序,雖然李贄下場不是很好,也是說明了明末時期思想學術的相當的自由。

後來的黃宗羲和顧炎武就是明末自由思潮的代表人物,其對明亡的反思,還有其學術思想的可貴之處,都是令人感覺到一個時代的輓歌。

“我也在看。”黃宗周笑道:“和一些人書信探討過,他們說荒誕不經,我說其實倒不算太離經叛道。比如他說要講信義,其實何待他說?無非是一些商家皮毛,綜合起來就叫商學,那學說未免太便宜了,隨便哪個都能提一提了。”

張瀚在學術上確實相當淺薄,不過盧象升要說的肯定不是這一點。

黃道周又道:“不過他要以商立國,這就是其危險之處。若叫此人得了天下,不是大明亡國,而是亡天下!”

這一點得到了座中所有人的贊同,自先秦之後,儒學成了顯學,到了獨尊儒學之後,雖然漢家之後的諸朝都是法家的骨,儒家的皮,並且從先儒到唐宋爲一變,宋人的理學興起影響到大明,大明又有心學,儒學的各家學說很多,影響力大的也不少,但核心則是一直沒有變化過。

甚至幾百年後,儒學經過清末被完全的否定之後一樣可以捲土重來,因爲兩千年的時間太久,儒學的方方面面,不光是學說,甚至其精神內涵已經涵蓋了中國人的所有的言行舉止和思維方式,除非以完全的有生命力的新學說將其壓制,不然捲土重來就是必然之事。

張瀚的商學其實核心就是講契約和法治,對儒學來說其實也並不矛盾,但將契約和法治成爲最重要的部份,涵蓋一切,這就是儒學接受不了的東西了。

黃道周相當敏銳,他對盧象升道:“所以建鬥兄切記,此行不是尋常事啊。”

盧象升心中苦悶,不過他還是舉杯道:“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場的人倒不覺得這話有什麼不吉利,衆人又同飲了一杯。

這時黃府的長隨走到庭院來,躬身稟報道:“老爺,兵科給事中霍老爺來拜。”

“他?”黃道周搖頭道:“這人甚是可厭,回了他吧,今晚不見了。”

霍維華是兵科給事中,位卑權重,並且是閹黨成員。

這原本也沒有什麼,黃道周等人的黨派色彩都不濃,黨派色彩重的東林大佬要麼死要麼抓,或是流放免官,最好的也是致仕回家去了。

閹黨其實是原本齊黨和浙黨,同是文官一脈,黨爭也不似前兩年那麼激烈,不至於叫大家沒有往來的地步。

關鍵在於霍維華爲人機敏警覺,擅長從蛛絲馬跡中發掘真相,據說浙黨的徐大化想請方從哲重新出山,其中自有考量,還是霍維華提醒的魏忠賢不要上當。打那事之後,徐大化漸被疏遠,權力受限,霍維華則簡在魏公公之心,成了最爲倚重的智囊人物之一。

到了現在,崔呈秀和霍維華兩人是不折不扣的魏忠賢心腹,也是其智囊人物,閹黨施政,漸漸步入正軌,魏忠賢的權力提升,不能不說和此人有相當大的關係。

黃道周對這樣人的當然相當厭惡,但霍維華除了出主意之外自己持身還算是正派,平時對人也很溫和,不象閹黨的李蕃行事趾高氣揚,得罪了太多人,被閹黨自己人彈劾,弄的灰頭土臉。

霍維華在京師官場風評不算太差,後來順利轉爲太僕寺卿,成九卿之一,再轉兵部侍郎,到了崇禎年間任兵部尚書,再後來感覺在中樞呆不下去,打算搶袁崇煥的薊遼經略的位子,袁崇煥當然不是吃素的,指示時新倫等言官彈劾霍維華,掀出他閹黨謀主的老底,崇禎也沒太爲難他,畢竟此人爲官能力是有的,風評也不差,於是只奪官令其回鄉閒住而已。

王繼廉笑道:“此人來尋幼玄兄何事?”

“來求字畫。”黃道周無所謂的道:“原本是不與他的,後來捧了二百兩潤筆費來,又說是送方老前輩的,我才允了。”

“原來是送方相的,怪不得幼玄兄允了。”文震孟笑道:“聽說方相身子不是很好了,不過每天還是讀書寫字不綴。”

黃道周嘆道:“確實是不太好,不過吾輩讀書人,讀書養氣,寫字怡情,不做這些事,何以遣懷?”

方從哲還是頗受士林的尊重,近來傳出方從哲身體不佳的傳言,也有方府的人到京城一帶尋訪名醫,不過因爲是年老體衰導致疾病,也沒有哪個名醫有把握治病,所以方府尋醫並不順利,最終可能無功而返。

對這樣一個資歷極老,曾經在神宗最爲怠政的年頭穩住朝局,顧大局識大體的前任首輔,黃道周等人也是相當的尊重。霍維華曾是齊黨中人,與方從哲有相當深厚的關係,在方從哲壽日之前來求黃道周這個名人的字畫,也就並不出奇了。

“恐怕還是想借機和幼玄兄拉些關係。”文安之笑着點評道:“這人很機敏,恐怕也是要謀個退路。”

閹黨執政人人都知道必有盡期,不象文官執政是整個集團,走掉一個首輔,底下接任的可能還是自己人。

而閹黨的存在只是魏忠賢,天啓皇帝信之不疑魏忠賢就能保全權勢,而只要皇帝心思一變,或是換了一個皇帝,則魏忠賢就權勢不保,閹黨也是瞬間煙消雲散。

這一點人人都相當清楚,霍維華這種聰明人也不可能不明白這一節的關係利害。他在京師官場的好人緣,還有爲官的體面分寸,恐怕都是爲了將來做打算。

又要撈現在在閹黨的實際好處,還得替將來的退步做好打算,這霍某人也真是長袖善舞,擅長在針尖上跳舞的第一等的聰明人。

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求去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退殿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百章 女刺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二章 說賠累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一千零五章 名士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七百一十二章 所見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忌憚
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求去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退殿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百章 女刺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二章 說賠累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一千零五章 名士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七百一十二章 所見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