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

楊鎬心頭火氣難耐,只是這一次是商議軍機,並不是誓師進兵,若那般可以用動搖軍心來喝斥張銓,此時卻無可奈何,只得冷然道:“本官知道,張副使且退下。”

張銓道:“若督師不同意下官所言,下官當上疏皇上,詳細奏明。”

楊鎬冷笑一聲,說道:“悉聽尊便。”

回到後堂之後,楊鎬心中怒氣未消,幾個幕僚上前勸解,張銓上奏也是自討沒趣,皇帝和內閣還有本兵均不會理會,只是自暴其醜,楊鎬搖頭道:“本官倒不是爲這個生氣”

他頓了一下,沒有說明自己的想法,其實他氣的不是張銓不給自己面子或是多事,真正生氣的只是怕被張銓說中,此番進兵,凶多吉少。

然而這種可怕的念頭楊鎬想也不願多想,他已經叫幕僚寫好奏摺拜發,並且寫了書子給方從哲,言明即將進兵之事,他知道在遼陽和瀋陽準備的糧餉已經不多,如果耽擱下去,給中樞的財政壓力就越來越大,從皇帝到首輔都不會對自己有好的觀感,最可怕的就是御史言官的羣起交攻,楊鎬的後、臺便是方從哲,進兵就是方從哲的主張,當年在朝、鮮兵敗,楊鎬因爲主持大軍約束明軍不得騷擾地方,雖然是敗軍主帥,但贏得了朝、鮮君臣的尊重,另外楊鎬向來有做事精細的稱譽,小事從不糊塗,起復後兢兢業業做了不少事情,得到了方從哲的欣賞,他在書子裡也說了一些困難,但對方從哲改變主張的指望並不大,想到這裡,他嘆口氣,對自己的書啓幕僚道:“給首輔大人的信,今晚趕緊就發吧,我亦不再修改了”

楊鎬的私信和奏摺一起發出,中午之前由行轅派了一個把總軍官帶着兩個護兵,三匹馬一起出了瀋陽城,從大路沿着驛站急馳,那個把總身負重任,知道軍機要緊,他一路不敢耽擱,只在驛站拿着火牌換馬,從瀋陽中衛到京師一共是十五個驛站,中間的距離大體都差不多,道路情形也是很好,每個驛站按規定有八十匹馬和充足的豆料糧食,雖然與規定的略有不足,但沿途換馬倒也不成問題,每到一處驛站,這個把總就叫館舍中的人趕緊準備新馬,自己和部下只在驛站喝點熱水,在換馬的功夫啃一下乾糧,驛丞知道是督師派的人也不敢誤事,這樣一路不停飛馳向京師,入夜之後還要打着火把趕一陣路,天明之前就起身,就算這樣,待這個把總趕到京師時也整整用了兩天半的時間。

看到巍峨綿延的灰色城牆時,這個把總鬆了口氣,接着便是穿過東便門,然後入崇文門,從天街直接到通政司將楊鎬的奏摺送入,再下來便是到東城的米醋衚衕,趕到首輔方從哲的府上投遞楊鎬的書子。

宰相門前七品官,相府的門自然是十分難入,好在這個把總已經來過幾次,門政上的知道是遼東來的,那邊軍情緊急,相爺對遼事十分關注,不比別處地方可以爲難一下,或是叫他乾等着來拿捏,大明十幾個行省,有千奇百怪樣事情,各地的總督或是巡撫,或是知府,能和方從哲攀上關係的都會寫私信來說事,事情當然會分成三六九等,眼下的事便是最急的那種。

門政好心道:“到門房歇着,我叫人給你燒點兒熱水,弄點熱飯菜吃。”

把總打千謝了,他是六品武職,不過在首輔的門政面前,卻是屁用也不,人家能有這番好意,倒是真的要謝過的。

“小七兒。”門政真的吩咐道:“弄點飯菜給客人吃,快點兒,一會老爺沒準要見他。”

“放心。”一個十六七歲的伶俐小廝笑着道:“誤不了事。”

“不要油嘴滑嘴的。”

門政笑罵一句,也是不敢耽擱,趕緊便是拿着被汗水浸有的些潮氣的書信往內裡去。

時間剛過中午,方從哲已經從內閣回家。

若是在武宗皇帝之前,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百年前的內閣十分忙碌,早上天不黑就要入宮,內閣大學士班次在所有人之前,包括公侯,早朝過後,再到內閣辦事,寫票擬,等皇帝或司禮監批紅回覆,然後再按批紅交辦公務,十幾個行省過萬里的邊境,包括對蒙古,女真,還有西南夷,海疆諸夷,千頭萬緒的內政,邊境軍政,各種各樣的事情就是靠內閣的幾個大學士在主持,然後交辦給六部和地方督撫。

在張居正的時代、開始在私邸裡辦理公務,而且很少走正式的程序,都是由張居正任命的督撫寫私信來,張居正以私信回覆,這樣繞過了內閣的同僚和司禮,少扯皮,多辦事,這是張居正的人生信條,不過這樣的做事辦法也給了人攻擊張居正擅權的理由,最少內閣私下被稱爲宰相,實質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內閣大學士沒有統馭六部的權力,只是在朝廷無數次的扯皮之後,內閣大學士可以兼任尚書,最少在名義上有了管理的權力而已,張居正連這一層關係也繞過去,他的行政效率當然高的可怕,十年間做了無數的事,可在張居正被萬曆清算之後,不論是張四維還是申時行都是主張還政於主上,就是說把高拱張居正時代內閣搶下來的權力再兩手奉還,他們希望恢復天子治事,大學士從旁輔助的模式,而不是高拱和張居正那樣的大權獨攬。

但萬曆十五年後皇帝開始與羣臣鬥氣,懈怠政務,早朝已經廢棄多年,根本就沒有朝會這一說,午朝也被取消,皇帝也根本不召見大臣詢問政務,不要說那些小臣,就是很多六部堂官從頭到尾沒見過皇帝長什麼模樣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大學士從上任到卸任也沒有見過皇帝,這在大明簡直是駭人聽聞的事情,可萬曆就是乾的出來。

奏本也是經常不批,萬曆對不合心意的事情就是選擇用“留中”的方式,也就是皇帝不贊同,也不反對,也不提意見,就擱在那兒,把奏摺給“淹”了。

甚至除了幾封有名的奏疏外,皇帝對辱罵自己的奏摺也幾乎不理,照舊“留中”了事。

很多後人說萬曆在深宮不理政務,大明運作正常,東南還十分繁榮,物價不高,除了三大徵外天下太平,說明萬曆的掌控力高。

其實就是萬曆就是隻做對了一件事:內閣要保持正常運作。

除此之外,皇帝關注的就是軍國大政,也就是對大明和他的皇權有威脅的事情,他務根本不加過問。

這樣的情形下,加上沒有早朝,方從哲每天呆在內閣的時間也變的很短,如張居正當年做過的一樣,很多事情方從哲只能在私邸解決,並且是通過非正常的渠道。

時人也理解方從哲的苦衷,所謂嘔心瀝血,不過如此。

門政上的趕到內宅小書房的時候,方從哲也正在同府中的管家說話,管家站着,在窗前還有一個青年也站着,臉上滿是畏怯的表情,方從哲的右手處坐着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士紳,這是浙黨的後起之秀朱大典,他剛從地方調任到京師,朝議可能叫他入都察院,要麼就是擔任給事中,不論是任何職,都是終南捷徑,朱大典將來定然無法入閣,但也很可能位至六部堂官或是出任總督,巡撫,因爲他官聲好,能力佳,儀表談吐都很出衆,在浙黨他已經是中堅力量,這樣的官員是註定要升上去的。

朱大典穿着一件半舊不新的錦袍,腰間繫着紫色絲線,頭上是一天青色的貢緞折上巾,上面飾着一塊碧如水的綠玉,臉上的神色倒是十分從容。

方從哲頭上戴着一元青色的唐巾,並沒有飾玉,身上則是一身天青色的道袍,腰間一根犀角帶,身上的打扮也是普通士大夫的家居服飾,只是他爲官多年,算是青年時就得志,現在又是宰執天下的首輔,身上自有一種常人很難企及的威嚴氣度,他面色白皙,臉很清瘦,鬍鬚留的很長,但並不厚重,完全不是當年張居正的那種滿臉大鬍子的美髯,這使得方從哲的氣質顯得飄逸,就算有什麼爲難之事,他多半也是一笑置之,多年的首輔生涯使得他遇事能波瀾不驚只是眼前的事是明顯的例外。

“孽畜胡鬧,真真是該死,該死”

方從哲氣的麪皮發青,門政這時進來正聽的真切,當下還還敢說話,悄悄側身站着,打算等相爺把這陣的火發過去再說。

被斥罵的是方從哲的長子方世鴻,和所有的首輔家的兒子一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標準的紈絝子弟,有一個尚寶局丞的蔭官,平時只知道走馬章臺,酗酒狎妓,因着方從哲的權勢平素也無人敢惹他,縱有小過也幫他遮掩了,方從哲忙於國事,這個兒子也早就成年,已經娶妻生子,他自然也無法管束太多。

...

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清晨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七十九章 遠來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自強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五百八十一章 名牌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四百六十三章 報復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七百零三章 遲暮第四百四十七章 敢戰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
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清晨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七十九章 遠來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自強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五百八十一章 名牌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四百六十三章 報復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七百零三章 遲暮第四百四十七章 敢戰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